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棚,上演本身還很簡陋的戲劇,而後工匠們按照蓬勃發展的文學的更寬大的胸圍為它造了一件木制的裙裳:在泰晤士河岸邊,在潮濕的毫無價值的爛泥地上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帶着一個粗笨的六角塔樓的木制建築——環球劇院,在它的舞台上,莎士比亞這位大師出現了。

    環球劇院像被從海上抛出的一條怪船。

    最高的桅杆上飄着海盜式的紅旗,穩穩地停泊在爛泥地上。

    大廳裡,下層的民衆像一在港口上一樣鬧哄哄地擁擠着,樓座上,上流社會的人聊着天,虛榮地朝着演員微笑。

    他們不耐煩地催促着開場。

    他們跺着腳,高聲地叫罵,用軍刀把敲着木闆,終于,幾支閃亮的蠟燭拿了上來,第一次照亮了下面的布景,裝扮得馬馬虎虎的幾個人物上了台,表一演着好像即興創作的滑稽劇、這時,我今天仍記得他的話,“語言的風暴突然咆嘯而來。

    無涯的激情的大海掀起血腥的巨浪、沖出這木制的邊界,沖刷着人類心靈的過去、将來和角角落落,無窮無盡,無際無涯,既歡快又悲壯,包羅人間百态,描繪了人類最真實的畫像——這就是美國的戲劇,莎士比亞的戲劇。

    ” 說完了這段激昂的話之後。

    他突然停下了。

    跟着是一陣長長的、郁悶的沉默。

    我不安地轉過身去:我的老師一隻手抓着桌子,站着,是我熟悉的那種精疲力竭的姿勢。

    但這次這一僵硬的姿勢有些吓人。

    我跳起來,擔心他出了什麼事,小心翼翼地問,我是否應該停下來。

    他隻是看着我,靜靜地,目不轉睛地看着我。

    一會兒,他的眼睛又放出了炯炯的藍光,嘴唇也松弛下來。

    他走到我身邊——“現在,您沒發覺什麼嗎?”他逼視着我。

    “什麼?”我沒把握地結巴着。

    這時他深吸了一口氣,微微地笑了;幾個月以來我又一次感到那種溫柔的,像是圍抱着我的目光:“第一部分完成了。

    ”我費了好大力氣,才忍住沒有高聲歡呼,一陣驚喜流遍我的全身。

    我怎麼就沒注意到呢,沒錯,這是一個完整的建築,從曆史的地基一直壯麗地增高到描述的門檻,現在他們可以來了,馬洛、本·瓊森、莎士比亞,可以勝利地跨過這條門檻了。

    這部作品慶祝了它的第一個生日:我急忙奔過去,數了數頁數。

    第一部分包括寫得密密麻麻的一百七十頁,是最難的一部分,因為以後的都是自由的、模仿性的描述,而迄今為止的描寫是與曆史史實緊密相連的。

    毫無疑問,他要完成它了,他的著作,我們的著作! 當時我是大喊大叫,還是高興、自豪、幸福地手舞足蹈——我現在都不記得了。

    但我一定是用一種出乎意料的形式表達了我的興奮之情,他的目光微笑着追随着我,我一會兒看一看最後幾句,一會兒又匆匆地數數那些紙,把它們捧在手裡,掂量着,深情地撫摸着,急不可待地盤算着,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把整部作品完成。

    在我的喜悅裡,他看到了自己,但他卻把自豪感深藏起來,隻是動情地、微笑着望着我。

    而後他慢慢地靠近我,靠我很近很近,伸出兩手握住我的手,他目不轉睛地看着我。

    他的往日隻閃爍着一絲藍光的雙眸漸漸充滿了清亮、多情的藍色,所有物質之中隻有水的深透和人類感情的深透才能産生出這種藍色。

    這一煙煙的藍色從瞳仁升起來,走出來,直射我的心底;我感到,他溫暖的服波涓涓地流入我的心底,在那裡蕩漾,使我的感覺延伸成一種奇妙的欲望:這股3田潤奔湧的力量一下子使我的心胸開闊起來,我感到古意大利平原上正午的驕陽在我心中升起。

    “我知道,”他的聲音掠過這一光輝,“沒有您,我是不會開始這一工作的,為此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

    是您把我從懶散中拯救出來,如果我荒廢的一生還能留下點兒什麼的話,那是您挽救的,您一個人挽救的! 沒有人為我做得更多,沒有人這麼忠實地幫助過我。

    因此,我不說,我要為此感謝您,而要說……我要為此感謝你。

    來!讓我們完全像兄弟一樣地呆一個小時?” 他輕輕地把我拉到桌邊,拿來了準備好的那瓶酒。

    兩隻酒杯也擺好了:他打算用這象征性的飲料來表示對我的感謝。

    我因喜悅而戰栗,沒有什麼比熾熱的願望得到突然的滿足更讓我們的内心強烈地迷惑了。

    這種表示,這種最明顯的信任的表達方式——充滿了手足之情的“你”,這個“你”跨越了年齡的鴻溝,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而顯得彌足珍貴。

    酒瓶丁當作響,這個還沉默着的施洗者就要使我戰戰兢兢的心清在信念之中永遠平靜了,我的内心也響起了這顫動的、清亮的聲音——一個小小的障礙卻延遲了這一莊嚴時刻的到來:瓶口被軟木塞塞住了,而我們手頭沒有啟瓶器。

    他想站起來去拿,但我已經猜到了他的意圖,迫不及待地先奔向了餐室——我急不可耐地等待着這一刻的來臨,這一刻是我的心将要最終得到平靜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