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外篇
關燈
小
中
大
矣。
其尚知所勉哉。
前輩言士大夫遊藝,必審輕重,且當先有迹者。
學文勝學詩,學詩勝學書,學書勝學圖畫,學圖畫又勝學琴弈之事。
蓋有迹者勝耳。
詩與文工者,傳寫刊布,一化百千萬億,垂之無窮。
字與圖畫工者,系其楮素存亡,稍經摹拓,不免失真;真者百年,不免水火之患。
琴弈之事,雖極精妙,身後何寄。
下琴弈,則非清士所為末技,無足寄名者矣。
西涯先生晚年,耽對棋酒。
春不善棋,然壽村有客,未嘗不與,頗以為勸。
先生曰:“将何消日。
”春曰:“詞翰熟自天成,足娛日力,既惠後生,又垂遠世。
”先生笑曰:“此後生計,吾老不暇為此。
”一日,先生在棋酒間,有奉當道命,以巨軸乞詞翰者。
踵至,先生色弗怡,大書一絕雲:“莫将性命作人情,寫字吟詩總害生。
惟有圖棋堪遣興,客來時複兩三枰。
”春觀之悚然。
知先生前意之所在也。
元許魯齋嘗戒其徒姚燧曰:“弓矢為物,以待盜,使盜得之,亦将待人。
文章固開發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應人之見役。
非其人而與之,與非其人而拒之,均罪也。
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此又遊六藝者所當知。
老杜詩:“黃羊饫不膻,蘆酒多還醉。
”宋人解雲:黃羊出關右塞上,無角,類獐鹿;夷人所造酒,荻管吸瓶中,故曰蘆酒也。
春按:今陝西近蕃地,皆有黃羊,大如數歲抵,而角甚長。
西地羊角皆拳曲,黃羊獨與江南同,而生順後其肉肥美,膏黃厚,而不膻。
川中人造酒,荻管汲瓶,信然。
陝以西人,則高盆貯糟,飲時量多少,注水盆中,竅盆吸之,水盡酒乾,謂之瑣力麻酒,又曰雜麻酒,即蘆酒之遺制。
宋人之所見者,豈未詳耶。
見素林公,舊隐之雲莊,有石其山,天成一碑。
題曰:“吾老,蓋其菟裘地也。
”公長憲湖南,感事乞休。
時弘治間,江西值旱饑,征公都禦史巡撫,事竣再乞休。
正德間,四川盜起,征公督諸路兵有功,三乞休。
今天子,光紹大統,起耕傅岩,詢釣渭濱,公應累征,進尚書,自工改刑,緻理實多。
明年乞休,凡八疏,乃得請歸。
當續題四休,于吾老下,此卷篆字,白岩太宰所書為是也。
卷中諸公詩章,皆和公留别作也。
春惟君子之道二,于出處焉見。
出處系吾身最重。
吾身系天下國家最重。
非吾身重也,吾道重也。
道在出處,出處在時。
吾身有道,則吾身出處,天下國家視焉,不惟其時,疇能不隕獲而充诎哉!古人有入而不能出,往而不能反者。
彼自诿各行其志,然非中道,謂之不識時可也。
吾無論已,而有養志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辄自免去者。
有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便自求解退者。
彼豈不思之爛熟,謂之知足可也。
非為天下國家者也,非真知道者也。
見素公當世,所謂有道君子。
道之著,孔子可師,首陽可希,志匪降也,身不獨善也。
應龍有潛有升,威鳳或下或翔,吾無用此媲其賢矣。
成化間,高都憲上達乞歸,疏稱三宜退。
及征治盜,謂宜再起,功成宜再退,晚自号五宜。
西涯先生雲,古人一宜去,二宜休,皆斂退事。
而能退而出,出而複退,出不徇物,而退不矯情者,為難。
翁蓋甚賢乎高公也。
然則,見素公今日四休事,雖古人中求之,竟誰堪比拟耶? 都督馬公視春趙松雪所書陶詩二十首,于舟中相與玩。
适按《靖節集》,此飲酒之作也。
趙書此,必具其題引,今陶序焉,字上已滅二十三字。
