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6 列傳第十六

關燈
粲而獨生也。

    ”戴僧靜勸殺之。

    帝曰:“彼各爲其主。

    ”遂赦焉,用爲省事。

    曆朝所賞。

    梁豫章王直新出合,中旨用嗣祖爲師。

     彖字偉才,顗弟觊之子也。

    觊好學美才,早有清譽,仕宋位武陵内史。

    彖少有風氣,善屬文及談玄,舉秀才,曆諸王府參軍,不就。

    觊臨終與兄顗書曰:“史公才識可喜,足懋先基矣。

    ”史公,彖小字也。

    及顗見誅,宋明帝投一屍一江中,不許斂葬。

    彖與舊奴一人,微服求一屍一,四十馀日乃得,密瘗石頭後岡,身自負土。

    懷其文集,未嘗離身。

    明帝崩後,乃改葬顗。

    從叔司徒粲、祖舅征西将軍蔡興宗并器之。

     仕宋爲齊高帝太傅相國主簿,秘書丞。

    仕齊爲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

    又以中書郎兼禦史中丞。

    坐彈謝超宗簡奏依違,免官。

    後拜廬陵王谘議。

    時南郡江陵縣人苟蔣之弟胡之婦爲曾口寺沙門所一婬一,夜入苟家,蔣之殺沙門,爲官司所檢,蔣之列家門穢行,欲告則恥,欲忍則不可,實己所殺,胡之列又如此,兄弟争死。

    江陵令宗躬啓州,荊州刺史廬江王求博議。

    彖曰:“夫迅寒急節,乃見松筠之一操一,危機迥構,方識貞孤之風。

    竊以蔣之、胡之殺人,原心非暴,辯谳之日,友于讓生,事憐左右,義哀行路。

    昔文舉引謗,獲漏疏網,蔣之心迹,同符古人,若陷以深刑,實傷爲善。

    ”由是蔣之兄弟免死。

     累遷太子中庶子,出爲冠軍将軍,監吳興郡事。

    彖一性一剛固以微言忤武帝,又薄王晏爲人,晏請交不答。

    武帝在便殿用金一柄一刀子翦瓜,晏在側曰:“外聞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

    ”帝窮問所以,晏曰:“袁彖爲臣說之。

    ”上銜怒良久。

    彖到郡,坐過用祿錢,免官付東冶。

    彖妹爲竟陵王子良妃,子良世子昭胄時年八歲,見武帝而形容慘悴,帝問其故,昭胄流涕曰:“臣舅負罪,今在尚方,臣母悲泣不食已積日,臣所以不甯。

    ”帝曰:“特爲兒赦之。

    ”既而帝遊孫陵,望東冶,曰:“冶中有一好貴囚。

    ”數日,與朝臣幸冶,履行庫藏,因宴飲,賜囚徒酒肉,敕見彖與語,明日釋之。

    後爲侍中。

    彖充腴異衆,每從射雉郊野,數人推扶,乃能徒步。

    幼而母卒,養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孝義。

    隆昌元年卒,諡靖子。

     彖宗人廓之,字思度,宏之曾孫也。

    父景隽,宋世爲淮南太守,以非罪見誅。

    廓之終身不聽音樂,布衣蔬食,足不出門,示不臣于宋,時人以比晉之王裒。

    顔延之見其幼時,歎曰:“有子如袁廓足矣。

    ”齊國建,方出仕,稍至殿中郎,王儉、柳世隆傾心待之。

    爲太子洗馬。

    于時何間亦稱才子,爲文惠太子作楊畔歌,辭甚側麗,太子甚悅。

    廓之谏曰:“夫楊畔者,既非典雅,而聲甚哀思,殿下當降意箫韶,奈何聽亡國之響。

    ”太子改容謝之。

     昂字千裡,雍州刺史顗之子也,顗敗,藏于沙門。

    沙門将以出關,關吏疑非常人,沙門杖而語之,遂免。

    或雲:顗敗時,昂年五歲,一乳一媪攜抱匿于廬山,州郡于野求之,于一乳一媪匿所見一彪,因去,遂免。

    會赦得出,猶徙晉安。

    在南唯勤學,至元徽中聽還,時年十五。

    初顗敗傳首建邺,藏于武庫,以漆題顗名以爲志,至是始還之。

    昂号恸嘔血,絕而複蘇,以淚洗所題漆字皆滅,人以爲孝感。

    葬訖,更制一服廬于墓次,從兄彖常撫視抑譬之。

     昂容質修偉,冠絕人倫,以父亡不以理,終身不聽音樂。

