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在郡縣的戶籍。
四月十五日下诏說:“商朝的舊俗業已改變,可前代留下的風尚仍很熾烈。
下面的情況不向上反映,由來已久,在這種情況下駕馭馬缰,更是增加了恐懼的感覺。
可在公車府的诽謗木、肺石兩旁各設一隻木盒。
如果當官的不願講,而百姓有不同意見和看法,就投入诽謗木旁的木盒中;如果有人曾跟随我征戰長江、漢水,有功可以策封,猛将處在窮困之中,非常之人被擱置不用;其次是人才出衆、智慧超人遭到排擠壓制不能施展才華,胸中有傅說、呂尚一樣的治國方略,像屈原、賈誼一樣哀歎自己滿腹經綸卻受困厄不能顯露才情;以及那些以大壓小,以富欺窮,工農、工商已經窮困而皇帝卻不知道,如果想自己申訴,都可以投書肺石旁的木盒中。
” 十六日,下诏停止遠近各地的進貢、慶賀禮儀活動。
又下诏說:“禮樂制度、法令條文,宜遵照過去的規章,高貴與貧賤各有名分和地位,相互間有差别和等級,擡頭低頭,跪拜叩首,以顯示帝王的威風。
莊嚴肅穆,盛大壯觀,在這裡都可以充分展現出來。
不久由于天下多亂,治理國家的綱領松弛衰落,官位不是集功勞而得到,榮耀可以僥幸獲得,朝廷的軍官居四品的官位而不盡其職責,高官顯爵無任何功勞。
在軍隊或朝廷不分場合的抖擻衣服,公卿丞相不分尊卑拱手作揖,進出内宮的小門也像在開闊野地一樣快步行走,丞相與郎官肩并肩,于是鞋與帽錯位,圭玉瓦甑不分。
默默地感到心中的愧疚,想校正時下的弊端。
而且藐視法律的懶惰官吏,時常拖延懈怠,按常例處罰,最終不能懲治罪犯。
建議用木制的刑具笞打犯人以顯示法律的威力,取代砍掉腳趾的酷刑,鞭打棒擊要有所節制,或許可以仿效,要認真讨論,盡量做到合情合理。
” 四月二十五日,下诏說:“相國府官吏,可按資曆深淺,功勞大小依次排列,如果超過了規定的職限和人數,多餘的官吏轉移到骠騎府,并且可以盡量滿足骠騎府的需要。
” 閏四月初十,任命行宕昌王梁彌邕為安西将軍,河州、涼州兩州的刺史,正式受封為宕昌王。
十五日,任命車騎将軍夏侯祥為右光祿大夫。
下诏說:“完成事業,光大風氣,内外嚴肅,都是設官分職、互相懲誡監督評比的結果,而不久全都流于形式,發現有錯誤才奏報,常常包庇寬容違法懶惰的人,不願嚴糾過錯,國家的憲法綱領一天天失去約束力,慢慢地人們對此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如今要真正地察民風,報實情,可以依照元熙時期舊有的規章制度。
” 五月十八日夜,賊寇侵入南掖、北掖,火燒神虎門、總章觀,殺害衛尉卿張弘策。
六月初二,江州刺史陳伯之發動兵變反叛朝廷,皇帝任命領軍将軍王茂為征南将軍、江州刺史,率領官軍讨伐陳伯之。
六月二十四日,任命行北秦州刺史楊紹先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這個月,陳伯之逃亡到魏國,江州因而平安無事。
原益州刺史劉季連占據成都,起兵造反。
八月十三日,設置建康三官。
平北将軍、西涼州刺史象舒彭晉升為安西将軍,封為鄧至王。
二十二日,下诏令中書監王瑩等八人制定法令。
當月,下诏讓尚書、曹郎按過去慣例舉報國家發生的大事。
林邑國、幹..利國分别派使者向朝廷進獻當地的特産。
冬十一月初五,建立小廟。
初十,策立蕭統為皇太子。
十二月十二日,任命國子祭酒張稷為護軍将軍。
二十七日,護軍将軍張稷被免職。
這一年久旱無雨,米每鬥賣至五千錢,全國餓死了不少人。
天監二年(503)春正月初一,诏曰:“以訊群臣、群吏、萬民三訊之法決獄,以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五聽之法來審案定情,聖人之典籍中已有明示,因哀憐庶民之不幸而親自斷案,這種事情已于先王诰命中有載。
大抵是要明察審慎地用刑,力戒疑案冤案,成就功業緻太平之治,無不由此而來。
朕在藩國時,常親自審案,以求了解民情,不管事大事小必當盡其心力。
齊末衰微,法治弛紊,又缺乏親審之政,以此案件堆積,百姓申訴無門。
朕承奉天命,統禦天下萬民,盡避還是謹慎行事于王宮,留心聽審斷案;然而以天下之大,我不可以一一親臨覽政。
十分擔心身懷冤屈請求重審的人,各地各州都有。
可敕令各州,每月要審訊一次,廣泛征詢意見,擇其善者采行,務必求得确實無誤。
”初二,以尚書仆射沈約為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範雲為尚書右仆射,前将軍鄱陽王蕭恢為南徐州刺史,尚書令王亮為左光祿大夫,右衛将軍柳慶遠為中領軍。
初三,尚書令、新除左光祿大夫王亮免職。
夏四月二十一日,尚書删定郎蔡法度呈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五月初六,尚書右仆射範雲卒。
十四日,益州刺史鄧元起攻克成都,特赦益州。
二十一日,中止各郡縣向帝、東二宮獻祭供奉。
隻有各州以及會稽一郡有刺史職位的人,才準許經上奏核準後使用民力。
如果不是本地之土産,不得向上進貢。
六月初六,诏令對于東陽、信安、豐安三縣因水災居民财産被漂走損壞的,派使者遍行察看,酌情減免課稅調賦。
這年夏天多瘟疫。
以新除左光祿大夫謝月出為司徒、尚書令。
十三日,以中書監王瑩為尚書右仆射。
秋七月,扶南、龜茲、中天竺國分别派遣使者進獻土産。
冬十月,魏進犯我司州。
十一月初七,雷電大雨,白天昏暗不明。
這天夜裡雷聲又作。
二十七日,尚書左仆射沈約因遭逢母喪離職。
三年(504)春正月初一,後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晉号為中軍将軍。
初六,以尚書右仆射王瑩為尚書左仆射,太子詹事柳胟為尚書右仆射,以前尚書左仆射沈約為鎮軍将軍。
二月,魏攻陷梁州。
三月,霜降草死。
五月十一,以扶南國王忄喬陳如..耶跋摩為安南将軍。
六月初一,诏曰:“古時聖王治理天下時,每年都要占蔔巡狩之吉兇,親自巡察各地教化,對于民間風俗、政令和刑罰,無不了然于心。
到了後世,風俗凋敝,長時間缺乏這些方面的典制,盡避想要宣恩德于邊邑,不顧自身之勞苦,遍訪隐居之士,然而生于今世,想要行古人之事,實難照章行事,所以每天都在躊躇不安卻一無所行,其心同于臨摹真迹一般。
縱觀天下九州,遠近之百姓,有的從遙遠的水路而來,有的已是窮瘦老病,身懷冤屈,卻抱持正理,無從申冤。
所以古時便有因東海之一婦懷冤而使得流災遍及邦國;孤魂留于西土,屢屢登宮樓而訴說。
心中想到這些,我不覺在夜深人靜時長聲歎息。
可分頭派人帶着我的旨令巡行各州,如有冤屈深重,受害慘烈,憂憤煩悶而不得回歸者,聽其谒見使者,将其事由原原本本地加以陳述。
希望能以慈悲之懷、與百姓同憂之心,使恩澤遍布四方,使得對于邊遠之事,也能有親自處理之功效。
