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巫鹹鴻術為堯醫 越裳氏來獻神龜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五章巫鹹鴻術為堯醫越裳氏來獻神龜
且說那軍校去了,帝堯等亦慢慢起身前進。
鴻超疼痛難禁由衆人扛了同到前村。
那軍校已領着三個人前來見帝。
帝堯一看,隻見他們服式非常奇異,但是神氣都峻整不凡,在前的是個老者,蒼髯皓首,大袖飄飄,後面跟着兩個少年,骨相亦複不俗。
當下見了帝堯,行過禮之後,帝堯急于要他治好鴻超,也不及問他們姓名,問他們來曆,就叫他們過去施治。
那老者上前,向鴻超一看,說道:“這個箭镞入骨,是很容易治的。
” 說罷,指定一個少年,叫他動手。
那少年就從大袖之中取出一根釘來,四面一看,就釘在支帳的木柱上。
衆人看去,釘的入木約有一寸光景。
釘好之後,他又閉着眼睛疊着手指,周旋曲折,忽而向着鴻超,忽而又向着那木柱,徐步往來,口中念念有詞,陡然之間用手向那木柱上之釘一指,喝聲道:“疾!“隻見那長釘忽然飛舞而出,落在數尺外地上,随即轉身,向鴻超左目一指,亦喝聲道:“疾!”隻見那鴻超目中之箭镞,亦飛舞而出,落在數尺外地上,自始至終不過半刻。
衆人看了無不駭然。
帝堯即忙命他三人坐下,然後問他們姓名。
老者道:“小巫名字叫鹹,這兩個都是敝徒,這個叫祠,那個叫社。
因為學習了這種巫術,不許娶妻,不許生子,用不着傳宗接代,所以廢去了姓氏,通常叫小巫等,就叫巫鹹、巫祠、巫社罷了。
” 帝堯聽了頗覺詫異,就問道:“從前先高祖皇考軒轅氏的時候,有一位善于蔔筮之人,名字與汝相同,想來汝羨慕他的為人,所以亦取名叫鹹嗎?”那巫鹹笑道:“不敢相欺,就是小巫呢。
” 衆人聽了,無不駭異,帝堯亦覺出于意外,便問道:“那麼汝今年幾百歲了?”巫鹹道:“黃帝攻蚩尤氏的時候,小巫剛剛三十歲,如今已三百七十五歲了。
”帝堯道:“那麼汝一向在何處?何以世上沒有人知道汝呢?”巫鹹道:“小巫在黃帝軒轅氏乘龍升仙之後,心中着實羨慕,就棄掉了官職,向海外一跑,要想訪求仙道,尋一個長生不死之方。
但是仙人始終沒有遇到,長生不死之方亦始終沒有得到,卻在大荒之中,一座豐沮玉門山上住了二百多年,前數年方才重到中國,又在北方登葆山上住了幾年,所以世人久不知道有小巫這個人了。
” 帝堯道:“原來如此,朕看汝的學術神妙極了,還是自己發明的呢,還是自古就有的呢?”巫鹹道:“這個學術,名叫祝由術,是黃帝軒轅氏時候,一個祝由之官傳給小巫的。
但照黃帝所著的那部《内經》看起來,《素問》一篇裡面就有兩句,叫作‘往古恬淡,邪不能深入,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今之世,祝由不能已也。
’可見得黃帝以前,早有這個法術,亦并非發明于黃帝時代,傳授小巫的那個祝由,不過研究而集其大成,以官得名而已。
”帝堯道:“既然古時有這個法術,何以現今竟會失傳,除汝師徒之外,竟無人知道呢?”巫鹹道:“此法并不失傳,黃帝軒轅氏并且還有許多著作留在世間。
不過那時候,人民都能夠與鬼神交通,所以其術大行,施治亦易有效。
自從颛顼帝叫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斷絕天地交通之後,這個學術就漸漸地不著名了。
但是求之于從前南正屬下的故府,恐怕那種書冊還存在呢。
”帝堯道:“人和鬼神交接,這個法術,容易學嗎?”巫鹹道:“說到易,亦不易,說到難,亦不難,大約總須從靜功入手。
‘從前有幾句古話,說道:“古之民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齋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聽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
’照這幾句話看起來,精爽不攜發齋肅中正這九個字,真是人手第一步了。
至于知、聖、明、聰四項,須看他的天資如何,學力如何,以定他的淺深,那是不能勉強的。
” 帝堯道:“剛才汝的高徒,用手指那根釘,釘自然會飛出,指那個镞,镞亦自然會飛出,這個是真有鬼神在那裡幫助的呢,還是另有原因呢?”巫鹹道:“這個方法,名字叫作禁,純是一股氣的作用,并非有鬼神的幫助。
”帝堯聽了詫異道:“氣的作用,能夠如此嗎?如何才能夠用這股氣呢?”巫鹹道:“天地之中,不過水、陸、氣三種東西,這三種東西,都是與天地俱來的。
水與陸沉而在下,人的目力能夠看見,所以用水用陸,都叫作形而下之學。
大氣浮而在上,人的目力所不能看見,所以使用大氣,叫作形而上之學。
但是大氣雖則無形,可是的的确确有這項物質,大而言之,就是風,風的鼓蕩起來,能夠折大木,摧大屋,各種物件都為之飄動,假使不是的确有一種物質,哪裡能夠推動萬物呢?但是它那種物質,卻是極細極細,無論什麼地方,它都能夠鑽進去,躲在它裡面,所以水中有氣。
陸地之中亦有氣。
