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 振武學社

關燈
三個月左右以後,同志們重新活躍起來。李抱良(六如)、黃駕白等在四十一标一營左隊潘康時的隊部開會,議決改組群治學社為振武學社,加強組織的秘密性,公推楊王鵬起草社章。結果,成立大會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舉行于黃土坡“開一天”酒館,通過社章,選舉職員。社章在大體上與群治學社相同,所不同的是:宗旨改為“聯絡軍界同袍,講求武學”;職員除了社長、文書、會計、庶務、評議員以外,增加“标代表”、“營代表”、“隊代表”。楊王鵬被選為社長,李抱良被選為文書兼庶務。

    大會議決,本社的“幹部會議”隻有标代表可以參加,以免消息洩漏。标代表因故不能出席之時,得指定一位營代表代他出席。社的月捐(薪饷的十分之一)由隊代表收齊,交給營代表。營代表交給标代表,标代表在發饷日子的五天以内,彙送本社的會計。

    各标的代表,事後推定為:

    三十一标,江光國。

    三十二标,單道康。

    四十一标,廖湘芸。

    四十二标,祝制六。

    炮隊八标,李慕堯。

    九月九日重九節,振武學社舉行幹部會議于黃鶴樓的風度樓,各位标代表分别報告每标的社員人數,合起來一共有二百四十餘人。

    次月,黎元洪接到密告,一怒而開革潘康時的四十一标一營左隊隊官之職。不久,楊王鵬、李抱良、鐘倬賓、鄭士傑也被開革。楊、李二人出營,在東廠口文昌閣住了些時。楊去湖南,其後幫助焦達峰起義,李去廣東,下落不詳。

    楊、李走後,振武學社改選蔣翊武為社長,鄒毓琳為庶務。

    十一月,詹大悲籌得了三千元,創辦《大江報》,每天兩張,約了梅寶玑、黃侃(季剛)、田桐、居正、何海鳴、謝楚珩經常撰文。武漢的革命空氣,又彌漫起來。振武學社的各标代表,認為“振武”兩個字太惹清吏注意,主張改組。社務也該多選若幹職員,共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