詩其一至其五,滅四字,半滅者六字,其六、七、八、九四篇書與本集其十一,其十二、十三,互相易。
陶序固雲,詞無诠次書前後,趙豈容有他意也。
“百世誰當傳”集本作“當誰”;“此還有真意”,集作“此中”;“人當解其表”,集作“意表”。
“日沒蜀何炳”,集作“當炳”。
“歸鳥趣故林”,集作“趨林”。
“嘯傲東窗下”,集作“東軒”。
“衆草沒其姿”,集作“奇姿”。
“違巳諒非迷”,集作“讵非”。
“竟抱窮苦節”,集作“固窮節”。
“但恐多謬誤”,集作“但恨”或曰集“當誰”,不如作“誰當”。
“趨”作“趣”,于古字通用。
“奇姿”為“其姿”,因本篇有乃“奇”字在。
下句“但恨”為“但”。
恐東坡已如此引用。
趙書改集本字,不為無理。
而春以為,他所書有不可同者。
集本字,為勝矣。
松雪為人書,此不過随手紀錄,正如山谷書孟博傳,默誦間,有二三字疑誤耳。
篇章之互易,與字之不同觀者,皆不必辨。
第賞其筆精可也。
嘉靖乙酉八月二十六日,春與都督公,阻風長蘆,意頗懑,觀此不覺釋然一笑,而複公曰,茲真飲酒之作也乎。
丙子十月之十日夜,春夢與故人别,或有以《李于江集》贈者。
登舟把玩間,得句雲:“江上一樽猶在眼,風前片席已遮出。
看山總是看人意,不得方舟共載還。
”沉哦久之,自雲效李作,不知其何也。
成化間,陳翰林師召,所乘盲馬,售錢六百文。
西涯先生,以詩谂之,有“鬥酒杜陵堪再醉”之句,蓋用子美“三百青銅”語也。
時李刑部若虛,舊屋為積潦所壞,數年不售,竟得銀四兩。
涯翁亦谂之以詩,雲“詞林馬價知多少”,即前師召事也。
前輩居處、乘騎如此,凡口體之奉可知。
今日士夫,一登仕途,必華屋而居,出必驅堅策肥,其于飲食衣物,能省節者幾人。
視數十年前,為費何啻千萬。
噫!可以觀世變矣。
南京守備太監劉琅,自陝西、河南鎮守,至金陵,貪忄林益甚。
盜積既厚,于私第建玉皇閣,延方士,以講爐火。
有術士知其信神異也,每事稱帝命以動之,饕其财無算。
琅有玉縧環,值價百镒,術士绐令獻于玉皇,因遂竊之而去。
或為詩笑曰:“堆金積玉已如山,又向仙門學煉丹。
空裡得來空裡去,玉皇元不系縧環。
”春聞諸周少卿子庚,相與冁然。
姑蘇毛都憲呈,嘗訪楊祠部循吉,因洗浴,辭不出。
後楊訪毛,亦以洗浴辭。
楊索片紙書曰:“君求顧我,我洗浴;我往報君,君洗浴。
我洗浴時,四月八;君洗浴時,六月六。
”遂并剌投而去。
釋氏,四月八日,有浴佛會;世稱六月六日,乃貓犬澡浴之候也。
楊故用此戲之。
春聞巡撫都憲俞公谏雲雲,蓋事之不為虐者。
今世俚語“前人失腳,後人把滑”,即漢諺“前車覆,後車戒”之義也。
李白洲都憲,老不去位,為言者所劾。
白洲愠焉,詠《行路人》,詩雲:“車騎軒軒一道塵,後人相遞促前人。
後人還有人随後,若隻如前後亦嗔。
”其言有味。
誼所謂後車又将覆者,世豈無其人乎?白洲文章名士,其再出,不免覆車、失腳之悔。
然此詩,所以為氐龜則善矣。
故書而藏之。
葉文莊《水東日記》謂,元人文集,如馬祖常、元好問之焯焯,今皆無傳。
春按,元好問,金人也。
金亡遂不仕。
其文為《遺山集》,四十卷,今刻于河南。
馬祖常,有《石田集》,十卷,今刻于陝西。
丁醜八月朔之夕,夢侍涯翁坐。
翁拂箋欲書,趣春檢詩稿,仿佛記其一首二句雲:“金花燦爛錦雲香,上界飛書到幾行。
”因心動,不暇再目,而自續雲:“風雨忽驚吹面冷,不教清夢看成章。
”於是遂醒,可異也。
西涯先生丙午長至《祀陵紀行》詩,末韻雲:“朝趨未報凫飛信,庭觐先陳鯉退詩。
二紀茲行今十度,春來風物合分誰。
”未幾,先生遂丁憩庵憂,間為春言之,以為詩谶。
先生嘗送吾同鄉李天瑞谪官一聯雲:“戒酒不從花底醉,愛舟多在水中居。
”李後被酒過河,溺死。
先生子徵伯,嘗與春度上《題夢筆圖》。
春詩雲:“仙子曾将我,文章莫太奇。
