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巫鹹鴻術為堯醫 越裳氏來獻神龜
關燈
小
中
大
那麼用外面的大氣一引,使它裡面的大氣往外一托,那個釘頭、箭镞自然會出來了,這就是用氣的一種方法。
至于如何才能夠用這股大氣,說起來亦不甚煩難,不但人能夠做到,就是動物亦有能夠做的。
譬如一種溪鶒鳥,一名啄木鳥,是個微小的動物,它的巢在樹穴之中,假使用木撅将它的樹穴塞住,它就用嘴在地上左右亂畫,如畫符一般,不到多少時候,那個木撅自然會拔出了。
又譬如鹳鳥、鸩鳥,都是一種小動物,都是喜歡吃蛇的,假使它們遇到一條蛇,躲在大石或大木之下,不能吃到的時候,它們就用一種方法,将兩隻腳按着規矩進退左右的踏步起來,那塊大石自然會得翻轉過來,那株大木也自然會得傾倒,它們就可以吃到了。
從這種地方看起來,動物尚且能夠如此,何況于人呢!人為萬物之靈,依小巫的愚見,從前的人大概無人不知道這個法術,不過人的智慧和能力太發達了,如同一塊木撅塞住,隻須用手一拔,自能拔出;一塊大石壓住,一株大木阻住,隻須一人手扳,或數人一扛,自能翻開傾倒,直捷敏速,何必畫符踏步,麻煩費事?這個法術,盡管不用,久而久之,自然消滅,自然失傳。
現在看起來,人反不如動物了。
不但不如動物,倒反要學動物了。
即如小巫剛才那個拔釘去镞的方法,就是從啄木鳥的畫符,鹳鳥、鸩鳥的踏步學來的。
” 帝堯忙問道:“如何學法?”巫鹹道:“學啄木鳥畫符之法,用灰鋪在樹底下,再用木撅塞其穴口,啄木鳥用嘴畫符,畫過的地方,灰上必定有迹,那麼就有模型可尋,依樣可畫了。
至于學踏步之法,等那鹳鳥育雛的時候,緣木而上,用一根篾絙縛住它的巢,鹳鳥看見了,必定要走到地上來作法踏步,去解放那篾絙,預先在地上鋪滿了沙,将它的足迹印在上面,也就可以模仿了。
”衆人聽了,無不稱奇,都說踏步畫符,何以能鼓動大氣,真是不可思議之事。
至于啄木鳥、鹳鳥、鸩鳥等又從何處學到這個方法,想來真是天性之本能了。
” 帝堯又問道:“朕聞擅長這種方術的人,男子叫作觋,女子叫作巫。
現在汝明明是男子,何以亦稱為巫?甚不可解。
” 巫鹹道:“巫這個字,是普通稱呼,所以男子亦可以叫作巫。
但是女子卻不能叫作觋,因為男子陽性能變,而女子陰性不能變的原故。
” 帝堯又問道:“登葆山那邊風景如何?”巫鹹道:“那邊風景雖不及豐沮玉門山,但亦甚好,而且靈藥亦甚多,可以服食。
不過有一項缺點,就是多蛇,尋常人不敢前往。
小巫有法術,可以制蛇,所以尚不怕。
尋常無事,總以弄蛇為戲,左手操青蛇,右手操赤蛇,許多弟子學小巫的樣,亦是如此,所以左右的人,因小巫等的形态服式,與别人不同,就将小巫等所住之地,叫作巫鹹國,這亦是甚可笑的。
”帝堯道:“汝弟子共有幾人?來此何事?”巫鹹道:“小徒共有十餘人,現在分散各州,專以救人利世為事。
小巫常往來各州,考察他們的工作,并且輔助他們的不及。
這次到冀州,還沒有多少時候呢。
” 帝堯道:“汝既來此,可肯在朕這裡做一個官嗎?”巫鹹道:“小巫厭棄仕途長久了,但是求仙不得,重入凡塵,既然聖主見命,敢不效勞!”帝堯大喜,即命巫鹹做一個醫官,世傳巫鹹以鴻術為堯醫,就是指此而言。
