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2 宋本紀中第二

關燈
後以行。

    癸醜,行幸江甯縣訊獄囚。

    加車騎将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開府儀同三司。

    癸亥,以開府儀同三司東海王褘爲司空,加中軍将軍義一陽一王昶開府儀同三司。

    己巳,校獵于姑孰。

     十一月丙子,曲赦南豫州殊死以下。

    巡幸所經,詳減今歲田租。

    乙酉,诏祭晉大司馬桓溫、征西将軍一毛一璩墓。

    上于行所訊溧一陽一、永世、丹一陽一縣囚。

    癸巳,祀梁山,大閱水師。

    于中江,有白雀二集華蓋,有司奏改元爲神雀,诏不許。

    乙未,原放行獄徒系。

    浙江東諸郡大旱。

     十二月壬寅,遣使開倉赈恤,聽受雜物當租。

    丙午,行幸曆一陽一。

    甲寅,大赦,賜曆一陽一郡女子百戶牛酒,蠲郡租十年。

    己未,加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

    于博望梁山立雙阙。

    癸亥,至自曆一陽一。

     八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是日,還宗祀文帝于明堂。

    甲戌,诏曰:“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

    其以仗自防,悉勿禁。

    ” 夏閏五月壬寅,乙太宰江夏王義恭領太尉。

    庚申,帝崩于玉燭殿,時年三十五。

    七月丙午,葬于丹一陽一秣陵縣岩山景甯陵。

     帝末年爲長夜之飲,每旦寝興,盥嗽畢,仍複命飲,俄頃數鬥,憑幾惛睡,若大醉者。

    或外有奏事,便肅然整容,無複酒色。

    外内服其神明,莫敢弛惰。

     前廢帝諱子業,小字法師,孝武帝長子也。

    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

    孝武鎮尋一陽一,帝留都下。

    三十年,孝武入伐,元兇囚帝于侍中下省,将加害者數矣,卒得無恙。

    及孝武踐阼,立爲皇太子。

    始未之東宮,中庶子、二率并入直永福省。

    大明 二年,出居東宮。

    七年,加元服。

    八年閏五月庚申,孝武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加骠騎大将軍柳元景尚書令。

    甲子,置錄尚書官,乙太宰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加骠騎大将軍柳元景開府儀同三司。

     秋七月庚戌,婆皇國遣使朝貢。

    崇皇太後爲太皇太後,皇後曰皇太後。

    乙卯,罷南北二馳道,改孝建以來所變制度,還依元嘉。

    丙辰,追崇獻妃爲獻皇後。

     八月己醜,皇太後崩。

     九月乙卯,文穆皇後祔葬景甯陵。

     冬十二月乙酉,以尚書左仆射顔師伯爲尚書仆射。

    壬辰,以王畿諸郡爲揚州,以揚州爲東揚州。

    癸巳,加車騎将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位司徒。

    去歲及是歲,東諸郡大旱,甚者米一鬥數百,都下亦至百餘,餓死者十六七。

    孝建以來,又立錢署鑄錢,百姓因此盜鑄,錢轉僞小,商貨不行。

     景和元年春正月乙未朔,大赦,改元爲永光。

    乙巳,省諸州台傳。

     二月乙醜,減州郡縣田祿之半。

    庚寅,鑄二铢錢。

     夏五月,魏文成皇帝崩。

     秋八月庚午,以尚書仆射顔師伯爲左仆射,吏部尚書王景文爲右仆射。

    癸酉,帝自率宿衛兵誅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柳元景、左仆射顔師伯、廷尉劉德願。

    改元爲景和。

    甲戌,以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領尚書令。

    乙亥,帝釋素服,禦錦衣。

    以始興公沈慶之爲太尉。

    庚辰,以石頭城爲長樂宮,東府城爲未央宮。

    甲申,以北邸爲建章宮,南第爲長楊宮。

    己醜,複立南北二馳道。

     九月癸巳,幸湖熟,奏鼓吹。

    戊戌,還宮。

    帝自以爲昔在東宮,不爲孝武所一愛一,及即位,将掘景甯陵,太史言于帝不利而止。

    乃縱糞于陵,肆罵孝武帝爲“齇奴”,又遣發殷貴嫔墓,忿其爲孝武所一寵一。

    初,貴嫔薨,武帝爲造新安寺,乃遣壞之。

    又欲誅諸遠近僧尼。

    辛醜,免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爲庶人,賜死。

    丁未,加衛将軍湘東王彧開府儀同三司。

    己酉,車駕讨徐州刺史義一陽一王昶,内外戒嚴,昶奔魏。

    戊午,解嚴。

    開百姓鑄錢。

    冬十月癸亥,曲赦徐州。

    丁卯,東一陽一太守王藻下獄死。

    以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爲貴嫔夫人,改姓謝氏。

    加武贲鈒戟,鸾辂龍旗,出警入跸。

    矯言公主薨,空設喪事焉。

    乙酉,以豫州刺史山一陽一王休佑爲鎮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一月壬辰,甯朔将軍何邁下獄死。

