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4 列傳第四 宋宗室及諸王下

關燈
先是,改謝氏爲射氏。

    元徽元年,燮年四歲,以爲郢州刺史。

    明年,複昶所生謝氏爲晉熙國太妃。

    齊受禅,燮降封一陰一安縣公,謀反賜死。

     武昌王渾字休深,文帝第十子也。

    元嘉二十四年,年九歲,封汝一陰一王。

    後徙武昌。

     渾少而兇戾,嘗忿左右,拔防身刀斫之。

    元兇弑立,以爲中書令。

    山陵夕,一裸一身露頭往散騎省戲,因彎弓射通直郎周朗中枕,以爲笑樂。

     孝建元年,爲雍州刺史,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随二郡諸軍事、甯蠻校尉。

    至鎮,與左右人作文檄,自稱楚王,号年爲元光,備置百官以爲戲笑。

    長史王翼之得其手迹,封呈孝武。

    上使有司奏免爲庶人,下太常絕屬籍,使付始安郡,一逼一令自一殺。

    即葬襄一陽一。

    大明四年,聽還葬母江太妃墓次。

    明帝即位,追封武昌縣侯。

     建安王休仁,文帝第十二子也。

    元嘉二十九年,年十歲,立爲建安王。

    前廢帝景和元年,累遷護軍将軍。

    時帝狂悖無道,誅害群公,忌憚諸父,并聚之殿内,驅捶陵曳,無複人理。

    休仁及明帝、山一陽一王休佑形體并肥壯,帝乃以籠盛稱之,以明帝尤肥,号爲豬王。

    号休仁爲殺王,休佑爲賊王。

    以三王年長,尤所畏憚,故常錄以自近,不離左右。

    東海王褘凡劣,号之驢王。

    桂一陽一王休範、巴陵王休若年少,故并得從容。

    嘗以木槽盛飯,内諸雜食,攪令和合,掘地爲坑阱,實之以泥水。

    一裸一明帝内坑中,以槽食置前,令以口就槽中食之,用爲歡笑。

    欲害明帝及休仁、休佑,前後以十數。

    休仁多計數,每以笑調佞谀詶悅之,故得推遷。

    常于休仁前,使左右一婬一逼一休仁所生楊太妃。

    左右并不得已順命,至右衛将軍劉道隆,道隆歡以奉旨,盡諸醜狀。

    時廷尉劉蒙妾孕臨月,帝迎入後宮,冀其生男,欲立爲太子。

    明帝嘗忤旨,帝怒,乃一裸一之,縛其手腳,以杖貫手腳内,使擔付太官,即日屠豬。

    休仁笑謂帝曰:“未應死。

    ”帝問其故,休仁曰:“待皇太子生,殺豬取拔肺。

    ”帝意解,曰:“且付廷尉。

    ”一宿出之。

     帝将南遊荊、湘二州,明旦欲殺諸父便發,其夕被殺于華林園。

    休仁即日便執臣禮于明帝。

    時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兄弟被害,猶未殡斂,休仁、休佑同載臨之,開帷歡笑,鼓吹往反,時人鹹非焉。

