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九子鬼母的歸宿
關燈
小
中
大
們五人的前面,攔住去路的模樣。
鐵笛生道:“他們在阿迷碧風寨兩處,定有不少匪黨。
剛才羅刹女獨自溜走,也許奔往這兩處調動人馬。
碧虱寨離這兒不遠。
也許羅刹女走時,已和黑牡丹安排好計劃。
想倚仗人多勢衆,兩頭猛擊,把我們圍困在秘魔崖和碧虱寨的中間,故意欲擒故縱,等救回少獅普明勝以後,再同我們決一死戰,也未可知。
我們倒不能不防。
” 葛大俠道:“不要緊。
這兒道路,我已探查清楚。
這兒前面一片棗木林的外面,有一座山崗,崗上便是向碧虱寨轉阿迷的要道。
我們倘不過崗,從棗木林側面有一條山徑,可通翠微山。
繞出翠微山便近三鄉寨的竹園村。
我們發放了手上小賊頭,從這小道轉回三鄉寨便了。
好在天衢、窈娘事畢仍從進去的秘道退出來,斷無危險。
我們不必等他們了。
” 葛大俠等便在林外停了下來。
一看來路上火把燭天,黑牡丹揮動鴛鴦鈎,帶着一批匪黨,飛一般趕上前來,相差隻有一箭之路。
葛大俠等明知還有大批匪黨,分路繞到前面高崗上攔截去了,且看她趕來怎樣應付。
這當口,突然見秘魔崖上冒起火光,直沖霄漢。
霎時火勢越來越猛,一片紅光,照徹崖前崖後。
可笑黑牡丹和一群賊黨,一陣風的趕到,正看清五個敵人兀自立在棗木林下,一面趱行一面暗暗預備交涉的辭令,萬不料背後巢穴突然起火,這一驚非同小可。
跟來的賊黨們,個個暴跳如雷,嚷成一片,鬧得黑牡丹手足失措,進退兩難,幾乎急瘋了心,明知這火起得奇怪,又中了敵人圈套,可恨那邊五個死對頭,行了這樣絕戶計,還沒事人似的,向秘魔崖指指點點,談笑自如,故意做出隔崖觀火的态度來,給自己看,有心返巢救火,無奈小主人這條性命,全仗自己設法救回,可是秘魔崖内人手不及,萬一火勢蔓延,非但鬼母洞一洞珍寶要化灰燼,生死未明的九子鬼母也要同化灰燼了。
正在急得要命,猛聽得來路上步履奔騰,一陣風跑來兩條人影,到了跟前,認出是碧虱寨的頭目,向黑牡丹說道:“奉羅刹姑娘之命,請黑姑專心對付敵人,務必想法救回小主人。
敵人有甚麼話,隻管口頭答應。
羅刹姑娘和吾土司飛天狐已在前面要道口帶領多人等候敵人,隻要小主人無恙,不怕他們逃上天去。
秘魔崖火起,羅刹姑娘已派沙定籌土司帶人趕往撲救,請黑姑娘放心好了!” 頭目說畢,又轉身向秘魔崖跑去。
黑牡丹心裡略安,一擡頭,卻不見了棗林下的五個敵人,慌不及帶着一般匪黨飛步趕去,到了林口,匪黨們高舉松燎四照,哪有五人的蹤影,卻見當前一株大棗樹上,削去樹皮,用劍刻着幾行字迹,細看時刻的是: “爾等當以獅王、鬼母為前車之鑒。
從此曉喻同黨,革面洗心。
普明勝巨憝遺孽,本應一并加誅,姑念齒穉,賜恩釋放,以觀後效。
餘等臨時監察,無微不至,探鋒所及,希勿後悔。
” 一班苗匪不解漢文,等于白看,隻有黑牡丹尚能了解大意,一看這句話,九子鬼母已無活命之望,少獅普明勝既已釋放,怎地不見蹤影?從匪黨手中奪過一支火燎,探身入林,四下裡一搜,才從林内搜出少獅普明勝來,手足經已解除捆縛,因為點穴過久,人尚奄奄一息,出聲不得,慌命人背起普明勝穿出棗木林,翻上一條高崗,走了一程崗脊,一吹口哨,崗腳下叢林内立時哨聲相和,竄出無數埋伏的黨羽,彼此一打招呼,卻未見五個敵人到來。
黑牡丹跺腳道:“鬧了半天,還是被他們脫身了。
” 一語未畢,崗下奔上幾個悍目來,悄悄說道:“不要緊,羅刹姑娘早已料到敵人詭計。
在翠微山的小道上,也派了不少伏樁。
又說教我們通知黑姑,隻要小主人救回,探實他們落腳地點,總有報仇的日子。
