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9 列傳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大明世奢侈無度,多所造立,賦調煩嚴,征役過苦,至是發诏悉皆削除。
由此紫極殿南北馳道之屬皆被毀壞,自孝建以來至大明末,凡諸制度,無或存者。
興宗于都坐慨然謂顔師伯曰:“先帝雖非盛德,要以道始終。
三年無改,古典所貴。
今殡宮始撤,山陵未遠,而凡諸制度興造,不論是非,一皆刊削,雖複禅代,亦不至爾,天下有識當以此窺人。
”師伯不能用。
興宗每奏選事,法興、尚之等辄點定回換,僅有存者。
興宗于朝堂謂義恭及師伯曰:“主上諒闇,不親萬機,選舉密事,多被删改,非複公筆迹,不知是何天子意。
”王景文、謝莊等遷授失序,興宗又欲改爲美選。
時薛安都爲散騎常侍、征虜将軍,太子率殷恒爲中庶子。
興宗先選安都爲左衛将軍,常侍如故;殷恒爲黃門,領校。
太宰嫌安都爲多,欲單爲左衛。
興宗曰:“率、衛相去,幾何之間。
且已失征虜,非乃超越,複奪常侍,則頓爲降貶。
若謂安都晚過微人,本宜裁抑,令名一器不輕,宜有選序,謹依選體,非私安都。
”義恭曰:“若宮官宜加越授者,殷恒便應侍中,那得爲黃門而已?”興宗又曰:“中庶、侍中,相去實遠。
且安都作率十年,殷恒中庶百日,今又領校,不爲少也。
”使選令史顔禕之、薛慶先等往複論執,義恭然後署案。
既而中旨以安都爲右衛,加給事中,由是大忤義恭及法興等。
出興宗爲吳郡太守,固辭;又轉南東海太守,又不拜,苦求益州。
義恭于是大怒,上表言興宗之失。
诏付外詳議,義恭因使尚書令柳元景奏興宗及尚書袁湣孫私相許與,自相選署,亂群害政,混穢大猷。
于是除興宗新昌太守,郡屬交州。
朝廷喧然,莫不嗟駭。
先是,興宗納何後寺尼智妃爲妾,姿貌甚美。
迎車已去,而師伯密遣人誘之,潛往載取,興宗迎人不得。
及興宗被徙,論者并言由師伯,師伯甚病之。
法興等既不欲以徙大臣爲名,師伯又欲止息物議,由此停行。
頃之,法興見殺,尚之被系,義恭、師伯并誅,複起興宗爲臨海王子顼前軍長史、南郡太守,行荊州事,不行。
時前廢帝兇暴,興宗外甥袁顗爲雍州刺史,固勸興宗行,曰:“朝廷形勢,人情所見,在内大臣,朝夕難保。
舅今出居陝西,爲八州行一事,顗在襄、沔,地勝兵強,去江陵咫尺,水陸通便。
若一朝有事,可共立桓、文之功,豈與受制兇狂,禍難不測,同年而語乎。
”興宗曰:“吾素門平進,與主上甚疏,未容有患。
宮省内外既人不自保,比者會應有變。
若内難得弭,外釁未必可量。
汝欲在外求全,我欲居内免禍,各行所見,不亦善乎。
”時士庶危懼,衣冠鹹欲遠徙,後皆流離外難,百不一存。
重除吏部尚書。
太尉沈慶之深慮危禍,閉門不通賓客,嘗遣左右範羨詣興宗屬事。
興宗謂羨曰:“公關門絕客,以避悠悠之請谒耳,身非有求,何爲見拒?”羨複命,慶之使要興宗。
興宗因說之曰:“主上比者所行,人倫道盡,今所忌憚,唯在于公。
公威名素着,天下所服,今舉朝惶惶,人懷危怖,指撝之日,誰不影從?如其不斷,旦暮禍及。
