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80 列傳第七十 賊臣

關燈
出西華門下,景出其栅門,與津遙相對,刑牲歃血。

     南兖州刺史南康嗣王會理、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退、西昌侯世子彧率衆三萬至于馬卬洲,景慮北軍自白下而上,斷其江路,請悉勒聚南岸。

    敕乃遣北軍并進江潭苑。

    景又啓稱:“永安侯、趙威方頻隔栅诟臣,雲‘天子自與爾盟,我終當逐汝‘。

    乞召入城,即進發。

    ”敕并召之。

    景遂運東城米于石頭,食乃足。

    又啓雲:“西岸信至,高澄已得壽春、锺離,便無處安足,權借廣陵、谯州,須征得壽春、锺離,即以奉還朝廷。

    ” 時荊州刺史湘東王繹師于武成,河東王譽次巴陵,前信州刺史桂一陽一王慥頓江津,并未之進。

    既而有敕班師,湘東王欲旋。

    中記室參軍蕭贲曰:“景以人臣舉兵向阙,今若放兵,未及度江,童子能斬之,必不爲也。

    大王以十萬之師,未見賊而退,若何!”湘東王不悅。

    贲,骨鲠士也,每恨湘東不入援。

    嘗與王雙六,食子未下,贲曰:“殿下都無下意。

    ”王深爲憾,遂因事害之。

     景既知援軍号令不一,終無勤王之效,又聞城中死疾轉多,當有應之者。

    既卻湘東王等兵,又得東城之米,王偉且說景曰:“王以人臣舉兵背叛,圍守宮阙,已盈十旬。

    一逼一辱妃主,陵穢宗廟,今日持此,何處容身?願且觀變。

    ”景然之,乃表陳武帝十失。

    三年三月丙辰朔,城内于太極殿前設壇,使兼太宰、尚書仆射王克等告天地神隻,以景違盟,舉烽鼓噪。

    初,城圍之日,男一女十餘萬,貫甲者三萬,至是疾疫且盡,守埤者止二三千人,并悉羸懦。

    橫一屍一滿路,無人埋瘗,臭氣熏數裡,爛汁滿溝洫。

    于是羊鴉仁、柳仲禮、鄱一陽一世子嗣進軍于東府城北。

    栅壘未立,爲景将宋子仙所敗,送首級于阙下。

    景又遣于子悅乞和,城内遣禦史中丞沈浚至景所。

    景無去意,浚因責之,景大怒,即決石阙前水,百道攻城,晝夜不息。

     丁卯,邵陵王世子堅帳内白昙朗、董勳華于城西北樓納賊。

    五鼓,賊四面飛梯,衆悉上。

    永安侯确與其兄堅力戰不能卻,乃還見文德殿言狀。

    須臾,景乃先使王偉、儀同陳慶入殿陳謝曰:“臣既與高氏有隙,所以歸投,每啓不蒙爲奏,所以入朝。

    而一奸一佞懼誅,深見推拒,連兵多日,罪合萬誅。

    ”武帝曰:“景今何在?可召來。

    ”景入朝,以甲士五百人自衛,帶劍升殿。

    拜訖,帝神色不變,使引向三公榻坐,謂曰:“卿在戎日久,無乃爲勞。

