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能聚神魂方說劍 指明罪孽使投胎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回能聚神魂方說劍指明罪孽使投胎
七律詩曰:
仇怨無如被殺身,狐魂底事反相親?
靈機不昧能深度,道術難明強歛神。
座下皈依誠服善,生前罪孽肯披陳。
而今托體叨培植,舍此皮囊理夙因。
話說那雌狐大驚失色的道:“不好了,你到别處去取覓也罷,怎麼惹起他來?”雄狐道:“他那裡有什麼惹不得?”雌狐道:“這庵裡常常有寶氣直沖霄漢,必有異人在内,你不依老祖宗教訓,恐怕這劫數就是你承當了。
”雄狐道:“便把我怎麼樣?”話猶未了,忽見一道白光照咽喉下劃來,雄狐急将身一躲,把那口飛劍接住,仔細一看,光耀驚目。
那洞穴的老小狐狸早都吓走了,那雄狐意欲放劍逃遁,說時遲,來時快,又見白光射至,飛劍又到,躲閃不及,早已身首異處。
原來這雄狐平時修煉的工夫也不叫淺,頭顱枭去,腔中一氣直透出來,迎風旋繞了一回,神魂依然凝聚一處,伏在屍旁,漸能明了,因思何人有此飛劍,可以千百裡之外枭取首級,這個必定是庵中有寶氣透出之人了。
他的道行實非等閑,我且收歛神魂,尋到彼處,認個明白,如何修煉,可能提拔我出這幽冥之苦。
主意定了,遂随風蕩漾,隻往北首行來,已是尼庵,仍越牆過菜園裡來,見首級尚存,依傍了一回,一徑尋到禅房,見這位劍仙端坐榻上,已入定去了,且伏在禅榻之旁,候其神返而叩之。
再說這劍仙是誰,原來是趙州仁厚村人氏,生長農家,父姓計,兄弟姐妹共五人,劍仙居二,也曾字人,因望門寡了,仍然待聘,偶在村口頑耍,被拐子用藥迷住,直拐到北京城裡,賣與人家作使女。
忽有個異人在那裡經過,見了劍仙眉間有一股清氣,知有夙根,遂用重價買回,收養在家,作為義女,朝夕授以修煉之術,曆四五十年,盡得異人秘傳,煉得兩口飛劍,後值異人飛升,囑其修功積行,也可上列仙班。
劍仙遵異人所囑,由近而遠,先在河朔之間廣行功德,濟困扶危,後來遍行天下,遨遊四海,功行累積,漸能輕身雲上,神飛舍外。
其道号不一,到處更改。
今從東海雲遊而來,見河南風氣樸實,暫為停留,栖止此庵中,自稱為無礙子。
凡所到之處,有不公不平、王法所不及之事,即代為雪忿報複。
如有善良之家不能度日,即取強橫不法之家财物,悉與接濟,并不留名遺迹,所以世人知者甚少。
他雖說五十餘歲,其實百有餘齡矣。
那雄狐采取元紅的那一日,他在一個滴滴岩處分些不平的事,故未得知。
自誅雄狐之後,這日出神返舍,嗅有狐騷氣,睜開慧眼,見有狐魂伏在榻旁。
其雄狐之魂,已知劍仙神回,遂趨而叩曰:“異類淫魂,昨蒙飛劍誅戮,欽佩道德,特來皈依。
”無礙子叱曰:“汝即是采取元紅修煉之雄狐耶?竟能凝魂前來見我,當之道行也不淺薄,何故不改邪歸正,而作此孽障,汝之來意雲何?”狐魂曰:“無他,我雖異類,修煉則同,不過工夫在深淺之别耳。
至于邪正兩字,何嘗不曾辨别,但近朱近墨,各有所自來,我類亦有深功高行者。
但所習之正,無非仙佛兩家,至于異端,則鬼怪兩途。
鬼乃有影無形,适足駭人而已;怪則非禽即獸,聚精歛神,皆能變易其形。
我狐屬天性自然,更勝他類,然不聞有飛劍随身,可以百裡之外取戮首級者。
此意一萌,神魂強為凝聚,欲叩吾師原委,我已形離魂蕩,豈有他想哉。
” 無礙子曰:“汝欲悉原委,不懷惡念,即是改邪歸正之端,可以皈依吾道。
汝欲知原委,我當為汝剖悉之。
我道并無怪異,實皆統于儒釋道三教之中。
”狐魂曰:“此言似乎欺罔。
