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夢遊者
關燈
小
中
大
1
“你去吧,他人挺好的。
”梅子又一遍催促。
我沒有吭聲。
她不知道我看上去好像還在猶豫,其實心裡已經做好了準備。
我真的要去找那個黃科長了。
我在想其他一些事情。
“你見了他就知道了,人挺随和。
” 梅子飛快地收拾東西,要上班去了。
我倒想讓她快些離開,因為每當屋子裡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候,那種感覺真好。
“你知道,事到如今已經沒什麼好琢磨的了,打開始的那一天你就該想到這些。
好了,收拾一下,還是去吧——啊?” 梅子轉過身去。
一個越來越嚴肅的人、可愛的人。
她的濃發油滋滋的,黑黑閃亮,總是引得你不由自主去伸手撫摸。
我剛剛四十多歲,可是顯然已經走入了令人沮喪的時刻。
不過我在這天早晨又發現,人在這個年齡段的某些時候,心底仍然會時不時地泛起一種強烈的欲念,比如思慕和愛戀之類。
說到多年前的離開,我覺得自己多多少少對她構成了傷害。
那時候的我比現在沖動,像着了魔一般。
當時這座城市的辭職風刮得很猛,我給吹得搖來晃去,最後終于給連根拔了。
無論家裡人還是朋友,誰的勸告也聽不進,我的心一橫就離開了。
當時她和孩子不能與我同行,我隻好一個人走了。
為什麼要離開這座城市?略去各種各樣的繁瑣不談,簡單點說就是要到東部平原去,回到我的出生地,從而遠離城市的喧嚣。
事情的開頭總是很好,我和當地人一起搞種植,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片土地,看上去很像那麼回事。
真的,它直到今天讓人想起來心裡還滾燙燙的。
那本來是一個關于尋找和歸去的好故事,一個動人的故事。
它壓根兒就不該失敗。
可是今天看來,當年那些所謂的周密籌劃當中仍然有不少疏漏,也就是說,我們這些人還嫌稚嫩了一點。
結果也就失敗了。
我不得不重新返城:讓一切從頭開始。
我成了一個最不走運的人、落魄者和失敗者。
當我一個人頂着亂蓬蓬的一頭髒發走上這座生活了幾十年、如今突然變得有點陌生的城市街巷時,萬般感觸就會一齊湧上心頭。
我得忍住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目光齊刷刷地打量過來。
我有時倒這樣想:可憐巴巴的一個男人,老婆不把你甩了也就算幸運了。
我搖搖晃晃走在街頭,心底一遍遍重複:你幹脆把我甩了吧,我可不願欠誰什麼。
因為我知道,人活到了這樣的年紀,欠下的東西越多越糟。
人這一輩子最好還是誰也不欠的為好。
然而這隻是一種心願而已,我知道自己欠那片平原,欠新結識的朋友和一些心愛的人——比如梅子和孩子他們;細想起來,我似乎還欠這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從心裡厭惡的、亂哄哄的城市。
一種隐隐的、難以擺脫的虧欠感會使一個男人難以忍受。
梅子如果真正關心我,真正溫良賢淑,這會兒就應該再狠一點。
快刀斬亂麻又怎樣,那就不會讓我在她面前有一種負疚感了。
看着她為我跑職業、為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尋找謀生之法,真是不忍。
最後總算有了結果,幾天來她一直催促我去那個地方。
“去吧去吧!”她重複着這兩個字。
好像隻要我去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告一段落了。
她許多時候還像個孩子。
她讓我去找的人是一個六十多歲的、早已離休的姓黃的科長。
黃科長和我嶽父有點關系,當他從她們家了解了我的情況之後,馬上大包大攬,說小事一樁嘛。
他答應讓我立刻就到他領導的一個部門去工作。
如此輕松地改變了一個倒黴漢的命運,這讓人有點大喜過望,有點不敢相信。
我知道這在眼下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因為那些亟待找飯吃的失業者對這座城市而言已成為可怕的負擔。
那些從外地湧入的各種各樣的閑散人員、像我一樣馬失前蹄的男男女女,眼下都急于走入一種穩定可靠的職業。
