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堯讓天下于許由 稷為堯使見王母
關燈
小
中
大
了。
遇着隆冬大寒,有毛遮身亦不覺冷,而且身輕如燕,攀到樹上去,亦不用費力,一聳就能上去,至于下來,更不費事,便是從西樹到東樹,中間相隔數十丈,亦可以一聳而過。
走路亦非常之快,假使有一匹駿馬在這裡飛馳,我亦可能趕它得上。
因此原故,所以我亦不問外面蚩尤的亂事平不平,就安心一意的,一個人住在這深山之中。
好在我家屬,都已因亂喪亡,心中一無系戀,落得一個人自由自在。
我自從入山之後,多年以來,到今朝才第一次見人呢。
我正要請問你們,現在蚩尤氏兄弟怎樣了?炎帝榆罔還存在嗎?從前仿佛記得有一個諸侯,姓公孫,名軒轅的,起來和蚩尤氏相抗,大家很盼望他打勝,哪知仍舊敵不過蚩尤氏,退到泰山之下去,以後不知如何?諸位如果知道,可以告訴我,使我心中多年的記念,亦可以得到一個結束。
” 帝堯等聽了,無不大驚,便将蚩尤如何失敗,黃帝如何成功,以及如何傳位少吳、颛顼、帝喾、帝摯,一直到自己的曆史,大略向偓佺說了一遍。
偓佺道:“原來你就是公孫軒轅的玄孫,并且是當今的天子,我真失敬了。
不過我還要問一句,現在離蚩尤作亂的時候,大約有多少年?”帝堯道:“大約總在六百年以上。
”倔儉詫異道:“已經有這許多年嗎?那麼我差不多将近七百歲了。
”說到此處,忽而停住,接着又歎口氣說道:“回想我當時的妻孥親戚朋友,就使不死于蚩尤之亂,到現在亦恐已屍骨無存。
我此刻還能活着,真是服食松子的好處呢。
我已六百多年不見生人,今朝偶然到了山外來,不想恰恰遇見天子,這個真所謂天假之緣,三生有幸了。
但是我是一個深山野人,無物可以貢獻,隻有這松子,吃了可以長生,我且拿些來伸伸敬意,請天子在此略等一等。
”帝堯正要止住他,哪知偓佺旋轉身來,其行如飛,倏忽之間,早已不知所在。
隔了片時,即已轉來,手中拿着兩包松子,将一包獻與帝堯,說道:“請天子賞收,祝天子将來的壽,比我還要長。
”又将一包送與各侍衛,說道:“請諸位亦嚐嚐,這個效驗甚大呢。
” 大家正要謝他,隻聽他說聲再會,與帝堯等拱一拱手,立刻又如飛而去。
衆人看了,都覺得他的态度兀突,甚為詫異。
後來有幾個相信他的人,依法服食松子,果然都活到二三百歲。
獨有帝堯,心裡想想,現在天下百姓之事,尚且治不了,哪有工夫去求長生,且待将來付托有人,再服食松子不遲。
因此一來,這一大包松子就擱起了,始終沒有吃。
到得後來,亦忘記了,這是甚可惜的。
且說帝堯回到平陽,早有大司農等前來迎接。
帝堯問起别後之事,大司徒奏道:“起身之後二日,近畿忽發現一隻異獸,其形如羊,青色而一角,與那一對麒麐同住在一起,甚為相得。
經虞人來通報後,臣等往觀,亦不知道它的名字。
後來請教赤将子輿,他說這獸名叫神羊,一名獬豸,喜食薦草,夏處水澤之旁,冬處松柏之下。
它的天性,能夠辨邪正,知曲直。
假使遇到疑難之獄訟,是非曲直,一時不能辨别,隻要将它牽來,他看見那理曲而有罪的人,一定就用角去觸他。
當初黃帝時候,有個神人,牽此神羊,來送黃帝,黃帝就用它幫辦審判之事。
赤将子輿是見慣的,所以知之甚悉,果然如此,那真是個神獸了。
”帝堯聽到此處,忽然想起臯陶,現在差不多已有二十歲左右,聽見說他在那裡學習法律,甚有進步,此刻朝廷正缺乏決獄人材,何妨叫他來試試看。
如果有才,就叫他主持刑事,豈不是好。
主意決定,于是一面叫大司農将那獬豸牽來觀看,一面就饬人到曲阜去宣召臯陶。
過了一會,獬豸牽到。
其時天色将晚,帝堯已退朝回宮,虞人就将獬豸牽到宮中。
那正妃散宜氏及宮人等,聽說有這種神獸,都來觀看。
隻見它的形狀和山羊差不多,不過毛色純青,頭上隻生一角,而且其性極馴,亦與山羊無異。
大家以為這種馴良的獸,竟有這樣的能力智慧,無不詫為稀奇。
散宜氏愈看愈愛,就和帝堯說要将它養在宮中。
帝堯對于這種異物,本來不以為意,既然散宜氏愛它,也就答應了。
自此以後,一直到臯陶做士師以前,這隻獬豸總是養在宮中。
它的毛片是時常脫換的。
散宜氏見它的毛又長,又細,又軟,顔色又雅馴,後來就将它的落毛湊積起來緝成一帳,與帝堯張挂,為夏日避蚊之用,真可謂是苦心孤詣了。
此是後話不提。
一日,臯陶到了,帝堯大喜,即刻召見。
但見他長身馬喙,面如削瓜,長成得一表非凡,就要問他說話。
哪知臯陶行過禮之後,用手将他的口指指,口不能言,原來已變成啞子了。
帝堯大驚,便問他:“何以會啞呢?”那臯陶早有預備,從懷中取出一張寫好的字來,呈與帝堯。
