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帝喾深山尋女 唐堯降生母家

關燈
儀聽了,唯唯答應。

    過了幾日,竟回到亳都了。

     那時亳都留守的臣子聽見帝喾巡守歸來,自然皆出都迎接。

    又問起房王作亂之事,帝喾大略的告訴一遍,并且慰勞他們一番,然後與常儀進宮,來朝見握裒。

    那握裒因為子婦孫女多月闊别,一朝團聚,不勝歡喜,正在那裡和姜嫄、簡狄等商量如何接風,如何宴樂,又說道:“孫女兒是最歡喜談天說話,這次到南邊去了一轉,聽見的看見的一定不少,回來之後,那一種談笑恐怕說幾日幾夜還不肯閉嘴呢。

    ”正在說時,人報帝來了。

    握裒一看,前面是帝喾,後面是常儀。

    帝喾先上前向握裒問安,随後常儀上前,也是如此。

    姜嫄、簡狄亦都相見了。

     握哀等了一會,不見帝女進來,覺得有點詫異,便問道:“孫女兒呢?”這一聲問,大家頓時寂無聲息,答應不來。

    原來帝女遭難大略,帝喾在歸途之中,票安握裒的時候,早經附信給姜嫄、簡狄,告訴一切,但是叫她們萬萬不可就說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姜嫄、簡狄是早早知道了,握裒一問,如何回答呢? 常儀悲痛在心,恨不得大哭起來,然而又不敢哭出來,哪裡還能回答呢。

    隻見帝喾走到握裒面前,低聲下氣,婉婉轉轉的說道:“兒有一事,正要票告母親,但是請母親總要達觀,切不可傷心。

    ”握裒聽見這兩句話,曉得事情不妙,面色登時大變,氣急匆匆的直站起來,問道:“怎樣怎樣?病死了嗎?水裡溺死了嗎? 給蠻人劫去了嗎?”帝喾連連說道:“不是不是,母親不要着急,請坐下吧,待兒好說。

    ”握裒坐下了,帝喾就将那日如何情形,曲曲折折的說了出來。

     握裒沒有聽完,已經哭了,聽完之後,放聲大哭,直哭得氣接不上。

    姜嫄、簡狄亦淚落不止,常儀更不必說。

    然而握裒已經如此了,大家隻能忍住悲聲,走過去替握裒敲背的敲背,捶胸的捶胸,呼喚的呼喚,過了好一會,才慢慢地回過氣來。

     帝喾亦力勸道:“事已如此,母親哭也無益,請看開些吧。

    萬一悲苦傷身,做兒子的益發不安了。

    ”握哀又哭着說道:“當初你原是不準她同去的,都是我硬逼着你同了去,現在如此,豈不是我害了她嗎?”帝喾道:“母親,不是這樣說,實在是兒子的不是。

    假使當時兒不要研究這個盤瓠的變化,不留它在宮中,那麼豈不是就沒有這一回事嗎。

    所以兒看起來,這個中間無非是天意,請母親千萬不要再去想它了。

    ”那時姜嫄、簡狄亦齊來相勸。

    可是握裒越想越悔,越悔越傷心,接連兩日不曾好好的吃一餐飯,睡一寝覺,總是哭泣。

    年老之人禁不住,第三日就生起病來了。

    帝喾着急,趕快延醫調治,躬侍湯藥,但是那病勢日日加重。

    姜嫄私下埋怨帝喾道:“帝太爽直了,當日不應該對母後直說的。

    ”帝喾道:“朕一路歸來,何曾不如此想。

    一則人子對于父母不該有欺诳之事二則這個情事,就使要欺诳,亦欺诳不來。

    女兒是向來生長在宮中的,朕等一同歸來,而女兒不歸來,這個理由從何處說起?若說已經嫁人了,嫁的是何人?并非迫不及待之事,何以不先禀命于母後?若說連常儀亦不同回來,那麼她們母女兩個究竟在何處?為什麼不同回來?母後假使問起來,無論如何總說不圓的。

    總而言之,朕不仁不德,緻有這種非常之變。

    現在又贻患于母後,朕不孝之罪,真是無可逃遁的了。

    ”說着,?日落不止。

     過了數日,握裒病勢愈重,衆醫束手。

    帝喾忙叫人去尋訪那個給簡狄收生的醫生,亦杳無蹤迹,尤其窘迫,無法可施。

     又過數日,握裒竟嗚呼了,帝喾擗踴哭泣,哀毀盡禮,自不必說。

    哪知剛到三朝,忽然伊耆候處有人報到,說三妃慶都生了一個兒子了。

    帝喾正在熱喪之中,無心去理會他。

    衆臣知道了,亦不敢稱賀。

    過了七日,握裒大殓已畢,帝喾才把那新生的兒子取一個名字,叫作堯。

    是否因為他生在外邊,取遙遠的遙字别音,不得而知。

    總之帝喾因新遭母喪,不樂聞喜慶之事,又因伊耆侯報到之時握裒已死,假使能早十天五天報來,那麼握裒雖有喪一孫女之悲,卻有添一孫子之喜,或者病勢可以減輕,不至于隕命,亦未可知。

    因此一想,愈加傷感,愈無興趣,就和伊耆侯的使者說:“叫慶都和堯就住在伊耆侯處成服守制,不必回來奔喪。

     如将來要他們回來時,自有命令來召。

    ”使者領命而去。

    哪知從此之後,帝堯在外家竟一住十餘年,此是後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