第五十九章 海人獻冰蠶繭 堯教子朱圍棋
關燈
小
中
大
到得帝堯書室之中,隻見席上放着一塊方闆,闆上刻畫着許多方格,格上布着許多小而圓的木塊,有黑,有白,旁邊堆着黑白的小圓木塊,更是無數。
帝堯手中卻拿着一顆白色的木塊,坐在那裡,對着方闆凝思。
看見丹朱進來,就問他道:“朕前日和汝師傅說,叫汝熟讀的書汝讀完了嗎?能夠知其大意嗎?”帝子丹朱聽了,半日答應不出。
帝堯歎口氣道:“汝不喜歡讀書,朕亦無可如何,但是汝除出讀書之外,究竟有什麼事情是汝所歡喜的,汝可和朕說明。
” 帝子丹朱聽了,仍不做聲。
帝堯道:“汝前日将那冰蠶絲織成的錦,拿去做什麼?”帝子丹朱方開口說道:“兒聽說那個錦能夠人水不濡,入火不燒,所以拿去試驗試驗。
”帝堯道:“那麼試驗的結果如何呢?”帝子丹朱道:“果然能夠入水不濡,入火不燒。
”帝堯道:“同是一樣的錦,何以尋常的錦入水必濡,入火必燒,冰蠶錦獨能夠不濡不燒呢?”帝子丹朱聽了,答應不出來。
帝堯又問道:“這種道理,汝細想過嗎,研究過嗎?”帝子丹朱道:“兒沒有研究過。
” 帝堯道:“可是這種地方就是汝最大的缺點。
總而言之一句話,叫作不肯用心。
汝要知道,我們人類亦是動物之一,所以能超出萬物之上而為萬物之靈,就全靠這一顆心。
這顆心愈用則愈靈,不用則不靈,不靈則和禽獸有什麼分别?大凡天下的事情,有一個當然,必定有一個所以然。
譬如饑了之後必定要食,倦了之後必定要眠,這個就是當然。
人知道這個理由,禽獸亦知道這個理由。
至于饑了之後何以一定要食,倦了之後何以一定要眠,這個是所以然,隻有人能知道,禽獸就不能知道了。
又譬如冬天日短,夏天日長,冬天氣候冷,夏天氣候熱,這個亦就是當然,人人能夠知道的。
但是同是一個天,同是一個太陽,同是東出而西沒,何以會一個日短,一個日長,一個氣候嚴冷,一個氣候酷熱呢?這個就是所以然。
隻有有知識學問的人,能夠知道;尋常之人,就不能知道了。
不但飲食起居之理如此,不但天文、氣候之理如此,凡項事情,都有一個所以然的原故在内。
尋常粗淺的事情,都能夠知道它所以然之故,才可以算得一個人。
項項事情都能夠知道它所以然之故,方才可以稱作聖人。
但是聖人的能夠如此,并非都是自己去想出來的。
要知道這種所以然的原故,前人陸續多有發明,載于書上。
後人讀了前人的書,将他那已經發明的,不必費力,而可以得到在心上,再從此繼續的研究下去,時間愈多,研究的人愈多,那麼發明的亦越多越精,世界的所以日進于文明,就是由此而來。
朕亦不希望汝将來能夠成為聖人,發明前人所未經發明出的道理,但求汝對于前人所已經發明出道理,載在書上的,能夠一一領會,那已可以算好了,所以總勸你要讀書。
哪知你對于讀書一層偏偏沒路,專歡喜遊戲玩耍。
果然對于遊戲玩耍等事情亦能夠用心,件件都去研究它一個所以然的原故,那麼雖則不能算一個大有用之才,還可以算一個能用心之人。
但是汝能夠嗎?汝将冰蠶錦拿去毀壞,不告而取,固是一罪;暴殄天物,亦是一罪。
但是汝果真有心去試驗,想研究出一個所以能人水不濡,入火不燒的理由來,那麼汝的行為雖然不合,汝的用心尚屬可嘉。
哪知朕剛才問汝,汝竟說沒有研究過。
照此說來,汝所說拿去試驗,究竟是試驗些什麼?冰蠶錦的能夠入水不濡,入火不燒,早經多人試過,已成為當然之理了,何必再要汝來試驗?就使汝要試驗,弄一點點來已夠了,為什麼要糟蹋這許多?總而言之,朕和汝說,一個人總要用心,不但讀書要用心,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心,就是做遊戲事情,亦要用心。
不肯用心,不要說書不能讀,各種事情不能做,就是遊戲之事亦做不好。
現在汝既不喜讀書,朕暫時不來勉強你,且先教汝做一種遊戲之事,看汝肯用心不肯用心。
” 說到此處,便将席上所擺的棋教他如何如何的弈法。
