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不惹庵太祖留句
關燈
小
中
大
;況觀天時,有全勝之機。
惟賴宸衷,奮神威之用。
冒贖嚴威,不勝惶恐。
謹拜表以聞。
太祖看了表章,對劉基說:“所言正合吾意。
”因命徐達掌中軍為大元帥,常遇春左副元帥,鄧愈右副元帥,郭英為前部先鋒,沐英為五軍都督點使,趙德勝統前軍,廖永忠統後軍,馮國用統左軍,馮勝統右軍。
其餘将帥俞通海、丁德興、華高、曹良臣、茅成、孫興祖、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朱亮祖、陳德、費聚、王志、常遇春、康茂才、趙繼祖、楊璟、張興祖、薛顯、俞通源、俞通淵、吳複、金朝興、仇成、張龍、王弼、葉升等,皆随駕親征調用。
止留丞相李善長、軍師劉基、學士宋濂等,率領後軍,鎮守金陵。
擇日大軍進發。
劉基等率群臣餞送,随對太祖說:“此行徑逆大江而上,從安慶水道,越小孤山直抵江州,以襲友諒之不備。
彼着迎戰,我當即發陸兵圍之;彼若敗走,棄江西而奔,主公不必追襲,惟盡收江西諸郡,然後取之未遲。
”太祖說:“軍師所谕最是,孤不敢忘。
”宋濂因仿漁家做一阙,以餞。
詞說: 紅日光輝萬物秀,春風披拂乾坤垢。
英雄豪氣淩雲透,好抖擻,長驅虎士除殘寇。
聖明誅亂将民救,至德仁心天地厚。
旌旗指處群雄朽,須進酒,玉階遙獻南山壽。
太祖大喜,即命李善長草記其事,刻時起兵。
劉基等送至江岸而别,自去不題。
太祖不日兵至采石矶,令軍士登舟逆流而上。
但見江水澄清,洪濤巨浪,風帆如箭。
俄報兵至安慶。
太祖因留郭英、鄧愈分兵一萬,攻取安慶。
自率大兵,經過鄱陽湖口,前至小孤山。
有一員大将: 身長八尺,闊面長須。
一雙隐豹的瞳人,兩道卧蠶的眉宇。
不激不随,又似化成王,又似閻羅王,能強能弱,既如佩着革,又如佩着弦。
提起青龍偃月刀,晃晃(火良)(火良),掃盡環中妖孽;跨着赤兔追風馬,騰騰烈烈,拓平海内山川。
真是人世奇男,原說天邊靈宿。
這個将軍,你道是誰?就是陳友諒授他做前将軍平章指揮使,姓傅,雙名友德的便是。
當初祖上住在宿州,後來移居穎州,今又徙湯山,傅善人的兒子。
他祖上自來好善,施行陰德。
一日間,門首忽有一個道人,渾身遍體,都是金箔般裝成的光彩,哄動了一街兩岸的人,都來看他。
傅善人也走出來看看,便問:“師父何來,尊姓大名?一一求教。
”那道人說:“我貧道兩腳踏地,雙手擎天,大千世界,那個不是這廬。
方今從山西平陽地方過來,俗姓姓張,人都稱我為張金箔。
”這善人又問說:“怎麼稱師父為金箔,其中必有緣故?”那道人又笑了一聲,便道:“你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便脫下了袖攝,叫喚衆人,說:“你們午間如若未有米飯的,日來未有柴燒的,家中或有老父、老母、幼女、稚男,沒有财物侍養的,或有官司橫事沒有使費的,都走到我身邊來,揭金箔取些用用也使得。
”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惟賴宸衷,奮神威之用。
冒贖嚴威,不勝惶恐。
謹拜表以聞。
太祖看了表章,對劉基說:“所言正合吾意。
”因命徐達掌中軍為大元帥,常遇春左副元帥,鄧愈右副元帥,郭英為前部先鋒,沐英為五軍都督點使,趙德勝統前軍,廖永忠統後軍,馮國用統左軍,馮勝統右軍。
其餘将帥俞通海、丁德興、華高、曹良臣、茅成、孫興祖、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顧時、朱亮祖、陳德、費聚、王志、常遇春、康茂才、趙繼祖、楊璟、張興祖、薛顯、俞通源、俞通淵、吳複、金朝興、仇成、張龍、王弼、葉升等,皆随駕親征調用。
止留丞相李善長、軍師劉基、學士宋濂等,率領後軍,鎮守金陵。
擇日大軍進發。
劉基等率群臣餞送,随對太祖說:“此行徑逆大江而上,從安慶水道,越小孤山直抵江州,以襲友諒之不備。
彼着迎戰,我當即發陸兵圍之;彼若敗走,棄江西而奔,主公不必追襲,惟盡收江西諸郡,然後取之未遲。
”太祖說:“軍師所谕最是,孤不敢忘。
”宋濂因仿漁家做一阙,以餞。
詞說: 紅日光輝萬物秀,春風披拂乾坤垢。
英雄豪氣淩雲透,好抖擻,長驅虎士除殘寇。
聖明誅亂将民救,至德仁心天地厚。
旌旗指處群雄朽,須進酒,玉階遙獻南山壽。
太祖大喜,即命李善長草記其事,刻時起兵。
劉基等送至江岸而别,自去不題。
太祖不日兵至采石矶,令軍士登舟逆流而上。
但見江水澄清,洪濤巨浪,風帆如箭。
俄報兵至安慶。
太祖因留郭英、鄧愈分兵一萬,攻取安慶。
自率大兵,經過鄱陽湖口,前至小孤山。
有一員大将: 身長八尺,闊面長須。
一雙隐豹的瞳人,兩道卧蠶的眉宇。
不激不随,又似化成王,又似閻羅王,能強能弱,既如佩着革,又如佩着弦。
提起青龍偃月刀,晃晃(火良)(火良),掃盡環中妖孽;跨着赤兔追風馬,騰騰烈烈,拓平海内山川。
真是人世奇男,原說天邊靈宿。
這個将軍,你道是誰?就是陳友諒授他做前将軍平章指揮使,姓傅,雙名友德的便是。
當初祖上住在宿州,後來移居穎州,今又徙湯山,傅善人的兒子。
他祖上自來好善,施行陰德。
一日間,門首忽有一個道人,渾身遍體,都是金箔般裝成的光彩,哄動了一街兩岸的人,都來看他。
傅善人也走出來看看,便問:“師父何來,尊姓大名?一一求教。
”那道人說:“我貧道兩腳踏地,雙手擎天,大千世界,那個不是這廬。
方今從山西平陽地方過來,俗姓姓張,人都稱我為張金箔。
”這善人又問說:“怎麼稱師父為金箔,其中必有緣故?”那道人又笑了一聲,便道:“你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便脫下了袖攝,叫喚衆人,說:“你們午間如若未有米飯的,日來未有柴燒的,家中或有老父、老母、幼女、稚男,沒有财物侍養的,或有官司橫事沒有使費的,都走到我身邊來,揭金箔取些用用也使得。
”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