吾聞自有天地以來,隻知三教,未聞有總統三教者。
”無礙子笑曰:“三教自在三教,統者,乃統而遵之,非反統三教也。
故曰統三教之中。
”狐魂曰:“何為三教之中?”無礙子曰:“吾道所行之事,不離仁義禮智信,是遵儒教也。
積功行于此中,置皮囊于度外,是遵釋教也。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揮金如土,解難拯危,是遵道教也。
豈非徜徉于三教之中乎?”狐魂歎曰:“妙哉!此論誠乃開豁心胸,悉歸于正。
如狐屬則罪不容誅矣。
” 無礙子曰:“吾道雖極純正,然習者甚少,古來相傳,隻有黃石公一事,此外雖有神仙兩途,無藉于此,若人怪鬼,則無門可入。
吾之所以遍遊天下者,無非欲傳吾道于人間耳。
豈料無一人一怪一鬼而求之者,豈吾道之不足傳于世耶。
”狐魂曰:“人自一途,鬼自一途,怪者我屬也。
然我今則鬼怪盡屬一身,未識可得授否?”無礙子曰:“收汝傳授甚易,但汝乃全邪,我乃純正。
邪不勝正,恐難入彀。
”狐魂曰:“固如是,但我皈依之意甚切,豈因一邪字,遂麾出門牆之外?”無礙子曰:“入道者既罕,豈有複拒之理?吾當代汝籌計,是須兩番工夫才能入吾道,恐非汝心所願。
”狐魂道:“隻求收錄,豈敢畏難。
” 無礙子曰:“你采陰濟陽已得幾何功次矣?”狐魂曰:“我屬修煉,自有生而得采一百個處女元紅,便能幻形。
我止得八十九人,故尚施魘魔之術。
”無礙子曰:“汝等之屬,出世即以此為事,尚可稍從未減,但行所事亦能知其善惡乎?”狐魂曰:“也略知其皮毛,如前在此間所行,還在善惡之間,曾記那年有一處女,因欲情而命在呼吸,我與之一度,即能濟我之功,亦能援彼之命。
”無礙子曰:“雖非盡惡,亦非至善。
”狐魂曰:“記得近年遇一處女,私奔于人,其情不過為此耳,我即迷其去路,一合而返,遂其欲念,保其醜行,或可為善乎?”無礙子曰:“彼以邪入,汝以邪制,在汝則為善,在天仍為惡。
”狐魂聽說大恸曰:“若如此我屬有惡無善矣,安能入道?”無礙子曰:“汝不聞天道好還乎。
汝能償還夙孽,改邪歸正,吾道亦能容。
”狐魂曰:“我将入輪回,豈能再償孽債?大師如肯發個慈悲,求全其事,我當一遵所命。
”無礙子曰:“我見你靈氣不昧,自屬易為,但你夙孽實深,非尋常可以償滿,若不于富貴兩全之家,功行有為之地,斷難完滿。
你前身為雄,必轉身為女,再得富貴擁護,消除尚易。
然這番磨折,卻也非同小可。
”狐魂曰:“但不知如何償法?還求明示。
”無礙子曰:“汝壞了八十九個處女元身,亦當按償其數。
”狐魂曰:“若欲按數償之,豈不同于娼妓煙花隊裡,堕落更深,還思其次。
”無礙子曰:“所償雖有此數,然亦不必盡以身償。
或拯一命,或雪一恥,或保全名節,或成人之美,皆可消除一孽,此又在汝所為也。
要知污穢之地,不加糞除,則日積月滿,若複不堆積,又加糞除,何患污穢之地不改為潔淨之所耶?”狐魂五體投地而叩曰:“大師棒喝,直透靈關,但不知處之何地而可?”無礙子曰:“吾知汴梁福藩,已是屍居餘氣,不久敗亡,彼韓嫔有孕,将次臨盆,汝可往投胎。
吾得乘間保護,有此終歸散漫之财,甚可濟汝功德之用,仍為汝布置鑄劍之基,以授汝劍術之要。
”狐魂複又叩拜,願即往投,尚祈法力保佑。
無礙子曰:“此其時矣,随我劍光所指而去。
”說罷腰間掣出彈丸,望北一擲,狐魂追之而往。
忽然堕地,已在襁褓中矣。
看官,你道這福藩是誰,乃萬曆皇帝之子,名常洵,久已分藩在河南省分。
因其不理政事,日惟酒色是娛,故不令至汴。
辇毂之下,不暢所欲,因而轉求于朝宰,代為個具奏歸藩,已在萬曆四十二年上,才到汴梁。
