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外篇

關燈
有人間得通用者。

    我太祖創置,一皆取義玄象方儀,聞之知其為天府也。

    《祖訓》:宮殿之外,離宮别館,不許營造。

    神孫萬代,守為家法。

    鮮奇扁榜,自不容側其間。

    於戲,是豈前代之所能及哉! 嵩陽縣東九十裡有山,實産黑鉛。

    山窟穴彌望,鉛生山石間。

    自昔居民裹糧于此,鑿以入,随礦脈所在高下,曲折分析探取,有入深二三裡、五七裡所者。

    人挾水牛角,貯油燃照,所得或多或少,相補湊。

    大率日計直銀數,星布直疋,視耕棄者,得利速且倍。

    故傍近惰農,或趨之穴内,深杳險峻,至有鑿空石裂土崩,死生莫保。

    且鉛氣毒人,若深入久探,連月不出,則皮膚痿黃,腹膨脹不能食,多緻疾而斃。

    故采者或十數日即歸家,稍休複往,如是不止。

    歲月漸久,嬰毒漸深,莫能免于疾以斃。

    然利所在,竟不能自止。

    夫民苟勤力農棄,衣食所得,亦足自養,盡命而終,豈有冒險緻疾之虞。

    而以此隕命而不悔,利之誤人如此哉。

     嵩陽因産鉛之故,居民多制胡粉為業。

    其法,鉛塊懸酒缸内,封閉之四十九日始開,則鉛化為粉矣。

    化弗白者,炒為黃丹。

    黃丹渣為蜜陀僧。

    凡此三物,收利甚博。

    人有資之而得富者。

    然其鉛氣有毒,制者必食犬肉,飲酒,以禦之。

    若枵腹中其毒,辄病至死。

    業久之家,長幼為毒熏蒸,多痿黃,旋緻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至阖戶無遺類。

    籲,可畏哉!而縣人急其利,不恤其害。

    繼之者,自昔至今,相競不已也。

    世之鄙夫,貪目前忘日後,牽于幸得,而甘取禍者,其獨此一事哉?是事,孫君原貞曾有說戒其縣之人。

    春分守河南道,其地為重,緻戒雲。

     周世宗顯德中,至淮南,嘗言前、塗二山,為濠州朝岡,有王者氣。

    後三百年,而我太祖出焉。

    地理之符,豈偶然哉! 南京守備太監劉郎,自陝西、河南鎮守至金陵,貪忄林益甚。

    資積既厚,于私第建玉皇閣,延方外,以講爐火。

    有術士知其信神異也,每事稱帝命以動之,饕其财無算。

    郎有玉縧環,直價百镒。

    術士绐令獻于玉皇,因遂竊之而去。

    或為詩笑曰:“堆金積玉已如山,又向仙門學煉丹。

    空裡得來空裡去,玉皇元不系縧環。

    ”春聞諸周少卿子庚,相與冁然。

     圓泉水,在郴州城南二十裡會勝寺側。

    張又新《煎茶記》自述,于僧室得一書,見陸羽與李季卿“論水”之目二十,而此其第十八者也。

    又新《記》始雲,劉伯刍稱水之宜茶,有七等,楊子江南零水第一,挹而試之,誠如其說。

    及刺永嘉,過桐廬嚴陵濑,家人用水潑陳黑壞茶,皆芳香,以煎佳茶,鮮馥不可名,愈于楊子南零殊遠。

    至永嘉,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

    今考又新僧室所得書,水品次第,以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為冠,而桐廬嚴陵濑水第十九,又在圓泉之後,所謂仙岩瀑布弗與焉。

    然則,吾郡是水者,容可以其品目稍下,而遽輕視耶。

    張舜民谪郴時,求是水不得,而以永慶寺泉當之,是水既出永慶,寺雖美不足複稱。

    後人特緣張愛,名浮休泉。

    永慶寺基,今入學宮;浮休泉已就湮圓泉水。

    春親口其上,信有異脈。

    茶記不虛著也。

    獨念盛洪之《荊州記》雲,桂陽縣有圓水,一邊冷,一邊暖。

    冷處清且綠,暖處白且濁。

    吾郡圓泉水外,别無圓水。

    水今無此異,豈水脈今與昔不同耶?意者,昔人好奇,耳目僻遠地得鑿空言之,以詫駭,常情耳。

    此等記錄,天下往往而有,事非驗之,聞見弗信可也。

     燕泉,春别号也。

    郴城之西南,有燕泉者,在桂林坊東,而春先人故居之西,相去數十步耳。

    泉仰噴沙石間,寒冽而甘,四時不涸,傍泉居人,取汲焉。

    謂之燕者,春燕來時,泛濫東流,合三川水,過遊魚案,入通波堰,有灌田之利。

    燕去則否,南天秋雨多,燕之去,泉與農無功矣。

    宋折樞密彥質谪郴時所居,考郡志,殆即春所居之地。

    折寓郴,号葆光居士,嘗作引春亭于泉上,為杯觞曲水。

    又作春和堂,日遊宴其間。

    今遺址具存。

    春頃就故居之南隙,展鑿一塘,得青石數段,合之則昔人之所為杯觞者,其折之遺物。

    數塘引泉流,種荷養魚,自春徂秋,弗盈弗縮。

    方茲泉之急田利,春不敢專,及其剩于農也,春獨有之,而人不以為嫌,春故于茲泉托是号焉。

    昔人所有亭塘觞詠之樂,宛然在目。

    第欲效其所為,而愧其力之弗能舉,且弗暇也。

    家山别後,重懷丘首,簡諸知己,各著文詩,庶以名泉有永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