人的身體之中亦有氣,動物之中有氣,草木之中亦有氣,總而言之,不管它是軟的、硬的、疏的、密的統統都有大氣包含在裡面。
既然有大氣包含在裡面,
鴻超疼痛難禁由衆人扛了同到前村。
那軍校已領着三個人前來見帝。
帝堯一看,隻見他們服式非常奇異,但是神氣都峻整不凡,在前的是個老者,蒼髯皓首,大袖飄飄,後面跟着兩個少年,骨相亦複不俗。
當下見了帝堯,行過禮之後,帝堯急于要他治好鴻超,也不及問他們姓名,問他們來曆,就叫他們過去施治。
那老者上前,向鴻超一看,說道:“這個箭镞入骨,是很容易治的。
” 說罷,指定一個少年,叫他動手。
那少年就從大袖之中取出一根釘來,四面一看,就釘在支帳的木柱上。
衆人看去,釘的入木約有一寸光景。
釘好之後,他又閉着眼睛疊着手指,周旋曲折,忽而向着鴻超,忽而又向着那木柱,徐步往來,口中念念有詞,陡然之間用手向那木柱上之釘一指,喝聲道:“疾!“隻見那長釘忽然飛舞而出,落在數尺外地上,随即轉身,向鴻超左目一指,亦喝聲道:“疾!”隻見那鴻超目中之箭镞,亦飛舞而出,落在數尺外地上,自始至終不過半刻。
衆人看了無不駭然。
帝堯即忙命他三人坐下,然後問他們姓名。
老者道:“小巫名字叫鹹,這兩個都是敝徒,這個叫祠,那個叫社。
因為學習了這種巫術,不許娶妻,不許生子,用不着傳宗接代,所以廢去了姓氏,通常叫小巫等,就叫巫鹹、巫祠、巫社罷了。
” 帝堯聽了頗覺詫異,就問道:“從前先高祖皇考軒轅氏的時候,有一位善于蔔筮之人,名字與汝相同,想來汝羨慕他的為人,所以亦取名叫鹹嗎?”那巫鹹笑道:“不敢相欺,就是小巫呢。
” 衆人聽了,無不駭異,帝堯亦覺出于意外,便問道:“那麼汝今年幾百歲了?”巫鹹道:“黃帝攻蚩尤氏的時候,小巫剛剛三十歲,如今已三百七十五歲了。
”帝堯道:“那麼汝一向在何處?何以世上沒有人知道汝呢?”巫鹹道:“小巫在黃帝軒轅氏乘龍升仙之後,心中着實羨慕,就棄掉了官職,向海外一跑,要想訪求仙道,尋一個長生不死之方。
但是仙人始終沒有遇到,長生不死之方亦始終沒有得到,卻在大荒之中,一座豐沮玉門山上住了二百多年,前數年方才重到中國,又在北方登葆山上住了幾年,所以世人久不知道有小巫這個人了。
” 帝堯道:“原來如此,朕看汝的學術神妙極了,還是自己發明的呢,還是自古就有的呢?”巫鹹道:“這個學術,名叫祝由術,是黃帝軒轅氏時候,一個祝由之官傳給小巫的。
但照黃帝所著的那部《内經》看起來,《素問》一篇裡面就有兩句,叫作‘往古恬淡,邪不能深入,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今之世,祝由不能已也。
’可見得黃帝以前,早有這個法術,亦并非發明于黃帝時代,傳授小巫的那個祝由,不過研究而集其大成,以官得名而已。
”帝堯道:“既然古時有這個法術,何以現今竟會失傳,除汝師徒之外,竟無人知道呢?”巫鹹道:“此法并不失傳,黃帝軒轅氏并且還有許多著作留在世間。
不過那時候,人民都能夠與鬼神交通,所以其術大行,施治亦易有效。
自從颛顼帝叫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斷絕天地交通之後,這個學術就漸漸地不著名了。
但是求之于從前南正屬下的故府,恐怕那種書冊還存在呢。
”帝堯道:“人和鬼神交接,這個法術,容易學嗎?”巫鹹道:“說到易,亦不易,說到難,亦不難,大約總須從靜功入手。
‘從前有幾句古話,說道:“古之民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齋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聽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
’照這幾句話看起來,精爽不攜發齋肅中正這九個字,真是人手第一步了。
至于知、聖、明、聰四項,須看他的天資如何,學力如何,以定他的淺深,那是不能勉強的。
” 帝堯道:“剛才汝的高徒,用手指那根釘,釘自然會飛出,指那個镞,镞亦自然會飛出,這個是真有鬼神在那裡幫助的呢,還是另有原因呢?”巫鹹道:“這個方法,名字叫作禁,純是一股氣的作用,并非有鬼神的幫助。
”帝堯聽了詫異道:“氣的作用,能夠如此嗎?如何才能夠用這股氣呢?”巫鹹道:“天地之中,不過水、陸、氣三種東西,這三種東西,都是與天地俱來的。
水與陸沉而在下,人的目力能夠看見,所以用水用陸,都叫作形而下之學。
大氣浮而在上,人的目力所不能看見,所以使用大氣,叫作形而上之學。
但是大氣雖則無形,可是的的确确有這項物質,大而言之,就是風,風的鼓蕩起來,能夠折大木,摧大屋,各種物件都為之飄動,假使不是的确有一種物質,哪裡能夠推動萬物呢?但是它那種物質,卻是極細極細,無論什麼地方,它都能夠鑽進去,躲在它裡面,所以水中有氣。
陸地之中亦有氣。
人的身體之中亦有氣,動物之中有氣,草木之中亦有氣,總而言之,不管它是軟的、硬的、疏的、密的統統都有大氣包含在裡面。
既然有大氣包含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