”初八,大赦天下。
秋七月初二,以光祿大夫夏侯詳為車騎将軍、湘州刺史,以湘州刺史楊公則為中護軍。
十九日,立皇子蕭綜為豫章郡王。
八月,魏攻陷司州,诏以南義陽置司州。
九月初八,以河南王嫡長子伏連籌為鎮西将軍、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
北天竺國遣使者獻土産。
冬十一月二十一日,诏曰:“根據時代而設立教化,或淳厚或淺薄,其政術各異;根據時世變更刑法,或輕或重,其風格有别。
昔周初之時,商之遺俗不曾變移,百姓心散已久,犯法遭刑之事,從日至夜接連不斷。
如果通通給以正法,那麼身着囚服之人将要滿路皆是;如果加以寬宥,那麼又難以治國。
所以便讓有罪之人以錢贖身,以保全黎庶之性命。
現在遠近都知道法律之禁令,入獄之人很少,監牢慢慢閑置下來,長此以往,将可望達到置刑法而不用的境界。
以錢贖身之法,是廢止的時候了。
可廢贖罪之科。
” 這一年多疫病。
四年(505)春正月初一,诏曰:“現在按九品制之常例選拔,年不滿三十,或不通一經,便不得出仕為官。
如果才能優異不遜于甘羅、顔回,不要限定年齡。
”設置《五經》博士各一人。
以鎮北将軍、雍州刺史、建安王蕭偉為南徐州刺史,以南徐州刺史鄱陽王蕭恢為郢州刺史,以中領軍柳慶遠為雍州刺史。
初四,省《鳳皇銜書伎》。
初六,诏曰:“舉辦..祀、郊祭以飨上帝,至敬無加,克盡忠誠恭謹之心,仍擔心行為上有所違礙。
然而在前代,多有讓宮人肆意觀看此禮,帷爆到處設置,辎車車并車輝映于路,這決不是上敬蒼天,感動天心之法。
以侍從車跟随之非禮,見譏于前代,便可自今日起停止。
”初九,皇上親臨南郊祭天,赦天下。
二月十一,遣衛尉卿楊公則率宿衛軍設防于洛口。
二十一日,交州刺史李凱據本州反叛,長史李繱讨伐平定之。
特赦交州。
二十七日,以前郢州刺史曹景宗為中護軍。
同月,立建興苑于秣陵建興裡。
夏四月十七日,以行宕昌王梁彌博為安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宕昌王。
同月,自十四至二十二日,甘露連降于華林園。
五月二十二日,建康縣朔陰裡生嘉禾,一莖十二穗。
六月十一日,立孔子廟。
二十三日,歲星晝現。
秋七月二十二日,右光祿大夫張環卒。
八月初二,老人星出現。
冬十月初九,北伐,以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都督北伐諸軍事,以尚書右仆射柳胟為副。
同年,因興師作亂費用頗大,自王公以下各上繳國租及田谷,以資助軍需。
十一月初四,以都官尚書張稷為領軍将軍。
二十七日,天晴朗,西南出現閃電光,聽到如雷聲者三次。
這一年大豐收,米價每斛三十文。
五年(506)春正月初一,诏曰:“在往昔周代、漢代之時,所取之士來自于諸侯國。
近世衰替讠化亂,隐居之士很少有受恩出仕的,人自視孤高,居地又懸遠,以緻與朝政無緣。
士節淪陷,他們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
難道是因為他們縱情于山水之靈氣,于朝與野薄此而厚彼?實際上是因為知與不知,用與不用罷了。
朕以薄德之身,君臨億兆之民,即使有神光普照之明,也必為居所所限,即使有順風耳千裡眼,畢竟所察不能及于四方邊遠。
想到這些隐士我不覺愧恨于心,終日不能忘懷。
所有各邦國:凡舊臣有功者之族在邦國内尚無人任朝官者,選派官員前去搜求,力求使每郡能有一人出來任職。
”初九,以前司徒謝月出為中書監、司徒、衛将軍,以鎮軍将軍沈約為右光祿大夫,豫章王蕭綜為南徐州刺史。
十一日,以尚書左仆射王瑩為護軍将軍,仆射如故。
十八日,立皇子蕭綱為晉安郡王。
二十一日,太白星晝現。
二月十五日,以太常張充為吏部尚書。
三月初一,日食。
十八日,魏宣武帝從弟元翼率其諸弟來降。
輔國将軍劉思效敗魏青州刺史元系于膠水。
二十二日,陳伯之自壽陽率衆歸降。
夏四月初二,廬陵高昌之仁山獲兩柄銅劍,始豐縣獲八目龜一隻。
二十日,诏曰:“朕每日敬慎從事,對于刑政尤其小心,對于各種刑罰及斷案方式,時時刻刻都放在心上。
所以擺放可擊以鳴冤的肺石于大街之上,又給诏獄增加官吏數量,頻繁地親自聽理訴訟,案件不論大小都按實情處理。
然而未能做到明察審慎,監牢之中仍是人滿為患,對比救民于水火之志,我不禁大感慚愧。
所有系囚之所,均派遣司法官及近侍,依次登記囚徒,如有冤枉之情,及時奏聞。
” 五月初七,太子左衛率張惠紹攻克魏宿預城。
十一日,臨川王蕭宏前軍攻克梁城。
十七日,豫州刺史韋睿攻克合肥城。
二十三日,廬江太守裴邃攻克羊石城;二十六日,又攻克霍丘城。
二十七日,太白星晝現。
六月初七,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前軍攻克朐山城。
秋七月初二,鄧至國遣使者獻土産。
八月初六,老人星出現。
二十九日,建造太子宮。
冬十一月初三,京師地震。
初四,以戰事曆久,大赦天下。
魏侵鐘離,遣右衛将軍曹景宗率兵前往增援。
十二月十二,司徒謝月出薨。
六年(607)春正月初一,诏曰:“方寸大小之寶物,有時會埋藏于泥沙之中;因為某個人之才德有虧便不采納他的善言,君子以此為戒。
朕每次聽朝都是遲遲才歸,希望能大振政治方略,盡避百官卿士對于身懷才德之人都極力使之出仕,然而還是有人隐其聲名于邊遠之地,不曾到我們朝中來做官。
有的屈身下層而貧窮簡陋,有的為高山大川所阻隔,如雄鷹頓足以待,如白鶴引頸而望,隻是沒有機會來奏達朝廷。
難道這就是所謂上下無一得漏、遠近皆入于吾彀的情景嗎?各地百姓,如有人想要陳說刑法政令之是非,于國于民有益,然而為地位地域所限,不能自通其意者,可各自具文向刺史陳說心聲。
如有可采納者,不論事之大小均要向上奏告。
”十九日,诏曰:“據有天下之人,本來就不是為自己而生。
災荒、瘟疫、戰争、水火之災,隻要其中一樣發生,其罪責就歸于國之元首。
現在讓祝官和史官禱告,接下去要發生的各種災難,就全都降臨到我的身上吧,永遠不要再将災害降給百姓,我的子民們應該稍許得到一些安甯休養的時間了。
不得為朕祈福,這樣隻會增加朕的過失。
特此頒下遠近,都要遵照行事。
” 二月十四日,老人星出現。
三月初一,霜降草死。
同月,有三隻大象進入京師。
夏四月初三,設置左右骁騎、左右遊擊将軍官。
初四,曹景宗、韋睿又等敗魏軍于邵陽洲,斬首俘虜以萬計。
十四日,以右衛将軍曹景宗為領軍将軍、徐州刺史。
二十日,以江州刺史王茂為尚書右仆射,以中書令安成王蕭秀為平南将軍、江州刺史。
分湘、廣二州置衡州。
二十八日,以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将軍建安王蕭偉為揚州刺史,右光祿大夫沈約為尚書左仆射,尚書左仆射王瑩為中軍将軍。
