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進攻朝鮮半島是在窩闊台繼承成吉思汗之位、成為蒙古合罕之後開始的。

    而成吉思汗是從蒙古的一個部落起步,逐漸成為全蒙古的首領的。

    在他的一生中,讨伐金國[14],占領黃河以北的土地,滅西遼,入侵花剌子模[15],席卷中亞大地,又揮戈向東滅了西夏[16]。

    在數次進攻金國的途中他患了病,後駕崩于甘肅省六盤山以南。

     那之後第三年,也就是一二二九年,窩闊台即位。

    他在位十三年,不能說很長,但在位期間,他繼承了成吉思汗的遺志,滅掉了蒙古多年的宿敵金國,又對宋發起了進攻。

    而在此次大戰進行的同時,他還發兵攻打遼東那牆頭草一般、時而反叛時而臣服的金的殘存勢力,在将其平定之後,漸漸地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朝鮮半島的高麗。

     高麗在此之前的成吉思汗的時代有一段時期也曾向蒙古納貢,但這并非隻是因為怯于蒙古的武力。

    但在窩闊台[17]即位三年之後,蒙将撒裡答突然出現在了半島的北部,其對高麗動武征服的野心昭然若揭。

    很快地,從那年秋天到第二年冬,撒裡答所率領的蒙古兵攻下了高麗西北部的十多座城池,并在安州打敗了北上前來駐防的高麗軍。

    之後撒裡答麾下的三支部隊更是推進到開京城外,逼迫高麗投降。

    西曆一二三一年,即高宗十八年,此時太子倎才十三歲。

    高麗不得已表示了臣服,獻上了大量的金銀财寶,被迫允許達魯花赤[18]進駐西京(平壤)以北的十四座城。

    達魯花赤是監察占領區的民政事務的蒙古官員的稱謂,當然該占領地所有事務的權利都歸屬于達魯花赤。

     撒裡答當年就留在了半島上。

    第二年,即一二三二年春又在開京以下的各個州府設置了七十二名達魯花赤,之後才陸續撤離了半島。

    但身在遼東的撒裡答卻又強行要求在都城開京也設置統領高麗全國事務的達魯花赤。

    他任命契丹人都旦負責,并把他派到了開京。

    都旦赴任沒多久,就命令高麗進獻水獺皮一千張,并強迫高麗國王以下的諸王、公主、郡主、大官人[19]交付童男童女五百以及衆多工匠,以充作秃魯花(人質)。

    高宗把使者派到遼東的撒裡答處,表示水獺皮可以按要求進獻,至于秃魯花,鑒于本國的窘狀,實在難以做到,還請寬恕。

    撒裡答大怒,把使者趕離了漠北。

     對于蒙古提出的這等過分的要求,高麗的君臣們實在難以忍受,于是大家決定叛離蒙古,把都城從開京遷到了不遠的江華島。

    又讓各道的百姓都前往山中或是海島上避難。

    高麗兵也對進駐北邊各城的達魯花赤發動了襲擊。

     這年秋天,撒裡答率大軍侵入半島北部,派使者到江華島要求高宗離島。

    江華島天然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沒有海戰知識的蒙古部隊根本無從下手。

    高宗沒有答應。

    不久撒裡答開始出兵。

    他從都城開京南下,攻陷了漢陽山城(京城),迫近龍仁城,在那裡被高麗的一名僧侶從城内射出的箭射中身亡。

    在這場戰役中,八公山符仁寺所收藏的高麗國寶&mdash&mdash 《大藏經》的經版[20]被越過小白山脈進入半島東南部的蒙古的一支部隊焚燒殆盡。

     由于指揮者撒裡答已死,蒙古兵無奈隻得從半島撤離。

     但在一二三五年,蒙将唐古又率兵出現在半島上。

    唐古的部隊沒有試圖與江都的官員們進行任何交涉,隻是盡情地蹂躏着半島全土,時間長達六年。

    慶州皇龍寺塔被燒就發生在此期間。

     國土荒廢得難以用言語形容,終于在一二三九年十二月,不堪蹂躏之苦的高宗讓王族新安公佺,以及王族的子弟即位之後,以高麗君臣們依然沒離開江華島為由下令出兵,于是半島又被蒙将阿母侃所率大軍的馬蹄肆意踐踏。

     十人前往蒙古入朝,更在一二四一年把王族永甯公作為人質送往蒙古,雖然這隻是權宜之計,但也不失為逃避劫難的一個方法。

    但在一二四六年七月貴由大汗[21] 貴由大汗在位三年便駕崩,之後蒙哥繼位。

    蒙哥也逼迫高麗王離開江華島并遷都,聽聞對方不從,當即任命屬于蒙古王族的也古為主将發兵出征半島。

    高宗和蒙古軍交涉,表示等其一撤退就讓弟弟安慶公淐入朝。

     但蒙哥并不滿足于隻讓高麗王族中的一員入朝,他任命劄剌兒帶為征東元帥大舉進攻半島。

    這次侵略從一二五四年開始,在蒙哥駕崩前長達六年的時間裡都在斷斷續續地進行。

    劄剌兒帶第一次出現在半島這一年的事迹記載于《高麗史》中。

     &mdash&mdash蒙兵所虜男女無慮二十萬六千八百餘人,殺戮者不可勝計,所經州郡皆為煨燼,自有蒙兵之亂未甚于此時也。

     自此開始,比這更殘酷的事情便年複一年出現。

    侵略軍每年秋天到來之後,通常會将稻谷盡數收割,在全國大肆劫掠,搶走無數男女老少,殺死膽敢反抗之人。

    于是每次蒙古兵到來時,百姓們,包括城裡的守兵們都隻能棄城逃往山中。

     一二五七年,江華島上的高麗王高宗終于決定服從蒙古大汗的臣服要求。

    他先是讓弟弟安慶公淐入朝蒙古,緊接着又把将軍樸希實也派往蒙古。

    當年十二月淐離開江都,一年之後,也就是在淐回國後第二年一二五八年十二月,樸希實出發。

    淐和樸希實都是為了就降服條件進行斡旋。

    但這一年江都的高麗王朝圍繞着是和還是戰的問題一直搖擺不定。

    由于一個突發事件,常年掌握實權的主戰派武官崔氏一族意外覆滅。

    在崔氏被除掉之後,高宗才終于能夠自主采取行動。

     為了盡快達成投降事宜,才有了太子倎的奉降表入朝一事。

     倎離開江華島兩個月後,蒙古兵一侵入島上就立即把城毀了。

    在漸漸變得熾烈的夏日陽光中,在受蒙兵指揮的高麗民衆的手中,江都的内城和外城的主要部分都被悉數毀壞。

     在這種紛亂喧嚣之中,六月三十日的傍晚,高宗薨逝了。

    對高宗來說,他沒有過上一天安穩的日子。

     蒙古新帝忽必烈下達給高麗新王元宗的诏書中所記載的事情沒有一件是虛的。

    所有事情都按诏書的要求執行了。

    放還逃兵和俘虜一事在诏書下發之後沒過多久就實現了。

    被抓到或是主動移居蒙古的四百四十戶高麗人很快就被送回了高麗。

    此外,派到蒙古祝賀新帝即位的王族永安公僖八月回國了。

    僖把自己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