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張金箔法顯街坊

關燈
那張金箔叫喚,人間若沒有錢鈔使用,無可奈何的,便到我身邊來揭取些金箔,去用用也得。

    隻見那些人一個也不動手來取。

    那道人又喚道:“還有東來西去、一時沒了盤纏的,貧窮落難、一時病死沒有葬費的,都可來取些用用。

    ”又叫道:“如有希奇古怪、百計難醫的病症也可取些去吃吃。

    包得你們都好。

    ”如此叫喊了三四遍,那些人都來把他臉上的、或身上的、或腿上的金箔,都去揭取下來。

    也有重三分的、也有重半分的、也有重一錢的,揭了起去也不見有些疤痕,仍舊見有金箔生将出來。

    這些人,把金箔放在火中一煎,恰是十成的寶貝,真正好去買賣東西,做正果實用。

    那善人便向前,問道:“師父,你的功德真是無量;但不知緣何有厚有薄,不同的分量?”那張金箔又道:“這是我因物平分,稱他的行事,給付與他的。

    孔子也曾說:‘周急不繼富’。

    怎麼可濫予他。

    ”傅善人便說:“請師父到我家素齋了去。

    ”那道人說:“我也要到你家中一看耍子。

    ”這些街上人來取金的,成千成萬,一會兒也都把些去了。

    那道人穿了袖掇,便同善人走入家裡來,從袖中取出一個小鳥兒,鴉鴉的叫,對善人說:“這是畢月鳥精。

    我聞你家良善,今日遠遠的特送與你,晚來自有分曉,公可收取在卧房床帳之内。

    ”善人接了上手,好好的走進卧房,把鳥兒放在帳子内。

    正好走得出來,見這些取金箔的人,拈香點燭,一齊擁将進來,說:“我們二三十年不好的病,吃這金子下去,沒有一個不好。

    ”還有那揭去買菜、籴米的,侍養爺、娘、兒、女的,了結官司的,殡送的,都進來把張椅子攝在廳前中心,衆人正好禮拜,一陣風過,那道人不見了。

    衆人說:“從來未見過有這樣神異。

    ”各各散去,不題。

     且說傅善人見衆人各自回去,走進房中,對了婆婆說了神異,便也同去看帳中鳥兒。

    那鳥兒馴馴伏伏,也不飛,也不叫,停在帳竿柱上,一眼兒隻看他夫妻兩個。

    他二人看了一會,說說笑笑,道:“不知這師父将他送與我們何意。

    ”善人說:“且到夜來再處。

    ”轉過身到外邊,吩咐司香的,燒佛前午香,隻見丫環翠兒說:“外面錢大醫,因院君将産,着人送保生丹在此。

    ”善人說:“可多多緻謝他。

    ”丫環便出去回複,不在話下。

     看看紅日西沉,銀蟾東起,不覺又是黃昏時分了。

    那院君身子甚是不安,卻要上床來睡。

    誰想這鳥兒不住的叫了兩聲,在帳内飛來飛去,忽然跌在席上,骨碌碌的在席邊滾做一團。

    那院君急把手來捉他,一道清光徑從口中直灌進去,吃了一驚。

    那鳥便不知何處去了。

    将近半夜,生下傅友德來,甚是奇偉。

    将及天明,那張金箔直到傅善人堂中叫了恭喜,便說:“不三十年,令郎自當輔佐真主,建立奇功。

    ”遂别了自去。

     那友德長成,果然靈異非常。

    他見元綱不整,便從山東李善之起兵,剽掠西蜀;後來李善之事敗,便下武昌,從了友諒。

    前日,友諒為朱兵敗于龍江,因使友德把守小孤山。

    他明知友諒所為不正,特來投降。

    太祖見了他,心中暗喜,便問道:“既為漢将,何以複來?”傅友德拜說:“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事;昔陳平棄楚,叔寶投唐,皆有緣故。

    聞殿下神明英武,聖德寬宏,願竭驽骀,萬望不拒。

    ”太祖便授帳前都指揮。

    即日領兵直抵九江五裡外安營,不題。

     且說友諒自龍江敗回,懊悔自家遠出的不是,因此隻守原據地方。

    隻道自不來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