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5 列傳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折節事邁,邁以瑀與之款盡,浚所言密事,悉以語瑀。
瑀與邁共進射堂下,忽顧左右索單衣帻,邁問其故,瑀曰:“公以家人待卿,言無不盡,卿外宣洩。
我是公吏,何得不啓白之。
”浚大怒,啓文帝徙邁廣州。
瑀一性一使氣尚人,後爲禦史中丞,甚得志。
彈蕭惠開雲:“非才非望,非勳非德。
”彈王僧達雲:“蔭藉高華,人品冗末。
”朝士莫不畏其筆端。
轉右衛将軍。
年位本在何偃前,孝武初,偃爲吏部尚書,瑀圖侍中不得。
與偃同從郊祀,時偃乘車在前,瑀策驷居後,相去數十步,瑀蹋馬及之,謂偃曰:“君辔何疾?”偃曰:“牛駿馭一精一,所以疾耳。
”偃曰:“君馬何遲?”曰“骐骥羅于羁絆,所以居後”。
偃曰:“何不着鞭使緻千裡?”答曰:“一蹙自造青雲,何至與驽馬争路。
”然甚不得意,謂所親曰:“人仕宦,不出當入,不入當出,安能長居戶限上?”因求益州。
及行,甚不得意,至江陵,與顔竣書曰:“朱修之三世叛兵,一日居荊州,青油幕下,作謝宣明面目見向,使齋帥以長刀引吾下席,于吾何有,政恐匈奴輕漢耳。
”坐奪人一妻爲妾免官。
後爲吳興太守,侍中何偃嘗案之雲:“參伍時望。
”瑀大怒曰:“我于時望何參伍之有。
”遂與偃絕。
族叔秀之爲丹一陽一,瑀又與親故書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劉安衆處,朝廷不爲多士。
”其年疽發背,何偃亦發背癕。
瑀疾已笃,聞偃亡,歡躍叫呼,于是亦卒。
諡曰剛。
祥字顯征,式之孫也。
父敳,太宰從事中郎。
祥少好文學,一性一韻剛疏,輕言肆行,不避高下。
齊建元中,爲正員郎。
司徒褚彥回入朝,以腰扇鄣日,祥從側過,曰:“作如此舉止,羞面見人,扇障何益。
”彥回曰:“寒士不遜。
”祥曰:“不能殺袁、劉,安得免寒士。
” 永明初,撰宋書,譏斥禅代,尚書令王儉密以啓聞,上銜而不問。
爲臨川王骠騎從事中郎。
祥兄整爲廣州,卒官,祥就整妻求還資,事聞朝廷。
又于朝士多所貶忽。
王奂爲尚書仆射,祥與奂子融同載,行至中堂,見路人驅驢,祥曰:“驢,汝好爲之,如汝人才,皆已令仆。
”着連珠十五首,以寄其懷。
其譏議者雲:“希世之寶,違時必賤,偉俗之器,無聖則淪。
是以明玉黜于楚岫,章甫窮于越人。
”有以祥連珠啓上,上令禦史中丞任遐奏其過惡,付廷尉。
上别遣敕祥曰:“我當原卿一性一命,令卿萬裡思愆。
卿若能改革,當令卿得還。
”乃徙廣州。
不得意,終日縱酒,少時卒。
秀之字道寶,穆之從父兄子也。
祖爽,山一陰一令。
父仲道,餘姚令。
秀之少孤貧,十歲時與諸兒戲前渚,忽有大蛇來,勢甚猛,莫不颠沛驚呼,秀之獨不動,衆并異之。
東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
兄欽之爲朱齡石右軍參軍,随齡石敗沒,秀之哀戚不歡宴者十年。
宋景平二年,除驸馬都尉。
元嘉中,再爲建康令,政績有聲。
孝武鎮襄一陽一,以爲撫軍錄事參軍、襄一陽一令。
襄一陽一有六門堰,良田數千頃,堰久決壞,公私廢業。
孝武遣秀之修複,雍部由是大豐。
後除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加都督。
漢川饑馑,秀之躬自儉約。
先是漢川悉以絹爲貨,秀之限令用錢,百姓利之。
二十七年,大舉北侵,遣輔國将軍楊文德、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弘宗受秀之節度,震蕩汧隴。
元兇弑逆,秀之即日起兵,求赴襄一陽一,司空南谯王義宣不許。
事甯,遷益州刺史,折留奉祿二百八十萬付梁州鎮庫,此外蕭然。
梁、益豐富,前後刺史莫不大營聚畜,多者緻萬金。
