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咨而寤。
質明周至,故異而優禮之。
己未應試鴻博,賦題《璿玑玉衡》。
恍悟前夢,文思沛然,一如夙構。
遂取一等第九名,授檢讨,纂修《明史》。
周适分得《于忠肅傳》,同官有以易儲事議之者,周立辯其誣,論始定。
初,周赴試後,有平韓卿者精于數,董公使為周占之,當得祭酒。
董雲太尊,曰:“否則助教。
”及命下謝恩,章服未具,假之平原張良哉官助教者。
始信平言有驗也。
西藏達蔔喇岩前有前朝《紀功碑》,漫漶剝蝕,僅存十六字雲:“雲山為劍,風樹為旗。
用彰我武,永靖邊夷。
”不知建于何時。
本朝康熙六十年,蒙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及土伯特酋長以西藏平定,請于彼地建碑紀績,奉旨準行。
以禦制碑文頌發泐石,仰見皇威廣播,聲教遐敷,千古為昭矣。
康熙辛醜狀元聊城鄧悔廬鐘嶽,工書法,友愛諸弟,或暮歸過時,必俟于門,諸弟不敢夜出。
鄉黨重之。
李文襄公之芳,由順治丁亥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剛正沉毅。
總督浙江時,平定耿逆不動聲色,以身系天下之重,使數千裡危而複安。
真社稷臣也。
黃陂王宗伯澤宏未第時,自黃岡赴京,過廬山宿蓮花宮。
未晚而睡,夢坐大殿,見衆僧誦經,取案上棗數枚啖之,遂醒,口中尚有餘味。
正訝間,忽見衆僧掌燈列席。
問之,是日乃此庵主淨月上人忌辰,衆方祭祀。
宗伯大異,起視所供棗,頂上微缺如少數枚者,乃悟前身即淨月也。
士未遇時,遭人白眼,得志後猶憶及之,甚或見諸語言文字間,要非盛德事也,然亦有足快人意者。
德清蔡狀元啟僔赴公車時,有同年為山陽令,投刺往谒。
令批其刺,令阍人查明回複,蔡怫然而去。
及第後,令以厚帑謝過。
卻之,寄詩雲:“一肩行李上長安,風雪誰憐範叔寒。
寄語山陽賢令尹,查明須向榜頭看。
” 孫侍郎在豐官侍講時,上命講“性相近也”。
對曰:“性本聖愚一樣,但此論義理之性。
若氣質之性,便不能一樣。
” 上曰:“義理、氣質有兩個性乎?”對曰:“義理即在氣質之中,二者一也。
”上嘉賞之。
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十四日,上禦乾清門,宴内閣大學士、學士、各部院等堂官、翰林院學士、講讀、日講、編檢、詹事坊局、科道掌印官九十三員。
敕諸臣歡忻暢飲,笑語無禁。
宴畢,複命近禦座前觀燈,更賜卮酒,霑醉者令内官扶掖而行。
明日禦制《升平嘉宴詩序》,首唱“麗日和風被萬方”句。
群臣集太和殿下,仿柏梁體以次賦詩九十三韻。
宣上德而通下情,雖卿雲糺缦之辭不是過也。
安溪李文貞公光地,未達時祈夢于神,贈以一聯雲:“富貴無心想,功名總不成。
”覺而惡之。
後中康熙庚戌科進士,官至相國。
方知戌字似成而非成字,想字去心恰是相字。
蔡宗伯升元《紀恩集》載其《傳胪詩》雲:“入對彤廷策萬言,句胪高唱帝臨軒。
君恩獨被臣家渥,十二年間兩狀元。
” 一時傳誦,以為科名盛事。
範忠貞公承谟撫浙時,杭之西溪有虎攫人,遣卒往捕不得,公患之。
一日,自詣水月和尚蔔之,告以故。
和尚答雲:“山頭大蟲任打,門内大蟲莫惹。
”公不悟,未幾遷閩督,殉逆藩之難,乃悟門内大蟲閩字也。
事由前定,信然。
易州範良鼒女,許字未婚而夫死,女聞之自缢。
庭前海棠一株方花,甚秾豔,烈女死,花忽盡變為白。
一時文士歌詠甚多。
江南尤生将赴鄉試,而苦無赀。
夜夢人告曰:“市橋下有白金二錠,重二十兩,五更可往取之。
”如言而往,無所見。
再夢,再往,亦如之。
橋側有銀工某,怪其數早行,邀詢之,以實告,且歎鬼神之弄人也。
至晚又夢,且促其早往,至則果有白金如數。
銀工觇得之,又邀而問焉,對以故,且示之金。
銀工曰:“誤矣。
吾昨聞君述夢以為癡,聊熔鉛錫以戲君耳,不意誤取箧中金以往。
然神先告君,特假手于我。
此定數也。
” 即舉以相贈。
是科尤領薦,乃倍酬銀工。
順天萬維嶽嵩,順治丁酉解元,康熙庚戌進士。
其入學題乃“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食饩,則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丁酉領解,首題即“顔淵喟然章。
”明年世祖禦試,題“克己複熙朝新語。
禮為仁。
”自謂平生與複聖有因緣。
比庚戌會試,題無顔子語,意頗不怿。
及榜發中式,房師乃曲阜顔主事光敏也。
宣城自本朝來,科甲最少。
康熙己未,施愚山閏章、高阮懷詠、孫予立卓以辟薦,茆楚畹薦馨以鼎甲
