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海人獻冰蠶繭 堯教子朱圍棋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九章海人獻冰蠶繭堯教子朱圍棋
一日,帝堯正在視朝,忽然從外面走進一個老百姓來,頭戴箬帽,身穿蓑衣,腳着草履,肩上挑着一個大擔,擔中盛着不知什麼東西。
原來那時君主和百姓,名分雖殊,而情誼不甚隔别,仿佛和家人父子一般。
雖則朝堂之上,可以随便進出,不比後世,堂陛森嚴,九重遠隔,不要說是個尋常百姓,就使是個大官顯爵,亦非得特旨允許不得進見。
若說是來獻物件的,那更加不得了,那些守門小臣,非大索賄賂不可,起碼總要比貢獻物品加一點,才可以給你遞進去。
上下之間,隔絕到如此,所以民隐不能上達,而君臣間的隔膜亦日甚,務為雍蔽欺罔,以緻賄賂公行,而政治日以敗壞,無怪乎君主制度,有廢除的必要了。
閑話不提。
且說那老百姓走到堂下,将擔放下,就向帝堯再拜稽首。
那帝堯視朝本來是立着的,也就立刻答揖,叫他起來,問他有什麼事情。
那老百姓道:“小人剛從海外歸來,得到一種寶物,特來敬獻聖天子,以表小人區區之心。
”說着,就轉身将擔蓋揭開,隻見裡面滿滿盛着五彩斑斓的東西,不知什麼。
那老百姓随手拿了兩個,雙手獻與帝堯,說道:“這個是冰蠶的繭缫成了絲,可以做衣服,請帝賞收吧。
”帝堯細看那蠶繭,足足有一尺長,五彩悉備,果然是個異寶,便說道:“朕很感謝你的美意,不過朕向來不寶異物,對于衣服,尤不喜華麗。
這個蠶繭太美麗了,朕無所用之,請你仍舊拿回去吧。
”那老百姓道:“聖天子的儉樸,小人向來知道的。
”說時,用手指指帝堯身上道:“這樣大寒天氣,帝連狐皮貉皮的裘都不肯穿一件,還隻穿一件鹿裘,這個冰蠶寶物自然更不肯穿了。
但是聖天子為天下之主,所謂富有四海鹄,尚且不肯穿這種寶物,那麼小人一介窮民,拿回去有什麼用處?難道織起衣服來穿嗎?真正萬無此理。
假使說拿來賣,賣與何人?聖天子所不敢穿的東西,哪個還敢穿呢?如若将它藏起來,萬一壞了,這種寶物是世間所稀有的,豈不是可惜!所以小人想來想去,還是請帝賞收吧,橫豎總有用處的。
” 帝堯聽他的話頗有情理,正要開言,隻見大司農在旁說道:“依臣愚見,不如收了它吧。
将來織成黼黻,可以穿了祭祀祖宗,那就不嫌華麗,豈不好嗎!”帝堯道:“朕亦如此想。
” 說着,就向那老百姓說道:“你既然如此說,朕就收了,謝謝你。
” 那老百姓聽了大喜,連他的擔子也不要了,向帝堯行一個禮,回身就走。
帝堯忙叫道:“海人來,海人來,且慢走,朕還有話呢。
”那老百姓回身轉來,帝堯道:“承你遠來拿冰蠶繭贈我,真可感謝,但是你這冰蠶繭從何處得來?”那老百姓道:“小人住在東海之濱,向來專以捕魚駕船為業。
十幾年前,正在海中行船,忽然一陣飓風将小人的船直向東方卷去,足足卷了三日三夜。
那時小人等之船,舵也傾了,樯也折了,人人都昏暈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忽然之間醒轉來,但見這船已泊在一座山下,同船之人幸喜個個存活。
大家喜出望外,忙上山探問這是什麼地方。
後來遇到工人,才知道這山名叫員峤山,又叫環丘山,去中國不知道有幾千萬裡呢。
小人等到此際,自分漂流絕域,永無歸期,幸喜得那些土人憐憫小人等天崖落難,相待頗好,于是就在那山上一住十幾年。
這十幾年之中,将那山四處都遊遍了。
今年三月間,他們忽然向小人等說:“考察天文,應該有東風數月不斷,遇到這個好機會,你們可以回去了,不宜錯過。
‘于是小人等将原有船隻舵樯,種種修理妥當。
臨走的時候,他們又贈送小人等許多物件,這冰蠶繭就是其中之一種。
”帝堯道:“冰蠶的形狀如何,汝看見過嗎?”那老百姓道:“小人看見過,卻很奇怪,長約七寸,有鱗有角,通體黑色,拿了霜雪覆蓋在它身上,方才會作繭,所以叫作冰蠶,豈不是奇怪嗎!”大司徒道:“天然五彩,真是不可多得之物。