     明帝以休仁爲侍中、司徒、尚書令、揚州刺史,給三望車。

    時劉道隆爲護軍,休仁求解職,曰:“臣不得與此人同朝。

    ”上乃賜道隆死。

    尋諸方逆命,休仁都督征讨諸軍事,增班劍爲三十人,出據獸檻,進赭圻。

    尋領太子太傅,總統諸軍。

    中流平定,休仁之力也。

    明帝初與蘇侯神結爲兄弟,以祈福助。

    及事平,與休仁書曰:“此段殊得蘇兄神力。

    ” 休仁年與明帝相亞,俱好文籍,素相一愛一。

    及廢帝世,同經艱危,明帝又資其權谲之力。

    泰始初,四方逆命,休仁親當矢石,大勳克建,任總百揆,親寄甚隆,四方輻湊。

    上甚不悅。

    休仁悟其旨,表解揚州,見許。

    進位太尉,領司徒,固讓。

    又加漆輪車,劍履升殿。

    受漆輪車,固辭劍履。

     明帝末年多忌,休仁轉不自安。

    及殺晉平王休佑,其年上疾笃,與楊運長爲身後計。

    運長等又慮帝晏駕後,休仁一旦居周公之地,其輩不得執權,彌贊成上使害諸王。

    及上疾暴甚,内外皆屬意休仁。

    主書以下皆往東府詣休仁所親信,豫自結納。

    其或直不得出者皆懼。

    上與運長等定謀,召休仁入宿尚書下省,其夜遣人齎藥賜休仁死,休仁對使者罵曰:“上有天下,誰之功也。

    孝武以誅子孫而至于滅,令複遵覆車,枉殺兄弟,奈何忠臣抱此冤濫!我大宋之業,其能久乎。

    ”上疾久,慮人情同異,自力乘輿出端門,休仁死後乃入。

    诏稱其自一殺,宥其二子,并全封爵。

    有司奏請降休仁爲庶人,絕屬籍,兒息悉徙遠郡。

    诏休仁特降爲始安縣王,并停子伯融等流徙,聽襲封爵。

    及帝疾甚,見休仁爲祟,叫曰:“司徒小寬我。

    ”尋崩。

    伯融,妃殷氏所生。

    殷氏,吳興太守沖女也。

    範一陽一祖翻有醫術,姿貌又美,殷氏有疾,翻入視脈,悅之,遂與一奸一。

    事洩,遣還家賜死。

    晉平刺王休佑,文帝第十三子也。

    孝建二年,年十一,封山一陽一王。

    明帝即位,以山一陽一荒弊,改封晉平王,位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

     休佑素無才能,強梁自用。

    大明之世,不得自專,至是貪一婬一好财色,在荊州多營财貨。

    以短錢一百賦人,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徹白;若碎折者悉不受。

    人間籴此米一鬥一百。

    至時又不受米,評米責錢,凡諸求利皆如此。

    百姓嗷然,不複堪命。

    征爲南徐州刺史,加都督。

    上以休佑貪虐,不可莅人,留之都下,遣上佐行府州事。

     休佑狠戾,前後忤上非一。

    在荊州時,左右範景達善彈棋,上召之,休佑留不遣。

    上怒诘責之,且慮休佑将來難制,欲方便除之。

    七年二月,車駕于岩山射雉,有一雉不肯入場,日暮将反,留休佑射之,令不得雉勿歸。

    休佑時從在黃麾内,左右從者并在部伍後。

    休佑便馳去,上遣左右數人随之。

    上既還,前驅清道,休佑人從悉散,不複相得。

    上遣壽寂之等諸壯士追之,日已欲闇,與休佑相及,蹴令墜馬。

    休佑素勇壯,有氣力,奮拳左右排擊,莫得近。

    有一人自後引一陰一,因頓地,即共拉殺之。

    遣人馳白上,行唱骠騎落馬,上聞驚曰:“骠騎體大,落馬殊不易。

    ”即遣禦醫上藥相系至,頃之休佑左右人至,久已絕矣。

    輿以還第,贈司空。

    時巴陵王休若在江陵,其日即馳信報休若曰:“吾與骠騎南山射雉,骠騎馬驚,與直閣夏文秀馬相蹋,文秀堕地,骠騎失控,馬重驚,觸松樹墜地落硎中,時頓悶,故馳報弟。

    ”其年五月,追免休佑爲庶人,十三子并徙晉平。

    明帝尋病,見休佑爲祟,使使至晉平撫其諸子。

    帝尋崩。

    廢帝元徽元年,聽諸子還都。

    順帝升明三年,稱謀反,并賜死。

    海陵王休茂,文帝第十四子也。

    孝建二年,年十一,封海陵王。

    大明二年,爲雍州刺史,加都督、北中郎将、甯蠻校尉。

    時司馬庾深之行府州事,休茂一性一急欲自專,深之及主帥每禁之。

    常懷忿,因左右張伯超至所親一愛一,多罪過,主帥常加诃責。

    伯超懼罪,謂休茂曰:“主帥密疏官罪,欲以啓聞。

    ”休茂曰:“今爲何計?”伯超曰:“唯殺行一事及主帥,舉兵自衛,縱不成,不失入虜中爲王。

    ”休茂從之,夜使伯超等殺司馬庾深之,集兵建牙馳檄。

    休茂出城行營,谘議參軍沈暢之等閉門拒之。

    城陷,斬暢之。

    其日,參軍尹玄度起兵攻休茂,禽之,斬首。

    母妻皆自一殺,同一黨一悉伏誅。

    有司奏絕休茂屬籍,貶姓爲留,不許。

    即葬襄一陽一。

     鄱一陽一哀王休業,文帝第十五子也。

    孝建二年,年十一,封鄱一陽一王。

    三年薨,以山一陽一王休佑次子士弘嗣,被廢國除。

     臨慶沖王休倩,文帝第十六子也。

    孝建元年,年九歲,疾笃,封東平王,未拜,薨。

    大明七年,立第二十七皇子子嗣爲東平王,紹休倩。

    泰始三年還本,遂絕。

    六年,以第五皇子智井爲東平王,繼休倩,未拜,薨。

    其年,追改休倩爲臨慶王。

    休倩爲文帝所一愛一,故前後屢加紹嗣。

     新野懷王夷父,文帝第十七子也。

    元嘉二十九年薨,明帝泰始五年,追加封諡。

     桂一陽一王休範,文帝第十八子也。

    孝建三年,年九歲,封順一陽一王。

    大明元年,改封桂一陽一。

    泰始六年,累遷骠騎大将軍、江州刺史,加都督。

    遺诏進位司空、侍中,加班劍三十人。

    休範素凡讷,少知解,不爲諸兄齒遇。

    明帝常指左右人謂王景文曰:“休範人才不及此,以我弟故,生便富貴。

    釋氏願生王家,良有以也。

    ”及明帝晚年,晉平王休佑以狠戾緻禍,建安王休仁以權一逼一不容,巴陵王休若素得人情,以此見害;唯休範謹澀無才,不爲物情所向,故得自保而常憂懼。

     及明帝晏駕,主幼時艱,休範自謂宗戚莫二,應居宰輔。

    事既不至,怨憤彌結。

    招引勇士,繕修器械。

    行人經過尋一陽一者,莫不降意折節,于是至者如歸。

    朝廷知之,密相防禦。

    母荀太妃薨,即葬廬山,以示不還之志。

    時夏口阙鎮,朝議以居尋一陽一上流,欲樹置腹心,重其兵力。

    元徽元年,乃以第五皇弟晉熙王燮爲郢州刺史,長史王奂行府州事,配以實力,出鎮夏口。

    慮爲休範所撥留,自太子洑去,不過尋一陽一。

    休範怒,欲舉兵,乃上表修城堞。

    其年進位太尉,明年五月遂反。

    發自尋一陽一,晝夜取道。

    大雷戍主杜道欣馳下告變。

    道欣至一宿,休範已至新林,朝廷震動。

     齊高帝出次新亭壘。

    時事起倉卒,朝廷兵力甚弱,及開武庫,随将士意取。

    休範于新林步上攻新亭壘。

    屯騎校尉黃回乃僞往降,并宣齊高帝意。

    休範大悅,置之左右。

    休範壯士李恒、锺爽進谏不宜親之,休範曰:“不欺人以信。

    ”時休範日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