五月初一,以新除左骁騎将軍長沙王蕭深業為中護軍。
初五,以侍中袁昂為吏部尚書。
十一日,設置中衛、中權将軍,改骁騎為雲騎,遊擊為遊騎。
十三日,南将軍、揚州刺史、建安王蕭偉晉号中權将軍。
六月二十二日,以車騎将軍、湘州刺史夏侯詳為右光祿大夫,以新除金紫光祿大夫柳胟為安南将軍、湘州刺史。
新吳縣獲四目龜一隻。
秋九月初七,太白星晝現。
初九,分廣州置桂州。
三十日,以新除尚書右仆射王茂為中衛将軍。
八月初一,赦天下。
十一日,大風吹折樹木。
京師大水,因波濤入城,加高禦道七尺。
九月,嘉禾一莖九穗,生于江陵縣。
十九日,改閱武堂為德陽堂,聽訟堂為儀賢堂。
三十日,以左衛将軍呂僧珍為平北将軍、南兖州刺史,豫章内史蕭昌為廣州刺史。
冬十月十六日,以五兵尚書徐勉為吏部尚書。
閏十月初二,以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臨川王蕭宏為司徒、行太子太傅,尚書左仆射沈約為尚書令、行太子少傅,吏部尚書袁昂為右仆射。
二十三日,平西将軍、荊州刺史、始興王蕭辵晉号安西将軍。
二十九日,以右光祿大夫夏侯詳為尚書左仆射。
七年(508)春正月初一,诏曰:“建國立業統治萬民,以設立教化為首務。
不學習就會停滞不前。
要成為俊才除了學習别無他途。
朕上應天命開創大業,統禦天下,盡避于治國正業辛苦勞碌,于六藝群書也多有參閱,然而未能發明新器以為天下之用,智慧識見又十分缺乏,絕非可以陶冶未仕之貴胄子弟,使之成為國家棟梁的材料。
思量要崇尚和效法古風,使人們懂得依年齡大小互相謙讓,以便于自己以法治理國家。
現在語言聲音漸習漸染,戎與夏已同其風俗,應當大量設立學校,廣泛延覽貴胄子弟,緻力于人倫孝道之教習,弘揚智仁勇三達德,使王道播揚于四方,使聖人的精深微妙之言能夠轉化為人們的行為準則。
”中衛将軍、領太子詹事王茂晉号車騎将軍。
十四日,造神龍、仁虎阙于端門、大司馬門外。
二十八日,以領軍将軍曹景宗為中衛将軍,以衛尉蕭景兼領軍将軍。
二月初一,廬江飅縣獲銅鐘二隻。
新造國門于越城南。
十一日,增置鎮衛将軍以下各若幹。
十六日,诏令于州郡縣分别設置州望、郡宗、鄉豪一人,專掌搜求薦舉人才。
二十一日,以車騎大将軍高麗王高雲為撫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平北将軍、南交州刺史呂僧珍為領軍将軍。
二十二日,以中護軍長沙王蕭深業為南兖州刺史,以兼領軍将軍蕭景為雍州刺史,以雍州刺史柳慶遠為護軍将軍。
夏四月初二,皇太子娶妃,赦大辟刑以下,頒賜朝臣及近侍各若幹。
十八日,秣陵縣獲靈龜一隻。
二十五日,餘姚縣獲古銅劍二柄。
五月十七日,诏恢複設置宗正、太仆、大匠、鴻胪,又增設太府、太舟,連同舊置共為十二卿。
二十一日,以平南将軍、江州刺史、安成王蕭秀為平西将軍,以中衛将軍曹景宗為安南将軍、江州刺史。
六月初九,免除建、修二陵周圍五裡内居民之賦稅,改陵監為令。
秋七月初六,月犯氐星。
八月初二,安南将軍、江州刺史曹景宗卒。
初六,赦大辟刑以下未結案者。
二十三日,平西将軍、荊州刺史、安成王蕭秀晉号安西将軍,雲麾将軍、郢州刺史、鄱陽王蕭恢晉号平西将軍。
老人星現。
九月初七,诏曰:“對放牧之輩也要前往招徕,這是周文王垂示之準則;因為殺了雉與兔,齊宣王因此遭到後人貶薄。
山林川澤,良材由此而出,斧斤也以此為用武之地,家家戶戶以此為生活日用之基地。
然而近代互相承襲,一概加以封鎖,這還算是與民同利,惠存天下百姓嗎?所有官家各屯戍地現為漁佃墾殖之所者,可一概開其平日之禁。
”十二日,置童子奉車郎。
十三日,立皇子蕭績為南康郡王。
十九日,月犯東井星。
冬十月十六日,以吳興太守張稷為尚書左仆射。
二十六日,魏陽關主許敬珍以城内附。
诏大舉北伐。
以護軍将軍、始興王蕭辵為平北将軍,率衆進入清州;車騎将軍王茂率衆向宿預進發。
二十七日,魏懸瓠鎮守将白皂生、豫州刺史胡遜以城内屬,以白皂生為鎮北将軍、司州刺史,胡遜為平北将軍、豫州刺史。
十一月初二,鄞縣奏稱甘露降。
八年(509)春正月初三,皇上親臨南郊祭天,赦天下,内外文武各賜勞問一年。
十四日,魏鎮東參軍成景俊斬宿預守将嚴仲寶,以城内屬。
二月十四日,老人星現。
夏四月,以北巴西郡置南梁州。
初一,以護軍将軍始興王蕭辵為中衛将軍,司徒、行太子太傅、臨川王蕭宏為司空、揚州刺史,車騎将軍、領太子詹事王茂于本号外附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日,魏楚王城守将李國興以城内附。
二十九日,以中軍将軍、丹陽尹王瑩為右光祿大夫。
五月初六,诏曰:“讀書以做官,祿秩在其中,此乃先聖多次提到之事。
朕思量要大振治國之綱領,一向敦治儒學,向有德者緻敬,開館納士,急不可耐地行之。
所以藏書與讀書蔚然成風,通過甲科考試所取也是人才疊出,正當讓他們擔任朝官,穿上青紫官服。
如有能通一經,自始至終不懈怠者,經策試确認之後,铨官可酌情加以錄用。
即使是在養牛之監賣羊之肆、寒品或者門望低下之族,一并讓他們憑其才能出來作官,不要有所遺漏或阻拒。
” 秋七月十七日,巴陵王蕭寶義薨。
八月十三日,老人星現。
冬十月初一,以中軍将軍、始興王蕭辵為鎮北将軍、南兖州刺史,以南兖州刺史、長沙王蕭深業為護軍将軍。
九年(510)春正月初二,以尚書令、行太子少傅沈約為左光祿大夫,行少傅如故,以右光祿大夫王瑩為尚書令,行中撫将軍、建安王蕭偉兼任護軍将軍,以鎮北将軍、南兖州刺史、始興王蕭辵為鎮西将軍、益州刺史,以太常卿王亮為中書監。
初三,以輕車将軍、晉安王蕭綱為南兖州刺史。
十七日,新造緣淮塘,北岸起石頭迄東冶,南岸起自後渚籬門,迄于三橋。
三月十七日,皇上幸國子學,親臨講肆,賜國子祭酒以下帛各若幹。
二十三日,诏曰:“王子從師入學,《禮》經有載,貴胄子弟同聚一處讀書,《尚書》曾提及此類事。
古代就用這種辦法來推廣行為準則,興隆聖教大業。
今太學已開設,從現在起,賢良之士根據年齡,均應修習學業。
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滿從師之齡者,可令入學。
”于阗國遣使獻土産。
夏四月十六,改定選任尚書五都令史用寒流之人。
林邑國遣使者進獻白猴一隻。
五月二十八日,诏曰:“朕遍聽衆臣之言,終日不懈,然而百官各有所司,其途徑也不一樣,随時選用,各有關涉,如果不是總觀衆言,就難以親自覽讀。
從今以後台閣省愛州郡鎮戍一應有職有官之處,不時會同商議,分别陳述,去其不當增其有益的意見,具文上奏。
”中書監王亮卒。
六月十三日,盜殺宣城太守朱僧男。
閏六月初三,以中撫将軍、領護軍、建安王蕭偉為鎮南将軍、江州刺史。
十九日,宣城盜轉侵吳興縣,太守蔡撙讨伐平定之。