青天鋪作紙,寫處日星垂。
”先生賞之。
徵伯詩雲:“工
其尚知所勉哉。
前輩言士大夫遊藝,必審輕重,且當先有迹者。
學文勝學詩,學詩勝學書,學書勝學圖畫,學圖畫又勝學琴弈之事。
蓋有迹者勝耳。
詩與文工者,傳寫刊布,一化百千萬億,垂之無窮。
字與圖畫工者,系其楮素存亡,稍經摹拓,不免失真;真者百年,不免水火之患。
琴弈之事,雖極精妙,身後何寄。
下琴弈,則非清士所為末技,無足寄名者矣。
西涯先生晚年,耽對棋酒。
春不善棋,然壽村有客,未嘗不與,頗以為勸。
先生曰:“将何消日。
”春曰:“詞翰熟自天成,足娛日力,既惠後生,又垂遠世。
”先生笑曰:“此後生計,吾老不暇為此。
”一日,先生在棋酒間,有奉當道命,以巨軸乞詞翰者。
踵至,先生色弗怡,大書一絕雲:“莫将性命作人情,寫字吟詩總害生。
惟有圖棋堪遣興,客來時複兩三枰。
”春觀之悚然。
知先生前意之所在也。
元許魯齋嘗戒其徒姚燧曰:“弓矢為物,以待盜,使盜得之,亦将待人。
文章固開發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将何以應人之見役。
非其人而與之,與非其人而拒之,均罪也。
非周身斯世之道也。
此又遊六藝者所當知。
老杜詩:“黃羊饫不膻,蘆酒多還醉。
”宋人解雲:黃羊出關右塞上,無角,類獐鹿;夷人所造酒,荻管吸瓶中,故曰蘆酒也。
春按:今陝西近蕃地,皆有黃羊,大如數歲抵,而角甚長。
西地羊角皆拳曲,黃羊獨與江南同,而生順後其肉肥美,膏黃厚,而不膻。
川中人造酒,荻管汲瓶,信然。
陝以西人,則高盆貯糟,飲時量多少,注水盆中,竅盆吸之,水盡酒乾,謂之瑣力麻酒,又曰雜麻酒,即蘆酒之遺制。
宋人之所見者,豈未詳耶。
見素林公,舊隐之雲莊,有石其山,天成一碑。
題曰:“吾老,蓋其菟裘地也。
”公長憲湖南,感事乞休。
時弘治間,江西值旱饑,征公都禦史巡撫,事竣再乞休。
正德間,四川盜起,征公督諸路兵有功,三乞休。
今天子,光紹大統,起耕傅岩,詢釣渭濱,公應累征,進尚書,自工改刑,緻理實多。
明年乞休,凡八疏,乃得請歸。
當續題四休,于吾老下,此卷篆字,白岩太宰所書為是也。
卷中諸公詩章,皆和公留别作也。
春惟君子之道二,于出處焉見。
出處系吾身最重。
吾身系天下國家最重。
非吾身重也,吾道重也。
道在出處,出處在時。
吾身有道,則吾身出處,天下國家視焉,不惟其時,疇能不隕獲而充诎哉!古人有入而不能出,往而不能反者。
彼自诿各行其志,然非中道,謂之不識時可也。
吾無論已,而有養志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辄自免去者。
有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便自求解退者。
彼豈不思之爛熟,謂之知足可也。
非為天下國家者也,非真知道者也。
見素公當世,所謂有道君子。
道之著,孔子可師,首陽可希,志匪降也,身不獨善也。
應龍有潛有升,威鳳或下或翔,吾無用此媲其賢矣。
成化間,高都憲上達乞歸,疏稱三宜退。
及征治盜,謂宜再起,功成宜再退,晚自号五宜。
西涯先生雲,古人一宜去,二宜休,皆斂退事。
而能退而出,出而複退,出不徇物,而退不矯情者,為難。
翁蓋甚賢乎高公也。
然則,見素公今日四休事,雖古人中求之,竟誰堪比拟耶? 都督馬公視春趙松雪所書陶詩二十首,于舟中相與玩。
适按《靖節集》,此飲酒之作也。
趙書此,必具其題引,今陶序焉,字上已滅二十三字。
詩其一至其五,滅四字,半滅者六字,其六、七、八、九四篇書與本集其十一,其十二、十三,互相易。
陶序固雲,詞無诠次書前後,趙豈容有他意也。