    ”景默然。

    又問:“卿何州人?而來至此。

    ”又不對。

    其從者任約代對。

    又問:“初度江有幾人?”景曰:“千人,”“圍台城有幾人?”曰:“十萬。

    ”“今有幾人?”曰:“率土之内,莫非己有。

    ”帝俛首不言。

    景出,謂其廂公王僧貴曰:“吾常據鞍對敵,矢刃交下,而意了無怖。

    今見蕭公,使人自懾,豈非天威難犯。

    吾不可以再見之。

    ”出見簡文于永福省,簡文坐與相見,亦無懼色。

     初,簡文寒夕詩雲:“雪花無有蔕,冰鏡不安台。

    ”又詠月雲:“飛輪了無轍,明鏡不安台。

    ”後人以爲詩谶,謂無蔕者,是無帝。

    不安台者,台城不安。

    輪無轍者,以邵陵名綸,空有赴援名也。

     既而景屯兵西州,使僞儀同陳慶以甲防太極殿,悉鹵掠乘輿服玩、後宮嫔妾,收王侯朝士送永福省,撤二宮侍衛。

    使王偉守武德殿,于子悅屯太極東堂,矯诏大赦,自爲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其侍中、使持節、大丞相、王如故。

     先是,城中積一屍一不暇埋瘗,又有已死未斂,或将死未絕,景悉令聚而焚之,臭氣聞十馀裡。

    尚書外兵郎鮑正疾笃,賊曳出焚之,宛轉火中,久而方絕。

    景又矯诏征鎮牧守各複本位,于是諸軍并散。

    降蕭正德爲侍中、大司馬,百官皆複其職。

     帝雖外迹不屈,而意猶忿憤,景欲以宋子仙爲司空,帝曰:“調和一陰一陽一,豈在此物。

    ”景又請以文德主帥鄧仲爲城門校尉,帝曰:“不置此官。

    ”簡文重入奏,帝怒曰:“誰令汝來!”景聞亦不敢一逼一。

    後每徵求,多不稱旨,至于禦膳亦被裁抑。

    遂懷憂憤。

    五月,感疾餒,崩于文德殿。

    景秘不發喪,權殡于昭一陽一殿,自外文武鹹莫之知。

    二十馀日,然後升梓宮于太極前殿,迎簡文即位。

    及葬修陵,使衛士以大釘于要地釘之,欲令後世絕滅。

    矯诏赦北人爲奴婢者,冀收其力用焉。

    時東揚州刺史臨城公大連據州,吳興太守張嵊據郡,自南陵以上并各據守。

    景制命所行,唯吳郡以西、南陵以北而已。

     六月,景乃殺蕭正德于永福省,封元羅爲西秦王,元景襲爲陳留王,諸元子弟封王者十馀人。

    以柳仲禮爲使持節、大都督,隸大丞相,參戎事。

     十一月,百濟使至,見城邑丘墟,于端門外号泣,行路見者莫不灑泣。

    景聞大怒,收小莊嚴寺,禁不聽出入。

    大寶元年正月,景矯诏自加班劍四十人,給前後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長史、從事中郎四人。