秋七月三十日,老人星現。
冬十二月十六日,皇上幸國子學,策試貴胄子弟,賞賜訓導教授之官各若幹。
十年(511)春正月初四,皇上親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居官任事者賜予勞問二年。
初六,以尚書左仆射張稷為安北将軍、青冀二州刺史,以郢州刺史、鄱陽王蕭恢為護軍将軍。
初七,以南徐州刺史、豫章王蕭綜為郢州刺史,以輕車将軍、南康王蕭績為南徐州刺史。
十一日,一隻驺虞出現于荊州華容縣。
以左民尚書王日柬為吏部尚書。
二十四日,皇上親祭明堂。
三月初五,盜殺東莞、琅笽二郡太守鄧日折,從朐山導引魏軍入境。
派振遠将軍馬仙王卑讨伐之。
同月,魏徐州刺史盧昶率兵往朐山。
夏四月初八,安豐縣獲一角玄龜一隻。
十二日,領軍呂僧珍卒。
十四日,以國子祭酒張充為尚書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慶遠為領軍将軍。
六月二十一日,嘉蓮一莖三花生于樂遊苑。
秋七月二十二,诏曰:“古時公卿向皇上面陳國家大計,前史有載,尚書令與仆射在陛下上奏,曆代明文如此。
以此來制定各種事業,成就各種政務。
晉代衰弱,荒誕無稽成為風尚,自此互相承襲,離正道越來越遠,于是造成武帳空設,沒有汲公黯那樣的人來奏事,丹墀徒然造設,沒有鄭生崇那樣的人來上殿。
三公及八座,所有職司之官員,都有要說的話,可入殿陳說,希望能借重你們的忠信,來稍稍匡補我的智寡德薄。
” 九月初三,天西北有聲隆隆作響,赤氣直下入地。
冬十二月十二日,山車出現于臨城縣。
十九日,馬仙王卑大破魏軍,斬首及俘虜共十餘萬,克複朐山城。
這一年,初造宮城門三重樓及開二道。
宕昌國遣使者獻土産。
十一年(512)春正月初一,诏曰:“刑罰不及小孩和老年人,對犯罪的人不将其妻子兒女入監,《禮經》明文有載,史書也多載前例。
大抵是要表達哀憐,所以刑罰有所不及。
近代互相因襲,法網日益嚴苛,年少之人,白發之輩,也同坐成為罪人。
盡避懲惡勸善,應嚴格其制度,然而老人小孩因此而流離失所,實在值得憐憫。
從今以後有因逃亡而應谪戍之家及因罪而應收人為質者,如其人是老人或小孩,可停其發遣。
”加左光祿大夫、行太子少傅沈約特進。
加鎮南将軍、江州刺史、建安王蕭偉儀同三司。
司空、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進位為太尉。
以骠騎将軍王茂為司空。
尚書令、雲麾将軍王瑩晉号安左将軍。
安北将軍、青冀二州刺史張稷晉号鎮北将軍。
二月初七,新昌、濟陽二郡野蠶成繭。
三月二十七日,特赦揚、徐二州。
築西靜壇于鐘山。
三十日,高麗國遣使者獻土産。
四月二十八日,诏曰:“去年在朐山大舉殲滅敵人,應當收敵之屍首起墳為京觀,以表彰武功;隻是吊民伐罪,乃是皇王之盛業,掩埋死者之屍首,乃是仁者之用心。
下令青州,全部給以收拾掩埋。
”百濟、扶南、林邑國均派遣使者獻土産。
六月二十二日,以司空王茂領中權将軍。
九月二十四日,宕昌國遣使者獻土産。
冬十一月初九,以吳郡太守袁昂兼尚書右仆射。
二十三日,降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齊宣德太妃王氏薨。
十二月初三,以安西将軍、荊州刺史、安成王蕭秀為中衛将軍,護軍将軍、鄱陽王蕭恢為平西将軍、荊州刺史。
十二年(513)春正月初六,皇上親臨南郊祭天,赦大辟刑以下罪囚。
二月初六,以兼尚書右仆射袁昂為尚書右仆射。
十一日,诏曰:“收其骸鼻葬其屍身,周代經典本有此制,每人加給一副棺木,漢代簡策中記有這種美德之事。
朕心中哀傷,每每因為心切而做得慌忙草率。
收藏屍骸之命令,于哀憫之中急急下達了,然而以天下之大,遵行不能算是合格了。
路旁之白骨,到處可見,我可憐那些枯骨,不覺又增添了一份傷心和憐憫。
可明令遠近各州,分别巡查轄内,如有遺留之屍骸未葬,或者以地榆包裹之身未曾易裝,應立即就近收拾殓屍入葬,酌情給予棺具,以使夜哭之遊魂得到慰撫,為寒霜所侵之枯骨有其歸所。
”二十六日,新造太極殿,改為十三間。
三月十九日,以湘州刺史王珍國為護軍将軍。
閏三月十一日,特進、中軍将軍沈約卒。
夏四月,京師大水。
六月初十,新造太廟,增屋基九尺。
十七日,太極殿成。
秋九月初七,以鎮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建安王蕭偉為撫軍将軍,儀同如故;以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司空;以領中權将軍王茂為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江州刺史。
冬十月初六,诏曰:“明堂地勢低濕,不能令神祗滿意。
可在其周圍酌情以土增補壘高,以盡誠敬之心。
” 十三年(514)春正月十三日,以丹陽尹、晉安王蕭綱為荊州刺史。
十四日,以平西将軍、荊州刺史、鄱陽王蕭恢為鎮西将軍、益州刺史。
十七日,以翊右将軍、安成王蕭秀為安西将軍、郢州刺史。
二月初八,皇上親耕籍田,赦天下,孝悌力田賜爵位一級。
老人星現。
三月初三,以新除中撫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安王蕭偉為左光祿大夫。
夏四月十三,林邑國遣使者獻土産。
十四日,以郢州刺史、豫章王蕭綜為安南将軍。
五月初四,以通直散騎常侍韋睿為中護軍。
六月二十二日,以南兖州刺史蕭景為領軍将軍,領軍将軍柳慶遠為安北将軍、雍州刺史。
秋七月二十九日,立皇子蕭綸為邵陵郡王,蕭繹為湘東郡王,蕭紀為武陵郡王。
八月二十七日,扶南、于阗國分别遣使者進獻土産。
這一年築浮山堰。
十四年(515)春正月初一,皇太子加冠,赦天下,賞賜為父後者每人爵位一級,王公以下頒賞各有等差,停遠近各地上吉慶之禮。
初二,安左将軍、尚書令王瑩晉号中權将軍。
以鎮西将軍、始興王蕭辵為中撫将軍。
初七,皇上親臨南郊祭天。
诏曰:“朕恭敬地進行明祀,勤勉地服事上帝,親臨行宮,登上泰壇,身着裘冕,手捧蒼璧,柴祭與望祭之火既已升空,祭品入鼎,我的誠敬之心這才得以表達,我想的是要祭祀天之神靈,弘揚廓大仁德之教化;然而卻缺乏治國之術,政策法令多有昏暗不明之處,正待諸位賢才,來安濟我的各種事業。
可頒下遠近各州,廣泛求取德才非凡之人。
如有在縣裡剛強過人,在州中特立獨行,隐居于山林田園之中,不求顯達,藏其才具,待時以動,而未加采用者,或為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均立即上奏。
當提拔他們為朝中官員,以大邦小邑試其才能,希望百官能密切合作,百姓不要隐瞞不報。
又随着世人輕于或不輕易犯法,不斷地改
