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2 宋本紀中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華,豫甯文侯王昙首配飨文帝廟庭。
壬子,皇太子納妃。
甲寅,大赦。
群臣上禮。
二月丁醜,制朔望臨西堂,接群下,受奏事。
閏三月癸酉,鄱一陽一王休業薨。
夏四月甲子,初禁人車及酒肆器用銅。
五月辛酉,制荊、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統内,家有馬一匹者,蠲複一丁。
秋九月壬戌,以丹一陽一尹劉遵考爲尚書右仆射。
冬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宰,領司徒。
大明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庚午,都下雨水。
辛未,遣使檢行,賜以樵米。
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劍者不得入宮城門。
夏四月,都下疾疫。
丙申,遣使巡,賜給醫藥;死而無收斂者,官爲斂埋。
五月,吳興、義興大水,人饑。
乙卯,遣使開倉振恤。
癸酉,聽訟于華林園。
自是,非巡狩軍役,則車駕歲三臨訊。
丙寅,芳一香琴堂東西有雙橘連理,景一陽一樓上層西南梁栱間有紫氣,清暑殿西甍鸱尾中央生嘉禾,一株五一莖一。
改景一陽一樓爲慶雲樓,清暑殿爲嘉禾殿,芳一香琴堂爲連理堂。
乙亥,以輔國将軍梁瑾蔥爲河州刺史,封宕昌王。
秋七月辛未,土斷雍州諸僑郡縣。
九月,建康、秣陵二縣各置都官從事一人,司水、火、劫、盜。
冬十月甲辰,以百濟王餘慶爲鎮東大将軍。
十二月丁亥,改封順一陽一王休範爲桂一陽一王。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丙辰,複郡縣田秩,并九親祿奉。
壬戌,拜初甯陵。
二月丙戌,衛将軍、尚書令建平王宏以本号開府儀同三司,以丹一陽一尹褚湛之爲尚書左仆射。
三月丁未,尚書令建平王宏薨。
乙卯,以田農要月,命太官停殺牛。
夏四月甲申,立皇子子綏爲安陸王。
辛醜,地震。
六月戊寅,增置吏部尚書一人,省五兵尚書官。
丁亥,加左光祿大夫何尚之開府儀同三司。
秋八月丙戌,中書令王僧達下獄死。
九月壬戌,襄一陽一大水,遣使巡行振恤。
庚午,置武衛将軍、武騎常侍官。
冬十二月己亥,制諸王及妃主庶姓位從公者,喪事聽設兇門,馀悉斷。
是歲,河南、高麗、林邑等國并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己醜,以領軍将軍柳元景爲尚書令。
二月乙卯,以揚州所統六郡爲王畿,以東揚州爲揚州。
甲子,複置廷尉監官。
夏四月乙卯,司空、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誕有罪,貶爵,誕不受命,據廣陵反。
以沈慶之爲車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兖州刺史,讨誕。
秋七月己巳,克廣陵城,斬誕,悉誅城内男丁,以女口爲軍賞。
是日解嚴。
辛未,大赦。
丙子,以丹一陽一尹劉秀之爲尚書右仆射。
丙戌,加南兖州刺史沈慶之位司空。
九月壬辰,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
甲午,移南郊壇于牛頭 山,以正一陽一位。
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後蠶宮于西郊。
十二月辛酉,置谒者仆射官。
是歲,婆皇、河西、高麗、肅慎等國各遣使朝貢。
西域獻舞馬。
四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
甲戌,宕昌國遣使朝貢。
乙亥,親耕藉田,大赦。
庚寅,立皇子子勳爲晉安王,子房爲尋一陽一王,子顼爲曆一陽一王,子鸾爲襄一陽一王。
三月甲申,皇後親桑于西郊。
夏四月丙午,诏四時供限,詳減太半。
辛亥,太宰江夏王義恭等表請封岱宗,诏不從。
辛酉,诏以都下疾疫,遣使存問,并給醫藥。
其亡者随宜赈恤。
五月丙戌,尚書左仆射褚湛之卒。
秋七月甲戌,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何尚之薨。
八月,雍州大水,甲寅,遣加赈恤。
九月丁亥,改封襄一陽一王子鸾爲新安王。
冬十月庚寅,遣新除司空沈慶之讨緣江蠻。
十一月戊辰,改細作署令爲左右禦府令。
丙戌,複置大司農官。
十二月辛醜,幸廷尉寺,宥系囚。
魏遣使通和。
丁未,幸建康縣,原放獄囚。
倭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和平元年。
