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九子鬼母的歸宿
關燈
小
中
大
了二镖一梭,卻把自己遊魂普二射死,被何天衢挑下面幕跌下地來。
鐵笛生趁勢也把手上俘虜的面幕,用鐵笛挑開,赫然露出廬山真面,下面賊黨們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他們百般趨奉的少土司少獅普明勝。
賊黨中像黑牡丹、羅刹女等已得峨嵋玄門真傳,一看普明勝在人家手中非但四肢捆縛,而且垂頭搭腦,生氣毫無,便知給人點了穴道。
這一來把全場賊黨鎮得鴉雀無聲,面面厮看。
眼看早已死定的獅王普辂,兀自高擱在柴架上;生死難明的九子鬼母,又躺在箭道;不死不活的少獅普明勝,又落在人家掌握之中,局面已是一敗塗地,有輸無赢。
如果依仗眼前人多勢衆,一不做,二不休,再同人家硬拼一下,旁的不說,普氏唯一無二的根苗少獅普明勝,定先劍下喪生,有死無活。
何況大家已經聲明,九子鬼母中了“追魂子午針”,沒有他們獨門解藥,難以救活。
語氣之間,似乎借此要挾,并非真要九子鬼母性命。
賊黨們有這一線希望越發受制,真個不敢亂動了。
其實鐵笛生嫉惡如仇,好容易除掉一個惡魔,哪肯用自己獨門解藥解救。
無非兵不厭詐,借此使賊黨們投鼠忌器,不敢亂動罷了。
可是對于掌握中的普明勝卻另有處置。
鐵笛生一看賊黨業已氣餒受制,已到了最後的一步,立在檐口大聲喝道:“你們如果依仗人多勢衆,還想胡鬧,那也不妨試一試,我先把你們少主結束了再說。
”喝罷,鐵笛一舉,便要向普明勝當頭劈下。
下面賊黨們齊聲大喊:“且慢動手!有話可以商量!” 鐵笛生微微一笑,用鐵笛向四圍一指道:“既然你們服輸,先叫他們擲下手上武器,我們自有公正辦法。
” 賊黨無法,尤其黑牡丹、羅刹女二人,氣得柳眉倒豎,面皮鐵青。
羅刹女小蠻靴一跺,咬牙點頭道:“好,聽你的。
”縱聲一躍,拾起地上的三角旗,向四圍一展,嘴上咭咭呱呱說了一陣蠻音苗語,屋上屋下圍着廣場的無數匪黨,轟雷般怒吼起來,經箭道上一群悍目大聲呼喝了一陣,才無可奈何的把手上弓箭、匣弩、镖梭,一個個擲向廣場。
這原是苗蠻服輸的慣例,算是放棄了争鬥。
可是黑牡丹、羅刹女和箭道上一堆賊黨悍目,卻依然佩刀帶劍保護着九子鬼母的屍身。
這當口葛大俠、桑苧翁、無住禅師、獨杖僧已知大功告成,無所顧忌,一齊向樓前箭道上走去,剛一邁步,忽聽得斷壁口外,一陣馬蹄奔驟之聲,由遠而近,霎時已到斷岩壁外。
蹄聲一停,卻不見有人進來,隻聽得壁外苗匪鼓噪了一陣,奔進二個悍目,飛一般跑到樓前,向賊黨們不知說了甚麼,羅刹女把手上令旗交與黑牡丹,立時跟着二個悍目往外疾走,恰好和葛大俠等擦身而過。
羅刹女略一停步,娥眉微挑,星眸帶煞,匆匆說道:“諸位少待,此刻外面有幾位英雄帶人到來,恐怕他們不明道理,又起争執,特地出去阻止他們。
”說罷,不等葛大俠等探問,帶着二個悍目飛一般趕出斷壁口外去了。
葛大俠朝着羅刹女背影微笑,來的正是飛天狐這寶貨。
不過羅刹女這一出去,難免不另生詭計。
桑苧翁道:“這孩子在這賊窩裡生長,全然不知自己的根源,倒教我無法可施。
看來在她身心上,還得用一番心力。
不是一言半語便能收效的了。
” 獨杖僧說道:“她姿容體态,同她母親一般無二,當然毫無疑義。
但是此刻不必說破,免得匪黨們起疑,生出别的枝節。
便是她本人也茫無頭緒,不會相信。
依我想,還是先找尋她的母親,才是正當辦法。
” 桑苧翁點頭歎息,一面走一面不斷的回頭看那斷壁口外的動靜,許久不見羅刹女回身進來。
本來斷壁出口處,密層層塞滿了标槍手、弓箭手,此刻卻變成疏疏的一排,望去不過十幾名苗匪,似乎都跟着羅刹女溜出去了。