四月十五日下诏說:“商朝的舊俗業已改變,可前代留下的風尚仍很熾烈。
下面的情況不向上反映,由來已久,在這種情況下駕馭馬缰,更是增加了恐懼的感覺。
可在公車府的诽謗木、肺石兩旁各設一隻木盒。
如果當官的不願講,而百姓有不同意見和看法,就投入诽謗木旁的木盒中;如果有人曾跟随我征戰長江、漢水,有功可以策封,猛将處在窮困之中,非常之人被擱置不用;其次是人才出衆、智慧超人遭到排擠壓制不能施展才華,胸中有傅說、呂尚一樣的治國方略,像屈原、賈誼一樣哀歎自己滿腹經綸卻受困厄不能顯露才情;以及那些以大壓小,以富欺窮,工農、工商已經窮困而皇帝卻不知道,如果想自己申訴,都可以投書肺石旁的木盒中。
” 十六日,下诏停止遠近各地的進貢、慶賀禮儀活動。
又下诏說:“禮樂制度、法令條文,宜遵照過去的規章,高貴與貧賤各有名分和地位,相互間有差别和等級,擡頭低頭,跪拜叩首,以顯示帝王的威風。
莊嚴肅穆,盛大壯觀,在這裡都可以充分展現出來。
不久由于天下多亂,治理國家的綱領松弛衰落,官位不是集功勞而得到,榮耀可以僥幸獲得,朝廷的軍官居四品的官位而不盡其職責,高官顯爵無任何功勞。
在軍隊或朝廷不分場合的抖擻衣服,公卿丞相不分尊卑拱手作揖,進出内宮的小門也像在開闊野地一樣快步行走,丞相與郎官肩并肩,于是鞋與帽錯位,圭玉瓦甑不分。
默默地感到心中的愧疚,想校正時下的弊端。
而且藐視法律的懶惰官吏,時常拖延懈怠,按常例處罰,最終不能懲治罪犯。
建議用木制的刑具笞打犯人以顯示法律的威力,取代砍掉腳趾的酷刑,鞭打棒擊要有所節制,或許可以仿效,要認真讨論,盡量做到合情合理。
” 四月二十五日,下诏說:“相國府官吏,可按資曆深淺,功勞大小依次排列,如果超過了規定的職限和人數,多餘的官吏轉移到骠騎府,并且可以盡量滿足骠騎府的需要。
” 閏四月初十,任命行宕昌王梁彌邕為安西将軍,河州、涼州兩州的刺史,正式受封為宕昌王。
十五日,任命車騎将軍夏侯祥為右光祿大夫。
下诏說:“完成事業,光大風氣,内外嚴肅,都是設官分職、互相懲誡監督評比的結果,而不久全都流于形式,發現有錯誤才奏報,常常包庇寬容違法懶惰的人,不願嚴糾過錯,國家的憲法綱領一天天失去約束力,慢慢地人們對此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如今要真正地察民風,報實情,可以依照元熙時期舊有的規章制度。
” 五月十八日夜,賊寇侵入南掖、北掖,火燒神虎門、總章觀,殺害衛尉卿張弘策。
六月初二,江州刺史陳伯之發動兵變反叛朝廷,皇帝任命領軍将軍王茂為征南将軍、江州刺史,率領官軍讨伐陳伯之。
六月二十四日,任命行北秦州刺史楊紹先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這個月,陳伯之逃亡到魏國,江州因而平安無事。
原益州刺史劉季連占據成都,起兵造反。
八月十三日,設置建康三官。
平北将軍、西涼州刺史象舒彭晉升為安西将軍,封為鄧至王。
二十二日,下诏令中書監王瑩等八人制定法令。
當月,下诏讓尚書、曹郎按過去慣例舉報國家發生的大事。
林邑國、幹..利國分别派使者向朝廷進獻當地的特産。
冬十一月初五,建立小廟。
初十,策立蕭統為皇太子。
十二月十二日,任命國子祭酒張稷為護軍将軍。
二十七日,護軍将軍張稷被免職。
這一年久旱無雨,米每鬥賣至五千錢,全國餓死了不少人。
天監二年(503)春正月初一,诏曰:“以訊群臣、群吏、萬民三訊之法決獄,以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五聽之法來審案定情,聖人之典籍中已有明示,因哀憐庶民之不幸而親自斷案,這種事情已于先王诰命中有載。
大抵是要明察審慎地用刑,力戒疑案冤案,成就功業緻太平之治,無不由此而來。
朕在藩國時,常親自審案,以求了解民情,不管事大事小必當盡其心力。
齊末衰微,法治弛紊,又缺乏親審之政,以此案件堆積,百姓申訴無門。
朕承奉天命,統禦天下萬民,盡避還是謹慎行事于王宮,留心聽審斷案;然而以天下之大,我不可以一一親臨覽政。
十分擔心身懷冤屈請求重審的人,各地各州都有。
可敕令各州,每月要審訊一次,廣泛征詢意見,擇其善者采行,務必求得确實無誤。
”初二,以尚書仆射沈約為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範雲為尚書右仆射,前将軍鄱陽王蕭恢為南徐州刺史,尚書令王亮為左光祿大夫,右衛将軍柳慶遠為中領軍。
初三,尚書令、新除左光祿大夫王亮免職。
夏四月二十一日,尚書删定郎蔡法度呈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五月初六,尚書右仆射範雲卒。
十四日,益州刺史鄧元起攻克成都,特赦益州。
二十一日,中止各郡縣向帝、東二宮獻祭供奉。
隻有各州以及會稽一郡有刺史職位的人,才準許經上奏核準後使用民力。
如果不是本地之土産,不得向上進貢。
六月初六,诏令對于東陽、信安、豐安三縣因水災居民财産被漂走損壞的,派使者遍行察看,酌情減免課稅調賦。
這年夏天多瘟疫。
以新除左光祿大夫謝月出為司徒、尚書令。
十三日,以中書監王瑩為尚書右仆射。
秋七月,扶南、龜茲、中天竺國分别派遣使者進獻土産。
冬十月,魏進犯我司州。
十一月初七,雷電大雨,白天昏暗不明。
這天夜裡雷聲又作。
二十七日,尚書左仆射沈約因遭逢母喪離職。
三年(504)春正月初一,後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晉号為中軍将軍。
初六,以尚書右仆射王瑩為尚書左仆射,太子詹事柳胟為尚書右仆射,以前尚書左仆射沈約為鎮軍将軍。
二月,魏攻陷梁州。
三月,霜降草死。
五月十一,以扶南國王忄喬陳如..耶跋摩為安南将軍。
六月初一,诏曰:“古時聖王治理天下時,每年都要占蔔巡狩之吉兇,親自巡察各地教化,對于民間風俗、政令和刑罰,無不了然于心。
到了後世,風俗凋敝,長時間缺乏這些方面的典制,盡避想要宣恩德于邊邑,不顧自身之勞苦,遍訪隐居之士,然而生于今世,想要行古人之事,實難照章行事,所以每天都在躊躇不安卻一無所行,其心同于臨摹真迹一般。
縱觀天下九州,遠近之百姓,有的從遙遠的水路而來,有的已是窮瘦老病,身懷冤屈,卻抱持正理,無從申冤。
所以古時便有因東海之一婦懷冤而使得流災遍及邦國;孤魂留于西土,屢屢登宮樓而訴說。
心中想到這些,我不覺在夜深人靜時長聲歎息。
可分頭派人帶着我的旨令巡行各州,如有冤屈深重,受害慘烈,憂憤煩悶而不得回歸者,聽其谒見使者,将其事由原原本本地加以陳述。
希望能以慈悲之懷、與百姓同憂之心,使恩澤遍布四方,使得對于邊遠之事,也能有親自處理之功效。
”初八,大赦天下。
秋七月初二,以光祿大夫夏侯詳為車騎将軍、湘州刺史,以湘州刺史楊公則為中護軍。
