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 停戰
關燈
小
中
大
十月十一日黎元洪走了不久,當天,英國商人盤恩,受了英國駐漢口領事的委托,到洪山蔣翊武的總司令部,轉達清軍的停戰要求。
主動作停戰的提議的,是袁世凱。中間人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朱爾典命令英國駐漢口領事某人對革命軍作停戰的試探,這領事找出盤恩,任奔走之勞。
袁世凱認為,拿到了漢口、漢陽,已經夠資格對革命軍談判;留下武昌不攻,既可以對革命軍表示好感,也可以用來威脅清室,篡竊大位。事實上,各省已經紛紛獨立,張勳也絕對守不住南京,袁世凱的精兵被吸住在湖北與山西,袁世凱不想停戰也得停戰。
第一次停戰的條件很簡單:期限僅有三天,革命軍停駛軍艦,清軍停止用火車運兵。
蔣翊武與孫武、張振武等商議結果,決定接受停戰的要求,派萬奇去追黎元洪,取都督大印,加蓋在停戰議定書之上。(萬奇這時候是蔣翊武的參謀。)萬奇騎馬過了王家店兩三裡,才把黎元洪追到,勸黎回王家店真武廟。黎說:“都督大印已經送到葛店。”萬奇說:“請都督折回真武廟,容我去葛店取印。”萬奇又走了一陣,遇到秘書陳邦振迎面捧印而來。陳邦振是在黎、萬交談之時,已經自動先去葛店。萬奇于是把印帶回洪山,蔣、孫、張等人卻已另行刻了一顆大印,蓋在停戰議定書之上了。
第一次停戰,從十月十二日(12月2日)開始,這一天黎也回了洪山。三天期滿,雙方決定繼續停戰十五天。其後一續再續,革命軍與清軍不曾再在武漢開火。
十月十六日(12月6日),黎元洪依照譚人鳳的建議,取消“戰時總司令部”,改設“武昌防禦使署”,調蔣翊武為都督府高等顧問,任命譚人鳳為“武昌防禦使”。
主動作停戰的提議的,是袁世凱。中間人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朱爾典命令英國駐漢口領事某人對革命軍作停戰的試探,這領事找出盤恩,任奔走之勞。
袁世凱認為,拿到了漢口、漢陽,已經夠資格對革命軍談判;留下武昌不攻,既可以對革命軍表示好感,也可以用來威脅清室,篡竊大位。事實上,各省已經紛紛獨立,張勳也絕對守不住南京,袁世凱的精兵被吸住在湖北與山西,袁世凱不想停戰也得停戰。
第一次停戰的條件很簡單:期限僅有三天,革命軍停駛軍艦,清軍停止用火車運兵。
蔣翊武與孫武、張振武等商議結果,決定接受停戰的要求,派萬奇去追黎元洪,取都督大印,加蓋在停戰議定書之上。(萬奇這時候是蔣翊武的參謀。)萬奇騎馬過了王家店兩三裡,才把黎元洪追到,勸黎回王家店真武廟。黎說:“都督大印已經送到葛店。”萬奇說:“請都督折回真武廟,容我去葛店取印。”萬奇又走了一陣,遇到秘書陳邦振迎面捧印而來。陳邦振是在黎、萬交談之時,已經自動先去葛店。萬奇于是把印帶回洪山,蔣、孫、張等人卻已另行刻了一顆大印,蓋在停戰議定書之上了。
第一次停戰,從十月十二日(12月2日)開始,這一天黎也回了洪山。三天期滿,雙方決定繼續停戰十五天。其後一續再續,革命軍與清軍不曾再在武漢開火。
十月十六日(12月6日),黎元洪依照譚人鳳的建議,取消“戰時總司令部”,改設“武昌防禦使署”,調蔣翊武為都督府高等顧問,任命譚人鳳為“武昌防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