葛大俠唯恐苗匪們安排毒計,遲則生變,立刻止住獨杖僧等三人,立在中間箭道上,遙向樓檐上的鐵笛生打了幾次手式。
羅刹女一去不回和斷壁外的情狀,鐵笛生原已起疑,經葛大俠一打手勢,便已會意。
好在這時鐵笛生已暗授何天衢、窈娘三人密計,窈娘原沒有露面,何天衢趁下面賊黨不留神時,也早躍進窗内,同窈娘暗地照計而行。
樓檐口隻剩鐵笛生一人,雙足一點瓦面,左臂挾住半死不活的少獅普明勝騰空而起,并不向樓上躍下,施展絕頂輕功,宛如點水蜻蜓,卻縱向近樓的一支石柱上,隻一點腳,“啾”的又飛到第二支石柱上。
“唰唰唰”,一口氣飛越了五六支石柱,已到了葛大俠等立身所在,翻然飛堕。
五俠一會合,葛大俠接過俘虜,自己肩上一扛,朝樓下賊黨們一招手,大呼道:“時光不早,一忽兒雞鳴天亮,還得替你們救這位小主人的性命!你們有膽量有擔當的,快跟我們去作個了斷。
”喊罷,桑苧翁懷抱雌雄劍,獨杖僧橫着虬龍杖,當先開路。
無住禅師和鐵笛生一鏟一笛斷後,護持着中間葛大俠肩上的俘虜,一齊向外便闖。
這一下,賊黨們又吃了一驚,摸不清他們主意,小主人又在人家手内,一時無法可施。
由黑牡丹率領着樓前一群賊黨,拔步便趕,一面掣出三角令旗,向兩面揮動,指揮屋上屋下的匪黨,跟在身後調出斷壁口外,預防雙方決裂、小主人救不回來時決一死戰,另外留下幾名心腹悍目,吩咐把地上九子鬼母屍身擡進樓下正屋内,嚴密保護,還希望真個從敵人手内取得本門解藥,救治這個怪傑的性命。
這一來無異空巢而出,正中了敵人圈套,而且還變起倉猝,一經被人挾制,處處走了下風。
機警絕倫的羅刹女偏又一去不返,連敵人有幾人,前面走的五人是否人數相符都沒有查點。
黑牡丹雖然也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英雌,這當口也鬧得心急如焚,方寸大亂。
無怪鐵桶一般秘魔崖,一夜功夫,便冰消瓦解了。
葛大俠等五人向外一闖,明知後面無數賊黨跟蹤而來,故意頭都不回,活似五隻餓虎,向斷壁出口沖去。
出口處尚有一排标槍手守着,看到五人身後,黑牡丹當先率領了一班同黨,送客似的遠遠跟着,并沒有發令攔阻。
當時情勢,眼見小主人落在大蟲口裡,确也無法攔阻,不由的向兩旁一閃,閃出中間一條路來。
六诏山秘魔崖天生峻險,像廣場盡處,崖壁中斷,形成天然的門戶,直達秘魔崖境外,共有五重。
平時九子鬼母利用這種天然門戶,一道道派人扼守,到了晚上,還放來一群通靈猛獸狒狒,散布崖下森林之中,端的森嚴威武,萬想不到今夜被五位隐俠從内達外,平平安安闖過五重關口,宛如無人之境一般,一直闖到秘魔崖下通達阿迷的山道上,兀自不見一個苗匪的影子,這是出乎情理以外的。
鐵笛生一面走,一面說道:“今夜我們雖然替滇南除了大害,但是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恐怕還有後患。
一路走來不見一人,定是羅刹女别生鬼計,把外面的黨羽統統帶走了。
這一走,定是另有巢穴,其志恐不在小,我們還得當心呢!” 桑苧翁歎了口氣道:“我多年隐迹埋名,今夜無端同秘魔崖一群賊黨結下生死怨仇,還不是為這孽障,偏又節外生枝被她溜走。
她這一走,鐵兄說得一點不錯,又不知生出多少是非來。
我們春蠶作繭,自讨苦吃,又不知怎樣才能結局呢!” 葛大俠笑道:“日後的事,權且放在一邊。
你們看後面追來的賊黨們,狗急跳牆,恐怕不容易打發呢!” 大家回頭一看,那座巍巍矗立的秘魔崖,在這夜色迷茫之下,已隻見一個龐大的黑影,活像雲霧迷漫之中,湧出一個猙獰的天魔。
因為五位隐俠,步下如飛,這時已沖下四裡山路,隻見秘魔崖巍巍黑影之下,險仄陡峭的山道上,火燎如龍,蜿蜒而下。