十九日,立皇子蕭綜為豫章郡王。
八月,魏攻陷司州,诏以南義陽置司州。
九月初八,以河南王嫡長子伏連籌為鎮西将軍、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
北天竺國遣使者獻土産。
冬十一月二十一日,诏曰:“根據時代而設立教化,或淳厚或淺薄,其政術各異;根據時世變更刑法,或輕或重,其風格有别。
昔周初之時,商之遺俗不曾變移,百姓心散已久,犯法遭刑之事,從日至夜接連不斷。
如果通通給以正法,那麼身着囚服之人将要滿路皆是;如果加以寬宥,那麼又難以治國。
所以便讓有罪之人以錢贖身,以保全黎庶之性命。
現在遠近都知道法律之禁令,入獄之人很少,監牢慢慢閑置下來,長此以往,将可望達到置刑法而不用的境界。
以錢贖身之法,是廢止的時候了。
可廢贖罪之科。
” 這一年多疫病。
四年(505)春正月初一,诏曰:“現在按九品制之常例選拔,年不滿三十,或不通一經,便不得出仕為官。
如果才能優異不遜于甘羅、顔回,不要限定年齡。
”設置《五經》博士各一人。
以鎮北将軍、雍州刺史、建安王蕭偉為南徐州刺史,以南徐州刺史鄱陽王蕭恢為郢州刺史,以中領軍柳慶遠為雍州刺史。
初四,省《鳳皇銜書伎》。
初六,诏曰:“舉辦..祀、郊祭以飨上帝,至敬無加,克盡忠誠恭謹之心,仍擔心行為上有所違礙。
然而在前代,多有讓宮人肆意觀看此禮,帷爆到處設置,辎車車并車輝映于路,這決不是上敬蒼天,感動天心之法。
以侍從車跟随之非禮,見譏于前代,便可自今日起停止。
”初九,皇上親臨南郊祭天,赦天下。
二月十一,遣衛尉卿楊公則率宿衛軍設防于洛口。
二十一日,交州刺史李凱據本州反叛,長史李繱讨伐平定之。
特赦交州。
二十七日,以前郢州刺史曹景宗為中護軍。
同月,立建興苑于秣陵建興裡。
夏四月十七日,以行宕昌王梁彌博為安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宕昌王。
同月,自十四至二十二日,甘露連降于華林園。
五月二十二日,建康縣朔陰裡生嘉禾,一莖十二穗。
六月十一日,立孔子廟。
二十三日,歲星晝現。
秋七月二十二日,右光祿大夫張環卒。
八月初二,老人星出現。
冬十月初九,北伐,以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都督北伐諸軍事,以尚書右仆射柳胟為副。
同年,因興師作亂費用頗大,自王公以下各上繳國租及田谷,以資助軍需。
十一月初四,以都官尚書張稷為領軍将軍。
二十七日,天晴朗,西南出現閃電光,聽到如雷聲者三次。
這一年大豐收,米價每斛三十文。
五年(506)春正月初一,诏曰:“在往昔周代、漢代之時,所取之士來自于諸侯國。
近世衰替讠化亂,隐居之士很少有受恩出仕的,人自視孤高,居地又懸遠,以緻與朝政無緣。
士節淪陷,他們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
難道是因為他們縱情于山水之靈氣,于朝與野薄此而厚彼?實際上是因為知與不知,用與不用罷了。
朕以薄德之身,君臨億兆之民,即使有神光普照之明,也必為居所所限,即使有順風耳千裡眼,畢竟所察不能及于四方邊遠。
想到這些隐士我不覺愧恨于心,終日不能忘懷。
所有各邦國:凡舊臣有功者之族在邦國内尚無人任朝官者,選派官員前去搜求,力求使每郡能有一人出來任職。
”初九,以前司徒謝月出為中書監、司徒、衛将軍,以鎮軍将軍沈約為右光祿大夫,豫章王蕭綜為南徐州刺史。
十一日,以尚書左仆射王瑩為護軍将軍,仆射如故。
十八日,立皇子蕭綱為晉安郡王。
二十一日,太白星晝現。
二月十五日,以太常張充為吏部尚書。
三月初一,日食。
十八日,魏宣武帝從弟元翼率其諸弟來降。
輔國将軍劉思效敗魏青州刺史元系于膠水。
二十二日,陳伯之自壽陽率衆歸降。
夏四月初二,廬陵高昌之仁山獲兩柄銅劍,始豐縣獲八目龜一隻。
二十日,诏曰:“朕每日敬慎從事,對于刑政尤其小心,對于各種刑罰及斷案方式,時時刻刻都放在心上。
所以擺放可擊以鳴冤的肺石于大街之上,又給诏獄增加官吏數量,頻繁地親自聽理訴訟,案件不論大小都按實情處理。
然而未能做到明察審慎,監牢之中仍是人滿為患,對比救民于水火之志,我不禁大感慚愧。
所有系囚之所,均派遣司法官及近侍,依次登記囚徒,如有冤枉之情,及時奏聞。
” 五月初七,太子左衛率張惠紹攻克魏宿預城。
十一日,臨川王蕭宏前軍攻克梁城。
十七日,豫州刺史韋睿攻克合肥城。
二十三日,廬江太守裴邃攻克羊石城;二十六日,又攻克霍丘城。
二十七日,太白星晝現。
六月初七,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前軍攻克朐山城。
秋七月初二,鄧至國遣使者獻土産。
八月初六,老人星出現。
二十九日,建造太子宮。
冬十一月初三,京師地震。
初四,以戰事曆久,大赦天下。
魏侵鐘離,遣右衛将軍曹景宗率兵前往增援。
十二月十二,司徒謝月出薨。
六年(607)春正月初一,诏曰:“方寸大小之寶物,有時會埋藏于泥沙之中;因為某個人之才德有虧便不采納他的善言,君子以此為戒。
朕每次聽朝都是遲遲才歸,希望能大振政治方略,盡避百官卿士對于身懷才德之人都極力使之出仕,然而還是有人隐其聲名于邊遠之地,不曾到我們朝中來做官。
有的屈身下層而貧窮簡陋,有的為高山大川所阻隔,如雄鷹頓足以待,如白鶴引頸而望,隻是沒有機會來奏達朝廷。
難道這就是所謂上下無一得漏、遠近皆入于吾彀的情景嗎?各地百姓,如有人想要陳說刑法政令之是非,于國于民有益,然而為地位地域所限,不能自通其意者,可各自具文向刺史陳說心聲。
如有可采納者,不論事之大小均要向上奏告。
”十九日,诏曰:“據有天下之人,本來就不是為自己而生。
災荒、瘟疫、戰争、水火之災,隻要其中一樣發生,其罪責就歸于國之元首。
現在讓祝官和史官禱告,接下去要發生的各種災難,就全都降臨到我的身上吧,永遠不要再将災害降給百姓,我的子民們應該稍許得到一些安甯休養的時間了。
不得為朕祈福,這樣隻會增加朕的過失。
特此頒下遠近,都要遵照行事。
” 二月十四日,老人星出現。
三月初一,霜降草死。
同月,有三隻大象進入京師。
夏四月初三,設置左右骁騎、左右遊擊将軍官。
初四,曹景宗、韋睿又等敗魏軍于邵陽洲,斬首俘虜以萬計。
十四日,以右衛将軍曹景宗為領軍将軍、徐州刺史。
二十日,以江州刺史王茂為尚書右仆射,以中書令安成王蕭秀為平南将軍、江州刺史。
分湘、廣二州置衡州。
二十八日,以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将軍建安王蕭偉為揚州刺史,右光祿大夫沈約為尚書左仆射,尚書左仆射王瑩為中軍将軍。
五月初一,以新除左骁騎将軍長沙王蕭深業為中護軍。
初五,以侍中袁昂為吏部尚書。