    癸巳,殺新除太尉沈慶之。

    壬寅,立皇後路氏,四廂奏樂。

    曲赦揚、南徐二州。

    丁未,皇子生,少府劉蒙之子也。

    大赦,贓汙一婬一盜,悉皆原蕩,賜爲父後者爵一級。

    壬子,以護軍将軍建安王休仁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戊午,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深并賜死。

     時帝兇悖日甚,誅殺相繼,内外百官,不保首領。

    先是,訛言湘中出天子,帝将南巡荊、湘以厭之,期旦誅除四叔,然後發引。

    是夜湘東王彧與左右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密結帝左右壽寂之、姜産之等十一人,謀共廢帝。

    先是,帝好遊華林園竹林堂,使婦人一裸一身相逐,有一婦人不從命,斬之。

    經少時,夜夢遊後堂,有一女子罵曰:“帝悖虐不道,明年不及熟矣。

    ”帝怒,于宮中求得似所夢者一人戮之。

    其夕複夢所戮女罵曰:“汝枉殺我,已訴上帝。

    ”至是,巫觋雲“此堂有鬼”。

    帝與山一陰一公主及六宮彩女數百人随群巫捕鬼,屏除侍衛,帝親自射之。

    事畢,将奏一靡一靡一之一聲,壽寂之懷刀直入,姜産之爲副,諸姬迸逸,廢帝亦走。

    追及之,大呼:“寂!寂!”如此者三,手不能舉,乃崩于華光殿,時年十七。

    太皇太後令奉湘東王彧纂承皇統。

    于是葬帝于丹一陽一秣陵縣南郊壇西。

     帝蜂目鳥喙,長頸銳下,幼而狷急,在東宮每爲孝武所責。

    孝武西巡,帝啓參承起居,書迹不謹,上诘讓之曰:“書不長進,此是一條耳。

    聞汝比素業都懈,狷戾日甚,何以頑固乃爾!”初踐阼,受玺绂,傲然無哀容。

    蔡興宗退而歎曰:“昔魯昭不戚,叔孫請死,國家之禍,其在此乎。

    ”帝始猶難諸大臣及戴法興等,既殺法興,諸大臣莫不震懾。

    于是又誅群公,元、凱以下,皆被毆捶牽曳,内外危懼,殿省一騷一然。

    太後疾笃,遣呼帝,帝曰:“病人間多鬼,可畏,那可往!”太後怒,語侍者曰:“将刀來破我腹,那得生甯馨兒!”及太後崩後數日,帝夢太後謂曰:“汝不仁不孝,本無人君之相,子尚愚悖如此,亦非運祚所及。

    孝武險虐滅道,怨結人神,兒子雖多,并無天命;大命所歸,應還文帝之子。

    ”故帝聚諸叔都下,慮在外爲患。

     山一陰一公主一婬一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一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後宮數百,妾惟驸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爲立面首左右三十人,進爵會稽郡長公主,秩同郡王,湯沐邑二千戶,給鼓吹一部,加班劍二十人。

    帝每出,公主與朝臣常共陪辇。

     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雜篇章,往往有辭采。

    以魏武有發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一陽一王休佑領之,其馀事迹,分見諸列傳。

     論曰:文帝幼年特秀,自禀君德。

    及正位南面,曆年長久,綱維備舉,條禁明密,罰有恒科,爵無濫品。

    故能内清外晏,四海谧如。

    而授将遣師,事乖分阃。

    才謝光武,而遙制兵略,至于攻戰日時,鹹聽成旨,雖覆師喪旅,将非韓、白,而延寇蹙境,抑此之由。

    及至言洩衾衽,難結兇豎,雖禍生非慮,蓋亦有以而然。

    夫盡人命以自養,蓋惟桀、纣之行;觀夫大明之世,其将盡人命乎。

    雖周公之才之美,亦當終之以亂,由此言之,得殁亦爲幸矣。

    至如廢帝之事,行着于篇,假以中才之君,有一于此,足以緻霣,況乎兼斯衆惡,不亡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