仆昔佐貴府,蒙眷異常,故敢盡言,願思其計。
”慶之曰:“仆比日前慮不複自保,但盡忠奉國,始終以之,正當委天任命耳。
加老罷私門,兵力頓阙,雖有其意,事亦無從。
”興宗曰:“當今懷謀思奮者,非複要富貴,期功賞,各欲救死朝夕耳。
殿内将帥,正聽外間消息;若一人唱首,則俯仰可定。
況公威風先着,統戎累朝,諸舊部曲,布在宮省,誰敢不從?仆在尚書中,自當唱率百僚,案前世故事,更簡賢明,以奉社稷。
又朝廷諸所行造,人間皆言公悉豫之,今若沈疑不決,當有先公起事者,公亦不免附惡之禍也。
且車駕屢幸貴第,酣醉彌留。
又聞斥屏左右,獨入合内。
此萬世一時,機不可失。
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公宜詳其禍福。
”慶之曰:“此事大,非仆所能行。
事至,政當抱忠以沒耳。
”頓之,慶之果以見忌緻禍。
時領軍将軍王玄谟大将有威名,邑裡訛言玄谟當建大事,或言已見誅。
玄谟典簽包法榮家在東一陽一,興宗故郡人也,爲玄谟所信,使至興宗間。
興宗謂曰:“領軍比日殊當憂懼。
”法榮曰;“頃者殆不複食,夜亦不眠,恒言收已在門,不保俄頃。
”興宗因法榮勸玄谟舉事。
玄谟又使法榮報曰:“此亦未易可行,其當不一洩君語。
”右衛将軍劉道隆爲帝所一寵一信,專統禁兵,乘輿當夜幸着作佐郎江斅宅,興宗乘馬車從。
道隆從車後過,興宗謂曰:“劉公,比日思一閑寫。
”道隆深達此旨,掐興宗手曰:“蔡公勿言。
” 時帝每因朝宴,棰毆群臣,自骠騎大将軍建安王休仁以下,侍中袁湣孫等鹹見陵曳,唯興宗得免。
頃之,明帝定大事。
玄谟責所親故吏郭季産、女婿韋希真等曰:“當艱難時,
由此紫極殿南北馳道之屬皆被毀壞,自孝建以來至大明末,凡諸制度,無或存者。
興宗于都坐慨然謂顔師伯曰:“先帝雖非盛德,要以道始終。
三年無改,古典所貴。
今殡宮始撤,山陵未遠,而凡諸制度興造,不論是非,一皆刊削,雖複禅代,亦不至爾,天下有識當以此窺人。
”師伯不能用。
興宗每奏選事,法興、尚之等辄點定回換,僅有存者。
興宗于朝堂謂義恭及師伯曰:“主上諒闇,不親萬機,選舉密事,多被删改,非複公筆迹,不知是何天子意。
”王景文、謝莊等遷授失序,興宗又欲改爲美選。
時薛安都爲散騎常侍、征虜将軍,太子率殷恒爲中庶子。
興宗先選安都爲左衛将軍,常侍如故;殷恒爲黃門,領校。
太宰嫌安都爲多,欲單爲左衛。
興宗曰:“率、衛相去,幾何之間。
且已失征虜,非乃超越,複奪常侍,則頓爲降貶。
若謂安都晚過微人,本宜裁抑,令名一器不輕,宜有選序,謹依選體,非私安都。
”義恭曰:“若宮官宜加越授者,殷恒便應侍中,那得爲黃門而已?”興宗又曰:“中庶、侍中,相去實遠。
且安都作率十年,殷恒中庶百日,今又領校,不爲少也。
”使選令史顔禕之、薛慶先等往複論執,義恭然後署案。
既而中旨以安都爲右衛,加給事中,由是大忤義恭及法興等。
出興宗爲吳郡太守,固辭;又轉南東海太守,又不拜,苦求益州。
義恭于是大怒,上表言興宗之失。
诏付外詳議,義恭因使尚書令柳元景奏興宗及尚書袁湣孫私相許與,自相選署,亂群害政,混穢大猷。
