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6 列傳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罰之科,洞檢生死之律,莫不嚴五辟于明君之朝,峻三章于聖主之日。
是以塗山始會,緻防風之誅,酆邑方構,有崇侯之伐。
未有緩憲于斮戮之人,賒刑于耐罪之族,出萬死入一生如臣者也。
推恩及罪,在臣實大,披心瀝血,敢乞言之。
臣東國賤人,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固無結绶彈冠,徒藉羽儀,易農就仕。
往年濫職,守秩東隅,仰屬龔行,風驅電掩,當其時也,負鼎圖者日至,執玉帛者相望;獨在愚臣,頓昏大義,徇鴻一毛一之輕,忘同德之重。
但三吳險薄,五湖交通,屢起田儋之變,每懼殷通之禍,空慕君魚保境,遂失師涓抱器。
後至者斬,臣甘斯戮,明刑徇衆,誰曰不然。
幸因約法之弘,承解網之宥,猶當降等薪粲,遂乃頓釋鉗赭。
斂骨吹魂,還編黔庶,濯疵蕩穢,入楚遊陳,天波既洗,雲油遽沐。
古人有言:非死之難,處死之難。
臣之所荷,曠古不書,臣之所死,未知何地。
武帝答曰:“朕遺射鈎,卿無自外。
” 尋爲侍中,遷吏部尚書。
帝謂曰:“齊明帝用卿爲黑頭尚書,我用卿爲白頭尚書,良以多愧。
”對曰:“臣生四十七年于茲矣,四十以前,臣之自有,七年以後,陛下所養。
七歲尚書,未爲晚達。
”帝曰:“士固不妄有名。
” 十五年,爲尚書左仆射,尋爲尚書令。
時仆射徐勉勢傾天下,在昂處宴,賓主甚歡。
勉求昂出内人傳杯,昂良久不出,勉苦求之。
昂不獲已,命出五六人,始至齋合,昂謂勉曰:“我無少年,老妪并是兒母,非王妃母,便是主大家,今令問訊卿。
”勉聞大驚求止,方知昂爲貴。
昂在朝謇谔,世号宗臣。
昭明太子薨,立晉安王綱爲皇太子,昂獨表言宜立昭明長息歡爲皇太孫。
雖不見用,擅聲朝野。
自是告老乞骸鼻,不幹時務。
昂雅有人鑒,遊處不雜,入其門者号登龍門。
大通中,位司空,大同六年,薨,時年八十。
诏即日舉哀。
初,昂臨終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不得言上行狀及立銘志,凡有所須,悉皆停省。
因複曰:“吾釋褐從仕,不期富貴,但官序不失等倫,衣食粗知榮辱,以此阖棺,無慚鄉裡。
往忝吳興,屬在昏明之際,既闇于前覺,無誠于聖朝,不識天命,甘贻顯戮,幸遇殊恩,得全門戶。
自念負罪私門,階榮望絕,保存一性一命,以爲幸甚,不謂叨竊一寵一靈,一至于此。
常欲竭誠酬報,申吾乃心,所以朝廷每興師北伐,吾辄啓求行。
誓之丹款,實非矯言。
既庸懦無施,皆不蒙許,雖欲罄命,其議莫從。
今日瞑目,畢恨泉壤,聖朝遵古,如吾名品,或有追遠之恩,脫有贈官,慎勿祗奉。
”諸子累表陳奏,诏不許,諡曰穆正公。
有集二十卷。
初,昂之歸梁,有馬仙琕者亦以義烈稱。
仙琕字靈馥,扶風郿人。
父伯鸾,宋冠軍司馬。
仙琕少以果敢聞,父憂毀瘠過禮,負土成墳,手植松柏。
仕齊位豫州刺史。
梁武起兵,使其故人姚仲賓說之,仙琕先爲設酒,乃斬于軍門以徇。
帝又遣其族叔懷遠說之,仙琕曰:“大義滅親。
”又命斬之。
懷遠号泣,軍中爲請乃免。
武帝至新林,仙琕猶于江西日抄運漕。
建康城平,仙琕舉哀謂衆曰:“我受人任寄,義不容降,今衆寡不侔,勢必屠滅。
公等雖無二心,其如親老何。
我爲忠臣,君爲孝子,各盡其道,不亦可乎。
”于是悉遣城内兵出降,餘壯士數十,閉門獨守。
俄而兵入,圍之數十重。
仙琕令士皆持滿,兵不敢近。
日晚乃投弓曰:“諸君但來見取,我義不降。
”乃檻送建康,至石頭而脫之。
帝使待袁昂至俱入,曰:“使天下見二義士。