那帝子丹朱方才歡欣而出,自己去研究。
帝堯手中卻拿着一顆白色的木塊,坐在那裡,對着方闆凝思。
看見丹朱進來,就問他道:“朕前日和汝師傅說,叫汝熟讀的書汝讀完了嗎?能夠知其大意嗎?”帝子丹朱聽了,半日答應不出。
帝堯歎口氣道:“汝不喜歡讀書,朕亦無可如何,但是汝除出讀書之外,究竟有什麼事情是汝所歡喜的,汝可和朕說明。
” 帝子丹朱聽了,仍不做聲。
帝堯道:“汝前日将那冰蠶絲織成的錦,拿去做什麼?”帝子丹朱方開口說道:“兒聽說那個錦能夠人水不濡,入火不燒,所以拿去試驗試驗。
”帝堯道:“那麼試驗的結果如何呢?”帝子丹朱道:“果然能夠入水不濡,入火不燒。
”帝堯道:“同是一樣的錦,何以尋常的錦入水必濡,入火必燒,冰蠶錦獨能夠不濡不燒呢?”帝子丹朱聽了,答應不出來。
帝堯又問道:“這種道理,汝細想過嗎,研究過嗎?”帝子丹朱道:“兒沒有研究過。
” 帝堯道:“可是這種地方就是汝最大的缺點。
總而言之一句話,叫作不肯用心。
汝要知道,我們人類亦是動物之一,所以能超出萬物之上而為萬物之靈,就全靠這一顆心。
這顆心愈用則愈靈,不用則不靈,不靈則和禽獸有什麼分别?大凡天下的事情,有一個當然,必定有一個所以然。
譬如饑了之後必定要食,倦了之後必定要眠,這個就是當然。
人知道這個理由,禽獸亦知道這個理由。
至于饑了之後何以一定要食,倦了之後何以一定要眠,這個是所以然,隻有人能知道,禽獸就不能知道了。
又譬如冬天日短,夏天日長,冬天氣候冷,夏天氣候熱,這個亦就是當然,人人能夠知道的。
但是同是一個天,同是一個太陽,同是東出而西沒,何以會一個日短,一個日長,一個氣候嚴冷,一個氣候酷熱呢?這個就是所以然。
隻有有知識學問的人,能夠知道;尋常之人,就不能知道了。
不但飲食起居之理如此,不但天文、氣候之理如此,凡項事情,都有一個所以然的原故在内。
尋常粗淺的事情,都能夠知道它所以然之故,才可以算得一個人。
項項事情都能夠知道它所以然之故,方才可以稱作聖人。
但是聖人的能夠如此,并非都是自己去想出來的。
要知道這種所以然的原故,前人陸續多有發明,載于書上。
後人讀了前人的書,将他那已經發明的,不必費力,而可以得到在心上,再從此繼續的研究下去,時間愈多,研究的人愈多,那麼發明的亦越多越精,世界的所以日進于文明,就是由此而來。
朕亦不希望汝将來能夠成為聖人,發明前人所未經發明出的道理,但求汝對于前人所已經發明出道理,載在書上的,能夠一一領會,那已可以算好了,所以總勸你要讀書。
哪知你對于讀書一層偏偏沒路,專歡喜遊戲玩耍。
果然對于遊戲玩耍等事情亦能夠用心,件件都去研究它一個所以然的原故,那麼雖則不能算一個大有用之才,還可以算一個能用心之人。
但是汝能夠嗎?汝将冰蠶錦拿去毀壞,不告而取,固是一罪;暴殄天物,亦是一罪。
但是汝果真有心去試驗,想研究出一個所以能人水不濡,入火不燒的理由來,那麼汝的行為雖然不合,汝的用心尚屬可嘉。
哪知朕剛才問汝,汝竟說沒有研究過。
照此說來,汝所說拿去試驗,究竟是試驗些什麼?冰蠶錦的能夠入水不濡,入火不燒,早經多人試過,已成為當然之理了,何必再要汝來試驗?就使汝要試驗,弄一點點來已夠了,為什麼要糟蹋這許多?總而言之,朕和汝說,一個人總要用心,不但讀書要用心,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心,就是做遊戲事情,亦要用心。
不肯用心,不要說書不能讀,各種事情不能做,就是遊戲之事亦做不好。
現在汝既不喜讀書,朕暫時不來勉強你,且先教汝做一種遊戲之事,看汝肯用心不肯用心。
” 說到此處,便将席上所擺的棋教他如何如何的弈法。
那帝子丹朱方才歡欣而出,自己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