于是除興宗新昌太守,郡屬交州。
朝廷喧然,莫不嗟駭。
先是,興宗納何後寺尼智妃爲妾,姿貌甚美。
迎車已去,而師伯密遣人誘之,潛往載取,興宗迎人不得。
及興宗被徙,論者并言由師伯,師伯甚病之。
法興等既不欲以徙大臣爲名,師伯又欲止息物議,由此停行。
頃之,法興見殺,尚之被系,義恭、師伯并誅,複起興宗爲臨海王子顼前軍長史、南郡太守,行荊州事,不行。
時前廢帝兇暴,興宗外甥袁顗爲雍州刺史,固勸興宗行,曰:“朝廷形勢,人情所見,在内大臣,朝夕難保。
舅今出居陝西,爲八州行一事,顗在襄、沔,地勝兵強,去江陵咫尺,水陸通便。
若一朝有事,可共立桓、文之功,豈與受制兇狂,禍難不測,同年而語乎。
”興宗曰:“吾素門平進,與主上甚疏,未容有患。
宮省内外既人不自保,比者會應有變。
若内難得弭,外釁未必可量。
汝欲在外求全,我欲居内免禍,各行所見,不亦善乎。
”時士庶危懼,衣冠鹹欲遠徙,後皆流離外難,百不一存。
重除吏部尚書。
太尉沈慶之深慮危禍,閉門不通賓客,嘗遣左右範羨詣興宗屬事。
興宗謂羨曰:“公關門絕客,以避悠悠之請谒耳,身非有求,何爲見拒?”羨複命,慶之使要興宗。
興宗因說之曰:“主上比者所行,人倫道盡,今所忌憚,唯在于公。
公威名素着,天下所服,今舉朝惶惶,人懷危怖,指撝之日,誰不影從?如其不斷,旦暮禍及。
仆昔佐貴府,蒙眷異常,故敢盡言,願思其計。
”慶之曰:“仆比日前慮不複自保,但盡忠奉國,始終以之,正當委天任命耳。
加老罷私門,兵力頓阙,雖有其意,事亦無從。
”興宗曰:“當今懷謀思奮者,非複要富貴,期功賞,各欲救死朝夕耳。
殿内将帥,正聽外間消息;若一人唱首,則俯仰可定。
況公威風先着,統戎累朝,諸舊部曲,布在宮省,誰敢不從?仆在尚書中,自當唱率百僚,案前世故事,更簡賢明,以奉社稷。
又朝廷諸所行造,人間皆言公悉豫之,今若沈疑不決,當有先公起事者,公亦不免附惡之禍也。
且車駕屢幸貴第,酣醉彌留。
又聞斥屏左右,獨入合内。
此萬世一時,機不可失。
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公宜詳其禍福。
”慶之曰:“此事大,非仆所能行。
事至,政當抱忠以沒耳。
”頓之,慶之果以見忌緻禍。
時領軍将軍王玄谟大将有威名,邑裡訛言玄谟當建大事,或言已見誅。
玄谟典簽包法榮家在東一陽一,興宗故郡人也,爲玄谟所信,使至興宗間。
興宗謂曰:“領軍比日殊當憂懼。
”法榮曰;“頃者殆不複食,夜亦不眠,恒言收已在門,不保俄頃。
”興宗因法榮勸玄谟舉事。
玄谟又使法榮報曰:“此亦未易可行,其當不一洩君語。
”右衛将軍劉道隆爲帝所一寵一信,專統禁兵,乘輿當夜幸着作佐郎江斅宅,興宗乘馬車從。
道隆從車後過,興宗謂曰:“劉公,比日思一閑寫。
”道隆深達此旨,掐興宗手曰:“蔡公勿言。
” 時帝每因朝宴,棰毆群臣,自骠騎大将軍建安王休仁以下,侍中袁湣孫等鹹見陵曳,唯興宗得免。
頃之,明帝定大事。
玄谟責所親故吏郭季産、女婿韋希真等曰:“當艱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