”帝勞之曰:“射鈎斬驅,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斷運苟自嫌絕也。
”謝曰:“小人如失主犬,後主飼之,便複爲用。
”帝笑而美之。
俄而母卒,帝知其貧,赙給甚厚。
仙琕号泣謂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獲上報,今複荷殊澤,當與爾以心力自效耳。
” 天監四年,師侵魏,仙琕每戰,恒冠三軍,與諸将論議,口未嘗言功。
人問其故,仙琕曰:“大丈夫爲時所知,當進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願也,何功可論?”爲南義一陽一太守,累破山蠻,郡境清谧。
以功封浛洭縣伯。
遷司州刺史,進号貞威将軍。
魏豫州人白早生使以懸瓠來降,武帝使仙琕赴之,又遣直合将軍武會超、馬廣率衆爲援。
仙琕進頓楚王城,遣副将齊苟兒助守懸瓠。
魏中山王英攻懸瓠,執齊苟兒,進禽馬廣送洛一陽一,仙琕不能救。
會超等亦相次退散,魏軍進據三關,仙琕坐征還爲雲騎将軍。
十年,朐山人殺琅邪太守劉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節讨之。
魏徐州刺史盧昶以衆十餘萬赴焉,仙琕累戰破走之。
進爵爲侯,遷豫州刺史,加都督。
仙琕自爲将及居州郡,能與士卒同勞逸,身衣不過布帛,所居無帏幕衾屏,行則飲食與冢養最下者同。
其在邊境,常單身潛入敵境,伺知壁壘村落險要處所,攻戰多克捷,士卒亦甘心爲用,帝雅一愛一仗之。
卒于州,贈左衛将軍,諡曰剛。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長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雲。
子岩夫嗣。
昂子君正字世忠,少聰敏。
年數歲,父疾,晝夜不眠,專侍左右。
家人勸令暫卧,答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
”曆位太子庶子。
君正美風儀,善自居處,以貴公子早得時譽。
爲豫章内史。
一性一不信巫邪,有師萬世榮稱道術,爲一郡巫長。
君正在郡小疾,主簿熊嶽薦之。
師雲:“須疾者衣爲信命。
”君正以所着襦與之,事竟取襦,雲“神将送與北鬥君”。
君正使檢諸身,于衣裡獲之,以爲亂政,即刑于市而焚神,一郡無敢行巫。
遷吳郡太守。
侯景亂,率數百人随邵陵王綸赴援,及台城陷,還郡。
君正當官莅事有名稱,而蓄聚财産,服玩一靡一麗。
賊遣張太墨攻之,新城戍主戴僧易勸令拒守,己以戍兵自外擊之,君正不能決。
吳人陸映公等懼不濟,賊種族其家,勸之迎賊。
君正一性一怯懦,乃送米及牛酒郊迎賊,賊掠奪其财物子女,因是感疾卒。
子樞。
樞字踐言,美容儀,一性一沈靜,好學,手不釋卷。
家本顯貴,赀産充積,而樞獨處率素,傍無交往,非公事未嘗出遊,榮利之懷淡如也。
侯景之亂,樞往吳郡省案疾,丁案憂。
時四方擾亂,人求苟免,樞居喪以至孝聞。
王僧辯平侯景,鎮建邺,衣冠争往造請,樞杜門靜居,不求聞達。
紹泰中,曆吏部尚書、吳興郡太守。
陳永定中,征爲侍中,掌選。
遷都官尚書,掌選如故。
樞博學,明悉舊章。
初,陳武帝長女永嗣公主,先适陳留太守錢蒇,生子岊,主及岊并卒于梁時。
武帝受命,唯主追封。
至是将葬,尚書請議加蒇驸馬都尉,并贈岊官。
樞議曰: 昔王姬下嫁,必适諸侯。
同姓爲主,聞于公羊之說;車服不系,顯于詩人之篇。
漢氏初興,列侯尚主,自斯以後,降嫔素族。
驸馬都尉,置由漢武,或以假諸功臣,或以加于戚屬。
是以魏曹植表驸馬、奉車取爲一号。
