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常侍集
關燈
小
中
大
惟正月才生魄,湛若曰:“咨爾弟淳、琬、瑫、谟、總、瞻:古人有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死喪之戚,兄弟孔懷。
’又曰,‘周之有至德也,莫如兄弟。
’於戲!古之載于訓籍,傳于詩書者,厥乃不思,不可不行。
爾其專乃心,一乃聽,砥砺乃性,以聽我之格言。
”淳等拜手稽首。
湛若曰:“嗚呼!惟我皇乃祖滕公,肇釐厥德厥功,以左右漢祖,弘濟于嗣君,用垂祚于後。
世世增敷前軌,濟其好行美德。
明允相繼,冠冕胥及。
以逮于皇曾祖愍侯,寅亮魏祖,用康乂厥世,遂啟土宇,以大綜厥勳于家。
我皇祖穆侯,崇厥基以允釐顯志,用恢闡我令業。
維我後府君侯,祗服哲命,欽明文思,以熙柔我家道,丕隆我先緒。
欽若稽古訓,用敷訓典籍,乃綜其微言。
嗚呼!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衆流,罔不探赜索隐,鈎深緻遠。
洪範九疇,彜倫攸叙。
乃命世立言,越用繼尼父之大業,斯文在茲。
且九齡而我王母薛妃登遐,我後孝思罔極,惟以奉于穆侯之繼室蔡姬,以緻其子道。
蔡姬登遐,隘于穆侯之命,厥禮乃不得成,用不祔于祖姑。
惟乃用騁其永慕,厥乃以疾辭位,用遜于厥家,布衣席稿,以終于三載。
厥乃古訓無文,我後丕孝其心,用假于厥制,以穆于世父使君侯。
惟伯後聰明睿智,奕世載德,用慈友于我後。
我惟烝烝是虔,罔不克承厥誨,用增茂我敦笃,以播休美于一世,厥乃可不遵。
惟我用夙夜匪懈,日鑽其道,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我用欲罷不敢。
豈唯予躬是懼,實令迹是奉。
厥乃晝分而食,夜分而寝。
豈唯令迹是畏,實爾猶是儀。
嗚呼,予其敬哉!俞!予聞之,周之有至德,有婦人焉。
我母氏羊姬,宣慈恺悌,明粹笃誠,以撫訓群子。
厥乃我龀齒,則受厥教于書學,不遑惟甯。
敦詩書禮樂,孳孳弗倦。
我有識惟與汝服厥誨,惟仁義惟孝友是尚,憂深思遠,祗以防于微。
翳義形于色,厚愛平恕,以濟其寬裕。
用緝和我七子,訓諧我五妹。
惟我兄弟姊妹束脩慎行,用不辱于冠帶,實母氏是憑。
予其為政蕞爾,惟母氏仁之不行是戚,予其望色思寬。
獄之不情,教之不泰是訓,予其納戒思詳。
嗚呼!惟母氏信着于不言,行感于神明。
若夫恭事于蔡姬,敦穆于九族,乃高于古之人。
古之人厥乃千裡承師,矧我惟父惟母世德之馀烈,服膺之弗可及,景仰之弗可階。
汝其念哉!俾群弟天祚于我家,俾爾鹹休明是履。
淳英哉文明柔順,琬乃沈毅笃固,惟瑫厥清粹平理,谟茂哉俊哲寅亮,總其弘肅簡雅,瞻乃純铄惠和。
惟我蒙蔽,極否于義訓。
嗟爾六弟,汝其滋義洗心,以補予之尤。
予乃亦不敢忘汝之阙。
嗚呼!小子瞻,汝其見予之長于仁,未見予之長于義也。
” 瞻曰:“俞!以如何?”湛若曰:“我之肇于總角,以逮于弱冠,暨于今之二毛,受學于先載,納誨于嚴父慈母。
予其敬忌于厥身,而匡予之纖介,翼予之小疵,使予有過未曾不知,予知之逌改,惟沖子是賴。
予親于心,愛于中,敬于貌。
厥乃口無擇言,柔惠且直,廉而不刿,肅而不厲,厥其成予哉。
用集我父母之訓,庶明厲翼,迩可遠在茲。
”瞻拜手稽首曰:“俞!”湛曰:“都!在修身,在愛人。
”瞻曰:“籲!惟聖其難之。
”湛曰:“都!厥不行惟難,厥行惟易。
” 淳曰:“俞!明而昧,崇而卑,沖而恒,顯而賢,同而疑,厲而柔,和而矜。
”湛曰:“俞!乃言厥有道。
”淳曰:“俞!祗服訓。
”湛曰:“來!琬,汝亦昌言。
”琬曰:“俞!身不及于人,不敢堕于勤,厥故維新。
”湛曰:“俞!瑫亦昌言。
”瑫曰:“俞!滋敬于己,不滋敬于己,惟敬乃恃,無忘有恥。
”湛曰:“俞!谟亦昌言。
”谟曰:“俞!無忘于不可不虞,形貌以心,訪心于虞。
”湛曰:“俞!總亦昌言。
”總曰:“俞!若憂厥憂以休。
”湛曰:“俞!瞻亦昌言。
”瞻曰:“俞!複外惟内,取諸内,不忘諸外。
”湛曰:“俞!休哉!”淳等拜手稽首,湛亦拜手稽首。
乃歌曰:“明德複哉,家道休哉,世祚悠哉,百祿周哉!”又作歌曰:“訊德恭哉,訓翼從哉,内外康哉!”皆拜曰:“欽哉!” 贊 東方朔畫贊(有序)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
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