所攜賓僚并都下貧子,出爲郡縣,皆以苟得自資。
秀之爲政整肅,遠近悅焉。
南谯王義宣據荊州爲逆,遣徵兵于秀之,秀之斬其使。
以起義功,封康樂縣侯,徙丹一陽一尹。
先是秀之從叔穆之爲丹一陽一,與子弟聽事上宴,聽事柱有一穿,穆之謂子弟及秀之,汝等試以栗遙擲柱,入穿者後必得此郡。
唯秀之獨入焉,其言遂驗。
時賒買百姓物不還錢,秀之以爲非宜,陳之甚切。
雖納其言,竟不用。
遷尚書右仆射。
時定制令,疑人殺長吏科,議者謂會赦宜以徙論。
秀之以爲“律文雖不顯人殺官長之旨,若遇赦但止徙論,便與悠悠殺人曾無一異。
人敬官長比之父母,行害之身雖遇赦,謂宜長付尚方,窮其天命,家口補兵”。
從之。
後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将征爲左仆射,會卒。
贈司空,諡忠成公。
秀之野率無風采,而心力堅正。
上以其莅官清潔,家無馀财,賜錢二十萬,布三百疋。
傳封至孫,齊受禅,國除。
徐羨之字宗文,東海郯人也。
祖甯,尚書吏部郎。
父祚之,上虞令。
羨之爲桓修撫軍中兵參軍,與宋武帝同府,深相親結。
武帝北伐,稍遷太尉左司馬,掌留任,副貳劉穆之。
帝議北伐,朝士多谏,唯羨之默然。
或問何獨不言,羨之曰:“今二方已平,拓地萬裡,唯有小羌未定。
公寝食不安,何可輕豫其議。
” 穆之卒,帝欲用王弘代之。
謝晦曰:“休元輕易,不若徐羨之。
”乃以羨之爲丹一陽一尹,總知留任,甲仗二十人出入,加尚書仆射。
義熙十四年,軍人朱興妻周生子道扶,年三歲,先得痫病。
周因其病,發掘地生埋之,爲道扶姑雙女所告,周棄市。
羨之議曰:“自然之一愛一,豺狼猶仁,周之兇忍,宜加顯戮。
臣以爲法律之外,尚弘通理,母一之即刑,由子明法。
爲子之道,焉有自容之地。
愚謂可特申之遐裔。
”從之。
及武帝即位,封南昌縣公,位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
羨之起自布衣,又無術學,直以局度,一旦居廊廟,朝野推服,鹹謂有宰臣之望。
沈密寡言,不以憂喜見色。
頗工弈棋,觀戲常若未解,當世倍以此推之。
傅亮、蔡廓嘗言徐公曉萬事,安異同。
嘗與傅亮、謝晦宴聚,亮、晦才學辯博,羨之風度詳整,時然後言。
鄭鮮之歎曰:“觀徐、傅言論,不複以學問爲長。
”武帝不豫,加班劍三十人。
宮車晏駕,與中書令傅亮、領軍将軍謝晦、鎮北将軍檀道濟同被顧命。
少帝诏羨之、亮率衆官内月一決獄。
帝後失德,羨之等将謀廢立,而廬陵王義真多過,不任四海。
乃先廢義真,然後廢帝。
時謝晦爲領軍,以府舍内屋敗應修理,悉移家人出宅,聚将士于府内。
檀道濟以先朝舊将,威服殿省,且有兵衆,召入朝告之謀。
既廢帝,侍中程道惠勸立皇子義恭,羨之不許。
及文帝即位,改封南平郡公,固讓加封。
有司奏車駕依舊臨華林園聽訟,诏如先二公權訊。
元嘉二年,羨之與傅亮歸政,三奏乃見許。
羨之仍遜位,退還私第。
兄子佩之及程道惠、吳興太守王韶之等,并謂非宜,敦勸甚苦。
複奉诏攝任。
三年正月,帝以羨之、亮、晦旬月間再肆酖毒,下诏暴其罪,誅之。
爾日,诏召羨之至西明門外,時謝晦弟皭爲黃門郎正直,報亮雲:“殿中有異處分。
”亮馳報羨之,羨之乘内人問訊車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竈中自缢而死,年六十三。
羨之初不應一召,上遣領軍到彥之、右衛将軍王華追讨。
及死,野人以告,載一屍一付廷尉。
初,羨之年少時,嘗有一人來謂曰:“我是汝祖。
”羨之拜。
此人曰:“汝有貴相而有大厄,宜以錢二十八文埋宅四角,可以免災。
過此可位極人臣。
”後羨之随親之縣,住在縣内。
嘗暫出,而賊自後破縣,縣内人無免者,雞犬亦盡,唯羨之在外獲全。
又随從兄履之爲臨海樂安縣,嘗行經山中,見黑龍長丈馀,頭有角,前兩足皆具,無後足,曳尾而行。