質明周至,故異而優禮之。
己未應試鴻博,賦題《璿玑玉衡》。
恍悟前夢,文思沛然,一如夙構。
遂取一等第九名,授檢讨,纂修《明史》。
周适分得《于忠肅傳》,同官有以易儲事議之者,周立辯其誣,論始定。
初,周赴試後,有平韓卿者精于數,董公使為周占之,當得祭酒。
董雲太尊,曰:“否則助教。
”及命下謝恩,章服未具,假之平原張良哉官助教者。
始信平言有驗也。
西藏達蔔喇岩前有前朝《紀功碑》,漫漶剝蝕,僅存十六字雲:“雲山為劍,風樹為旗。
用彰我武,永靖邊夷。
”不知建于何時。
本朝康熙六十年,蒙古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及土伯特酋長以西藏平定,請于彼地建碑紀績,奉旨準行。
以禦制碑文頌發泐石,仰見皇威廣播,聲教遐敷,千古為昭矣。
康熙辛醜狀元聊城鄧悔廬鐘嶽,工書法,友愛諸弟,或暮歸過時,必俟于門,諸弟不敢夜出。
鄉黨重之。
李文襄公之芳,由順治丁亥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剛正沉毅。
總督浙江時,平定耿逆不動聲色,以身系天下之重,使數千裡危而複安。
真社稷臣也。
黃陂王宗伯澤宏未第時,自黃岡赴京,過廬山宿蓮花宮。
未晚而睡,夢坐大殿,見衆僧誦經,取案上棗數枚啖之,遂醒,口中尚有餘味。
正訝間,忽見衆僧掌燈列席。
問之,是日乃此庵主淨月上人忌辰,衆方祭祀。
宗伯大異,起視所供棗,頂上微缺如少數枚者,乃悟前身即淨月也。
士未遇時,遭人白眼,得志後猶憶及之,甚或見諸語言文字間,要非盛德事也,然亦有足快人意者。
德清蔡狀元啟僔赴公車時,有同年為山陽令,投刺往谒。
令批其刺,令阍人查明回複,蔡怫然而去。
及第後,令以厚帑謝過。
卻之,寄詩雲:“一肩行李上長安,風雪誰憐範叔寒。
寄語山陽賢令尹,查明須向榜頭看。
” 孫侍郎在豐官侍講時,上命講“性相近也”。
對曰:“性本聖愚一樣,但此論義理之性。
若氣質之性,便不能一樣。
” 上曰:“義理、氣質有兩個性乎?”對曰:“義理即在氣質之中,二者一也。
”上嘉賞之。
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十四日,上禦乾清門,宴内閣大學士、學士、各部院等堂官、翰林院學士、講讀、日講、編檢、詹事坊局、科道掌印官九十三員。
敕諸臣歡忻暢飲,笑語無禁。
宴畢,複命近禦座前觀燈,更賜卮酒,霑醉者令内官扶掖而行。
明日禦制《升平嘉宴詩序》,首唱“麗日和風被萬方”句。
群臣集太和殿下,仿柏梁體以次賦詩九十三韻。
宣上德而通下情,雖卿雲糺缦之辭不是過也。
安溪李文貞公光地,未達時祈夢于神,贈以一聯雲:“富貴無心想,功名總不成。
”覺而惡之。
後中康熙庚戌科進士,官至相國。
方知戌字似成而非成字,想字去心恰是相字。
蔡宗伯升元《紀恩集》載其《傳胪詩》雲:“入對彤廷策萬言,句胪高唱帝臨軒。
君恩獨被臣家渥,十二年間兩狀元。
” 一時傳誦,以為科名盛事。
範忠貞公承谟撫浙時,杭之西溪有虎攫人,遣卒往捕不得,公患之。
一日,自詣水月和尚蔔之,告以故。
和尚答雲:“山頭大蟲任打,門内大蟲莫惹。
”公不悟,未幾遷閩督,殉逆藩之難,乃悟門内大蟲閩字也。
事由前定,信然。
易州範良鼒女,許字未婚而夫死,女聞之自缢。
庭前海棠一株方花,甚秾豔,烈女死,花忽盡變為白。
一時文士歌詠甚多。
江南尤生将赴鄉試,而苦無赀。
夜夢人告曰:“市橋下有白金二錠,重二十兩,五更可往取之。
”如言而往,無所見。
再夢,再往,亦如之。
橋側有銀工某,怪其數早行,邀詢之,以實告,且歎鬼神之弄人也。
至晚又夢,且促其早往,至則果有白金如數。
銀工觇得之,又邀而問焉,對以故,且示之金。
銀工曰:“誤矣。
吾昨聞君述夢以為癡,聊熔鉛錫以戲君耳,不意誤取箧中金以往。
然神先告君,特假手于我。
此定數也。
” 即舉以相贈。
是科尤領薦,乃倍酬銀工。
順天萬維嶽嵩,順治丁酉解元,康熙庚戌進士。
其入學題乃“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食饩,則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丁酉領解,首題即“顔淵喟然章。
”明年世祖禦試,題“克己複熙朝新語。
禮為仁。
”自謂平生與複聖有因緣。
比庚戌會試,題無顔子語,意頗不怿。
及榜發中式,房師乃曲阜顔主事光敏也。
宣城自本朝來,科甲最少。
康熙己未,施愚山閏章、高阮懷詠、孫予立卓以辟薦,茆楚畹薦馨以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