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4 列傳第十四

關燈
王裕之王鎮之王韶之王悅之王準之 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國左常侍、衛軍參軍。

    一性一恬靜,樂山水,求爲天門太守。

    及之郡,妻弟荊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過己,敬弘至巴陵,謂人曰:“靈寶正當欲見其姊,我不能爲桓氏贅婿。

    ”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彌年不迎。

    山郡無事,恣其遊适,意甚好之。

    後爲南平太守,去官,居作唐縣界。

    玄輔政及篡位,屢召不下。

    宋武帝以爲車騎從事中郎、徐州中從事史、征西将軍道規谘議參軍。

    時府主簿宗協亦有高趣,道規并以事外相期。

    嘗共酣飲,敬弘因醉失禮,爲外司所白,道規即更引還,重申初燕。

     永初中,累遷吏部尚書,敬弘每被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複解官。

    武帝嘉其志,不苟違也。

    除廬陵王師,加散騎常侍。

    自陳無德,不可師範令王,固讓不拜。

     元嘉三年,爲尚書仆射,關署文案,初不省讀。

    嘗豫聽訟,上問疑獄,敬弘不對。

    上變色問左右:“何故不以訊牒副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訊牒讀之,正自不解。

    ”上甚不悅。

    雖加禮敬,亦不以時務及之。

    六年,遷尚書令,固讓,表求還東。

    上不能奪。

    改授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給親信三十人。

    及東歸,車駕幸冶亭餞送。

     十二年,征爲太子少傅,敬弘詣都上表固辭不拜,東歸,上時不豫,自力見焉。

    十六年,以爲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如故。

    又詣都表辭,竟不拜東歸。

    二十三年,複申前命,複辭。

    明年,薨于餘杭之舍亭山,年八十八。

    順帝升明三年,追諡文貞公。

     敬弘形狀短而起坐端方,桓玄謂之“彈棋發八勢”。

    所居舍亭山,林澗環周,備登臨之美,故時人謂之王東山。

    文帝嘗問爲政得失,對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議。

    ”上高其言。

    左右嘗使二老婦女,戴五條辮,着青紋絝袼,飾以朱粉。

    女适尚書仆射何尚之弟述之。

    敬弘嘗往何氏看女,遇尚之不在,因寄齋中卧。

    俄頃尚之還,敬弘使二婦女守合,不聽尚之入,雲“正熱不堪相見,君可且去”。

    尚之于是移于他室。

    上将爲廬陵王納其女,辭曰:“臣女幼,既許孔淳之息。

    ”子恢之被召爲秘書郎,敬弘爲求奉朝請,與恢之書曰:“彼秘書有限故有競,朝請無限故無競,吾欲使汝處不競之地。

    ”文帝嘉之,并見許。

     敬弘見兒孫,歲中不過一再相見,見辄克日。

    未嘗教子孫學問,各随所欲。

    人或問之,答曰:“丹朱不應乏教,甯越不聞被捶。

    ”恢之位新安太守,嘗請假定省。

    敬弘克日見之,至日辄不果。

    假日将盡,恢之求辭,敬弘呼前至合,複不見。

    恢之于合外拜辭流涕而去。

     恢之弟瓒之,位吏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諡貞子。

    瓒之弟升之,位都官尚書。

    瓒之子秀之。

     秀之字伯奮,幼時,祖父敬弘一愛一其風采。

    仕宋爲太子舍人。

    父卒,廬于墓側,服阕,複職。

    吏部尚書褚彥回欲與結婚,秀之不肯,以此頻爲兩府外兵參軍。

    後爲晉平太守,期年求還,或問其故,答曰:“此郡沃壤,珍阜日至,人所昧者财,财生則禍逐,智者不昧财,亦不逐禍。

    吾山資已足,豈可久留,以妨賢路。

    ”乃上表請代。

    時人以爲王晉平恐富求歸。

     仕齊爲豫章王嶷骠騎長史。

    嶷于荊州立學,以秀之領儒林祭酒。

    武帝即位,累遷侍中祭酒,轉都官尚書。

     秀之祖父敬弘一性一貞正,徐羨之、傅亮當朝,不與來往。

    及緻仕隐吳興,與秀之父瓒之書,深勖以靜退。

    瓒之爲五兵尚書,未嘗詣一朝貴。

    江湛謂何偃曰:“王瓒之今便是朝隐。

    ”及柳元景、顔師伯貴要,瓒之竟不侯之。

    至秀之爲尚書,又不與王儉款接。

    三世不事權貴,時人稱之。

    轉侍中,領射聲校尉。

     出爲随王鎮西長史、南郡内史。

    後爲輔國将軍、吳興太守。

    秀之先爲諸王長史、行一事,便歎曰:“仲祖之識,見于已多。

    ”便無複仕進,止營理舍亭山宅,有終焉之志。

    及除吳興郡,隐業所在,心願爲之。

    到郡修舊山,移置辎重。

    隆昌元年卒,遺令“朱服不得入棺,祭則酒脯而已。

    世人以仆妾直靈助哭,當由喪主不能淳至,欲以多聲相亂。

    魂而有靈,吾當笑之”。

    諡曰簡子。

     延之字希季,升之子也。

    少靜默,不交人事。

    仕宋爲司徒左長史。

    清貧,居宇穿漏,褚彥回以啓宋明帝,即敕材官爲起三間齋屋。

    曆吏部尚書,尚書左仆射。

     宋德既衰,齊高帝輔政,朝野之情,人懷彼此。

    延之與尚書令王僧虔中立無所去就。

    時人語曰:“二王居平,不送不迎。

    ”高帝以此善之。

    升明三年,出爲江州刺史,加都督。

    齊建元元年,進号鎮南将軍。

     延之與金紫光祿大夫阮韬俱宋領軍将軍劉湛外甥,并有早譽,湛甚一愛一之,曰:“韬後當爲第一,延之爲次也。

    ”延之甚不平。

    每緻饷下都,韬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