現在秘魔崖被敵人鬧得一團糟,有許多大事要辦。
請黑姑先回秘魔崖再說。
”黑牡丹無法,隻可集合黨羽,背着普明勝回秘魔崖去了。
原來五位隐俠,本想利用手上俘虜,挾制幾個重要死黨,按照苗蠻慣例,瀝血明誓,解散黨羽,退出阿迷一帶,做個永遠了斷,後來一看羅刹女乘機遠飏,飛天狐、沙定籌等并不露面,碧虱寨、阿迷州等處黨羽尚衆,斷非一夜之間所能解決,所好巨憝鬼母、獅王均已伏誅,黨羽雖衆,一時已難興風作浪。
這樣仔細一斟酌,适可而止,立時把普明勝點活釋放,擱在林内容易找尋之處,又在樹上留下恩威兼施的訓誡,趁黑牡丹望着秘魔崖火光,進退兩難之際,悄沒聲的從棗木林邊一條小道上去了。
這條小道,便是向翠微山再經竹園村到三鄉寨的便道。
一路峻險之處,匪黨們雖也分段埋伏不敢明襲,想用暗箭報仇,無奈這五位對頭,非同尋常,哪有匪黨們施展手腳的餘地。
沿途暗樁,不但無功,反而又葬送了幾個同黨的性命,到底連五位來蹤去迹,都沒有十分摸清。
匪黨們垂頭喪氣,一齊回到老巢秘魔崖,隻見正中峨峨高樓,雖已撲滅,一半已化灰燼,賊窩已弄得一塌糊塗,留守幾名匪黨和九子鬼母的屍身,都已葬送火窟。
唯獨獅王普辂的屍首,因在廣場中間,兀自高擱在柴架上,十幾名巫婆倒一個不缺,躲在柴架背後,已吓傻了。
最奇的柴架上獅王屍身邊擱着一封信,卻是羅刹女寄的,信内大意說是“剛才飛天狐從遠地趕回,到了斷壁口外,正值普老太(即鬼母)受害,少獅被擒,大勢已去,因此不敢露面。
暗地請出羅刹女商量挽救之策,這才召集斷壁外面幾道要口的同黨,調到崖外要道口暗地埋伏,預備救回少獅以後,在敵人回身時,亂箭攢射,一洗恥辱。
萬不料敵人又在崖内縱火,羅刹女帶人趕回秘魔崖來,火勢已熾,普老太太和幾名悍目已葬火窟,樓房一半也已坍倒,切齒痛恨之下,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事機貴速,立時獨自離崖他往。
時機成熟,自有相見之日”等語。
黑牡丹看得似信似疑。
信内口氣,好像追蹤敵人,志在報仇。
可是羅刹女平日心細如發,智勇兼全,決不會做這樣魯莽的事,也許急痛攻心,不顧一切,前去同敵人拼命。
可是從這天起過了不少日子,羅刹女竟是蹤影全無。
一問飛天狐等人,也弄得莫名其妙,隻好把她暫且抛開。
秘魔崖已鬧得瓦解冰消,無法留連。
好在鬼母洞内的珍寶,沒遭火劫,暗地運到碧虱寨,由少獅普明勝承襲餘業,堅守碧虱寨基。
阿迷土司府暫托飛天狐、沙定籌等駐守,養精蓄銳,徐圖報仇之策。
可是獅王、鬼母一死,威風頓息,少獅普明勝究竟差得多,一時卻無法興風作浪。
滇南一帶平時受普氏壓迫的各苗族,也暫時可以安居樂業了。
秘魔崖禍根既除,當夜那五位隐俠從小道直奔翠微山,再繞道回到三鄉寨,進寨時已經紅日東升了。
到了後寨,何天衢、桑窈娘二人業已回家,領着水上飄、浪裡鑽、火鹁鴿、老巴等迎了出來。
何老夫人也笑容滿面的迎到階下。
大家進堂坐下,何、桑二人才上前向未曾見面過的獨杖僧、桑苧翁二位名宿拜見。
何老夫人又向五位隐俠拜謝除普安何之德。
大家謙讓了一番,才各安座。
葛乾孫道:“你們二人,倒先比我們回家來了。
” 何天衢向窈娘一笑,才答道:“徒弟們昨夜在秘魔崖進出宛似做夢一般。
如果沒有鐵老前輩暗中指示,桑姑娘熟悉秘徑,徒弟更是廢物一樣了。
” 何天衢這麼一說,衆人大笑。
鐵笛生笑道:“你們怎樣放火的呢?” 何天衢道:“老前輩暗地囑咐我們以後,我趁下面賊黨不留神時,早已躍回樓内。
等到諸位老前輩們動身,黑牡丹隻留下六七名悍目看守九子鬼母,其餘賊黨統統調出秘魔崖,追趕老前輩們以後,桑姑娘在中樓佛堂内找着火種,便在樓上先縱起火來。