十一日,設置中衛、中權将軍,改骁騎為雲騎,遊擊為遊騎。
十三日,南将軍、揚州刺史、建安王蕭偉晉号中權将軍。
六月二十二日,以車騎将軍、湘州刺史夏侯詳為右光祿大夫,以新除金紫光祿大夫柳胟為安南将軍、湘州刺史。
新吳縣獲四目龜一隻。
秋九月初七,太白星晝現。
初九,分廣州置桂州。
三十日,以新除尚書右仆射王茂為中衛将軍。
八月初一,赦天下。
十一日,大風吹折樹木。
京師大水,因波濤入城,加高禦道七尺。
九月,嘉禾一莖九穗,生于江陵縣。
十九日,改閱武堂為德陽堂,聽訟堂為儀賢堂。
三十日,以左衛将軍呂僧珍為平北将軍、南兖州刺史,豫章内史蕭昌為廣州刺史。
冬十月十六日,以五兵尚書徐勉為吏部尚書。
閏十月初二,以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臨川王蕭宏為司徒、行太子太傅,尚書左仆射沈約為尚書令、行太子少傅,吏部尚書袁昂為右仆射。
二十三日,平西将軍、荊州刺史、始興王蕭辵晉号安西将軍。
二十九日,以右光祿大夫夏侯詳為尚書左仆射。
七年(508)春正月初一,诏曰:“建國立業統治萬民,以設立教化為首務。
不學習就會停滞不前。
要成為俊才除了學習别無他途。
朕上應天命開創大業,統禦天下,盡避于治國正業辛苦勞碌,于六藝群書也多有參閱,然而未能發明新器以為天下之用,智慧識見又十分缺乏,絕非可以陶冶未仕之貴胄子弟,使之成為國家棟梁的材料。
思量要崇尚和效法古風,使人們懂得依年齡大小互相謙讓,以便于自己以法治理國家。
現在語言聲音漸習漸染,戎與夏已同其風俗,應當大量設立學校,廣泛延覽貴胄子弟,緻力于人倫孝道之教習,弘揚智仁勇三達德,使王道播揚于四方,使聖人的精深微妙之言能夠轉化為人們的行為準則。
”中衛将軍、領太子詹事王茂晉号車騎将軍。
十四日,造神龍、仁虎阙于端門、大司馬門外。
二十八日,以領軍将軍曹景宗為中衛将軍,以衛尉蕭景兼領軍将軍。
二月初一,廬江飅縣獲銅鐘二隻。
新造國門于越城南。
十一日,增置鎮衛将軍以下各若幹。
十六日,诏令于州郡縣分别設置州望、郡宗、鄉豪一人,專掌搜求薦舉人才。
二十一日,以車騎大将軍高麗王高雲為撫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平北将軍、南交州刺史呂僧珍為領軍将軍。
二十二日,以中護軍長沙王蕭深業為南兖州刺史,以兼領軍将軍蕭景為雍州刺史,以雍州刺史柳慶遠為護軍将軍。
夏四月初二,皇太子娶妃,赦大辟刑以下,頒賜朝臣及近侍各若幹。
十八日,秣陵縣獲靈龜一隻。
二十五日,餘姚縣獲古銅劍二柄。
五月十七日,诏恢複設置宗正、太仆、大匠、鴻胪,又增設太府、太舟,連同舊置共為十二卿。
二十一日,以平南将軍、江州刺史、安成王蕭秀為平西将軍,以中衛将軍曹景宗為安南将軍、江州刺史。
六月初九,免除建、修二陵周圍五裡内居民之賦稅,改陵監為令。
秋七月初六,月犯氐星。
八月初二,安南将軍、江州刺史曹景宗卒。
初六,赦大辟刑以下未結案者。
二十三日,平西将軍、荊州刺史、安成王蕭秀晉号安西将軍,雲麾将軍、郢州刺史、鄱陽王蕭恢晉号平西将軍。
老人星現。
九月初七,诏曰:“對放牧之輩也要前往招徕,這是周文王垂示之準則;因為殺了雉與兔,齊宣王因此遭到後人貶薄。
山林川澤,良材由此而出,斧斤也以此為用武之地,家家戶戶以此為生活日用之基地。
然而近代互相承襲,一概加以封鎖,這還算是與民同利,惠存天下百姓嗎?所有官家各屯戍地現為漁佃墾殖之所者,可一概開其平日之禁。
”十二日,置童子奉車郎。
十三日,立皇子蕭績為南康郡王。
十九日,月犯東井星。
冬十月十六日,以吳興太守張稷為尚書左仆射。
二十六日,魏陽關主許敬珍以城内附。
诏大舉北伐。
以護軍将軍、始興王蕭辵為平北将軍,率衆進入清州;車騎将軍王茂率衆向宿預進發。
二十七日,魏懸瓠鎮守将白皂生、豫州刺史胡遜以城内屬,以白皂生為鎮北将軍、司州刺史,胡遜為平北将軍、豫州刺史。
十一月初二,鄞縣奏稱甘露降。
八年(509)春正月初三,皇上親臨南郊祭天,赦天下,内外文武各賜勞問一年。
十四日,魏鎮東參軍成景俊斬宿預守将嚴仲寶,以城内屬。
二月十四日,老人星現。
夏四月,以北巴西郡置南梁州。
初一,以護軍将軍始興王蕭辵為中衛将軍,司徒、行太子太傅、臨川王蕭宏為司空、揚州刺史,車騎将軍、領太子詹事王茂于本号外附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日,魏楚王城守将李國興以城内附。
二十九日,以中軍将軍、丹陽尹王瑩為右光祿大夫。
五月初六,诏曰:“讀書以做官,祿秩在其中,此乃先聖多次提到之事。
朕思量要大振治國之綱領,一向敦治儒學,向有德者緻敬,開館納士,急不可耐地行之。
所以藏書與讀書蔚然成風,通過甲科考試所取也是人才疊出,正當讓他們擔任朝官,穿上青紫官服。
如有能通一經,自始至終不懈怠者,經策試确認之後,铨官可酌情加以錄用。
即使是在養牛之監賣羊之肆、寒品或者門望低下之族,一并讓他們憑其才能出來作官,不要有所遺漏或阻拒。
” 秋七月十七日,巴陵王蕭寶義薨。
八月十三日,老人星現。
冬十月初一,以中軍将軍、始興王蕭辵為鎮北将軍、南兖州刺史,以南兖州刺史、長沙王蕭深業為護軍将軍。
九年(510)春正月初二,以尚書令、行太子少傅沈約為左光祿大夫,行少傅如故,以右光祿大夫王瑩為尚書令,行中撫将軍、建安王蕭偉兼任護軍将軍,以鎮北将軍、南兖州刺史、始興王蕭辵為鎮西将軍、益州刺史,以太常卿王亮為中書監。
初三,以輕車将軍、晉安王蕭綱為南兖州刺史。
十七日,新造緣淮塘,北岸起石頭迄東冶,南岸起自後渚籬門,迄于三橋。
三月十七日,皇上幸國子學,親臨講肆,賜國子祭酒以下帛各若幹。
二十三日,诏曰:“王子從師入學,《禮》經有載,貴胄子弟同聚一處讀書,《尚書》曾提及此類事。
古代就用這種辦法來推廣行為準則,興隆聖教大業。
今太學已開設,從現在起,賢良之士根據年齡,均應修習學業。
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滿從師之齡者,可令入學。
”于阗國遣使獻土産。
夏四月十六,改定選任尚書五都令史用寒流之人。
林邑國遣使者進獻白猴一隻。
五月二十八日,诏曰:“朕遍聽衆臣之言,終日不懈,然而百官各有所司,其途徑也不一樣,随時選用,各有關涉,如果不是總觀衆言,就難以親自覽讀。
從今以後台閣省愛州郡鎮戍一應有職有官之處,不時會同商議,分别陳述,去其不當增其有益的意見,具文上奏。
”中書監王亮卒。
六月十三日,盜殺宣城太守朱僧男。
閏六月初三,以中撫将軍、領護軍、建安王蕭偉為鎮南将軍、江州刺史。
十九日,宣城盜轉侵吳興縣,太守蔡撙讨伐平定之。
秋七月三十日,老人星現。
冬十二月十六日,皇上幸國子學,策試貴胄子弟,賞賜訓導教授之官各若幹。