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瑰玮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遊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傲世。
傲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谏以明節。
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諧以取容。
潔其道而穢其迹,清其質而濁其文。
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
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
倜傥博物,觸類多能。
合變以明笇,幽贊以知來。
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衆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
經脈藥石之藝,射禦書計之術。
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經目而諷于口,過耳而暗于心。
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淩轹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俦列如草芥。
雄節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神交造化,靈為星辰。
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仆自京都言歸定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寝,見先生之遺像;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
慨然有懷,乃作頌焉。
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遁居貞。
退不終否,進亦避榮。
臨世濯足,希古振纓。
涅而無滓,既濁能清。
無滓伊何,高明克柔。
能清伊何,視污若浮。
樂在必行,處淪罔憂。
跨世淩時,遠蹈獨遊。
’‘死喪之戚,兄弟孔懷。
’又曰,‘周之有至德也,莫如兄弟。
’於戲!古之載于訓籍,傳于詩書者,厥乃不思,不可不行。
爾其專乃心,一乃聽,砥砺乃性,以聽我之格言。
”淳等拜手稽首。
湛若曰:“嗚呼!惟我皇乃祖滕公,肇釐厥德厥功,以左右漢祖,弘濟于嗣君,用垂祚于後。
世世增敷前軌,濟其好行美德。
明允相繼,冠冕胥及。
以逮于皇曾祖愍侯,寅亮魏祖,用康乂厥世,遂啟土宇,以大綜厥勳于家。
我皇祖穆侯,崇厥基以允釐顯志,用恢闡我令業。
維我後府君侯,祗服哲命,欽明文思,以熙柔我家道,丕隆我先緒。
欽若稽古訓,用敷訓典籍,乃綜其微言。
嗚呼!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衆流,罔不探赜索隐,鈎深緻遠。
洪範九疇,彜倫攸叙。
乃命世立言,越用繼尼父之大業,斯文在茲。
且九齡而我王母薛妃登遐,我後孝思罔極,惟以奉于穆侯之繼室蔡姬,以緻其子道。
蔡姬登遐,隘于穆侯之命,厥禮乃不得成,用不祔于祖姑。
惟乃用騁其永慕,厥乃以疾辭位,用遜于厥家,布衣席稿,以終于三載。
厥乃古訓無文,我後丕孝其心,用假于厥制,以穆于世父使君侯。
惟伯後聰明睿智,奕世載德,用慈友于我後。
我惟烝烝是虔,罔不克承厥誨,用增茂我敦笃,以播休美于一世,厥乃可不遵。
惟我用夙夜匪懈,日鑽其道,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我用欲罷不敢。
豈唯予躬是懼,實令迹是奉。
厥乃晝分而食,夜分而寝。
豈唯令迹是畏,實爾猶是儀。
嗚呼,予其敬哉!俞!予聞之,周之有至德,有婦人焉。
我母氏羊姬,宣慈恺悌,明粹笃誠,以撫訓群子。
厥乃我龀齒,則受厥教于書學,不遑惟甯。
敦詩書禮樂,孳孳弗倦。
我有識惟與汝服厥誨,惟仁義惟孝友是尚,憂深思遠,祗以防于微。
翳義形于色,厚愛平恕,以濟其寬裕。
用緝和我七子,訓諧我五妹。
惟我兄弟姊妹束脩慎行,用不辱于冠帶,實母氏是憑。
予其為政蕞爾,惟母氏仁之不行是戚,予其望色思寬。
獄之不情,教之不泰是訓,予其納戒思詳。
嗚呼!惟母氏信着于不言,行感于神明。
若夫恭事于蔡姬,敦穆于九族,乃高于古之人。
古之人厥乃千裡承師,矧我惟父惟母世德之馀烈,服膺之弗可及,景仰之弗可階。