及拜司空,守關将入,彗星辰見危南。
又當拜時,雙鹳集太極殿東鸱尾鳴喚,竟以兇終。
羨之兄欽之位秘書監。
欽之子佩之輕薄好利,武帝以其姻戚,累加一寵一任,爲丹
瑀與邁共進射堂下,忽顧左右索單衣帻,邁問其故,瑀曰:“公以家人待卿,言無不盡,卿外宣洩。
我是公吏,何得不啓白之。
”浚大怒,啓文帝徙邁廣州。
瑀一性一使氣尚人,後爲禦史中丞,甚得志。
彈蕭惠開雲:“非才非望,非勳非德。
”彈王僧達雲:“蔭藉高華,人品冗末。
”朝士莫不畏其筆端。
轉右衛将軍。
年位本在何偃前,孝武初,偃爲吏部尚書,瑀圖侍中不得。
與偃同從郊祀,時偃乘車在前,瑀策驷居後,相去數十步,瑀蹋馬及之,謂偃曰:“君辔何疾?”偃曰:“牛駿馭一精一,所以疾耳。
”偃曰:“君馬何遲?”曰“骐骥羅于羁絆,所以居後”。
偃曰:“何不着鞭使緻千裡?”答曰:“一蹙自造青雲,何至與驽馬争路。
”然甚不得意,謂所親曰:“人仕宦,不出當入,不入當出,安能長居戶限上?”因求益州。
及行,甚不得意,至江陵,與顔竣書曰:“朱修之三世叛兵,一日居荊州,青油幕下,作謝宣明面目見向,使齋帥以長刀引吾下席,于吾何有,政恐匈奴輕漢耳。
”坐奪人一妻爲妾免官。
後爲吳興太守,侍中何偃嘗案之雲:“參伍時望。
”瑀大怒曰:“我于時望何參伍之有。
”遂與偃絕。
族叔秀之爲丹一陽一,瑀又與親故書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劉安衆處,朝廷不爲多士。
”其年疽發背,何偃亦發背癕。
瑀疾已笃,聞偃亡,歡躍叫呼,于是亦卒。
諡曰剛。
祥字顯征,式之孫也。
父敳,太宰從事中郎。
祥少好文學,一性一韻剛疏,輕言肆行,不避高下。
齊建元中,爲正員郎。
司徒褚彥回入朝,以腰扇鄣日,祥從側過,曰:“作如此舉止,羞面見人,扇障何益。
”彥回曰:“寒士不遜。
”祥曰:“不能殺袁、劉,安得免寒士。
” 永明初,撰
爲臨川王骠騎從事中郎。
祥兄整爲廣州,卒官,祥就整妻求還資,事聞朝廷。
又于朝士多所貶忽。
王奂爲尚書仆射,祥與奂子融同載,行至中堂,見路人驅驢,祥曰:“驢,汝好爲之,如汝人才,皆已令仆。
”着連珠十五首,以寄其懷。
其譏議者雲:“希世之寶,違時必賤,偉俗之器,無聖則淪。
是以明玉黜于楚岫,章甫窮于越人。
”有以祥連珠啓上,上令禦史中丞任遐奏其過惡,付廷尉。
上别遣敕祥曰:“我當原卿一性一命,令卿萬裡思愆。
卿若能改革,當令卿得還。
”乃徙廣州。
不得意,終日縱酒,少時卒。
秀之字道寶,穆之從父兄子也。
祖爽,山一陰一令。
父仲道,餘姚令。
秀之少孤貧,十歲時與諸兒戲前渚,忽有大蛇來,勢甚猛,莫不颠沛驚呼,秀之獨不動,衆并異之。
東海何承天雅相知器,以女妻之。
兄欽之爲朱齡石右軍參軍,随齡石敗沒,秀之哀戚不歡宴者十年。
宋景平二年,除驸馬都尉。
元嘉中,再爲建康令,政績有聲。
孝武鎮襄一陽一,以爲撫軍錄事參軍、襄一陽一令。
襄一陽一有六門堰,良田數千頃,堰久決壞,公私廢業。
孝武遣秀之修複,雍部由是大豐。
後除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加都督。
漢川饑馑,秀之躬自儉約。
先是漢川悉以絹爲貨,秀之限令用錢,百姓利之。
二十七年,大舉北侵,遣輔國将軍楊文德、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弘宗受秀之節度,震蕩汧隴。
元兇弑逆,秀之即日起兵,求赴襄一陽一,司空南谯王義宣不許。
事甯,遷益州刺史,折留奉祿二百八十萬付梁州鎮庫,此外蕭然。
梁、益豐富,前後刺史莫不大營聚畜,多者緻萬金。
所攜賓僚并都下貧子,出爲郡縣,皆以苟得自資。
秀之爲政整肅,遠近悅焉。
南谯王義宣據荊州爲逆,遣徵兵于秀之,秀之斬其使。
以起義功,封康樂縣侯,徙丹一陽一尹。
先是秀之從叔穆之爲丹一陽一,與子弟聽事上宴,聽事柱有一穿,穆之謂子弟及秀之,汝等試以栗遙擲柱,入穿者後必得此郡。