不過我也知道,這個黃科長雖然官職不高,卻并不讓人懷疑他的能量。
每座城市都是這樣,有多少奇怪的角落就有多少奇怪的人物——他們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上從來不遺餘力,所以最後總是各得其所,一個個全都成功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而有人會把一切都搞得亂七八糟。
我現在真的寄希望于這個黃科長了。
可是得到允諾後我高興過了,接上一連幾天都在躊躇。
我在猶豫什麼? 我也說不清。
我常常在極短的一段時間裡、有時僅僅是一瞬間,要把事情從頭至尾飛快地回顧一遍……從那座地質學院畢業之後,我進入的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03所。
大概因為一切都過于順利了吧,後來就是這個堂皇之所給了我終生難忘的折磨。
這段經曆我會銘記在心,因為它總是時刻提醒我,讓我心底生出一種警悚的感覺。
人在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自己的來路,都不能忘記生命的背景——人生既有一個舞台也就會有一個背景,于是他的一切都要在這個背景下滋生和繁衍。
我的命運是如此執拗地駛向一個軌迹,它不可改變。
我明白,03所給予我的不僅是恐懼和痛苦,還有更為珍貴的東西……我走出了那座陰森森的大樓,去了一個環境相對寬松的雜志社——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一個天大的遺憾,我卻從未悔疚。
不僅如此,進入雜志社兩年不到,随着全城的辭職浪頭,我又辭掉了公職。
新的一章如是開始。
我在東部的那片土地上折騰了幾年,把它搞得有聲有色。
也許一切都緣于我的不安分:接二連三的嘗試中坎坷不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令人身心俱疲……一段匆匆的曆程,一部失敗的曆史。
所有人的一生中總要有成功有失敗。
可區别在于,有的人在别人眼裡是一個地地道道
”梅子又一遍催促。
我沒有吭聲。
她不知道我看上去好像還在猶豫,其實心裡已經做好了準備。
我真的要去找那個黃科長了。
我在想其他一些事情。
“你見了他就知道了,人挺随和。
” 梅子飛快地收拾東西,要上班去了。
我倒想讓她快些離開,因為每當屋子裡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候,那種感覺真好。
“你知道,事到如今已經沒什麼好琢磨的了,打開始的那一天你就該想到這些。
好了,收拾一下,還是去吧——啊?” 梅子轉過身去。
一個越來越嚴肅的人、可愛的人。
她的濃發油滋滋的,黑黑閃亮,總是引得你不由自主去伸手撫摸。
我剛剛四十多歲,可是顯然已經走入了令人沮喪的時刻。
不過我在這天早晨又發現,人在這個年齡段的某些時候,心底仍然會時不時地泛起一種強烈的欲念,比如思慕和愛戀之類。
說到多年前的離開,我覺得自己多多少少對她構成了傷害。
那時候的我比現在沖動,像着了魔一般。
當時這座城市的辭職風刮得很猛,我給吹得搖來晃去,最後終于給連根拔了。
無論家裡人還是朋友,誰的勸告也聽不進,我的心一橫就離開了。
當時她和孩子不能與我同行,我隻好一個人走了。
為什麼要離開這座城市?略去各種各樣的繁瑣不談,簡單點說就是要到東部平原去,回到我的出生地,從而遠離城市的喧嚣。
事情的開頭總是很好,我和當地人一起搞種植,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片土地,看上去很像那麼回事。
真的,它直到今天讓人想起來心裡還滾燙燙的。
那本來是一個關于尋找和歸去的好故事,一個動人的故事。
它壓根兒就不該失敗。
可是今天看來,當年那些所謂的周密籌劃當中仍然有不少疏漏,也就是說,我們這些人還嫌稚嫩了一點。
結果也就失敗了。
我不得不重新返城:讓一切從頭開始。
我成了一個最不走運的人、落魄者和失敗者。
當我一個人頂着亂蓬蓬的一頭髒發走上這座生活了幾十年、如今突然變得有點陌生的城市街巷時,萬般感觸就會一齊湧上心頭。