汝其念哉!俾群弟天祚于我家,俾爾鹹休明是履。
淳英哉文明柔順,琬乃沈毅笃固,惟瑫厥清粹平理,谟茂哉俊哲寅亮,總其弘肅簡雅,瞻乃純铄惠和。
惟我蒙蔽,極否于義訓。
嗟爾六弟,汝其滋義洗心,以補予之尤。
予乃亦不敢忘汝之阙。
嗚呼!小子瞻,汝其見予之長于仁,未見予之長于義也。
” 瞻曰:“俞!以如何?”湛若曰:“我之肇于總角,以逮于弱冠,暨于今之二毛,受學于先載,納誨于嚴父慈母。
予其敬忌于厥身,而匡予之纖介,翼予之小疵,使予有過未曾不知,予知之逌改,惟沖子是賴。
予親于心,愛于中,敬于貌。
厥乃口無擇言,柔惠且直,廉而不刿,肅而不厲,厥其成予哉。
用集我父母之訓,庶明厲翼,迩可遠在茲。
”瞻拜手稽首曰:“俞!”湛曰:“都!在修身,在愛人。
”瞻曰:“籲!惟聖其難之。
”湛曰:“都!厥不行惟難,厥行惟易。
” 淳曰:“俞!明而昧,崇而卑,沖而恒,顯而賢,同而疑,厲而柔,和而矜。
”湛曰:“俞!乃言厥有道。
”淳曰:“俞!祗服訓。
”湛曰:“來!琬,汝亦昌言。
”琬曰:“俞!身不及于人,不敢堕于勤,厥故維新。
”湛曰:“俞!瑫亦昌言。
”瑫曰:“俞!滋敬于己,不滋敬于己,惟敬乃恃,無忘有恥。
”湛曰:“俞!谟亦昌言。
”谟曰:“俞!無忘于不可不虞,形貌以心,訪心于虞。
”湛曰:“俞!總亦昌言。
”總曰:“俞!若憂厥憂以休。
”湛曰:“俞!瞻亦昌言。
”瞻曰:“俞!複外惟内,取諸内,不忘諸外。
”湛曰:“俞!休哉!”淳等拜手稽首,湛亦拜手稽首。
乃歌曰:“明德複哉,家道休哉,世祚悠哉,百祿周哉!”又作歌曰:“訊德恭哉,訓翼從哉,内外康哉!”皆拜曰:“欽哉!” 贊 東方朔畫贊(有序)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
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
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瑰玮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遊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傲世。
傲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谏以明節。
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諧以取容。
潔其道而穢其迹,清其質而濁其文。
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
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
倜傥博物,觸類多能。
合變以明笇,幽贊以知來。
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衆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
經脈藥石之藝,射禦書計之術。
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經目而諷于口,過耳而暗于心。
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淩轹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俦列如草芥。
雄節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神交造化,靈為星辰。
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仆自京都言歸定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寝,見先生之遺像;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
慨然有懷,乃作頌焉。
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遁居貞。
退不終否,進亦避榮。
臨世濯足,希古振纓。
涅而無滓,既濁能清。
無滓伊何,高明克柔。
能清伊何,視污若浮。
樂在必行,處淪罔憂。
跨世淩時,遠蹈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