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沐公府之金線鳝王
關燈
小
中
大
個人真奇怪,談吐如此,定有絕大的本領。
看他外表,卻不驚人,大約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了。
但是說了半天,天瀾的病源總算明白了,究竟怎樣使他複原,依然是個悶葫蘆,不禁笑着說道:&ldquo老先生金科玉律之言,使在下茅塞頓開,令我又感激,又佩服。
現在舍弟病相大白,老先生已有十分把握,非但救了舍弟目前之危,将來舍弟略有寸進,果然像老先生所說一般,今天老先生真可謂恩同再造了。
聽老先生口音,也是本地人氏,未知仙居何處,尊姓雅篆,也乞賜教為幸。
&rdquo 瞎子笑道:&ldquo老朽二十年前隐居滇南,現在卻無家室,姓名也多年不用。
終年風塵仆仆,在黔、桂、蜀、滇之間,憑這一點小小醫術,也算不得行道濟世,無非藉遊曆名山随我素性而已。
現在二公子大約要經過半天一宿,半周天數十個時辰遍身才血道流通,便可蘇醒無事,同好人一樣。
老朽已經遍體按摩,使周身氣血不緻淤滞,決不緻再出毛病,也無須另服他藥。
老朽在此無事,此時告辭了。
&rdquo說罷,俯身一摹,摸着木小箱,便要背上。
沐天波扯住木箱,很着急地說道:&ldquo先生飄然而來,飄然而去,果然清高絕俗。
但是在下這樣讓先生走去,未免太難堪了。
何況自舍弟出事起,直到此時,已打發幾次家将們,快馬飛報,向滇邊家嚴請示,今日定有回谕到來。
倘老先生一走,教我怎樣回答家嚴?不瞞老先生說,寒門以武功起家。
家嚴雖然文官襲爵,統兵巡邊,可是身邊也很有幾位精通武藝,常說舍弟骨格非凡,天生一付練武的好材料,因此家嚴早已決心把舍弟造身文武全材。
&ldquo尤其這幾年,時常留意内外武功名家,敦請前來教授舍弟。
人雖在外,一顆心時時刻刻記挂着我們舍弟。
老先生光降直到此刻,凡有關舍弟身體的言論,不用我吩咐他們,這屋外立着耳朵細聽的家将們,早已絡繹飛報去了。
此處距滇邊,也隻幾百裡路程。
平日家中有事,快馬傳遞,千裡通音,所以寒府一舉一動,家嚴無不明曉如見,何況是舍弟身上的事!不信,請您稍坐一坐,家嚴便有示谕到了。
&rdquo 說猶未畢,忽聽得遠遠铛铛幾聲奇響,其聲清徹,似敲着雲版玉磐之聲,一忽兒足聲雜踏,有無數聽差們,一路傳報,引吭高呼公爺回府了。
沐天波聽得吃了一驚,倏的立起身,向瞎子說道:&ldquo如何,家嚴竟親自趕回來了。
先生暫請屈候,待我去迎接進來。
&rdquo說畢,匆匆出屋去了。
去不多時,沐天波側身前導,引着一位方面大耳,須眉蒼老,衣蟒帶玉的世襲黔國公沐啟元進來,緊跟着四個英壯材官,一色頂胄貫甲,長劍随身。
屋内伴娘丫頭們,悄悄跪了一地,齊喊一聲&ldquo請公爺金安&rdquo。
隻有那瞎子看不見,聽得出,卻扶着一枝明杖,巍然坐在榻邊錦墩上,一動不動。
沐啟元一進屋,隻向瞎子瞥了一眼,急急走到榻邊,側身一坐,凄然喊道:&ldquo瀾兒,為父為你連夜趕回家來,怎的還是如此光景呢?&rdquo一語未畢,滿眼凄惶,竟忍不住在蟒袍上滴下幾點痛惜之淚。
這時天波侍立在側,慌忙說道:&ldquo幸蒙這位先生,學術深湛,指點病源,二弟已決定無礙,尚乞父親寬心。
&rdquo 沐啟元立時二目圓睜,亢聲訓斥道:&ldquo我動身時怎樣吩咐與你?你母親去世以後,你二弟年幼,一切全仗你教導照管。
哪知我離家沒有幾天,便出了事。
你二弟倘有一個好歹,仔細你的腦袋!此刻我要請教這位先生。
無用的廢物,少在我面前惹厭。
&rdquo 天波遭到了申斥,吓得連聲應是,步步後退。
卻不敢真個退出門去,隻可遠遠伺候着。
這時沐公爺轉身向瞎子拱手說道:&ldquo老夫世受皇恩,為國奔走,犬子們少不曉事,持家無方,緻生這樣逆事,這也是老夫失于家教之故。
此次二小犬幸蒙降賜教,得能轉危為安,明白因由,老夫實在感激不淺。
此刻老夫返舍,據大犬禀報,又知先生博學多才,清高絕俗,又承指示二犬兒尚非下質,可以造就,越發使老夫又慚愧又佩服。
不過此刻老夫親自視察,二犬兒聽說經先生按摩之後,腫消色退,氣血流通,何以從昨晚到此刻,經了這久,尚難開口呢?還乞先生多多賜教,以啟茅塞。
&rdquo 那瞎子此時倏然起立,明杖一放,好像不瞎似的,居然向沐公爺一躬到地,然後說道:&ldquo恕草民殘疾,禮節難周。
&rdquo 沐公爺慌搖手說道:&ldquo先生是世外高人,尊目又有不便,快請坐下談話。
&rdquo說罷,沐天波慌搶過來,扶着瞎子仍回坐原處。
