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讓天下于巢父 任許由州長

關燈
聞東北方有一個竫人國,其人皆長九寸。

    西海之外,又有一個鹄國,亦叫鶴民國,其人長者七寸,短者三寸,為人自然有禮,好拜跪,壽皆至三百歲。

    其行如飛,日可千裡,百物不敢侵犯他,隻怕海鹄。

    海鹄飛過看見,就将他吞人腹中,那海鹄之壽,亦可到三百歲。

    但是此人雖被海鹄所吞,依舊不死,永遠蟄居于海鹄之腹中,因此海鹄亦能遠飛,一舉千裡,豈不是短小人中之短小人,一種趣話嗎?”和仲道:“以某所聞,還有長不到七寸的,就是末多國之人,其長隻四寸,織麒麟之毛以為布,取文石以為床。

    又有勒畢國之人還要小,其長隻三寸,有翼能飛,善于言語戲笑,所以亦叫善語國。

    他的人民時常合了群,飛到太陽光下去,曬他們的身子,曬熱之後乃歸去,飲丹露之漿以解渴。

    這種人豈不是尤其短小嗎?” 篯铿道:“某從前閱覽古書,這種小人甚多。

    有一國君去打獵,得到一隻鳴鹄,殺了一看,隻見那膆中有一個小人,長三寸三分,穿的是白圭之袍,身上挂着寶劍,手中持着刀,睜着兩眼,口中不住的大罵,也不知道他罵的是什麼話。

    後來有人認識,說這人姓李,名子敖,是常喜歡在鳴鹄膆中遊玩的。

    這個故事,與和叔所說那鶴民國的故事符合,可以做個證據。

    不過姓李名子敖,不知從何處探聽出來,斯真奇事了。

    西北荒中有小人,長一寸,其君朱衣玄冠,乘辂車馬,引為威儀。

    居民遇見他乘車的時候,抓起來吃了,覺其味辛辣,但是有三種益處:一種是可以終年不為猛獸毒物所咋;二種是從此能識萬古文字;第三種是能夠殺腹中的三屍蟲。

    這豈非亦是奇聞嗎?還有種小人,形如蝼蛄,用手一撮,滿手可以得到二十人,那真是小之極了。

    ”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說所聞,無奇不有,不覺将所議的正事抛荒了。

     帝堯在旁笑着說道:“汝等都可謂博雅之至,朕不勝佩服。

    但是言歸正傳,焦僥國王來朝,究竟怎樣招待他呢?” 大司徒道:“幾十萬裡以外的遠人,向化前來,當然要特别優待的。

    不過他們的身體既然短小,那麼一切物件應該特别制造,适合他們的身材用度才好。

    其餘禮節,亦應該略為減省些,因為他們既然短小,恐怕體力有限,耐不住這種煩重的儀文,到那時叫起苦來,轉非優禮遠人之意了。

    ”衆人聽說,都以為然,于是分頭前去預備。

     過了一月,焦僥國王到了,羲叔奉帝堯之命前去招待。

    出得平陽不數裡,隻見前面無數五彩的物件,離地約一尺,連續不絕,紛紛滾滾,直沖而來,軋軋之聲震動耳鼓。

    最前的一座物件上面坐着兩個大人,一個如孩童一般的老人。

    羲叔看了,知道必是焦僥國王了。

    那時軋軋之聲忽然停止,五彩的物件就不動了,從那物件上先跳下兩個大人,仔細一看,原來就是中國南方的翻譯官,一路領着焦僥氏而來。

    如今看見羲叔,知道是來迎接的,所以停止前進,一面招呼焦僥王下來與羲叔相見。

     羲叔細看那國王,長不滿三尺,而衣冠整肅,氣象莊嚴,暗暗納罕,遂上前相見,代帝堯緻慰勞之詞。

    那國王答語,由舌人翻譯,亦頗井井有條。

    當下羲叔正要上車,先行領道,那焦僥國王卻邀羲叔同坐到他的那個五彩物件上去,羲叔亦想察看那物件,以廣見識,便不推辭,一同升上。

     原來那物件是用木制造的,形狀正方,中間可容三四人,兩旁有門,可以啟閉,以為上下出入之路;前後左右密密層層,都排着鳥羽,仿佛無數的羽扇一般;下面前後共有四個輪盤,中有機括,直通輪軸;機括一動,輪軸旋轉,那無數羽毛就一上一下的鼓動,到得後來,輪軸轉動得愈急,羽毛鼓動得亦愈快,于是騰空而起,離地可一二尺,急劇前進,其速無比。

    羲叔細問那翻譯員,才知道這物件名叫沒羽,就是中國羽輪車的意思。

    這次來朝,就帶了一輛來貢獻。

    不一時到了客館,一切供給固然極其豐盛,所有器具無不适合他們的用度。

    焦僥國王尤為喜悅。

     次日人朝,用臣禮谒見,并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