閑話不提。
光陰荏苒,帝堯在位,不覺五載。
一日和群臣商議,出外巡守,考察民情,決定日期是孟夏朔日起身。
司衡羿、逢蒙及大司農棄随行,大司徒契暨諸司留守。
不料剛到季春下旬,忽然羲叔的屬官,有奏章從南交寄來,說道:“越裳國要來進貢,現已首途了。
”原來越裳氏在現在安南的南面,交趾、支那、柬埔寨一帶之地,前臨大海,氣候炎熱,向來與中國不甚往來。
這次因為羲叔到南交去考察天文,和他做了比鄰,兩三年以來,帝堯的德化,漸漸傳到那邊,所以他們傾心向化,願來歸附。
當下帝堯君臣聞此消息,于是将巡守之事,暫時擱起,先來商議招待遠人的典禮。
大司徒道:“遠方朝貢之事,自先帝時,丹丘國貢瑪瑙甕之後,久已無聞。
臣等皆少年新進,一切典禮,雖有舊章可稽,但是終究不如曾經躬親其事的人,來得娴熟。
臣查先帝當日招待丹丘國是木正、火正兩人躬親其事,現在木正雖亡,火正近在郊圻,可否請帝邀他前來,一同商酌,庶幾更為妥善,未知帝意如何?”帝堯道:“汝言甚是,朕就命汝前往敦請,如其肯來,最好,否則不可勉強,朕不欲輕易煩勞舊臣也。
”大司徒領命,即日出北門向祝融城而去。
且說那祝融城,究竟在什麼地方呢?那火正祝融為什麼住在那邊呢?原來那祝融自從到了平陽,給帝堯留住之後,他就在平陽住下,雖則不作官,沒有一點職司,但是帝堯的供給,卻非常之優渥,所以亦優遊自得。
後來他聽見木正死了,他就慨然,想到萬事無常,人生朝露,是極不可靠的,于是就起了一個求長生的念頭,一味子祠起龜來。
且說求長生為什麼要
至于如何才能夠用這股大氣,說起來亦不甚煩難,不但人能夠做到,就是動物亦有能夠做的。
譬如一種溪鶒鳥,一名啄木鳥,是個微小的動物,它的巢在樹穴之中,假使用木撅将它的樹穴塞住,它就用嘴在地上左右亂畫,如畫符一般,不到多少時候,那個木撅自然會拔出了。
又譬如鹳鳥、鸩鳥,都是一種小動物,都是喜歡吃蛇的,假使它們遇到一條蛇,躲在大石或大木之下,不能吃到的時候,它們就用一種方法,将兩隻腳按着規矩進退左右的踏步起來,那塊大石自然會得翻轉過來,那株大木也自然會得傾倒,它們就可以吃到了。
從這種地方看起來,動物尚且能夠如此,何況于人呢!人為萬物之靈,依小巫的愚見,從前的人大概無人不知道這個法術,不過人的智慧和能力太發達了,如同一塊木撅塞住,隻須用手一拔,自能拔出;一塊大石壓住,一株大木阻住,隻須一人手扳,或數人一扛,自能翻開傾倒,直捷敏速,何必畫符踏步,麻煩費事?這個法術,盡管不用,久而久之,自然消滅,自然失傳。
現在看起來,人反不如動物了。
不但不如動物,倒反要學動物了。
即如小巫剛才那個拔釘去镞的方法,就是從啄木鳥的畫符,鹳鳥、鸩鳥的踏步學來的。
” 帝堯忙問道:“如何學法?”巫鹹道:“學啄木鳥畫符之法,用灰鋪在樹底下,再用木撅塞其穴口,啄木鳥用嘴畫符,畫過的地方,灰上必定有迹,那麼就有模型可尋,依樣可畫了。
至于學踏步之法,等那鹳鳥育雛的時候,緣木而上,用一根篾絙縛住它的巢,鹳鳥看見了,必定要走到地上來作法踏步,去解放那篾絙,預先在地上鋪滿了沙,将它的足迹印在上面,也就可以模仿了。