瞎子略一謙遜,
看他外表,卻不驚人,大約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了。
但是說了半天,天瀾的病源總算明白了,究竟怎樣使他複原,依然是個悶葫蘆,不禁笑着說道:&ldquo老先生金科玉律之言,使在下茅塞頓開,令我又感激,又佩服。
現在舍弟病相大白,老先生已有十分把握,非但救了舍弟目前之危,将來舍弟略有寸進,果然像老先生所說一般,今天老先生真可謂恩同再造了。
聽老先生口音,也是本地人氏,未知仙居何處,尊姓雅篆,也乞賜教為幸。
&rdquo 瞎子笑道:&ldquo老朽二十年前隐居滇南,現在卻無家室,姓名也多年不用。
終年風塵仆仆,在黔、桂、蜀、滇之間,憑這一點小小醫術,也算不得行道濟世,無非藉遊曆名山随我素性而已。
現在二公子大約要經過半天一宿,半周天數十個時辰遍身才血道流通,便可蘇醒無事,同好人一樣。
老朽已經遍體按摩,使周身氣血不緻淤滞,決不緻再出毛病,也無須另服他藥。
老朽在此無事,此時告辭了。
&rdquo說罷,俯身一摹,摸着木小箱,便要背上。
沐天波扯住木箱,很着急地說道:&ldquo先生飄然而來,飄然而去,果然清高絕俗。
但是在下這樣讓先生走去,未免太難堪了。
何況自舍弟出事起,直到此時,已打發幾次家将們,快馬飛報,向滇邊家嚴請示,今日定有回谕到來。
倘老先生一走,教我怎樣回答家嚴?不瞞老先生說,寒門以武功起家。
家嚴雖然文官襲爵,統兵巡邊,可是身邊也很有幾位精通武藝,常說舍弟骨格非凡,天生一付練武的好材料,因此家嚴早已決心把舍弟造身文武全材。
&ldquo尤其這幾年,時常留意内外武功名家,敦請前來教授舍弟。
人雖在外,一顆心時時刻刻記挂着我們舍弟。
老先生光降直到此刻,凡有關舍弟身體的言論,不用我吩咐他們,這屋外立着耳朵細聽的家将們,早已絡繹飛報去了。
此處距滇邊,也隻幾百裡路程。
平日家中有事,快馬傳遞,千裡通音,所以寒府一舉一動,家嚴無不明曉如見,何況是舍弟身上的事!不信,請您稍坐一坐,家嚴便有示谕到了。
&rdquo 說猶未畢,忽聽得遠遠铛铛幾聲奇響,其聲清徹,似敲着雲版玉磐之聲,一忽兒足聲雜踏,有無數聽差們,一路傳報,引吭高呼公爺回府了。
沐天波聽得吃了一驚,倏的立起身,向瞎子說道:&ldquo如何,家嚴竟親自趕回來了。
先生暫請屈候,待我去迎接進來。
&rdquo說畢,匆匆出屋去了。
去不多時,沐天波側身前導,引着一位方面大耳,須眉蒼老,衣蟒帶玉的世襲黔國公沐啟元進來,緊跟着四個英壯材官,一色頂胄貫甲,長劍随身。
屋内伴娘丫頭們,悄悄跪了一地,齊喊一聲&ldquo請公爺金安&rdquo。
隻有那瞎子看不見,聽得出,卻扶着一枝明杖,巍然坐在榻邊錦墩上,一動不動。
沐啟元一進屋,隻向瞎子瞥了一眼,急急走到榻邊,側身一坐,凄然喊道:&ldquo瀾兒,為父為你連夜趕回家來,怎的還是如此光景呢?&rdquo一語未畢,滿眼凄惶,竟忍不住在蟒袍上滴下幾點痛惜之淚。
這時天波侍立在側,慌忙說道:&ldquo幸蒙這位先生,學術深湛,指點病源,二弟已決定無礙,尚乞父親寬心。
&rdquo 沐啟元立時二目圓睜,亢聲訓斥道:&ldquo我動身時怎樣吩咐與你?你母親去世以後,你二弟年幼,一切全仗你教導照管。
哪知我離家沒有幾天,便出了事。
你二弟倘有一個好歹,仔細你的腦袋!此刻我要請教這位先生。
無用的廢物,少在我面前惹厭。
&rdquo 天波遭到了申斥,吓得連聲應是,步步後退。
卻不敢真個退出門去,隻可遠遠伺候着。
這時沐公爺轉身向瞎子拱手說道:&ldquo老夫世受皇恩,為國奔走,犬子們少不曉事,持家無方,緻生這樣逆事,這也是老夫失于家教之故。
此次二小犬幸蒙降賜教,得能轉危為安,明白因由,老夫實在感激不淺。
此刻老夫返舍,據大犬禀報,又知先生博學多才,清高絕俗,又承指示二犬兒尚非下質,可以造就,越發使老夫又慚愧又佩服。
不過此刻老夫親自視察,二犬兒聽說經先生按摩之後,腫消色退,氣血流通,何以從昨晚到此刻,經了這久,尚難開口呢?還乞先生多多賜教,以啟茅塞。
&rdquo 那瞎子此時倏然起立,明杖一放,好像不瞎似的,居然向沐公爺一躬到地,然後說道:&ldquo恕草民殘疾,禮節難周。
&rdquo 沐公爺慌搖手說道:&ldquo先生是世外高人,尊目又有不便,快請坐下談話。
&rdquo說罷,沐天波慌搶過來,扶着瞎子仍回坐原處。
瞎子略一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