看情勢似乎黑牡丹率領傾巢匪黨分三路追下崖來,又像分道從捷徑兜襲,想抄在他
鐵笛生趁勢也把手上俘虜的面幕,用鐵笛挑開,赫然露出廬山真面,下面賊黨們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他們百般趨奉的少土司少獅普明勝。
賊黨中像黑牡丹、羅刹女等已得峨嵋玄門真傳,一看普明勝在人家手中非但四肢捆縛,而且垂頭搭腦,生氣毫無,便知給人點了穴道。
這一來把全場賊黨鎮得鴉雀無聲,面面厮看。
眼看早已死定的獅王普辂,兀自高擱在柴架上;生死難明的九子鬼母,又躺在箭道;不死不活的少獅普明勝,又落在人家掌握之中,局面已是一敗塗地,有輸無赢。
如果依仗眼前人多勢衆,一不做,二不休,再同人家硬拼一下,旁的不說,普氏唯一無二的根苗少獅普明勝,定先劍下喪生,有死無活。
何況大家已經聲明,九子鬼母中了“追魂子午針”,沒有他們獨門解藥,難以救活。
語氣之間,似乎借此要挾,并非真要九子鬼母性命。
賊黨們有這一線希望越發受制,真個不敢亂動了。
其實鐵笛生嫉惡如仇,好容易除掉一個惡魔,哪肯用自己獨門解藥解救。
無非兵不厭詐,借此使賊黨們投鼠忌器,不敢亂動罷了。
可是對于掌握中的普明勝卻另有處置。
鐵笛生一看賊黨業已氣餒受制,已到了最後的一步,立在檐口大聲喝道:“你們如果依仗人多勢衆,還想胡鬧,那也不妨試一試,我先把你們少主結束了再說。
”喝罷,鐵笛一舉,便要向普明勝當頭劈下。
下面賊黨們齊聲大喊:“且慢動手!有話可以商量!” 鐵笛生微微一笑,用鐵笛向四圍一指道:“既然你們服輸,先叫他們擲下手上武器,我們自有公正辦法。
” 賊黨無法,尤其黑牡丹、羅刹女二人,氣得柳眉倒豎,面皮鐵青。
羅刹女小蠻靴一跺,咬牙點頭道:“好,聽你的。
”縱聲一躍,拾起地上的三角旗,向四圍一展,嘴上咭咭呱呱說了一陣蠻音苗語,屋上屋下圍着廣場的無數匪黨,轟雷般怒吼起來,經箭道上一群悍目大聲呼喝了一陣,才無可奈何的把手上弓箭、匣弩、镖梭,一個個擲向廣場。
這原是苗蠻服輸的慣例,算是放棄了争鬥。
可是黑牡丹、羅刹女和箭道上一堆賊黨悍目,卻依然佩刀帶劍保護着九子鬼母的屍身。
這當口葛大俠、桑苧翁、無住禅師、獨杖僧已知大功告成,無所顧忌,一齊向樓前箭道上走去,剛一邁步,忽聽得斷壁口外,一陣馬蹄奔驟之聲,由遠而近,霎時已到斷岩壁外。
蹄聲一停,卻不見有人進來,隻聽得壁外苗匪鼓噪了一陣,奔進二個悍目,飛一般跑到樓前,向賊黨們不知說了甚麼,羅刹女把手上令旗交與黑牡丹,立時跟着二個悍目往外疾走,恰好和葛大俠等擦身而過。
羅刹女略一停步,娥眉微挑,星眸帶煞,匆匆說道:“諸位少待,此刻外面有幾位英雄帶人到來,恐怕他們不明道理,又起争執,特地出去阻止他們。
”說罷,不等葛大俠等探問,帶着二個悍目飛一般趕出斷壁口外去了。
葛大俠朝着羅刹女背影微笑,來的正是飛天狐這寶貨。
不過羅刹女這一出去,難免不另生詭計。
桑苧翁道:“這孩子在這賊窩裡生長,全然不知自己的根源,倒教我無法可施。
看來在她身心上,還得用一番心力。
不是一言半語便能收效的了。
” 獨杖僧說道:“她姿容體态,同她母親一般無二,當然毫無疑義。
但是此刻不必說破,免得匪黨們起疑,生出别的枝節。
便是她本人也茫無頭緒,不會相信。
依我想,還是先找尋她的母親,才是正當辦法。
” 桑苧翁點頭歎息,一面走一面不斷的回頭看那斷壁口外的動靜,許久不見羅刹女回身進來。
本來斷壁出口處,密層層塞滿了标槍手、弓箭手,此刻卻變成疏疏的一排,望去不過十幾名苗匪,似乎都跟着羅刹女溜出去了。
葛大俠唯恐苗匪們安排毒計,遲則生變,立刻止住獨杖僧等三人,立在中間箭道上,遙向樓檐上的鐵笛生打了幾次手式。
羅刹女一去不回和斷壁外的情狀,鐵笛生原已起疑,經葛大俠一打手勢,便已會意。