十年(511)春正月初四,皇上親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居官任事者賜予勞問二年。
初六,以尚書左仆射張稷為安北将軍、青冀二州刺史,以郢州刺史、鄱陽王蕭恢為護軍将軍。
初七,以南徐州刺史、豫章王蕭綜為郢州刺史,以輕車将軍、南康王蕭績為南徐州刺史。
十一日,一隻驺虞出現于荊州華容縣。
以左民尚書王日柬為吏部尚書。
二十四日,皇上親祭明堂。
三月初五,盜殺東莞、琅笽二郡太守鄧日折,從朐山導引魏軍入境。
派振遠将軍馬仙王卑讨伐之。
同月,魏徐州刺史盧昶率兵往朐山。
夏四月初八,安豐縣獲一角玄龜一隻。
十二日,領軍呂僧珍卒。
十四日,以國子祭酒張充為尚書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慶遠為領軍将軍。
六月二十一日,嘉蓮一莖三花生于樂遊苑。
秋七月二十二,诏曰:“古時公卿向皇上面陳國家大計,前史有載,尚書令與仆射在陛下上奏,曆代明文如此。
以此來制定各種事業,成就各種政務。
晉代衰弱,荒誕無稽成為風尚,自此互相承襲,離正道越來越遠,于是造成武帳空設,沒有汲公黯那樣的人來奏事,丹墀徒然造設,沒有鄭生崇那樣的人來上殿。
三公及八座,所有職司之官員,都有要說的話,可入殿陳說,希望能借重你們的忠信,來稍稍匡補我的智寡德薄。
” 九月初三,天西北有聲隆隆作響,赤氣直下入地。
冬十二月十二日,山車出現于臨城縣。
十九日,馬仙王卑大破魏軍,斬首及俘虜共十餘萬,克複朐山城。
這一年,初造宮城門三重樓及開二道。
宕昌國遣使者獻土産。
十一年(512)春正月初一,诏曰:“刑罰不及小孩和老年人,對犯罪的人不将其妻子兒女入監,《禮經》明文有載,史書也多載前例。
大抵是要表達哀憐,所以刑罰有所不及。
近代互相因襲,法網日益嚴苛,年少之人,白發之輩,也同坐成為罪人。
盡避懲惡勸善,應嚴格其制度,然而老人小孩因此而流離失所,實在值得憐憫。
從今以後有因逃亡而應谪戍之家及因罪而應收人為質者,如其人是老人或小孩,可停其發遣。
”加左光祿大夫、行太子少傅沈約特進。
加鎮南将軍、江州刺史、建安王蕭偉儀同三司。
司空、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進位為太尉。
以骠騎将軍王茂為司空。
尚書令、雲麾将軍王瑩晉号安左将軍。
安北将軍、青冀二州刺史張稷晉号鎮北将軍。
二月初七,新昌、濟陽二郡野蠶成繭。
三月二十七日,特赦揚、徐二州。
築西靜壇于鐘山。
三十日,高麗國遣使者獻土産。
四月二十八日,诏曰:“去年在朐山大舉殲滅敵人,應當收敵之屍首起墳為京觀,以表彰武功;隻是吊民伐罪,乃是皇王之盛業,掩埋死者之屍首,乃是仁者之用心。
下令青州,全部給以收拾掩埋。
”百濟、扶南、林邑國均派遣使者獻土産。
六月二十二日,以司空王茂領中權将軍。
九月二十四日,宕昌國遣使者獻土産。
冬十一月初九,以吳郡太守袁昂兼尚書右仆射。
二十三日,降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七日,齊宣德太妃王氏薨。
十二月初三,以安西将軍、荊州刺史、安成王蕭秀為中衛将軍,護軍将軍、鄱陽王蕭恢為平西将軍、荊州刺史。
十二年(513)春正月初六,皇上親臨南郊祭天,赦大辟刑以下罪囚。
二月初六,以兼尚書右仆射袁昂為尚書右仆射。
十一日,诏曰:“收其骸鼻葬其屍身,周代經典本有此制,每人加給一副棺木,漢代簡策中記有這種美德之事。
朕心中哀傷,每每因為心切而做得慌忙草率。
收藏屍骸之命令,于哀憫之中急急下達了,然而以天下之大,遵行不能算是合格了。
路旁之白骨,到處可見,我可憐那些枯骨,不覺又增添了一份傷心和憐憫。
可明令遠近各州,分别巡查轄内,如有遺留之屍骸未葬,或者以地榆包裹之身未曾易裝,應立即就近收拾殓屍入葬,酌情給予棺具,以使夜哭之遊魂得到慰撫,為寒霜所侵之枯骨有其歸所。
”二十六日,新造太極殿,改為十三間。
三月十九日,以湘州刺史王珍國為護軍将軍。
閏三月十一日,特進、中軍将軍沈約卒。
夏四月,京師大水。
六月初十,新造太廟,增屋基九尺。
十七日,太極殿成。
秋九月初七,以鎮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建安王蕭偉為撫軍将軍,儀同如故;以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司空;以領中權将軍王茂為骠騎将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江州刺史。
冬十月初六,诏曰:“明堂地勢低濕,不能令神祗滿意。
可在其周圍酌情以土增補壘高,以盡誠敬之心。
” 十三年(514)春正月十三日,以丹陽尹、晉安王蕭綱為荊州刺史。
十四日,以平西将軍、荊州刺史、鄱陽王蕭恢為鎮西将軍、益州刺史。
十七日,以翊右将軍、安成王蕭秀為安西将軍、郢州刺史。
二月初八,皇上親耕籍田,赦天下,孝悌力田賜爵位一級。
老人星現。
三月初三,以新除中撫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安王蕭偉為左光祿大夫。
夏四月十三,林邑國遣使者獻土産。
十四日,以郢州刺史、豫章王蕭綜為安南将軍。
五月初四,以通直散騎常侍韋睿為中護軍。
六月二十二日,以南兖州刺史蕭景為領軍将軍,領軍将軍柳慶遠為安北将軍、雍州刺史。
秋七月二十九日,立皇子蕭綸為邵陵郡王,蕭繹為湘東郡王,蕭紀為武陵郡王。
八月二十七日,扶南、于阗國分别遣使者進獻土産。
這一年築浮山堰。
十四年(515)春正月初一,皇太子加冠,赦天下,賞賜為父後者每人爵位一級,王公以下頒賞各有等差,停遠近各地上吉慶之禮。
初二,安左将軍、尚書令王瑩晉号中權将軍。
以鎮西将軍、始興王蕭辵為中撫将軍。
初七,皇上親臨南郊祭天。
诏曰:“朕恭敬地進行明祀,勤勉地服事上帝,親臨行宮,登上泰壇,身着裘冕,手捧蒼璧,柴祭與望祭之火既已升空,祭品入鼎,我的誠敬之心這才得以表達,我想的是要祭祀天之神靈,弘揚廓大仁德之教化;然而卻缺乏治國之術,政策法令多有昏暗不明之處,正待諸位賢才,來安濟我的各種事業。
可頒下遠近各州,廣泛求取德才非凡之人。
如有在縣裡剛強過人,在州中特立獨行,隐居于山林田園之中,不求顯達,藏其才具,待時以動,而未加采用者,或為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均立即上奏。
當提拔他們為朝中官員,以大邦小邑試其才能,希望百官能密切合作,百姓不要隐瞞不報。
又随着世人輕于或不輕易犯法,不斷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