此人身雖帝胄,實同下愚,秉性奢侈,耽于酒色,嫔妃滿前,猶不足意,每于民間揀選美色,不從者辄破人産業。
這些百姓,人人痛恨,因他身子肥胖,稱
座下皈依誠服善,生前罪孽肯披陳。
而今托體叨培植,舍此皮囊理夙因。
話說那雌狐大驚失色的道:“不好了,你到别處去取覓也罷,怎麼惹起他來?”雄狐道:“他那裡有什麼惹不得?”雌狐道:“這庵裡常常有寶氣直沖霄漢,必有異人在内,你不依老祖宗教訓,恐怕這劫數就是你承當了。
”雄狐道:“便把我怎麼樣?”話猶未了,忽見一道白光照咽喉下劃來,雄狐急将身一躲,把那口飛劍接住,仔細一看,光耀驚目。
那洞穴的老小狐狸早都吓走了,那雄狐意欲放劍逃遁,說時遲,來時快,又見白光射至,飛劍又到,躲閃不及,早已身首異處。
原來這雄狐平時修煉的工夫也不叫淺,頭顱枭去,腔中一氣直透出來,迎風旋繞了一回,神魂依然凝聚一處,伏在屍旁,漸能明了,因思何人有此飛劍,可以千百裡之外枭取首級,這個必定是庵中有寶氣透出之人了。
他的道行實非等閑,我且收歛神魂,尋到彼處,認個明白,如何修煉,可能提拔我出這幽冥之苦。
主意定了,遂随風蕩漾,隻往北首行來,已是尼庵,仍越牆過菜園裡來,見首級尚存,依傍了一回,一徑尋到禅房,見這位劍仙端坐榻上,已入定去了,且伏在禅榻之旁,候其神返而叩之。
再說這劍仙是誰,原來是趙州仁厚村人氏,生長農家,父姓計,兄弟姐妹共五人,劍仙居二,也曾字人,因望門寡了,仍然待聘,偶在村口頑耍,被拐子用藥迷住,直拐到北京城裡,賣與人家作使女。
忽有個異人在那裡經過,見了劍仙眉間有一股清氣,知有夙根,遂用重價買回,收養在家,作為義女,朝夕授以修煉之術,曆四五十年,盡得異人秘傳,煉得兩口飛劍,後值異人飛升,囑其修功積行,也可上列仙班。
劍仙遵異人所囑,由近而遠,先在河朔之間廣行功德,濟困扶危,後來遍行天下,遨遊四海,功行累積,漸能輕身雲上,神飛舍外。
其道号不一,到處更改。
今從東海雲遊而來,見河南風氣樸實,暫為停留,栖止此庵中,自稱為無礙子。
凡所到之處,有不公不平、王法所不及之事,即代為雪忿報複。
如有善良之家不能度日,即取強橫不法之家财物,悉與接濟,并不留名遺迹,所以世人知者甚少。
他雖說五十餘歲,其實百有餘齡矣。
那雄狐采取元紅的那一日,他在一個滴滴岩處分些不平的事,故未得知。
自誅雄狐之後,這日出神返舍,嗅有狐騷氣,睜開慧眼,見有狐魂伏在榻旁。
其雄狐之魂,已知劍仙神回,遂趨而叩曰:“異類淫魂,昨蒙飛劍誅戮,欽佩道德,特來皈依。
”無礙子叱曰:“汝即是采取元紅修煉之雄狐耶?竟能凝魂前來見我,當之道行也不淺薄,何故不改邪歸正,而作此孽障,汝之來意雲何?”狐魂曰:“無他,我雖異類,修煉則同,不過工夫在深淺之别耳。
至于邪正兩字,何嘗不曾辨别,但近朱近墨,各有所自來,我類亦有深功高行者。
但所習之正,無非仙佛兩家,至于異端,則鬼怪兩途。
鬼乃有影無形,适足駭人而已;怪則非禽即獸,聚精歛神,皆能變易其形。
我狐屬天性自然,更勝他類,然不聞有飛劍随身,可以百裡之外取戮首級者。
此意一萌,神魂強為凝聚,欲叩吾師原委,我已形離魂蕩,豈有他想哉。
” 無礙子曰:“汝欲悉原委,不懷惡念,即是改邪歸正之端,可以皈依吾道。
汝欲知原委,我當為汝剖悉之。
我道并無怪異,實皆統于儒釋道三教之中。
”狐魂曰:“此言似乎欺罔。
吾聞自有天地以來,隻知三教,未聞有總統三教者。
”無礙子笑曰:“三教自在三教,統者,乃統而遵之,非反統三教也。
故曰統三教之中。
”狐魂曰:“何為三教之中?”無礙子曰:“吾道所行之事,不離仁義禮智信,是遵儒教也。
