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8 梁本紀下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便就,殆不遊手。
常曰:“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論者以爲得言。
始在尋一陽一,夢人曰:“天下将亂,王必維之。
”又背生黑子,巫媪見曰:“此大貴不可言。
”初,武帝敕賀革爲帝府谘議,使講三禮。
革西上,意甚不悅,過别禦史中丞江革。
江革告之曰:“吾嘗夢主上遍見諸子,至湘東王,脫帽授之。
此人後必當璧,卿其行乎。
”革颔之。
及太清之禍,遂膺歸運。
自侯景之難,州郡太半入魏,自巴陵以下至建康,緣以長江爲限。
荊州界北盡武甯,西拒峽口;自嶺以南,複爲蕭勃所據。
文軌所同,千裡而近,人戶着籍,不盈三萬。
中興之盛,盡于是矣。
武陵之平,議者欲因其舟艦遷都建邺,宗懔、黃羅漢皆楚人,不願移,帝及胡僧佑亦俱未欲動。
仆射王褒、左戶尚書周弘正驟言即楚非便。
宗懔及禦史中丞劉懿以爲建邺王氣已盡,且渚宮洲已滿百,于是乃留。
尋而歲星在井,熒惑守心,帝觀之慨然而謂朝臣文武曰:“吾觀玄象,将恐有賊。
但吉兇在我,運數由天,避之何益?”及魏軍一逼一,阍人朱買臣按劍進曰:“惟有斬宗懔、黃羅漢,可以謝天下。
”帝曰:“曩實吾意,宗、黃何罪。
”二人退入于人中。
及魏人燒栅,買臣、謝答仁勸帝乘暗潰圍出就任約。
帝素不便馳馬,曰:“事必無成,徒增辱耳。
”答仁又求自扶,帝以問仆射王褒。
褒曰:“答仁,侯景之一黨一,豈是可信?成彼之勳,不如降也。
”乃聚圖書十餘萬卷盡燒之。
答仁又請守子城,收兵可得五千人。
帝然之,即授城内大都督,以帝鼓吹給之,配以公主。
既而又召王褒謀之,答仁請入不得,歐血而去。
遂使皇太子、王褒出質請降。
有頃,黃門郎裴政犯門而出。
帝乘白馬素衣出東門,一抽一劍擊阖曰:“蕭世誠一至此乎!”魏師至凡二十八日,徵兵四方,未至而城見克。
在幽一逼一,求酒飲之,制詩四絕。
其一曰:“南風且絕唱,西陵最可悲,今日還蒿裡,終非封禅時。
”其二曰:“人世逢百六,天道異貞恒,何言異蝼蟻,一旦損從鵬。
”其三曰:“松風侵曉哀,霜雰當夜來,寂寥千載後,誰畏軒轅台。
”其四曰:“夜長無歲月,安知秋與春?原陵五樹杏,空得動耕人。
”梁王察遣尚書傅準監行刑,帝謂之曰:“卿幸爲我宣行。
”準捧詩,流淚不能禁,進土囊而殒之。
梁王察使以布帊纏一屍一,斂以蒲席,束以白茅,以車一乘,葬于津一陽一門外。
湣懷太子元良及始安王方略等,皆見害。
徐世譜、任約自馬頭走巴陵。
約後降于齊。
将軍裴畿、畿弟機并被害。
謝答仁三人相抱,俱見屠。
汝南王大封、尚書左仆射王褒以下,并爲俘以歸長安。
乃選百姓男一女數萬口,分爲奴婢,小弱者皆殺之。
帝于伎術無所不該,嘗不得南信,筮之,遇剝之艮。
曰“南信已至,今當遣左右季心往看”。
果如所說,賓客鹹驚其妙。
凡所占決皆然。
初從劉景受相術,因訊以年,答曰:“未至五十,當有小厄,禳之可免。
”帝自勉曰:“苟有期會,禳之何益?”灨叙四十七矣。
特多禁忌,牆壁崩倒,屋宇傾頹,年月不便,終不修改。
庭草蕪沒,令鞭去之,其慎護如此。
着孝德傳、忠臣傳各三十卷,丹一陽一尹傳十卷,注漢書一百十五卷,周易講疏十卷,内典博要百卷,連山三十卷、詞林三卷,玉韬、金樓子、補阙子各十卷,老子講疏四卷,懷舊傳二卷,古今全德志、荊南地記、貢職圖、古今同姓名錄一卷,筮經十二卷,式贊三卷,文集五十卷。
初,承聖二年三月,有二龍自南郡城西升天,百姓聚觀,五采分明。
江陵故老竊相泣曰:“昔年龍出建康淮,而天下大亂,今複有焉,禍至無日矣。
”帝聞而惡之,踰年而遘禍。
又江陵先有九十九洲,古老相承雲:“洲滿百,當出天子。
”桓玄之爲荊州刺史,内懷篡逆之心,乃遣鑿破一洲,以應百數。
随而崩散,竟無所成。
宋文帝爲宜都王,在藩,一洲自立,俄而文帝纂統。
後遇元兇之禍,此洲還沒。
太清末,枝江楊之閣浦複生一洲,群公上疏稱慶,明年而帝即位。
承聖末,其洲與大岸相通,惟九十九雲。
敬皇帝諱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也。
太清三年,封興梁侯。
承聖元年,封晉安郡王。
二年,出爲江州刺史。