我得忍住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目光齊刷刷地打量過來。
我有時倒這樣想:可憐巴巴的一個男人,老婆不把你甩了也就算幸運了。
我搖搖晃晃走在街頭,心底一遍遍重複:你幹脆把我甩了吧,我可不願欠誰什麼。
因為我知道,人活到了這樣的年紀,欠下的東西越多越糟。
人這一輩子最好還是誰也不欠的為好。
然而這隻是一種心願而已,我知道自己欠那片平原,欠新結識的朋友和一些心愛的人——比如梅子和孩子他們;細想起來,我似乎還欠這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從心裡厭惡的、亂哄哄的城市。
一種隐隐的、難以擺脫的虧欠感會使一個男人難以忍受。
梅子如果真正關心我,真正溫良賢淑,這會兒就應該再狠一點。
快刀斬亂麻又怎樣,那就不會讓我在她面前有一種負疚感了。
看着她為我跑職業、為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尋找謀生之法,真是不忍。
最後總算有了結果,幾天來她一直催促我去那個地方。
“去吧去吧!”她重複着這兩個字。
好像隻要我去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告一段落了。
她許多時候還像個孩子。
她讓我去找的人是一個六十多歲的、早已離休的姓黃的科長。
黃科長和我嶽父有點關系,當他從她們家了解了我的情況之後,馬上大包大攬,說小事一樁嘛。
他答應讓我立刻就到他領導的一個部門去工作。
如此輕松地改變了一個倒黴漢的命運,這讓人有點大喜過望,有點不敢相信。
我知道這在眼下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因為那些亟待找飯吃的失業者對這座城市而言已成為可怕的負擔。
那些從外地湧入的各種各樣的閑散人員、像我一樣馬失前蹄的男男女女,眼下都急于走入一種穩定可靠的職業。
不過我也知道,這個黃科長雖然官職不高,卻并不讓人懷疑他的能量。
每座城市都是這樣,有多少奇怪的角落就有多少奇怪的人物——他們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上從來不遺餘力,所以最後總是各得其所,一個個全都成功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而有人會把一切都搞得亂七八糟。
我現在真的寄希望于這個黃科長了。
可是得到允諾後我高興過了,接上一連幾天都在躊躇。
我在猶豫什麼? 我也說不清。
我常常在極短的一段時間裡、有時僅僅是一瞬間,要把事情從頭至尾飛快地回顧一遍……從那座地質學院畢業之後,我進入的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03所。
大概因為一切都過于順利了吧,後來就是這個堂皇之所給了我終生難忘的折磨。
這段經曆我會銘記在心,因為它總是時刻提醒我,讓我心底生出一種警悚的感覺。
人在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自己的來路,都不能忘記生命的背景——人生既有一個舞台也就會有一個背景,于是他的一切都要在這個背景下滋生和繁衍。
我的命運是如此執拗地駛向一個軌迹,它不可改變。
我明白,03所給予我的不僅是恐懼和痛苦,還有更為珍貴的東西……我走出了那座陰森森的大樓,去了一個環境相對寬松的雜志社——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一個天大的遺憾,我卻從未悔疚。
不僅如此,進入雜志社兩年不到,随着全城的辭職浪頭,我又辭掉了公職。
新的一章如是開始。
我在東部的那片土地上折騰了幾年,把它搞得有聲有色。
也許一切都緣于我的不安分:接二連三的嘗試中坎坷不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令人身心俱疲……一段匆匆的曆程,一部失敗的曆史。
所有人的一生中總要有成功有失敗。
可區别在于,有的人在别人眼裡是一個地地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