賊人房屋都是竹木
鐵笛生道:“他們在阿迷碧風寨兩處,定有不少匪黨。
剛才羅刹女獨自溜走,也許奔往這兩處調動人馬。
碧虱寨離這兒不遠。
也許羅刹女走時,已和黑牡丹安排好計劃。
想倚仗人多勢衆,兩頭猛擊,把我們圍困在秘魔崖和碧虱寨的中間,故意欲擒故縱,等救回少獅普明勝以後,再同我們決一死戰,也未可知。
我們倒不能不防。
” 葛大俠道:“不要緊。
這兒道路,我已探查清楚。
這兒前面一片棗木林的外面,有一座山崗,崗上便是向碧虱寨轉阿迷的要道。
我們倘不過崗,從棗木林側面有一條山徑,可通翠微山。
繞出翠微山便近三鄉寨的竹園村。
我們發放了手上小賊頭,從這小道轉回三鄉寨便了。
好在天衢、窈娘事畢仍從進去的秘道退出來,斷無危險。
我們不必等他們了。
” 葛大俠等便在林外停了下來。
一看來路上火把燭天,黑牡丹揮動鴛鴦鈎,帶着一批匪黨,飛一般趕上前來,相差隻有一箭之路。
葛大俠等明知還有大批匪黨,分路繞到前面高崗上攔截去了,且看她趕來怎樣應付。
這當口,突然見秘魔崖上冒起火光,直沖霄漢。
霎時火勢越來越猛,一片紅光,照徹崖前崖後。
可笑黑牡丹和一群賊黨,一陣風的趕到,正看清五個敵人兀自立在棗木林下,一面趱行一面暗暗預備交涉的辭令,萬不料背後巢穴突然起火,這一驚非同小可。
跟來的賊黨們,個個暴跳如雷,嚷成一片,鬧得黑牡丹手足失措,進退兩難,幾乎急瘋了心,明知這火起得奇怪,又中了敵人圈套,可恨那邊五個死對頭,行了這樣絕戶計,還沒事人似的,向秘魔崖指指點點,談笑自如,故意做出隔崖觀火的态度來,給自己看,有心返巢救火,無奈小主人這條性命,全仗自己設法救回,可是秘魔崖内人手不及,萬一火勢蔓延,非但鬼母洞一洞珍寶要化灰燼,生死未明的九子鬼母也要同化灰燼了。
正在急得要命,猛聽得來路上步履奔騰,一陣風跑來兩條人影,到了跟前,認出是碧虱寨的頭目,向黑牡丹說道:“奉羅刹姑娘之命,請黑姑專心對付敵人,務必想法救回小主人。
敵人有甚麼話,隻管口頭答應。
羅刹姑娘和吾土司飛天狐已在前面要道口帶領多人等候敵人,隻要小主人無恙,不怕他們逃上天去。
秘魔崖火起,羅刹姑娘已派沙定籌土司帶人趕往撲救,請黑姑娘放心好了!” 頭目說畢,又轉身向秘魔崖跑去。
黑牡丹心裡略安,一擡頭,卻不見了棗林下的五個敵人,慌不及帶着一般匪黨飛步趕去,到了林口,匪黨們高舉松燎四照,哪有五人的蹤影,卻見當前一株大棗樹上,削去樹皮,用劍刻着幾行字迹,細看時刻的是: “爾等當以獅王、鬼母為前車之鑒。
從此曉喻同黨,革面洗心。
普明勝巨憝遺孽,本應一并加誅,姑念齒穉,賜恩釋放,以觀後效。
餘等臨時監察,無微不至,探鋒所及,希勿後悔。
” 一班苗匪不解漢文,等于白看,隻有黑牡丹尚能了解大意,一看這句話,九子鬼母已無活命之望,少獅普明勝既已釋放,怎地不見蹤影?從匪黨手中奪過一支火燎,探身入林,四下裡一搜,才從林内搜出少獅普明勝來,手足經已解除捆縛,因為點穴過久,人尚奄奄一息,出聲不得,慌命人背起普明勝穿出棗木林,翻上一條高崗,走了一程崗脊,一吹口哨,崗腳下叢林内立時哨聲相和,竄出無數埋伏的黨羽,彼此一打招呼,卻未見五個敵人到來。
黑牡丹跺腳道:“鬧了半天,還是被他們脫身了。
” 一語未畢,崗下奔上幾個悍目來,悄悄說道:“不要緊,羅刹姑娘早已料到敵人詭計。
在翠微山的小道上,也派了不少伏樁。
又說教我們通知黑姑,隻要小主人救回,探實他們落腳地點,總有報仇的日子。
現在秘魔崖被敵人鬧得一團糟,有許多大事要辦。
請黑姑先回秘魔崖再說。
”黑牡丹無法,隻可集合黨羽,背着普明勝回秘魔崖去了。