唯秀之獨入焉,其言遂驗。
時賒買百姓物不還錢,秀之以爲非宜,陳之甚切。
雖納其言,竟不用。
遷尚書右仆射。
時定制令,疑人殺長吏科,議者謂會赦宜以徙論。
秀之以爲“律文雖不顯人殺官長之旨,若遇赦但止徙論,便與悠悠殺人曾無一異。
人敬官長比之父母,行害之身雖遇赦,謂宜長付尚方,窮其天命,家口補兵”。
從之。
後爲甯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将征爲左仆射,會卒。
贈司空,諡忠成公。
秀之野率無風采,而心力堅正。
上以其莅官清潔,家無馀财,賜錢二十萬,布三百疋。
傳封至孫,齊受禅,國除。
徐羨之字宗文,東海郯人也。
祖甯,尚書吏部郎。
父祚之,上虞令。
羨之爲桓修撫軍中兵參軍,與宋武帝同府,深相親結。
武帝北伐,稍遷太尉左司馬,掌留任,副貳劉穆之。
帝議北伐,朝士多谏,唯羨之默然。
或問何獨不言,羨之曰:“今二方已平,拓地萬裡,唯有小羌未定。
公寝食不安,何可輕豫其議。
” 穆之卒,帝欲用王弘代之。
謝晦曰:“休元輕易,不若徐羨之。
”乃以羨之爲丹一陽一尹,總知留任,甲仗二十人出入,加尚書仆射。
義熙十四年,軍人朱興妻周生子道扶,年三歲,先得痫病。
周因其病,發掘地生埋之,爲道扶姑雙女所告,周棄市。
羨之議曰:“自然之一愛一,豺狼猶仁,周之兇忍,宜加顯戮。
臣以爲法律之外,尚弘通理,母一之即刑,由子明法。
爲子之道,焉有自容之地。
愚謂可特申之遐裔。
”從之。
及武帝即位,封南昌縣公,位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
羨之起自布衣,又無術學,直以局度,一旦居廊廟,朝野推服,鹹謂有宰臣之望。
沈密寡言,不以憂喜見色。
頗工弈棋,觀戲常若未解,當世倍以此推之。
傅亮、蔡廓嘗言徐公曉萬事,安異同。
嘗與傅亮、謝晦宴聚,亮、晦才學辯博,羨之風度詳整,時然後言。
鄭鮮之歎曰:“觀徐、傅言論,不複以學問爲長。
”武帝不豫,加班劍三十人。
宮車晏駕,與中書令傅亮、領軍将軍謝晦、鎮北将軍檀道濟同被顧命。
少帝诏羨之、亮率衆官内月一決獄。
帝後失德,羨之等将謀廢立,而廬陵王義真多過,不任四海。
乃先廢義真,然後廢帝。
時謝晦爲領軍,以府舍内屋敗應修理,悉移家人出宅,聚将士于府内。
檀道濟以先朝舊将,威服殿省,且有兵衆,召入朝告之謀。
既廢帝,侍中程道惠勸立皇子義恭,羨之不許。
及文帝即位,改封南平郡公,固讓加封。
有司奏車駕依舊臨華林園聽訟,诏如先二公權訊。
元嘉二年,羨之與傅亮歸政,三奏乃見許。
羨之仍遜位,退還私第。
兄子佩之及程道惠、吳興太守王韶之等,并謂非宜,敦勸甚苦。
複奉诏攝任。
三年正月,帝以羨之、亮、晦旬月間再肆酖毒,下诏暴其罪,誅之。
爾日,诏召羨之至西明門外,時謝晦弟皭爲黃門郎正直,報亮雲:“殿中有異處分。
”亮馳報羨之,羨之乘内人問訊車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竈中自缢而死,年六十三。
羨之初不應一召,上遣領軍到彥之、右衛将軍王華追讨。
及死,野人以告,載一屍一付廷尉。
初,羨之年少時,嘗有一人來謂曰:“我是汝祖。
”羨之拜。
此人曰:“汝有貴相而有大厄,宜以錢二十八文埋宅四角,可以免災。
過此可位極人臣。
”後羨之随親之縣,住在縣内。
嘗暫出,而賊自後破縣,縣内人無免者,雞犬亦盡,唯羨之在外獲全。
又随從兄履之爲臨海樂安縣,嘗行經山中,見黑龍長丈馀,頭有角,前兩足皆具,無後足,曳尾而行。
及拜司空,守關将入,彗星辰見危南。
又當拜時,雙鹳集太極殿東鸱尾鳴喚,竟以兇終。
羨之兄欽之位秘書監。
欽之子佩之輕薄好利,武帝以其姻戚,累加一寵一任,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