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諸國傳

關燈
十種。

    六年(534)八月,又派人送菩提國真舍利及畫塔,并獻菩提樹葉、詹糖等香。

     丹丹國 丹丹國,中大通二年(530),其王派使者上表說:“伏承聖主至德仁義之教化,信奉看重佛法僧三寶,佛法興盛昌明,衆僧叢集,法事日盛,威嚴莊重。

    朝廷重臣、國之執政,都慈愛憐憫蒼生大衆,四方四隅,普天之下,無不誠心歸順。

    其教化與諸天神等功,不是語言所可以表達的。

    無邊之吉祥,好比奉天命來降臨于足下之身。

    謹奉送牙、像及塔各二件,并獻上火齊珠、吉貝、雜香藥物等。

    ”大同元年(535),又遣使進獻金、銀、琉璃、雜寶、香藥等物。

     幹..利國 幹..利國,在南海洲上。

    其風俗與林邑、扶南大緻相同。

    出産班布、吉貝、槟榔。

    槟榔尤其精美,為各國之最。

    宋孝武帝時,其王釋婆羅冉阝憐..派遣長史竺留..進獻金銀寶器。

     元監元年(502),其王瞿昙..跋..羅于四月八日夢見一僧,對他說:“中國今有聖明之主,十年之後,佛法将大興盛。

    你如果派遣使者進貢及恭敬為禮,将會土地年年豐收,百姓幸福安樂,商旅百倍于從前;如果不相信我的話,那麼國内将不得安甯。

    ”..跋..初時不肯相信,不久又夢見這僧人說:“你似乎不相信我,我該與你前往看看。

    ”于是在夢中來到中國,拜見天子。

    醒來,心中十分驚奇。

    ..羅本來就擅長作畫,便模寫夢中所見高祖容貌,以丹青粉墨加以裝飾,又派使者及畫工上表獻上玉盤等物。

    使者到了中國,模寫高祖形貌回國,與原畫相比基本相符。

    于是以寶匣盛之,每天加以禮敬。

    後來跋..死去,其子毗邪跋摩繼位。

    十七年(518),遣長史毗員跋摩上表說:“常勝天子陛下:統領諸佛及佛陀,常樂世界、安樂世界,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六通,徹底通達三明三達,為世間尊者,所以名之如來。