原來五位隐俠,本想利用手上俘虜,挾制幾個重要死黨,按照苗蠻慣例,瀝血明誓,解散黨羽,退出阿迷一帶,做個永遠了斷,後來一看羅刹女乘機遠飏,飛天狐、沙定籌等并不露面,碧虱寨、阿迷州等處黨羽尚衆,斷非一夜之間所能解決,所好巨憝鬼母、獅王均已伏誅,黨羽雖衆,一時已難興風作浪。
這樣仔細一斟酌,适可而止,立時把普明勝點活釋放,擱在林内容易找尋之處,又在樹上留下恩威兼施的訓誡,趁黑牡丹望着秘魔崖火光,進退兩難之際,悄沒聲的從棗木林邊一條小道上去了。
這條小道,便是向翠微山再經竹園村到三鄉寨的便道。
一路峻險之處,匪黨們雖也分段埋伏不敢明襲,想用暗箭報仇,無奈這五位對頭,非同尋常,哪有匪黨們施展手腳的餘地。
沿途暗樁,不但無功,反而又葬送了幾個同黨的性命,到底連五位來蹤去迹,都沒有十分摸清。
匪黨們垂頭喪氣,一齊回到老巢秘魔崖,隻見正中峨峨高樓,雖已撲滅,一半已化灰燼,賊窩已弄得一塌糊塗,留守幾名匪黨和九子鬼母的屍身,都已葬送火窟。
唯獨獅王普辂的屍首,因在廣場中間,兀自高擱在柴架上,十幾名巫婆倒一個不缺,躲在柴架背後,已吓傻了。
最奇的柴架上獅王屍身邊擱着一封信,卻是羅刹女寄的,信内大意說是“剛才飛天狐從遠地趕回,到了斷壁口外,正值普老太(即鬼母)受害,少獅被擒,大勢已去,因此不敢露面。
暗地請出羅刹女商量挽救之策,這才召集斷壁外面幾道要口的同黨,調到崖外要道口暗地埋伏,預備救回少獅以後,在敵人回身時,亂箭攢射,一洗恥辱。
萬不料敵人又在崖内縱火,羅刹女帶人趕回秘魔崖來,火勢已熾,普老太太和幾名悍目已葬火窟,樓房一半也已坍倒,切齒痛恨之下,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事機貴速,立時獨自離崖他往。
時機成熟,自有相見之日”等語。
黑牡丹看得似信似疑。
信内口氣,好像追蹤敵人,志在報仇。
可是羅刹女平日心細如發,智勇兼全,決不會做這樣魯莽的事,也許急痛攻心,不顧一切,前去同敵人拼命。
可是從這天起過了不少日子,羅刹女竟是蹤影全無。
一問飛天狐等人,也弄得莫名其妙,隻好把她暫且抛開。
秘魔崖已鬧得瓦解冰消,無法留連。
好在鬼母洞内的珍寶,沒遭火劫,暗地運到碧虱寨,由少獅普明勝承襲餘業,堅守碧虱寨基。
阿迷土司府暫托飛天狐、沙定籌等駐守,養精蓄銳,徐圖報仇之策。
可是獅王、鬼母一死,威風頓息,少獅普明勝究竟差得多,一時卻無法興風作浪。
滇南一帶平時受普氏壓迫的各苗族,也暫時可以安居樂業了。
秘魔崖禍根既除,當夜那五位隐俠從小道直奔翠微山,再繞道回到三鄉寨,進寨時已經紅日東升了。
到了後寨,何天衢、桑窈娘二人業已回家,領着水上飄、浪裡鑽、火鹁鴿、老巴等迎了出來。
何老夫人也笑容滿面的迎到階下。
大家進堂坐下,何、桑二人才上前向未曾見面過的獨杖僧、桑苧翁二位名宿拜見。
何老夫人又向五位隐俠拜謝除普安何之德。
大家謙讓了一番,才各安座。
葛乾孫道:“你們二人,倒先比我們回家來了。
” 何天衢向窈娘一笑,才答道:“徒弟們昨夜在秘魔崖進出宛似做夢一般。
如果沒有鐵老前輩暗中指示,桑姑娘熟悉秘徑,徒弟更是廢物一樣了。
” 何天衢這麼一說,衆人大笑。
鐵笛生笑道:“你們怎樣放火的呢?” 何天衢道:“老前輩暗地囑咐我們以後,我趁下面賊黨不留神時,早已躍回樓内。
等到諸位老前輩們動身,黑牡丹隻留下六七名悍目看守九子鬼母,其餘賊黨統統調出秘魔崖,追趕老前輩們以後,桑姑娘在中樓佛堂内找着火種,便在樓上先縱起火來。
賊人房屋都是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