“百世誰當傳”集本作“當誰”;“此還有真意”,集作“此中”;“人當解其表”,集作“意表”。
“日沒蜀何炳”,集作“當炳”。
“歸鳥趣故林”,集作“趨林”。
“嘯傲東窗下”,集作“東軒”。
“衆草沒其姿”,集作“奇姿”。
“違巳諒非迷”,集作“讵非”。
“竟抱窮苦節”,集作“固窮節”。
“但恐多謬誤”,集作“但恨”或曰集“當誰”,不如作“誰當”。
“趨”作“趣”,于古字通用。
“奇姿”為“其姿”,因本篇有乃“奇”字在。
下句“但恨”為“但”。
恐東坡已如此引用。
趙書改集本字,不為無理。
而春以為,他所書有不可同者。
集本字,為勝矣。
松雪為人書,此不過随手紀錄,正如山谷書孟博傳,默誦間,有二三字疑誤耳。
篇章之互易,與字之不同觀者,皆不必辨。
第賞其筆精可也。
嘉靖乙酉八月二十六日,春與都督公,阻風長蘆,意頗懑,觀此不覺釋然一笑,而複公曰,茲真飲酒之作也乎。
丙子十月之十日夜,春夢與故人别,或有以《李于江集》贈者。
登舟把玩間,得句雲:“江上一樽猶在眼,風前片席已遮出。
看山總是看人意,不得方舟共載還。
”沉哦久之,自雲效李作,不知其何也。
成化間,陳翰林師召,所乘盲馬,售錢六百文。
西涯先生,以詩谂之,有“鬥酒杜陵堪再醉”之句,蓋用子美“三百青銅”語也。
時李刑部若虛,舊屋為積潦所壞,數年不售,竟得銀四兩。
涯翁亦谂之以詩,雲“詞林馬價知多少”,即前師召事也。
前輩居處、乘騎如此,凡口體之奉可知。
今日士夫,一登仕途,必華屋而居,出必驅堅策肥,其于飲食衣物,能省節者幾人。
視數十年前,為費何啻千萬。
噫!可以觀世變矣。
南京守備太監劉琅,自陝西、河南鎮守,至金陵,貪忄林益甚。
盜積既厚,于私第建玉皇閣,延方士,以講爐火。
有術士知其信神異也,每事稱帝命以動之,饕其财無算。
琅有玉縧環,值價百镒,術士绐令獻于玉皇,因遂竊之而去。
或為詩笑曰:“堆金積玉已如山,又向仙門學煉丹。
空裡得來空裡去,玉皇元不系縧環。
”春聞諸周少卿子庚,相與冁然。
姑蘇毛都憲呈,嘗訪楊祠部循吉,因洗浴,辭不出。
後楊訪毛,亦以洗浴辭。
楊索片紙書曰:“君求顧我,我洗浴;我往報君,君洗浴。
我洗浴時,四月八;君洗浴時,六月六。
”遂并剌投而去。
釋氏,四月八日,有浴佛會;世稱六月六日,乃貓犬澡浴之候也。
楊故用此戲之。
春聞巡撫都憲俞公谏雲雲,蓋事之不為虐者。
今世俚語“前人失腳,後人把滑”,即漢諺“前車覆,後車戒”之義也。
李白洲都憲,老不去位,為言者所劾。
白洲愠焉,詠《行路人》,詩雲:“車騎軒軒一道塵,後人相遞促前人。
後人還有人随後,若隻如前後亦嗔。
”其言有味。
誼所謂後車又将覆者,世豈無其人乎?白洲文章名士,其再出,不免覆車、失腳之悔。
然此詩,所以為氐龜則善矣。
故書而藏之。
葉文莊《水東日記》謂,元人文集,如馬祖常、元好問之焯焯,今皆無傳。
春按,元好問,金人也。
金亡遂不仕。
其文為《遺山集》,四十卷,今刻于河南。
馬祖常,有《石田集》,十卷,今刻于陝西。
丁醜八月朔之夕,夢侍涯翁坐。
翁拂箋欲書,趣春檢詩稿,仿佛記其一首二句雲:“金花燦爛錦雲香,上界飛書到幾行。
”因心動,不暇再目,而自續雲:“風雨忽驚吹面冷,不教清夢看成章。
”於是遂醒,可異也。
西涯先生丙午長至《祀陵紀行》詩,末韻雲:“朝趨未報凫飛信,庭觐先陳鯉退詩。
二紀茲行今十度,春來風物合分誰。
”未幾,先生遂丁憩庵憂,間為春言之,以為詩谶。
先生嘗送吾同鄉李天瑞谪官一聯雲:“戒酒不從花底醉,愛舟多在水中居。
”李後被酒過河,溺死。
先生子徵伯,嘗與春度上《題夢筆圖》。
春詩雲:“仙子曾将我,文章莫太奇。
青天鋪作紙,寫處日星垂。
”先生賞之。
徵伯詩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