齊職儀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馬都尉,魏、晉以來,因爲瞻準。
”蓋以王姬之重,
是以塗山始會,緻防風之誅,酆邑方構,有崇侯之伐。
未有緩憲于斮戮之人,賒刑于耐罪之族,出萬死入一生如臣者也。
推恩及罪,在臣實大,披心瀝血,敢乞言之。
臣東國賤人,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固無結绶彈冠,徒藉羽儀,易農就仕。
往年濫職,守秩東隅,仰屬龔行,風驅電掩,當其時也,負鼎圖者日至,執玉帛者相望;獨在愚臣,頓昏大義,徇鴻一毛一之輕,忘同德之重。
但三吳險薄,五湖交通,屢起田儋之變,每懼殷通之禍,空慕君魚保境,遂失師涓抱器。
後至者斬,臣甘斯戮,明刑徇衆,誰曰不然。
幸因約法之弘,承解網之宥,猶當降等薪粲,遂乃頓釋鉗赭。
斂骨吹魂,還編黔庶,濯疵蕩穢,入楚遊陳,天波既洗,雲油遽沐。
古人有言:非死之難,處死之難。
臣之所荷,曠古不書,臣之所死,未知何地。
武帝答曰:“朕遺射鈎,卿無自外。
” 尋爲侍中,遷吏部尚書。
帝謂曰:“齊明帝用卿爲黑頭尚書,我用卿爲白頭尚書,良以多愧。
”對曰:“臣生四十七年于茲矣,四十以前,臣之自有,七年以後,陛下所養。
七歲尚書,未爲晚達。
”帝曰:“士固不妄有名。
” 十五年,爲尚書左仆射,尋爲尚書令。
時仆射徐勉勢傾天下,在昂處宴,賓主甚歡。
勉求昂出内人傳杯,昂良久不出,勉苦求之。
昂不獲已,命出五六人,始至齋合,昂謂勉曰:“我無少年,老妪并是兒母,非王妃母,便是主大家,今令問訊卿。
”勉聞大驚求止,方知昂爲貴。
昂在朝謇谔,世号宗臣。
昭明太子薨,立晉安王綱爲皇太子,昂獨表言宜立昭明長息歡爲皇太孫。
雖不見用,擅聲朝野。
自是告老乞骸鼻,不幹時務。
昂雅有人鑒,遊處不雜,入其門者号登龍門。
大通中,位司空,大同六年,薨,時年八十。
诏即日舉哀。
初,昂臨終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不得言上行狀及立銘志,凡有所須,悉皆停省。
因複曰:“吾釋褐從仕,不期富貴,但官序不失等倫,衣食粗知榮辱,以此阖棺,無慚鄉裡。
往忝吳興,屬在昏明之際,既闇于前覺,無誠于聖朝,不識天命,甘贻顯戮,幸遇殊恩,得全門戶。
自念負罪私門,階榮望絕,保存一性一命,以爲幸甚,不謂叨竊一寵一靈,一至于此。
常欲竭誠酬報,申吾乃心,所以朝廷每興師北伐,吾辄啓求行。
誓之丹款,實非矯言。
既庸懦無施,皆不蒙許,雖欲罄命,其議莫從。
今日瞑目,畢恨泉壤,聖朝遵古,如吾名品,或有追遠之恩,脫有贈官,慎勿祗奉。
”諸子累表陳奏,诏不許,諡曰穆正公。
有集二十卷。
初,昂之歸梁,有馬仙琕者亦以義烈稱。
仙琕字靈馥,扶風郿人。
父伯鸾,宋冠軍司馬。
仙琕少以果敢聞,父憂毀瘠過禮,負土成墳,手植松柏。
仕齊位豫州刺史。
梁武起兵,使其故人姚仲賓說之,仙琕先爲設酒,乃斬于軍門以徇。
帝又遣其族叔懷遠說之,仙琕曰:“大義滅親。
”又命斬之。
懷遠号泣,軍中爲請乃免。
武帝至新林,仙琕猶于江西日抄運漕。
建康城平,仙琕舉哀謂衆曰:“我受人任寄,義不容降,今衆寡不侔,勢必屠滅。
公等雖無二心,其如親老何。
我爲忠臣,君爲孝子,各盡其道,不亦可乎。
”于是悉遣城内兵出降,餘壯士數十,閉門獨守。
俄而兵入,圍之數十重。
仙琕令士皆持滿,兵不敢近。
日晚乃投弓曰:“諸君但來見取,我義不降。
”乃檻送建康,至石頭而脫之。
帝使待袁昂至俱入,曰:“使天下見二義士。
”帝勞之曰:“射鈎斬驅,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斷運苟自嫌絕也。
”謝曰:“小人如失主犬,後主飼之,便複爲用。
”帝笑而美之。