帝堯一看,隻見上面細述病原,原來是前年秋
遇着隆冬大寒,有毛遮身亦不覺冷,而且身輕如燕,攀到樹上去,亦不用費力,一聳就能上去,至于下來,更不費事,便是從西樹到東樹,中間相隔數十丈,亦可以一聳而過。
走路亦非常之快,假使有一匹駿馬在這裡飛馳,我亦可能趕它得上。
因此原故,所以我亦不問外面蚩尤的亂事平不平,就安心一意的,一個人住在這深山之中。
好在我家屬,都已因亂喪亡,心中一無系戀,落得一個人自由自在。
我自從入山之後,多年以來,到今朝才第一次見人呢。
我正要請問你們,現在蚩尤氏兄弟怎樣了?炎帝榆罔還存在嗎?從前仿佛記得有一個諸侯,姓公孫,名軒轅的,起來和蚩尤氏相抗,大家很盼望他打勝,哪知仍舊敵不過蚩尤氏,退到泰山之下去,以後不知如何?諸位如果知道,可以告訴我,使我心中多年的記念,亦可以得到一個結束。
” 帝堯等聽了,無不大驚,便将蚩尤如何失敗,黃帝如何成功,以及如何傳位少吳、颛顼、帝喾、帝摯,一直到自己的曆史,大略向偓佺說了一遍。
偓佺道:“原來你就是公孫軒轅的玄孫,并且是當今的天子,我真失敬了。
不過我還要問一句,現在離蚩尤作亂的時候,大約有多少年?”帝堯道:“大約總在六百年以上。
”倔儉詫異道:“已經有這許多年嗎?那麼我差不多将近七百歲了。
”說到此處,忽而停住,接着又歎口氣說道:“回想我當時的妻孥親戚朋友,就使不死于蚩尤之亂,到現在亦恐已屍骨無存。
我此刻還能活着,真是服食松子的好處呢。
我已六百多年不見生人,今朝偶然到了山外來,不想恰恰遇見天子,這個真所謂天假之緣,三生有幸了。
但是我是一個深山野人,無物可以貢獻,隻有這松子,吃了可以長生,我且拿些來伸伸敬意,請天子在此略等一等。
”帝堯正要止住他,哪知偓佺旋轉身來,其行如飛,倏忽之間,早已不知所在。
隔了片時,即已轉來,手中拿着兩包松子,将一包獻與帝堯,說道:“請天子賞收,祝天子将來的壽,比我還要長。
”又将一包送與各侍衛,說道:“請諸位亦嚐嚐,這個效驗甚大呢。
” 大家正要謝他,隻聽他說聲再會,與帝堯等拱一拱手,立刻又如飛而去。
衆人看了,都覺得他的态度兀突,甚為詫異。
後來有幾個相信他的人,依法服食松子,果然都活到二三百歲。
獨有帝堯,心裡想想,現在天下百姓之事,尚且治不了,哪有工夫去求長生,且待将來付托有人,再服食松子不遲。
因此一來,這一大包松子就擱起了,始終沒有吃。
到得後來,亦忘記了,這是甚可惜的。
且說帝堯回到平陽,早有大司農等前來迎接。
帝堯問起别後之事,大司徒奏道:“起身之後二日,近畿忽發現一隻異獸,其形如羊,青色而一角,與那一對麒麐同住在一起,甚為相得。
經虞人來通報後,臣等往觀,亦不知道它的名字。
後來請教赤将子輿,他說這獸名叫神羊,一名獬豸,喜食薦草,夏處水澤之旁,冬處松柏之下。
它的天性,能夠辨邪正,知曲直。
假使遇到疑難之獄訟,是非曲直,一時不能辨别,隻要将它牽來,他看見那理曲而有罪的人,一定就用角去觸他。
當初黃帝時候,有個神人,牽此神羊,來送黃帝,黃帝就用它幫辦審判之事。
赤将子輿是見慣的,所以知之甚悉,果然如此,那真是個神獸了。
”帝堯聽到此處,忽然想起臯陶,現在差不多已有二十歲左右,聽見說他在那裡學習法律,甚有進步,此刻朝廷正缺乏決獄人材,何妨叫他來試試看。
如果有才,就叫他主持刑事,豈不是好。
主意決定,于是一面叫大司農将那獬豸牽來觀看,一面就饬人到曲阜去宣召臯陶。
過了一會,獬豸牽到。
其時天色将晚,帝堯已退朝回宮,虞人就将獬豸牽到宮中。
那正妃散宜氏及宮人等,聽說有這種神獸,都來觀看。
隻見它的形狀和山羊差不多,不過毛色純青,頭上隻生一角,而且其性極馴,亦與山羊無異。
大家以為這種馴良的獸,竟有這樣的能力智慧,無不詫為稀奇。
散宜氏愈看愈愛,就和帝堯說要将它養在宮中。
帝堯對于這種異物,本來不以為意,既然散宜氏愛它,也就答應了。
自此以後,一直到臯陶做士師以前,這隻獬豸總是養在宮中。
它的毛片是時常脫換的。
散宜氏見它的毛又長,又細,又軟,顔色又雅馴,後來就将它的落毛湊積起來緝成一帳,與帝堯張挂,為夏日避蚊之用,真可謂是苦心孤詣了。
此是後話不提。
一日,臯陶到了,帝堯大喜,即刻召見。
但見他長身馬喙,面如削瓜,長成得一表非凡,就要問他說話。
哪知臯陶行過禮之後,用手将他的口指指,口不能言,原來已變成啞子了。
帝堯大驚,便問他:“何以會啞呢?”那臯陶早有預備,從懷中取出一張寫好的字來,呈與帝堯。
帝堯一看,隻見上面細述病原,原來是前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