三年十一月,魏克江陵,太尉王僧辯、司空陳霸先定議,以帝爲梁王、太宰、承制。
四年二月癸醜,于江州奉迎至建邺,入居朝堂。
以太尉王僧辯爲中書監、錄尚書、骠騎大将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加司空陳霸先班劍二十人。
以湘州刺史蕭循爲太尉,廣州刺史蕭勃爲司徒。
三月,齊遣其上一黨一王高渙送貞一陽一侯蕭明來主梁嗣,至東關,遣吳興太守裴之橫拒之。
與戰,敗績,死之。
四月,司徒陸法和以郢州附齊,遣江州刺史侯瑱讨之。
七月辛醜,僧辯納貞一陽一侯蕭明,自采石濟江。
甲辰,入建邺。
丙午,即僞位。
年号天成,以帝爲皇太子。
司空陳霸先襲殺王僧辯,黜蕭明而奉帝焉。
紹泰元年秋九月丙午,皇帝即位。
冬十月己巳,大赦,改元。
以貞一陽一侯蕭明爲司徒,封建安郡公。
壬子,加司空陳霸先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
震州刺史杜龛舉兵,攻信武将軍陳蒨于長城,義興太守韋載應之。
癸醜,以太尉蕭循爲太保,以司徒蕭明爲太傅,司徒蕭勃爲太尉,以鎮南将軍王琳爲車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戊午,尊所生夏貴妃爲皇太後,立妃王氏爲皇後。
辛未,司空陳霸先東讨韋載,降之。
丙子,南豫州刺史任約、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舉兵據石頭反。
十一月庚辰,齊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仕榮、淮州刺史柳達摩率衆赴任約,入石頭。
十二月庚戌,任約、徐嗣徽等至采石迎齊援。
丙辰,遣猛烈将軍侯安都于江甯邀擊,敗之,約、嗣徽等奔江西。
庚申,翟子崇等降,并放還北。
太平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
追贈諡簡文帝諸子。
封故永安侯确子後爲邵陵王,奉攜王後。
癸未,震州刺史杜龛降,诏賜死,赦吳興郡。
己亥,乙太保宜豐侯蕭循襲封鄱一陽一王。
東揚州刺史張彪圍臨海太守王懷振于剡岩。
二月庚戌,遣周文育、陳蒨襲會稽讨彪,彪敗走。
以中衛将軍臨川王大款即本号開府儀同三
常曰:“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論者以爲得言。
始在尋一陽一,夢人曰:“天下将亂,王必維之。
”又背生黑子,巫媪見曰:“此大貴不可言。
”初,武帝敕賀革爲帝府谘議,使講三禮。
革西上,意甚不悅,過别禦史中丞江革。
江革告之曰:“吾嘗夢主上遍見諸子,至湘東王,脫帽授之。
此人後必當璧,卿其行乎。
”革颔之。
及太清之禍,遂膺歸運。
自侯景之難,州郡太半入魏,自巴陵以下至建康,緣以長江爲限。
荊州界北盡武甯,西拒峽口;自嶺以南,複爲蕭勃所據。
文軌所同,千裡而近,人戶着籍,不盈三萬。
中興之盛,盡于是矣。
武陵之平,議者欲因其舟艦遷都建邺,宗懔、黃羅漢皆楚人,不願移,帝及胡僧佑亦俱未欲動。
仆射王褒、左戶尚書周弘正驟言即楚非便。
宗懔及禦史中丞劉懿以爲建邺王氣已盡,且渚宮洲已滿百,于是乃留。
尋而歲星在井,熒惑守心,帝觀之慨然而謂朝臣文武曰:“吾觀玄象,将恐有賊。
但吉兇在我,運數由天,避之何益?”及魏軍一逼一,阍人朱買臣按劍進曰:“惟有斬宗懔、黃羅漢,可以謝天下。
”帝曰:“曩實吾意,宗、黃何罪。
”二人退入于人中。
及魏人燒栅,買臣、謝答仁勸帝乘暗潰圍出就任約。
帝素不便馳馬,曰:“事必無成,徒增辱耳。
”答仁又求自扶,帝以問仆射王褒。
褒曰:“答仁,侯景之一黨一,豈是可信?成彼之勳,不如降也。
”乃聚圖書十餘萬卷盡燒之。
答仁又請守子城,收兵可得五千人。
帝然之,即授城内大都督,以帝鼓吹給之,配以公主。
既而又召王褒謀之,答仁請入不得,歐血而去。
遂使皇太子、王褒出質請降。
有頃,黃門郎裴政犯門而出。
帝乘白馬素衣出東門,一抽一劍擊阖曰:“蕭世誠一至此乎!”魏師至凡二十八日,徵兵四方,未至而城見克。
在幽一逼一,求酒飲之,制詩四絕。
其一曰:“南風且絕唱,西陵最可悲,今日還蒿裡,終非封禅時。
”其二曰:“人世逢百六,天道異貞恒,何言異蝼蟻,一旦損從鵬。
