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 武昌之守

關燈
無多話可說。

    乃表示退讓,雲将返滬轉粵,再圖北伐。

    同志多表示慰留,而少數不滿于克強者,亦知克強必去,默不作聲。

    克強竟去矣。

    ” 萬奇(耀煌)告訴筆者:“黃興并不曾堅持放棄武昌,僅僅表示了他本人願意辭去戰時總司令官之職,退位讓賢,以便乘輪東下,參加光複南京的工作。

    ” 事實上,真正想放棄武昌的,可能是孫武與黎元洪。

    孫武主張把武昌藩庫的銀子搬運出城,被大家反對,作罷。

    黎元洪其後在十月初九日(11月29日),一聽到有清軍炮彈落在都督府,便頗想依從左右小人的建議,移到武昌之東數十英裡的“葛店”去辦公。

    甘績熙怕他這一走,影響民心、軍心,特地來到都督府陪他,晝夜不離(夜間也睡在都督府)。

    這樣,總算把他留下,留到了十月十一日(12月1日)的早晨,都督府又中了幾顆炮彈,打死了兩個工友。

    兩個工友既死,雖甘績熙也終于留黎元洪不住了,而且也不敢再留他,因為萬一黎元洪被炮彈打死,全軍與整個軍政府失了首領,影響革命前途太大。

     黎元洪匆忙乘了轎子離開武昌,向葛店方向走去。

     留在武昌主持防務的是蔣翊武。

    黃興辭職以後,黎元洪任命萬廷獻為“代理戰時總司令官”,萬廷獻不就(他當過南京陸軍中學的總辦)。

    于是,便任命了蔣翊武為“護理戰時總司令”,設總司令部于洪山寶通寺。

    都督府參謀部部長楊開甲辭職,副部長楊玺章陣亡,黎元洪任命了吳兆麟為參謀部部長,姚金镛為副部長。

    此外,孫武、張振武、劉公(仲文)都留在武昌。

     十月初九,晚間九點鐘,蔣翊武下令各部隊,對他們分别指定防區: 第一協,協統蔣肇鑒,右翼與第四協聯絡,左翼至吉祥賓館附近。

     第二協(欠兩營),協統何錫藩,防禦武昌城。

     第三協,協統窦秉鈞,防禦鳳凰山經青山至兩望北端一帶。

     第四協,協統張廷輔,防禦右翼,與工程營連絡。

     第五協,協統熊秉坤,防禦兩望至磚瓦廠一帶。

     第六協,協統楊載雄,防禦左翼,至大堤口附近,與第五協聯絡。

     第七協(欠第十四标),協統鄧玉麟,防禦武昌城沿江一帶,與第六協連絡。

    第十四标,标統黃申芗,防禦東湖及沙子嶺附近,并向東搜索。

     第八協,協統羅洪升,防禦金口附近,與第一協聯絡。

    馬隊第一标,标統王祥發,在寶通寺集合候命。

    馬隊第二标,标統劉國佐,在鲇魚套集合候命。

     工程第一營,管帶李占魁,防禦鲇魚套。

    工程第二營,管帶楊金龍,防禦造紙廠附近,與第七協連絡。

     其餘各部隊為總隊預備隊,在洪山南麓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