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讓天下于巢父 任許由州長
關燈
小
中
大
上一輛“沒羽”,五彩斑駁,裝飾得十分華麗。
帝堯因為已經聽羲叔奏過,知道它的用處,所以不甚稀奇。
因見他車上的毛羽都是非常之大就問道:“這是什麼鳥羽?”焦僥國王道:“這種是鸷鳥,兇猛得很,各類都有,且非常之大。
”帝堯道:“那麼捕捉很不容易?”焦僥王道:“小國是用機器去捕捉的,所以尚不費事。
假使用人力去捕捉,小國之人身體都短孝氣力都薄弱,決計敵它不過,哪裡能捕捉它呢?”帝堯便向他道了謝,叫人将“沒羽”收了。
次日,請他宴飲,他同了三個大臣同來赴席,都隻有三尺相近的長,迎風欲仆,背風欲偃,很覺可憐。
但是細看他君臣,眉目五官,都甚端正,威儀态度,亦甚安詳;談論起來,知識亦非常練達;颌下髭須(髟參),俨如四個小老人,非常奇怪。
帝堯問他國内情形,才知道他們是穴居的,平日亦知道樹藝五谷,但非常困難。
一則身體短小,勞力有限;二則那邊鸷鳥甚多,稍不留意,容易被它銜去。
所以他們自古以來,竭力研究機巧之物。
有一項機器,用以耕田,勞力少而收獲甚多。
有一項機器,用以捕鳥,無論什麼大鳥,觸到這機器,立刻就失其飛翔猛悍的能力,所以國内出口貨,每年以鳥羽為大宗,因此以善捕鸷鳥出名。
帝堯又問他:“耕稼之外,還做什麼事情?”焦僥王道:“捕魚是副業,所以水中遊泳,亦是國人的專長。
”帝堯道:“不怕大魚吞噬嗎?”焦僥王道:“小國人亦有機器,可以防避。
”帝堯道:“貴國人身體既然如此短小,假使鄰國人來侵淩,将如之何?”焦僥王道:“小國人因為體力不足之故,所以對于鄰國,隻能恭敬相待,講信修睦,不敢開罪于人。
就使有時候吃些小虧,亦隻好忍耐,不敢計較。
所以四鄰對于小國,亦均以善意相待,絕無侵暴行為,有時還得到他們一點助力。
在小國東面是長臂國,他們手長一丈八尺,專在海中捕魚。
小國有機器,所以與小人最要好。
西面是三首國。
他們一身三首,形狀奇怪,但是性情好靜,與小國甚少往來,所以亦不為患。
” 帝堯道:“貴國人民既然擅長機巧之事,那麼盡可以營造房屋,何以還要穴居呢?”焦僥王道:“小國之地山林不多,缺少大樹,但有小木,造成房屋,不甚堅固,禁不起暴風狂雨、猛獸鸷鳥之蹂躏,所以還不如穴居之妥善。
還有一層,小國土地不廣,沙碛之外,所有的肥沃之地均須栽種五谷,如建房屋,那田畝就要減少了。
所以論起事勢來,亦不宜建造房屋。
不過富有之家,到得十二月正月間,天氣大熱,在土穴内受不過蒸悶之氣,亦有在地面上搭蓋小屋以呼吸空氣的。
可是一過熱天,就拆去了,因此總是穴居時多。
” 帝堯聽了不解,忙問道:“十二月、正月,正是寒冬,敝國有幾處地方,正要住到土穴裡去,以避寒氣。
何以貴國反要出來避熱呢?莫非貴國氣候與此地不同嗎?”焦僥王道:“的确不同。
小臣這次動身前來,正在去年十月間,那時天已漸熱了,走到半途,炎熱異常。
後來到了五六月間,是小國那邊的冬天,以為天必漸冷了,哪知炎勢如故。
到了八九月間,反漸冷起來,草木亦漸凋謝,與小國那邊二三月的天氣無異,所以小臣說兩地氣候的确不同。
”帝堯道:“貴國那邊草木二三月凋謝,何時才生長呢?”焦僥王道:“總在八九月間。
”這時在座之人聽了這話,無不訝然,暗想:“竟是天外别有一天了,何以寒暑如此相反呢!”帝堯道:“那麼貴國以熱天為冬,以寒天為夏了。
”焦僥王道:“那也不然。
小國人仍是以熱天為夏,以寒天為冬。
不過奉了上國的正朔,七月間變了冬天,正月間反成夏天,像個以寒為夏以熱為冬了。
”帝堯等聽了,方始恍然。
後來又談了些别種話,席散之後,送歸客館。
次日又來道謝,帝堯命羲叔等陪伴他君臣遊曆各處風景。
過了一月,方才告辭。
