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骨肉見天真相依為命 稻粱謀晚計刻苦經年
關燈
小
中
大
劉校長和周家父子這一番談話,和其餘三家村裡先生說的言語,當然是兩樣。
在這兩個月之後,小牛子用了周計春的名字,就插進小學六年級的班次來讀書。
因為這個劉校長和全村子裡的莊稼人,都來往得很好,所以劉校長說的話,總可以引起多數人的注意。
這時,劉校長特意收了周計春做免費生,而且一來就把他放在第六年級,讀一年書,小學就可以畢業了。
鄉下人見校長如此器重周計春,又是一年抵人家讀六年書,大家莫名其所以,就互相傳言着說:周世良的兒子了不得,是一個神童!将來一定要做大官。
這裡世良客客氣氣和東家商量,東家怎樣也不松口。
看看到了夕陽西下,東家回家有許多路,如何能走,索性留在這裡過宿,又把王大媽母女請來做飯。
這菜園就在廚房後面,聽到父親和王大媽在那裡談話。
父親說:“大嫂子!請你替我算算這盤賬,東家這田,是十五租,插他一石五鬥種,要歸他二十擔稻。
但是我今年實實在在隻打了三十二擔稻,除了東家的,我隻有十二擔稻。
牛糞,種子,人工,都在這十二擔稻裡刨銷,白忙了,恐怕還是不夠。
我的好處,就是種一季大麥,可以打個六七石,現在我氣力不行了,孩子又念書,教我請工來和東家種田,我更不上算了。
”說着,咳嗽了一陣,就聽到王大媽道:“小菊子!你那朵花呢?那是人家做喜事送的,你也留到過年戴呀。
”小菊子道:“計春哥拿去了。
”王大媽笑着打了一個哈哈,接着說道:“你不知道害羞罷了。
計春是學生,也不明白嗎?全村子裡人,常是拿你兩人開心,你們還是一點都不躲避。
周大!我這個孩子,真給你了,你到底是要不要呢?”世良道:“難道以前說的,都不是真給嗎?”哈哈大笑一陣。
計春站在菜園裡,卻聽得有趣,正想父親跟着再說下去,但是隻這一個哈哈,父親就走開了。
諸事辦妥帖了,計春也就由學校裡回來,一走進門,便看到堆稻的那間屋子裡,端端正正坐着一位老先生,灰布羊皮袍之外,罩着青布羊皮馬褂,真是個有福的樣子。
他頭頂瓜皮絨帽,足登絨面大棉窩,這還不算,父親私有的那個泥火籠子,也放在他腳下烘腳。
他雖是三年前見過東家一次,現在有些不清楚了。
但是一看之下,他就知道是東家來了。
走向前去,笑嘻嘻地叫了一聲:“東家老爹!” 說話時,一陣雨點,打着瓦上,清脆之極。
窗子外的北瓜藤,被風刮着,唆唆作響。
計春道:“天氣多涼呀!秋蚊子也叮得厲害。
”他躺在床上,兩手抄了帳子,伸出一個頭來。
周世良道:“我實在不要睡。
”計春笑道:“你再不睡,我就要吹燈了。
”說着,呼的一聲,将桌上那盞油燈吹滅了,立刻屋子裡漆黑。
周世良不覺哈哈大笑道:“你這孩子,也是淘氣。
”說畢,他也隻好上床睡覺去了。
計春鋪着被褥,放好枕頭,又找了一把蒲扇來,跪在床褥上,向帳子犄角裡,四處打掃蚊子。
打掃幹淨了,放下帳子來,對父親道:“你睡罷。
我來和你縫起這塊補丁來。
”周世良身子一偏,将手上的衣服,藏到一邊去,笑道:“你不要動手,我自己快縫起來了。
” 計春究竟是個十四歲的孩子,他知道什麼是虛榮?什麼是真理?隻是鄉下人異口同聲地,稱贊他是神童,又稱贊他是孝子,無人不對他客氣三分,就是他所欽慕的大老爹,見着了,也遠遠地站住了點上一個頭。
這樣一來,倒讓計春受了一種拘束,怕人說他孝心是假的,倒處處要謹慎起來。
因之他這個孝子的名稱,也就始終和神童兩個字緊密地聯結着。
王大媽見滿鄉滿村,無一人不談着周計春,越是想結這一門子好親。
周家有什麼事,常是來照料着。
計春用筷子指着荞麥道:“爹!你看,這荞麥有一大半是我種的,長得也很好。
”世良道:“念書的人,隻管念書,就别管種田的事了。
”計春道:“我要念出了書,爹!你也就不用種田了,像東家鳳大老爹一樣,好好地供養你老太爺。
” 計春正想說兩句話,隻見小菊子提了一壺茶,由廚房裡走了出來。
她今天不但把辮子梳得溜光,而且前面還梳了一道劉海發,身上穿了一件毛藍布褂子,還滾了紅辮條,臉上也不知是抹了什麼粉,倒雪白的一層。
她低着頭将茶壺送到了桌上,回頭來看道:“小……”她望了世良一下,突然把下面“牛子”兩個字頓住,笑向計春道:“你和我到菜園子裡去,掐幾片青蒜葉來。
”計春笑着跟了她去。
計春望了小菊子,扒着碗裡的飯,隻管是笑。
因為小菊子媽說過,要把小菊子許配自己做老婆,因之自己在同村子裡的女孩子中間,對于她卻是另眼相看。
計春又坐下來了,望了他父親的臉,隻管笑着。