    應供奉其成佛後之遺形舍利,修造各種塔、像,使國土莊嚴一如須彌山。

    城邑村落,相繼布滿,城郭館堂,好比忉利天宮一般。

    足以替代征伐四方之兵,能使仇敵降伏。

    國土安樂,沒有任何災難,人民溫和善良,受釋迦正法之教化,福澤無所不通。

    好比身處雪山,見雪水流注,心中八味清淨,如百川洋溢,蜿蜒屈曲,順流直趨大海,一切衆生,均受用于此。

    在各國中間,第一優美者,便是震旦。

    大梁揚都天子,仁澤蔭庇四海,大德合乎天心,雖則是人,實則如天神降于人間,佑護世界,乃功德之寶藏,救世之大悲菩薩,為我衆生之至尊,行住坐卧威儀俱足。

    所以以至誠之心恭敬地拜上天子足下,頓首問訊。

    敬獻金芙蓉、雜香藥等,希望垂憐接受。

    ”普通元年(520),又遣使者獻土産。

     狼牙..國 狼牙..國,在南海中。

    其國土從東至西要走三十天,從南至北要走二十天,離廣州二萬四千裡。

    當地的氣候物産,與扶南大體相同,隻是多産..香、沉香、婆律香等。

    其俗男女均袒露而披發,以吉貝為腰裙。

    其王及重臣才加穿雲霞布遮蓋肩胛,以金繩為絡帶兜頭,以金環穿耳。

    女子則披布,以璎珞繞身。

    其國壘磚為城,樓閣為重門。

    王出外乘象,有飾羽之幡、幢、旗、鼓,上罩白蓋,多設護衛兵。

    國人說,立國以來已有四百餘年,王之後嗣衰弱,王族中有賢者,國人歸附之。

    王聽說後,便加以拘囚,其鐐铐無故自斷,王以為他是神靈,便不敢加害,于是将他驅逐出境。

    他便逃奔天竺。

    天竺國王将長女嫁給他。

    不久狼牙王死,大臣迎他回國為王。

    二十餘年後死去,其子婆伽達多繼位。

    天監十四年(515),派使者阿撤多上表說:“大吉天子足下:遠離婬怒癡,哀憐衆生,慈愛之心無邊無量。

    端莊嚴肅,待人友善,身放光明,朗徹照人,如水中之月,普照十方。

    眉間生白毫,其白如雪,其色澤光芒,也如月光之照人。

    諸天善神之所供奉,以傳示佛家教義和經典,清淨除欲之行,為衆生增福,為都邑大添莊嚴之色。

    城閣高聳,宛如乾..山。

    樓閣寺觀鱗次栉比,道路平整。

    人民興旺繁盛,快樂安适。

    穿着各式服裝,好比神仙着服。

    在一切國度之中,您的國家乃是最為尊貴的。

    天王憐憫衆生,使百姓安樂,仁慈之心深廣無比,律法儀禮清淨無煩,以正道教化天下緻治,供奉佛法僧三寶,您聲名遠揚,布滿世界,百姓對您的熱愛,猶如仰望初升之新月。

    您有如梵王,為世界之主,人間天上萬物,無不歸依于您。

    恭敬拜上大吉天子足下,就像您在我眼前一般親切,我辱承先王之業,希望福澤無邊。

    今派遣使者問訊,毋嫌疏慢。

    想要親自前來,又懼怕大海風波之險惡,難以到達。

    今奉上薄禮,願皇上您能曲身垂愛受納之。

    ” 婆利國 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離廣州兩個月路程。

    國界東至西有五十日路程,南至北有二十日路程,有一百三十六個村落。

    氣候炎熱,猶如中國之盛夏。

    稻谷一年兩熟,草木四季常青。

    海中出産紋螺、紫貝。

    有石名為蚶貝羅,剛采取時很柔軟,待到刻削為物晾幹它,便大而堅硬。

    其國人披吉貝如布單,又作都缦。

    國王才用班絲布,以璎珞繞身,頭戴金冠高一尺餘,形如弁,綴以七寶之飾。

    半坐于金制高座,以銀镫支足,侍女均穿戴金花雜寶飾物,有的手持白羽拂塵及孔雀扇。

    王出外,以大象駕車,坐車以雜香制成,上面施設羽蓋珠簾,其開道之随從吹螺号擊鼓。

    國王姓忄喬陳如,自古與中國沒有來往。

    問其祖先及立國年數,都已不複記得,然而說白淨王夫人便是其國女子。

     天監十六年(517),派使者上表說:“伏承聖王信奉看重佛法僧三寶,建立塔寺,裝飾佛像,布滿國土。

    四出大道平坦,清淨無礙。

    台殿鱗次栉比,宛如天宮一般,壯麗玄妙,無與倫比。

    聖王出行時,四兵俱備,羽儀開道,布滿左右,都中無論男女,衣飾華麗照人。

    城鄉物産豐富,充滿珍寶。

    王法清正整肅,沒有人互相侵犯劫奪。

    學法之徒都前來,大中小三乘競相雲集于此,講說佛家正法,如雲之密布、雨之潤澤。

    四海在此流通,萬國在此交會。

    大江浩渺無邊,清澈深廣,資養生民,雜草不生。

    陰陽和順暢達,災害絕無發生。

    大梁揚都聖王無可比并者,臨禦上國,有大慈悲胸懷,愛民如子。

    以平等心處世,忍辱負重,于仇敵親人也無私心。

    又有濟危扶貧之心,自身無所積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