”那老百姓道:“豈但如此。
小人看見那邊的土人
原來那時君主和百姓,名分雖殊,而情誼不甚隔别,仿佛和家人父子一般。
雖則朝堂之上,可以随便進出,不比後世,堂陛森嚴,九重遠隔,不要說是個尋常百姓,就使是個大官顯爵,亦非得特旨允許不得進見。
若說是來獻物件的,那更加不得了,那些守門小臣,非大索賄賂不可,起碼總要比貢獻物品加一點,才可以給你遞進去。
上下之間,隔絕到如此,所以民隐不能上達,而君臣間的隔膜亦日甚,務為雍蔽欺罔,以緻賄賂公行,而政治日以敗壞,無怪乎君主制度,有廢除的必要了。
閑話不提。
且說那老百姓走到堂下,将擔放下,就向帝堯再拜稽首。
那帝堯視朝本來是立着的,也就立刻答揖,叫他起來,問他有什麼事情。
那老百姓道:“小人剛從海外歸來,得到一種寶物,特來敬獻聖天子,以表小人區區之心。
”說着,就轉身将擔蓋揭開,隻見裡面滿滿盛着五彩斑斓的東西,不知什麼。
那老百姓随手拿了兩個,雙手獻與帝堯,說道:“這個是冰蠶的繭缫成了絲,可以做衣服,請帝賞收吧。
”帝堯細看那蠶繭,足足有一尺長,五彩悉備,果然是個異寶,便說道:“朕很感謝你的美意,不過朕向來不寶異物,對于衣服,尤不喜華麗。
這個蠶繭太美麗了,朕無所用之,請你仍舊拿回去吧。
”那老百姓道:“聖天子的儉樸,小人向來知道的。
”說時,用手指指帝堯身上道:“這樣大寒天氣,帝連狐皮貉皮的裘都不肯穿一件,還隻穿一件鹿裘,這個冰蠶寶物自然更不肯穿了。
但是聖天子為天下之主,所謂富有四海鹄,尚且不肯穿這種寶物,那麼小人一介窮民,拿回去有什麼用處?難道織起衣服來穿嗎?真正萬無此理。
假使說拿來賣,賣與何人?聖天子所不敢穿的東西,哪個還敢穿呢?如若将它藏起來,萬一壞了,這種寶物是世間所稀有的,豈不是可惜!所以小人想來想去,還是請帝賞收吧,橫豎總有用處的。
” 帝堯聽他的話頗有情理,正要開言,隻見大司農在旁說道:“依臣愚見,不如收了它吧。
将來織成黼黻,可以穿了祭祀祖宗,那就不嫌華麗,豈不好嗎!”帝堯道:“朕亦如此想。
” 說着,就向那老百姓說道:“你既然如此說,朕就收了,謝謝你。
” 那老百姓聽了大喜,連他的擔子也不要了,向帝堯行一個禮,回身就走。
帝堯忙叫道:“海人來,海人來,且慢走,朕還有話呢。
”那老百姓回身轉來,帝堯道:“承你遠來拿冰蠶繭贈我,真可感謝,但是你這冰蠶繭從何處得來?”那老百姓道:“小人住在東海之濱,向來專以捕魚駕船為業。
十幾年前,正在海中行船,忽然一陣飓風将小人的船直向東方卷去,足足卷了三日三夜。
那時小人等之船,舵也傾了,樯也折了,人人都昏暈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忽然之間醒轉來,但見這船已泊在一座山下,同船之人幸喜個個存活。
大家喜出望外,忙上山探問這是什麼地方。
後來遇到工人,才知道這山名叫員峤山,又叫環丘山,去中國不知道有幾千萬裡呢。
小人等到此際,自分漂流絕域,永無歸期,幸喜得那些土人憐憫小人等天崖落難,相待頗好,于是就在那山上一住十幾年。
這十幾年之中,将那山四處都遊遍了。
今年三月間,他們忽然向小人等說:“考察天文,應該有東風數月不斷,遇到這個好機會,你們可以回去了,不宜錯過。
‘于是小人等将原有船隻舵樯,種種修理妥當。
臨走的時候,他們又贈送小人等許多物件,這冰蠶繭就是其中之一種。
”帝堯道:“冰蠶的形狀如何,汝看見過嗎?”那老百姓道:“小人看見過,卻很奇怪,長約七寸,有鱗有角,通體黑色,拿了霜雪覆蓋在它身上,方才會作繭,所以叫作冰蠶,豈不是奇怪嗎!”大司徒道:“天然五彩,真是不可多得之物。
”那老百姓道:“豈但如此。
小人看見那邊的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