周世良瞅了他一眼道:“你笑些什麼?”計春道:“爹!我看你也太苦了……”說到這裡,用手搔了幾搔頭
在這兩個月之後,小牛子用了周計春的名字,就插進小學六年級的班次來讀書。
因為這個劉校長和全村子裡的莊稼人,都來往得很好,所以劉校長說的話,總可以引起多數人的注意。
這時,劉校長特意收了周計春做免費生,而且一來就把他放在第六年級,讀一年書,小學就可以畢業了。
鄉下人見校長如此器重周計春,又是一年抵人家讀六年書,大家莫名其所以,就互相傳言着說:周世良的兒子了不得,是一個神童!将來一定要做大官。
這裡世良客客氣氣和東家商量,東家怎樣也不松口。
看看到了夕陽西下,東家回家有許多路,如何能走,索性留在這裡過宿,又把王大媽母女請來做飯。
這菜園就在廚房後面,聽到父親和王大媽在那裡談話。
父親說:“大嫂子!請你替我算算這盤賬,東家這田,是十五租,插他一石五鬥種,要歸他二十擔稻。
但是我今年實實在在隻打了三十二擔稻,除了東家的,我隻有十二擔稻。
牛糞,種子,人工,都在這十二擔稻裡刨銷,白忙了,恐怕還是不夠。
我的好處,就是種一季大麥,可以打個六七石,現在我氣力不行了,孩子又念書,教我請工來和東家種田,我更不上算了。
”說着,咳嗽了一陣,就聽到王大媽道:“小菊子!你那朵花呢?那是人家做喜事送的,你也留到過年戴呀。
”小菊子道:“計春哥拿去了。
”王大媽笑着打了一個哈哈,接着說道:“你不知道害羞罷了。
計春是學生,也不明白嗎?全村子裡人,常是拿你兩人開心,你們還是一點都不躲避。
周大!我這個孩子,真給你了,你到底是要不要呢?”世良道:“難道以前說的,都不是真給嗎?”哈哈大笑一陣。
計春站在菜園裡,卻聽得有趣,正想父親跟着再說下去,但是隻這一個哈哈,父親就走開了。
諸事辦妥帖了,計春也就由學校裡回來,一走進門,便看到堆稻的那間屋子裡,端端正正坐着一位老先生,灰布羊皮袍之外,罩着青布羊皮馬褂,真是個有福的樣子。
他頭頂瓜皮絨帽,足登絨面大棉窩,這還不算,父親私有的那個泥火籠子,也放在他腳下烘腳。
他雖是三年前見過東家一次,現在有些不清楚了。
但是一看之下,他就知道是東家來了。
走向前去,笑嘻嘻地叫了一聲:“東家老爹!” 說話時,一陣雨點,打着瓦上,清脆之極。
窗子外的北瓜藤,被風刮着,唆唆作響。
計春道:“天氣多涼呀!秋蚊子也叮得厲害。
”他躺在床上,兩手抄了帳子,伸出一個頭來。
周世良道:“我實在不要睡。
”計春笑道:“你再不睡,我就要吹燈了。
”說着,呼的一聲,将桌上那盞油燈吹滅了,立刻屋子裡漆黑。
周世良不覺哈哈大笑道:“你這孩子,也是淘氣。
”說畢,他也隻好上床睡覺去了。
計春鋪着被褥,放好枕頭,又找了一把蒲扇來,跪在床褥上,向帳子犄角裡,四處打掃蚊子。
打掃幹淨了,放下帳子來,對父親道:“你睡罷。
我來和你縫起這塊補丁來。
”周世良身子一偏,将手上的衣服,藏到一邊去,笑道:“你不要動手,我自己快縫起來了。
” 計春究竟是個十四歲的孩子,他知道什麼是虛榮?什麼是真理?隻是鄉下人異口同聲地,稱贊他是神童,又稱贊他是孝子,無人不對他客氣三分,就是他所欽慕的大老爹,見着了,也遠遠地站住了點上一個頭。
這樣一來,倒讓計春受了一種拘束,怕人說他孝心是假的,倒處處要謹慎起來。
因之他這個孝子的名稱,也就始終和神童兩個字緊密地聯結着。
王大媽見滿鄉滿村,無一人不談着周計春,越是想結這一門子好親。
周家有什麼事,常是來照料着。
計春用筷子指着荞麥道:“爹!你看,這荞麥有一大半是我種的,長得也很好。
”世良道:“念書的人,隻管念書,就别管種田的事了。
”計春道:“我要念出了書,爹!你也就不用種田了,像東家鳳大老爹一樣,好好地供養你老太爺。
” 計春正想說兩句話,隻見小菊子提了一壺茶,由廚房裡走了出來。
她今天不但把辮子梳得溜光,而且前面還梳了一道劉海發,身上穿了一件毛藍布褂子,還滾了紅辮條,臉上也不知是抹了什麼粉,倒雪白的一層。
她低着頭将茶壺送到了桌上,回頭來看道:“小……”她望了世良一下,突然把下面“牛子”兩個字頓住,笑向計春道:“你和我到菜園子裡去,掐幾片青蒜葉來。
”計春笑着跟了她去。
計春望了小菊子,扒着碗裡的飯,隻管是笑。
因為小菊子媽說過,要把小菊子許配自己做老婆,因之自己在同村子裡的女孩子中間,對于她卻是另眼相看。
計春又坐下來了,望了他父親的臉,隻管笑着。
周世良瞅了他一眼道:“你笑些什麼?”計春道:“爹!我看你也太苦了……”說到這裡,用手搔了幾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