    三月甲申,景請簡文禊宴于樂遊苑,帳飲三日。

    其逆一黨一鹹以妻子自随,皇太子以下,并令馬射,箭中者賞以金錢。

    翌日向晨,簡文還宮。

    景拜伏苦請,簡文不從。

    及發,景即與溧一陽一主共據禦一床一南面并坐,群臣文武列坐侍宴。

     四月辛卯,景又召簡文幸西州,簡文禦素辇,侍衛四百餘人。

    景衆數千浴鐵翼衛。

    簡文至西州,景等逆拜。

    上冠下屋白紗帽,服白布裙襦。

    景服紫紬褶,上加金帶,與其僞儀同陳慶、索超世等西向坐。

    溧一陽一主與其母範淑妃東向坐。

    上聞絲竹,凄然下泣。

    景起謝曰:“陛下何不樂?”上爲笑曰:“丞相言索超世聞此以爲何聲?”景曰:“臣且不知,豈獨超世。

    ”上乃命景起舞,景即下席應弦而歌。

    上顧命淑妃,淑妃固辭乃止。

    景又上禮,遂一逼一上起舞。

    酒闌坐散,上抱景于一床一曰:“我念丞相。

    ”景曰:“陛下如不念臣,臣何至此。

    ”上索筌蹄,曰:“我爲公講。

    ”命景離席,使其唱經。

    景問超世何經最小,超世曰:“唯觀世音小。

    ”景即唱“爾時無盡意菩薩”。

    上大笑,夜乃罷。

     時江南大饑,江、揚彌甚,旱蝗相系,年谷不登,百姓流亡,死者塗地。

    父子攜手共入江湖,或弟兄相要俱緣山嶽。

    芰實荇花,所在皆罄,草根木葉,爲之凋殘。

    雖假命須臾,亦終死山澤。

    其絕粒久者,鳥面鹄形,俯伏一床一帷,不出戶牖者,莫不衣羅绮,懷金玉,交相枕藉,待命聽終。

    于是千裡絕煙,人迹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

    而景虐于用刑,酷忍無道,于石頭立大舂碓,有犯法者搗殺之。

    東一陽一人李瞻起兵,爲賊所執,送詣建邺。

    景先出之市中,斷其手足,刻析心腹,破出肝腸。

    瞻正色整容,言笑自若,見其膽者乃如升焉。

    又禁人偶語,不許大酺,有犯則刑及外族。

    其官人任兼阃外者位必行台,入附兇徒者并稱開府,其親寄隆重則号曰左右廂公,勇力兼人名爲庫真部督。

     七月,景又矯诏自進位相國,封泰山等二十郡爲漢王。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依漢蕭何故事。

    十月,景又矯诏自加宇宙大将軍、都督六一合諸軍事,以诏文呈簡文。

    簡文大驚曰:“将軍乃有宇宙之号乎?”初,武帝既崩,景立簡文,升重雲殿禮佛爲盟曰:“臣乞自今兩無疑貳,臣固不負陛下,陛下亦不得負臣。

    ”及南康王會理之事,景稍猜懼,謂簡文欲謀之。

    王偉因構扇,遂懷逆謀矣。

     二年正月,景以王克爲太宰,宋子仙爲太保,元羅爲太傅,郭元建爲太尉,張化仁爲司徒,任約爲司空,于慶爲太師,纥奚斤爲太子太傅,時靈護爲太子太保,王偉爲尚書左仆射,索超世爲右仆射。

    于大航跨水築城,名曰捍國。

     四月,景遣宋子仙襲陷郢州刺史方諸。

    景乘勝西上,号二十萬,聯旗千裡,江左以來,水軍之盛未有也。

    元帝聞之,謂禦史中丞宗懔曰:“賊若分守巴陵,鼓行西上,荊、郢殆危,此上策也。

    身頓長沙,徇地零、桂,運糧以至洞庭,湘、郢非吾有,此中策也。

    擁衆江口,連攻巴陵,銳氣盡于堅城,士卒饑于半菽,此下策也。

    吾安枕而卧,無所多憂。

    ”及次巴陵,王僧辯沈船卧鼓,若将已遁。

    景遂圍城。

    元帝遣平北将軍胡僧佑與居士陸法和大破之,禽其将任約,景乃夜遁還都。

    左右有泣者,景命斬之。

    王僧辯乃東下,自是衆軍所至皆捷。

    先是,景每出師,戒諸将曰:“若破城邑,淨殺卻,使天下知吾威名。

    ”故諸将以殺人爲戲笑,百姓雖死不從之。

     是月,景乃廢簡文,幽于永福省,迎豫章王棟即皇帝位,升太極前殿,大赦,改元爲天正元年。

    有回風自永福省吹其文物皆倒折,見者莫不驚駭。

    初,景既平建邺,便有篡奪志,以四方須定,故未自立。

    既而巴陵失律,江、郢喪師,猛将外殲,雄心内沮,便欲速僭大号。

    又王偉雲:“自古移鼎必須廢立。

    ”故景從之。

    其太尉郭元建聞之,自秦郡馳還谏曰:“主上仁明,何得廢之?”景曰:“王偉勸吾。

    ”元建固陳不可,景意遂回,欲複帝位,以棟爲太孫。

    王偉固執不可,乃禅位于棟。

    景以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