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常侍集

關燈
之後。

    當此之時,若失水之魚,喪家之狗,行不勝衣,言不出口,安能幹當世之務,觸人主之威,适足以露狂簡而增塵垢。

    縱使心有至言,言有偏直,此委巷之誠,非朝廷之欲也。

     今天子以茂德臨天下,以八方六合為四境,海内無虞,萬國玄靜,九夷之從王化,猶洪聲之收清響;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

    鄉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諷急就、習甲子者,皆奮筆揚文,議制論道,出草苗,起林薮,禦青瑣,入金墉者,無日不有。

    充三台之寺,盈中書之閣。

    有司不能竟其文,當年不能編其籍,此執政之所厭聞也。

    若乃群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帶白,坐而論道者,又充路盈寝,黃幄玉階之内,飽其尺牍矣。

    若仆之言,皆糞土之說,消磨灰爛,垢辱招穢,适可充衛士之爨,盈掃除之器。

    譬猶投盈寸之膠,而欲使江海易色;燒一羽之毛,而欲令大??增勢。

    若燎原之煙,彌天之雲,噓之不益其熱,噏之不減其氣。

    今子見仆入朝暫對,便欲坐望高位,吐言數百,謂陵嶒一世,何吾子之失評也!仆固脂車以須放,秣馬以待卻,反耕于枳落,歸志乎渦濑,從容乎農夫,優遊乎卒歲矣。

     古者天子畫土以封群後,群後受國以臨其邦,懸大賞以樂其成,列九伐以讨其違,興衰相形,安危相傾。

    故在位者以求賢為務,受任者以進才為急。

    今也則九州為一家,萬國為百郡,政有常道,法有恒訓,因循而禮樂自定,揖讓而天下大順。

    夫道學之貴遊,闾邑之搢紳,皆高門之子,世臣之胤,弘風長譽,推成而進,悠悠者皆天下之彥也。

    諷诂訓,傳詩書,講儒墨,說玄虛,仆皆不如也。

    二三公之簡仆于凡庸之肆,顯仆于細猥之中,則為功也重矣;時而清談,則為親也周矣。

    且古之君子,不知士,則不明不安。

    是以居逸而思危,對食而肴幹。

    今也則否。

    居位者以善身為靜,以寡交為慎,以弱斷為重,以怯言為信。

    不知士者無公诽,不得士者不私愧。

    彼在位者皆稷、契、咎、益、伊、呂、周、召之倫,叔豹、仲熊之俦,稽古則逾黃唐,經緯則越虞夏,蔑昆吾之功。

    嗤桓文之勳,抵?管仲,蹉雹晏嬰。

    其遠則欲升鼎湖,近則欲超太平。

    方将保重啬神,獨善其身,玄白沖虛,仡爾養真。

    雖力挾太山,将不舉一羽;揚波萬裡,将不濯一鱗。

    咳唾成珠玉,揮袂出風雲。

    豈肯蹩??鄙事,取才進人,此又吾子之失言也。

    子獨不聞夫神人乎!噏風飲露,不食五谷。

    登太清,遊山嶽,靡芝草,弄白玉。

    不因而獨備,無假而自足。

    不與人路同嗜欲,不與世務齊榮辱。

    故能入無窮之門,享不死之年。

    以此言之,何待進賢!” 客曰:“聖人有言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今子值有道之世,當太平之會,不攘袂奮氣,發謀出奇。

    使鳴鶴受和,好爵見縻。

    抑乃沈身郎署,約志勤卑,不亦羸哉!且伊尹之幹成湯,甯戚之迕桓公,或投己鼎俎,或庸身飯牛,明廢興之機,歌白水之流,德入殷王,義感齊侯。

    故伊尹起庖廚而登阿衡,甯戚出車下而階大夫。

    外無微介,内無請谒,矯身擢手,徑蹑名位。

    吾子亦何不慕賢以自厲,希古以慷慨乎!” 夏侯子曰:“嗚呼!是何言欤!富與貴是人之所欲,非仆之所惡也。

    夫幹将之劍,陸斷狗馬,水截蛟龍,而鉛刀不能入泥。

    骐骥骅骝之乘,一日而緻千裡,而驽蹇不能邁畝。

    百鍊之鑒,别須眉之數,而壁土不見泰山。

    鴻鹄一舉,橫四海之區,出青雲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

    此利鈍之覺,優劣之決也。

    夫欲進其身者,不過千萬乘,而仆以上朝堂,答世問,不過顯所知。

    仆以竭心思,盡才學,意無雅正可準,論無片言可采,是以頓于鄙劣而莫之能起也。

    以此言之,仆何為其不自炫哉!子不嫌仆德之不劭,而疑其位之不到,是猶反鏡而索照,登木而下釣,仆未以此為不肖也。

     若乃伊尹負鼎以幹湯,呂尚隐遊以徼文,傅說操築以寤主,甯戚擊角以要君,此非仆所能也。

    莊周骀蕩以放言,君平賣蔔以自賢,接輿陽狂以蔽身,梅福棄家以求仙,此又非仆之所安也。

    若乃季劄抗節于延陵,楊雄覃思于太玄,伯玉和柔于人懷,柳惠三绌于士官,仆雖不敏,竊頗仿佛其清塵。

    ” 序 羊秉序 (羊秉為撫軍叅軍,少亡,冇令譽。

    夏侯孝若為之叙,極相讃悼。

    羊權為黃門侍郎,侍簡文坐,帝問曰:“夏侯湛作《羊秉序》,絕可想是卿何物。

    ”) 秉,字長逹,太山平陽人,漢南陽太守續曾孫。

    大父魏郡府君,即車騎掾元子也。

    府君夫人鄭氏無子,乃養秉。

    龆龀而佳,小心敬慎。

    十歲而鄭夫人薨,秉思容盡哀,俄而公府掾及夫人并卒。

    秉群從父,率禮相承,人不間其親,雍雍如也。

    仕參撫軍将軍事,将奮千裡之足,揮沖天之翼,惜乎春秋三十有二而卒。

    昔罕虎死,子産以為無與為善。

    自夫子之沒,有子産之歎矣。

    亡後有子,男又不育,是何行善而禍繁也,豈非司馬生之所惑欤? 從祖叔權、幼權序 稱,字叔權。

    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兒為之渠帥,戲必為軍旅戰陳之事,有違者辄嚴以鞭捶,衆莫敢逆。

    淵陰奇之,使讀《項羽傳》及兵書,不肯,曰:“能則自為耳,安能學人。

    ”年十六,淵與之田,見奔虎,稱驅馬逐之,禁之不可,一箭而倒,名聞太祖,太祖把其手,喜曰:“我得汝矣!”與文帝為布衣之交,每宴會,氣陵一坐,辨士不能屈,世之高名者多從之遊。

    年十八卒。

     弟榮,字幼權,幼聰慧,七歲能屬文,誦書日千言,經目辄識之。

    文帝聞而請焉。

    賓客百馀人,人一奏刺,悉書其鄉邑名氏,世所謂爵裡刺也。

    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談,不謬一人,帝深奇之。

    漢中之敗,榮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親在難,焉所逃死!”乃奮劔而戰,遂沒陣。

     诰 昆弟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