帝堯又優加賞賜,那焦僥王君臣無不歡欣鼓舞,乘着沒羽歸去。
帝堯因為已經聽羲叔奏過,知道它的用處,所以不甚稀奇。
因見他車上的毛羽都是非常之大就問道:“這是什麼鳥羽?”焦僥國王道:“這種是鸷鳥,兇猛得很,各類都有,且非常之大。
”帝堯道:“那麼捕捉很不容易?”焦僥王道:“小國是用機器去捕捉的,所以尚不費事。
假使用人力去捕捉,小國之人身體都短孝氣力都薄弱,決計敵它不過,哪裡能捕捉它呢?”帝堯便向他道了謝,叫人将“沒羽”收了。
次日,請他宴飲,他同了三個大臣同來赴席,都隻有三尺相近的長,迎風欲仆,背風欲偃,很覺可憐。
但是細看他君臣,眉目五官,都甚端正,威儀态度,亦甚安詳;談論起來,知識亦非常練達;颌下髭須(髟參),俨如四個小老人,非常奇怪。
帝堯問他國内情形,才知道他們是穴居的,平日亦知道樹藝五谷,但非常困難。
一則身體短小,勞力有限;二則那邊鸷鳥甚多,稍不留意,容易被它銜去。
所以他們自古以來,竭力研究機巧之物。
有一項機器,用以耕田,勞力少而收獲甚多。
有一項機器,用以捕鳥,無論什麼大鳥,觸到這機器,立刻就失其飛翔猛悍的能力,所以國内出口貨,每年以鳥羽為大宗,因此以善捕鸷鳥出名。
帝堯又問他:“耕稼之外,還做什麼事情?”焦僥王道:“捕魚是副業,所以水中遊泳,亦是國人的專長。
”帝堯道:“不怕大魚吞噬嗎?”焦僥王道:“小國人亦有機器,可以防避。
”帝堯道:“貴國人身體既然如此短小,假使鄰國人來侵淩,将如之何?”焦僥王道:“小國人因為體力不足之故,所以對于鄰國,隻能恭敬相待,講信修睦,不敢開罪于人。
就使有時候吃些小虧,亦隻好忍耐,不敢計較。
所以四鄰對于小國,亦均以善意相待,絕無侵暴行為,有時還得到他們一點助力。
在小國東面是長臂國,他們手長一丈八尺,專在海中捕魚。
小國有機器,所以與小人最要好。
西面是三首國。
他們一身三首,形狀奇怪,但是性情好靜,與小國甚少往來,所以亦不為患。
” 帝堯道:“貴國人民既然擅長機巧之事,那麼盡可以營造房屋,何以還要穴居呢?”焦僥王道:“小國之地山林不多,缺少大樹,但有小木,造成房屋,不甚堅固,禁不起暴風狂雨、猛獸鸷鳥之蹂躏,所以還不如穴居之妥善。
還有一層,小國土地不廣,沙碛之外,所有的肥沃之地均須栽種五谷,如建房屋,那田畝就要減少了。
所以論起事勢來,亦不宜建造房屋。
不過富有之家,到得十二月正月間,天氣大熱,在土穴内受不過蒸悶之氣,亦有在地面上搭蓋小屋以呼吸空氣的。
可是一過熱天,就拆去了,因此總是穴居時多。
” 帝堯聽了不解,忙問道:“十二月、正月,正是寒冬,敝國有幾處地方,正要住到土穴裡去,以避寒氣。
何以貴國反要出來避熱呢?莫非貴國氣候與此地不同嗎?”焦僥王道:“的确不同。
小臣這次動身前來,正在去年十月間,那時天已漸熱了,走到半途,炎熱異常。
後來到了五六月間,是小國那邊的冬天,以為天必漸冷了,哪知炎勢如故。
到了八九月間,反漸冷起來,草木亦漸凋謝,與小國那邊二三月的天氣無異,所以小臣說兩地氣候的确不同。
”帝堯道:“貴國那邊草木二三月凋謝,何時才生長呢?”焦僥王道:“總在八九月間。
”這時在座之人聽了這話,無不訝然,暗想:“竟是天外别有一天了,何以寒暑如此相反呢!”帝堯道:“那麼貴國以熱天為冬,以寒天為夏了。
”焦僥王道:“那也不然。
小國人仍是以熱天為夏,以寒天為冬。
不過奉了上國的正朔,七月間變了冬天,正月間反成夏天,像個以寒為夏以熱為冬了。
”帝堯等聽了,方始恍然。
後來又談了些别種話,席散之後,送歸客館。
次日又來道謝,帝堯命羲叔等陪伴他君臣遊曆各處風景。
過了一月,方才告辭。
帝堯又優加賞賜,那焦僥王君臣無不歡欣鼓舞,乘着沒羽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