俄而母卒,帝知其貧,赙給甚厚。
仙琕号泣謂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獲上報,今複荷殊澤,當與爾以心力自效耳。
” 天監四年,師侵魏,仙琕每戰,恒冠三軍,與諸将論議,口未嘗言功。
人問其故,仙琕曰:“大丈夫爲時所知,當進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願也,何功可論?”爲南義一陽一太守,累破山蠻,郡境清谧。
以功封浛洭縣伯。
遷司州刺史,進号貞威将軍。
魏豫州人白早生使以懸瓠來降,武帝使仙琕赴之,又遣直合将軍武會超、馬廣率衆爲援。
仙琕進頓楚王城,遣副将齊苟兒助守懸瓠。
魏中山王英攻懸瓠,執齊苟兒,進禽馬廣送洛一陽一,仙琕不能救。
會超等亦相次退散,魏軍進據三關,仙琕坐征還爲雲騎将軍。
十年,朐山人殺琅邪太守劉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節讨之。
魏徐州刺史盧昶以衆十餘萬赴焉,仙琕累戰破走之。
進爵爲侯,遷豫州刺史,加都督。
仙琕自爲将及居州郡,能與士卒同勞逸,身衣不過布帛,所居無帏幕衾屏,行則飲食與冢養最下者同。
其在邊境,常單身潛入敵境,伺知壁壘村落險要處所,攻戰多克捷,士卒亦甘心爲用,帝雅一愛一仗之。
卒于州,贈左衛将軍,諡曰剛。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長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雲。
子岩夫嗣。
昂子君正字世忠,少聰敏。
年數歲,父疾,晝夜不眠,專侍左右。
家人勸令暫卧,答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
”曆位太子庶子。
君正美風儀,善自居處,以貴公子早得時譽。
爲豫章内史。
一性一不信巫邪,有師萬世榮稱道術,爲一郡巫長。
君正在郡小疾,主簿熊嶽薦之。
師雲:“須疾者衣爲信命。
”君正以所着襦與之,事竟取襦,雲“神将送與北鬥君”。
君正使檢諸身,于衣裡獲之,以爲亂政,即刑于市而焚神,一郡無敢行巫。
遷吳郡太守。
侯景亂,率數百人随邵陵王綸赴援,及台城陷,還郡。
君正當官莅事有名稱,而蓄聚财産,服玩一靡一麗。
賊遣張太墨攻之,新城戍主戴僧易勸令拒守,己以戍兵自外擊之,君正不能決。
吳人陸映公等懼不濟,賊種族其家,勸之迎賊。
君正一性一怯懦,乃送米及牛酒郊迎賊,賊掠奪其财物子女,因是感疾卒。
子樞。
樞字踐言,美容儀,一性一沈靜,好學,手不釋卷。
家本顯貴,赀産充積,而樞獨處率素,傍無交往,非公事未嘗出遊,榮利之懷淡如也。
侯景之亂,樞往吳郡省案疾,丁案憂。
時四方擾亂,人求苟免,樞居喪以至孝聞。
王僧辯平侯景,鎮建邺,衣冠争往造請,樞杜門靜居,不求聞達。
紹泰中,曆吏部尚書、吳興郡太守。
陳永定中,征爲侍中,掌選。
遷都官尚書,掌選如故。
樞博學,明悉舊章。
初,陳武帝長女永嗣公主,先适陳留太守錢蒇,生子岊,主及岊并卒于梁時。
武帝受命,唯主追封。
至是将葬,尚書請議加蒇驸馬都尉,并贈岊官。
樞議曰: 昔王姬下嫁,必适諸侯。
同姓爲主,聞于公羊之說;車服不系,顯于詩人之篇。
漢氏初興,列侯尚主,自斯以後,降嫔素族。
驸馬都尉,置由漢武,或以假諸功臣,或以加于戚屬。
是以魏曹植表驸馬、奉車取爲一号。
齊職儀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馬都尉,魏、晉以來,因爲瞻準。
”蓋以王姬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