”衆人聽了,無不稱奇,都說踏步畫符,何以能鼓動大氣,真是不可思議之事。
至于啄木鳥、鹳鳥、鸩鳥等又從何處學到這個方法,想來真是天性之本能了。
” 帝堯又問道:“朕聞擅長這種方術的人,男子叫作觋,女子叫作巫。
現在汝明明是男子,何以亦稱為巫?甚不可解。
” 巫鹹道:“巫這個字,是普通稱呼,所以男子亦可以叫作巫。
但是女子卻不能叫作觋,因為男子陽性能變,而女子陰性不能變的原故。
” 帝堯又問道:“登葆山那邊風景如何?”巫鹹道:“那邊風景雖不及豐沮玉門山,但亦甚好,而且靈藥亦甚多,可以服食。
不過有一項缺點,就是多蛇,尋常人不敢前往。
小巫有法術,可以制蛇,所以尚不怕。
尋常無事,總以弄蛇為戲,左手操青蛇,右手操赤蛇,許多弟子學小巫的樣,亦是如此,所以左右的人,因小巫等的形态服式,與别人不同,就将小巫等所住之地,叫作巫鹹國,這亦是甚可笑的。
”帝堯道:“汝弟子共有幾人?來此何事?”巫鹹道:“小徒共有十餘人,現在分散各州,專以救人利世為事。
小巫常往來各州,考察他們的工作,并且輔助他們的不及。
這次到冀州,還沒有多少時候呢。
” 帝堯道:“汝既來此,可肯在朕這裡做一個官嗎?”巫鹹道:“小巫厭棄仕途長久了,但是求仙不得,重入凡塵,既然聖主見命,敢不效勞!”帝堯大喜,即命巫鹹做一個醫官,世傳巫鹹以鴻術為堯醫,就是指此而言。
閑話不提。
光陰荏苒,帝堯在位,不覺五載。
一日和群臣商議,出外巡守,考察民情,決定日期是孟夏朔日起身。
司衡羿、逢蒙及大司農棄随行,大司徒契暨諸司留守。
不料剛到季春下旬,忽然羲叔的屬官,有奏章從南交寄來,說道:“越裳國要來進貢,現已首途了。
”原來越裳氏在現在安南的南面,交趾、支那、柬埔寨一帶之地,前臨大海,氣候炎熱,向來與中國不甚往來。
這次因為羲叔到南交去考察天文,和他做了比鄰,兩三年以來,帝堯的德化,漸漸傳到那邊,所以他們傾心向化,願來歸附。
當下帝堯君臣聞此消息,于是将巡守之事,暫時擱起,先來商議招待遠人的典禮。
大司徒道:“遠方朝貢之事,自先帝時,丹丘國貢瑪瑙甕之後,久已無聞。
臣等皆少年新進,一切典禮,雖有舊章可稽,但是終究不如曾經躬親其事的人,來得娴熟。
臣查先帝當日招待丹丘國是木正、火正兩人躬親其事,現在木正雖亡,火正近在郊圻,可否請帝邀他前來,一同商酌,庶幾更為妥善,未知帝意如何?”帝堯道:“汝言甚是,朕就命汝前往敦請,如其肯來,最好,否則不可勉強,朕不欲輕易煩勞舊臣也。
”大司徒領命,即日出北門向祝融城而去。
且說那祝融城,究竟在什麼地方呢?那火正祝融為什麼住在那邊呢?原來那祝融自從到了平陽,給帝堯留住之後,他就在平陽住下,雖則不作官,沒有一點職司,但是帝堯的供給,卻非常之優渥,所以亦優遊自得。
後來他聽見木正死了,他就慨然,想到萬事無常,人生朝露,是極不可靠的,于是就起了一個求長生的念頭,一味子祠起龜來。
且說求長生為什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