”其三曰:“松風侵曉哀,霜雰當夜來,寂寥千載後,誰畏軒轅台。
”其四曰:“夜長無歲月,安知秋與春?原陵五樹杏,空得動耕人。
”梁王察遣尚書傅準監行刑,帝謂之曰:“卿幸爲我宣行。
”準捧詩,流淚不能禁,進土囊而殒之。
梁王察使以布帊纏一屍一,斂以蒲席,束以白茅,以車一乘,葬于津一陽一門外。
湣懷太子元良及始安王方略等,皆見害。
徐世譜、任約自馬頭走巴陵。
約後降于齊。
将軍裴畿、畿弟機并被害。
謝答仁三人相抱,俱見屠。
汝南王大封、尚書左仆射王褒以下,并爲俘以歸長安。
乃選百姓男一女數萬口,分爲奴婢,小弱者皆殺之。
帝于伎術無所不該,嘗不得南信,筮之,遇剝之艮。
曰“南信已至,今當遣左右季心往看”。
果如所說,賓客鹹驚其妙。
凡所占決皆然。
初從劉景受相術,因訊以年,答曰:“未至五十,當有小厄,禳之可免。
”帝自勉曰:“苟有期會,禳之何益?”灨叙四十七矣。
特多禁忌,牆壁崩倒,屋宇傾頹,年月不便,終不修改。
庭草蕪沒,令鞭去之,其慎護如此。
着孝德傳、忠臣傳各三十卷,丹一陽一尹傳十卷,注
初,承聖二年三月,有二龍自南郡城西升天,百姓聚觀,五采分明。
江陵故老竊相泣曰:“昔年龍出建康淮,而天下大亂,今複有焉,禍至無日矣。
”帝聞而惡之,踰年而遘禍。
又江陵先有九十九洲,古老相承雲:“洲滿百,當出天子。
”桓玄之爲荊州刺史,内懷篡逆之心,乃遣鑿破一洲,以應百數。
随而崩散,竟無所成。
宋文帝爲宜都王,在藩,一洲自立,俄而文帝纂統。
後遇元兇之禍,此洲還沒。
太清末,枝江楊之閣浦複生一洲,群公上疏稱慶,明年而帝即位。
承聖末,其洲與大岸相通,惟九十九雲。
敬皇帝諱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也。
太清三年,封興梁侯。
承聖元年,封晉安郡王。
二年,出爲江州刺史。
三年十一月,魏克江陵,太尉王僧辯、司空陳霸先定議,以帝爲梁王、太宰、承制。
四年二月癸醜,于江州奉迎至建邺,入居朝堂。
以太尉王僧辯爲中書監、錄尚書、骠騎大将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加司空陳霸先班劍二十人。
以湘州刺史蕭循爲太尉,廣州刺史蕭勃爲司徒。
三月,齊遣其上一黨一王高渙送貞一陽一侯蕭明來主梁嗣,至東關,遣吳興太守裴之橫拒之。
與戰,敗績,死之。
四月,司徒陸法和以郢州附齊,遣江州刺史侯瑱讨之。
七月辛醜,僧辯納貞一陽一侯蕭明,自采石濟江。
甲辰,入建邺。
丙午,即僞位。
年号天成,以帝爲皇太子。
司空陳霸先襲殺王僧辯,黜蕭明而奉帝焉。
紹泰元年秋九月丙午,皇帝即位。
冬十月己巳,大赦,改元。
以貞一陽一侯蕭明爲司徒,封建安郡公。
壬子,加司空陳霸先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
震州刺史杜龛舉兵,攻信武将軍陳蒨于長城,義興太守韋載應之。
癸醜,以太尉蕭循爲太保,以司徒蕭明爲太傅,司徒蕭勃爲太尉,以鎮南将軍王琳爲車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戊午,尊所生夏貴妃爲皇太後,立妃王氏爲皇後。
辛未,司空陳霸先東讨韋載,降之。
丙子,南豫州刺史任約、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舉兵據石頭反。
十一月庚辰,齊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仕榮、淮州刺史柳達摩率衆赴任約,入石頭。
十二月庚戌,任約、徐嗣徽等至采石迎齊援。
丙辰,遣猛烈将軍侯安都于江甯邀擊,敗之,約、嗣徽等奔江西。
庚申,翟子崇等降,并放還北。
太平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
追贈諡簡文帝諸子。
封故永安侯确子後爲邵陵王,奉攜王後。
癸未,震州刺史杜龛降,诏賜死,赦吳興郡。
己亥,乙太保宜豐侯蕭循襲封鄱一陽一王。
東揚州刺史張彪圍臨海太守王懷振于剡岩。
二月庚戌,遣周文育、陳蒨襲會稽讨彪,彪敗走。
以中衛将軍臨川王大款即本号開府儀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