好在這時鐵笛生已暗授何天衢、窈娘三人密計,窈娘原沒有露面,何天衢趁下面賊黨不留神時,也早躍進窗内,同窈娘暗地照計而行。
樓檐口隻剩鐵笛生一人,雙足一點瓦面,左臂挾住半死不活的少獅普明勝騰空而起,并不向樓上躍下,施展絕頂輕功,宛如點水蜻蜓,卻縱向近樓的一支石柱上,隻一點腳,“啾”的又飛到第二支石柱上。
“唰唰唰”,一口氣飛越了五六支石柱,已到了葛大俠等立身所在,翻然飛堕。
五俠一會合,葛大俠接過俘虜,自己肩上一扛,朝樓下賊黨們一招手,大呼道:“時光不早,一忽兒雞鳴天亮,還得替你們救這位小主人的性命!你們有膽量有擔當的,快跟我們去作個了斷。
”喊罷,桑苧翁懷抱雌雄劍,獨杖僧橫着虬龍杖,當先開路。
無住禅師和鐵笛生一鏟一笛斷後,護持着中間葛大俠肩上的俘虜,一齊向外便闖。
這一下,賊黨們又吃了一驚,摸不清他們主意,小主人又在人家手内,一時無法可施。
由黑牡丹率領着樓前一群賊黨,拔步便趕,一面掣出三角令旗,向兩面揮動,指揮屋上屋下的匪黨,跟在身後調出斷壁口外,預防雙方決裂、小主人救不回來時決一死戰,另外留下幾名心腹悍目,吩咐把地上九子鬼母屍身擡進樓下正屋内,嚴密保護,還希望真個從敵人手内取得本門解藥,救治這個怪傑的性命。
這一來無異空巢而出,正中了敵人圈套,而且還變起倉猝,一經被人挾制,處處走了下風。
機警絕倫的羅刹女偏又一去不返,連敵人有幾人,前面走的五人是否人數相符都沒有查點。
黑牡丹雖然也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英雌,這當口也鬧得心急如焚,方寸大亂。
無怪鐵桶一般秘魔崖,一夜功夫,便冰消瓦解了。
葛大俠等五人向外一闖,明知後面無數賊黨跟蹤而來,故意頭都不回,活似五隻餓虎,向斷壁出口沖去。
出口處尚有一排标槍手守着,看到五人身後,黑牡丹當先率領了一班同黨,送客似的遠遠跟着,并沒有發令攔阻。
當時情勢,眼見小主人落在大蟲口裡,确也無法攔阻,不由的向兩旁一閃,閃出中間一條路來。
六诏山秘魔崖天生峻險,像廣場盡處,崖壁中斷,形成天然的門戶,直達秘魔崖境外,共有五重。
平時九子鬼母利用這種天然門戶,一道道派人扼守,到了晚上,還放來一群通靈猛獸狒狒,散布崖下森林之中,端的森嚴威武,萬想不到今夜被五位隐俠從内達外,平平安安闖過五重關口,宛如無人之境一般,一直闖到秘魔崖下通達阿迷的山道上,兀自不見一個苗匪的影子,這是出乎情理以外的。
鐵笛生一面走,一面說道:“今夜我們雖然替滇南除了大害,但是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恐怕還有後患。
一路走來不見一人,定是羅刹女别生鬼計,把外面的黨羽統統帶走了。
這一走,定是另有巢穴,其志恐不在小,我們還得當心呢!” 桑苧翁歎了口氣道:“我多年隐迹埋名,今夜無端同秘魔崖一群賊黨結下生死怨仇,還不是為這孽障,偏又節外生枝被她溜走。
她這一走,鐵兄說得一點不錯,又不知生出多少是非來。
我們春蠶作繭,自讨苦吃,又不知怎樣才能結局呢!” 葛大俠笑道:“日後的事,權且放在一邊。
你們看後面追來的賊黨們,狗急跳牆,恐怕不容易打發呢!” 大家回頭一看,那座巍巍矗立的秘魔崖,在這夜色迷茫之下,已隻見一個龐大的黑影,活像雲霧迷漫之中,湧出一個猙獰的天魔。
因為五位隐俠,步下如飛,這時已沖下四裡山路,隻見秘魔崖巍巍黑影之下,險仄陡峭的山道上,火燎如龍,蜿蜒而下。
看情勢似乎黑牡丹率領傾巢匪黨分三路追下崖來,又像分道從捷徑兜襲,想抄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