    後與彖同見從叔司徒粲,粲謂彖曰:“昂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一器自有所在。

    ”仕齊爲王儉鎮軍府功曹史。

    儉後爲丹一陽一尹,于後堂獨引見昂,指北堂謂曰:“卿必居此。

    ”累遷黃門郎。

     昂本名千裡,齊永明中,武帝謂曰:“昂昂千裡之駒,在卿有之。

    今改卿名爲昂,即字千裡。

    ”後爲衛軍武陵王長史。

    丁母憂,哀毀過禮,服未除而從兄彖卒。

    昂幼孤,爲彖所養,乃制期服。

    人有怪而問之,昂緻書以喻之曰: 竊聞禮由恩斷,服以情申,故小寶他邦,加制一等,同爨有缌,明之典籍。

    孤子夙以不天,幼傾幹蔭,資敬未奉,過庭莫承,藐藐沖年,未達朱紫。

    從兄提養訓教,示以義方,每假其談價,虛其聲譽,得及人次,實亦有由。

    兼開拓房宇,處以華曠,同财共有,恣其取足,爾來三十馀年。

    憐一愛一之至,言無異色,姊妹孤侄,成就一時。

    笃念之深,在終彌固,此恩此一愛一,畢壤不追。

    既情若同生,而服爲諸從,言心即事,實未忍安。

    昔馬棱與從弟毅同一居,毅亡,棱爲心服三年。

    由也之不除喪,亦緣情而緻制。

    雖識不及古,誠懷感慕。

    常願千秋之後,從服期齊;不圖門衰禍集,一旦草土,殘息複罹今酷。

    尋惟恸絕,彌劇彌深。

    今以馀喘,欲遂素志,庶寄其罔慕之痛,少伸無已之情。

    雖禮無明據,乃事有先例,率迷而至,必欲行之。

    臨紙哽咽,言不識次。

     後爲禦史中丞。

    時尚書令王晏弟诩爲廣州,多納赇貨,昂依事劾奏,不憚權家,當時号爲正直。

     初,昂爲洗馬,明帝爲領軍,欽昂風素,頻降駕焉。

    及踐阼,奏事多留與語,謂曰:“我昔以卿有美名,親經相詣。

    ”昂答曰:“陛下在田之日,遂蒙三顧草廬。

    ”帝甚悅。

    尋出爲豫章内史,丁所生母憂去職。

    以喪還,江路風潮暴駭,昂乃縛衣着柩,誓同沈溺。

    及風止,馀船皆沒,唯昂船獲全,鹹謂一精一誠所緻。

    葬訖,起爲吳興太守。

     永元末,梁武帝起兵,州郡望風皆降,昂獨拒境。

    帝手書喻之曰: 夫禍福無門,興亡有數,天之所棄,人孰能匡。

    機來不再,圖之宜早。

    頃藉聽道路,承欲狼顧一隅,既未喻雅懷,聊申往意。

    獨夫狂悖,振古未聞,窮兇極虐,歲月滋甚。

    天未絕齊,聖明啓運,億兆有賴,百姓來蘇。

    吾荷任前驅,掃除京邑,屠潰之期,當不雲遠。

    兼熒惑出端門,太白入氐室,天文表于上,人事符于下,不謀同契,實在茲辰。

    且範岫、申胄久薦誠款,各率所守,仍爲掎角;而足下欲以區區之郡,禦堂堂之師,根本既傾,枝葉安附?今竭力昏主,未足爲忠,家門屠滅,非所謂孝。

    忠孝俱盡,将欲何依,去就之宜,幸加詳擇。

    昂答曰: 都史至辱誨,承藉以衆論,謂仆有勤王之舉,兼蒙诮責,獨無送款。

    循複嚴旨,若臨萬仞。

    三吳内地,非用兵之所,況以偏隅一郡,何能爲役?近奉敕,以此境多虞,見使安慰。

    自承麾旆屆止,莫不膝袒軍門,唯仆一人敢後至者,正以自揆庸素,文武無施,直是陳國賤男子耳。

    雖欲獻心,不增大軍之勇,置其愚默,甯沮衆帥之威。

    幸藉将軍含弘之大,可得從容以禮。

    竊以一飧微施,尚複投殒;況食人之祿,而頓忘一旦,非唯物議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建康城平,昂舉哀恸哭。

    時帝使豫州刺史李元履巡撫東土,敕元履曰:“袁昂道素之門,世有忠節,天下須共容之,勿以兵威陵辱。

    ”元履至宣旨,昂亦不請降,開門徹備而已。

    及至,帝亦不問其過。

     天監二年,以爲後軍臨川王參軍事。

    昂啓謝曰: 恩隆絕望之辰,慶集冥心之日,焰灰非喻,荑枯未拟。

    摳衣聚足,颠狽不勝。

    臣遍曆三墳,備詳六典,巡校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