積功行于此中,置皮囊于度外,是遵釋教也。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揮金如土,解難拯危,是遵道教也。
豈非徜徉于三教之中乎?”狐魂歎曰:“妙哉!此論誠乃開豁心胸,悉歸于正。
如狐屬則罪不容誅矣。
” 無礙子曰:“吾道雖極純正,然習者甚少,古來相傳,隻有黃石公一事,此外雖有神仙兩途,無藉于此,若人怪鬼,則無門可入。
吾之所以遍遊天下者,無非欲傳吾道于人間耳。
豈料無一人一怪一鬼而求之者,豈吾道之不足傳于世耶。
”狐魂曰:“人自一途,鬼自一途,怪者我屬也。
然我今則鬼怪盡屬一身,未識可得授否?”無礙子曰:“收汝傳授甚易,但汝乃全邪,我乃純正。
邪不勝正,恐難入彀。
”狐魂曰:“固如是,但我皈依之意甚切,豈因一邪字,遂麾出門牆之外?”無礙子曰:“入道者既罕,豈有複拒之理?吾當代汝籌計,是須兩番工夫才能入吾道,恐非汝心所願。
”狐魂道:“隻求收錄,豈敢畏難。
” 無礙子曰:“你采陰濟陽已得幾何功次矣?”狐魂曰:“我屬修煉,自有生而得采一百個處女元紅,便能幻形。
我止得八十九人,故尚施魘魔之術。
”無礙子曰:“汝等之屬,出世即以此為事,尚可稍從未減,但行所事亦能知其善惡乎?”狐魂曰:“也略知其皮毛,如前在此間所行,還在善惡之間,曾記那年有一處女,因欲情而命在呼吸,我與之一度,即能濟我之功,亦能援彼之命。
”無礙子曰:“雖非盡惡,亦非至善。
”狐魂曰:“記得近年遇一處女,私奔于人,其情不過為此耳,我即迷其去路,一合而返,遂其欲念,保其醜行,或可為善乎?”無礙子曰:“彼以邪入,汝以邪制,在汝則為善,在天仍為惡。
”狐魂聽說大恸曰:“若如此我屬有惡無善矣,安能入道?”無礙子曰:“汝不聞天道好還乎。
汝能償還夙孽,改邪歸正,吾道亦能容。
”狐魂曰:“我将入輪回,豈能再償孽債?大師如肯發個慈悲,求全其事,我當一遵所命。
”無礙子曰:“我見你靈氣不昧,自屬易為,但你夙孽實深,非尋常可以償滿,若不于富貴兩全之家,功行有為之地,斷難完滿。
你前身為雄,必轉身為女,再得富貴擁護,消除尚易。
然這番磨折,卻也非同小可。
”狐魂曰:“但不知如何償法?還求明示。
”無礙子曰:“汝壞了八十九個處女元身,亦當按償其數。
”狐魂曰:“若欲按數償之,豈不同于娼妓煙花隊裡,堕落更深,還思其次。
”無礙子曰:“所償雖有此數,然亦不必盡以身償。
或拯一命,或雪一恥,或保全名節,或成人之美,皆可消除一孽,此又在汝所為也。
要知污穢之地,不加糞除,則日積月滿,若複不堆積,又加糞除,何患污穢之地不改為潔淨之所耶?”狐魂五體投地而叩曰:“大師棒喝,直透靈關,但不知處之何地而可?”無礙子曰:“吾知汴梁福藩,已是屍居餘氣,不久敗亡,彼韓嫔有孕,将次臨盆,汝可往投胎。
吾得乘間保護,有此終歸散漫之财,甚可濟汝功德之用,仍為汝布置鑄劍之基,以授汝劍術之要。
”狐魂複又叩拜,願即往投,尚祈法力保佑。
無礙子曰:“此其時矣,随我劍光所指而去。
”說罷腰間掣出彈丸,望北一擲,狐魂追之而往。
忽然堕地,已在襁褓中矣。
看官,你道這福藩是誰,乃萬曆皇帝之子,名常洵,久已分藩在河南省分。
因其不理政事,日惟酒色是娛,故不令至汴。
辇毂之下,不暢所欲,因而轉求于朝宰,代為個具奏歸藩,已在萬曆四十二年上,才到汴梁。
此人身雖帝胄,實同下愚,秉性奢侈,耽于酒色,嫔妃滿前,猶不足意,每于民間揀選美色,不從者辄破人産業。
這些百姓,人人痛恨,因他身子肥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