五年春正月戊午朔,華雪降,散爲六出,上悅,以爲瑞。
二月癸巳,閱武,軍幢以下,普加班錫,多所原宥。
三月甲戌,行幸江乘,遣祭故太保王弘、光祿大夫王昙首墓。
夏四月癸巳,改封西一陽一王子尚爲豫章王。
丙申,加尚書令柳元景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丙午,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殺司馬庾深之,舉兵反,參軍尹玄慶起義,斬之,傳首建邺。
五月,起明堂于國學南丙巳之地。
癸亥,制帝室期親,官非祿官者,月給錢十萬。
秋七月丁卯,高麗國遣使朝貢。
庚午,曲赦雍州。
八月戊子,立皇子子仁爲永嘉王,子真爲始安王。
己醜,诏以來歲修葺庠序,旌延國胄。
庚寅,制方鎮所假白闆郡縣,年限依台除,食祿三分之一,不給送故。
衛将軍東海王褘以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九月甲寅,日有蝕之。
丁卯,行幸琅邪郡,原遣囚系。
庚午,河、濟清。
閏月丙申,初立馳道,自阊阖門至于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于玄武湖。
壬寅,改封曆一陽一王子顼爲臨海王。
冬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爲尚書左仆射。
十二月壬申,以領軍将軍劉遵考爲尚書右仆射。
甲戊,制天下人戶歲輸布四匹。
六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
是日,又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大赦。
乙未,置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官。
二月乙卯,複百官祿。
三月庚寅,立皇子子元爲邵陵王。
壬寅,以倭世子興爲安東将軍、倭國王。
夏四月庚申,新作大航門。
五月丙戌,置淩室于覆舟山,修藏冰之禮。
六月辛酉,尚書左仆射劉延孫卒。
秋七月甲申,地震,有聲如雷,兖州尤甚,于是魯郡山搖者二。
乙未,立皇子子雲爲晉陵王。
八月乙醜,置清台令官。
九月,制沙門緻敬人主。
乙未,以尚書右仆射劉遵考爲左仆射,以丹一陽一尹王僧朗爲右仆射。
冬十月丁卯,诏上林苑内士庶丘墓欲還合葬者,勿禁。
十一月己卯,陳留王曹虔秀薨。
七年春正月癸未,诏克日于玄武湖大閱水師,并巡江右,講武校獵。
丁亥,以右衛将軍顔師伯爲尚書左仆射。
二月甲寅,車駕巡南豫、南兖二州。
丁巳,校獵烏江。
己未,登烏江縣六一合山。
壬戌,大赦,行幸所經,無出今年租布,賜人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郡守邑宰及人夫從搜者,普加沾赉。
又诏蠲曆一陽一郡租輸三年,遣使巡慰,問人疾苦。
癸亥,行幸尉氏,觀溫泉。
壬申,車駕至都,拜二廟,乃還宮。
夏四月甲子,诏自今非臨軍戰陣,一不得專殺;其罪入重辟者,皆依舊先上須報,有司嚴加聽察,犯者以殺人罪論。
五月丙子,诏自今刺史守宰動人興軍,皆須手诏施行;惟邊隅外警及一奸一釁内發,變起倉卒者,不從此例。
六月戊申,蠕蠕、高麗等國并遣使朝貢。
秋七月乙亥,進高麗王高琏位車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八月乙醜,立皇子子孟爲淮南王、子産爲臨賀王。
車駕幸建康、秣陵縣訊獄囚。
九月庚寅,以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爲兼司徒。
乙未,幸廷尉訊獄囚。
丙申,立皇子子嗣爲東平王。
冬十月壬寅,皇太子冠,賜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戊申,車駕巡南豫州,奉太
壬子,皇太子納妃。
甲寅,大赦。
群臣上禮。
二月丁醜,制朔望臨西堂,接群下,受奏事。
閏三月癸酉,鄱一陽一王休業薨。
夏四月甲子,初禁人車及酒肆器用銅。
五月辛酉,制荊、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統内,家有馬一匹者,蠲複一丁。
秋九月壬戌,以丹一陽一尹劉遵考爲尚書右仆射。
冬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宰,領司徒。
大明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庚午,都下雨水。
辛未,遣使檢行,賜以樵米。
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劍者不得入宮城門。
夏四月,都下疾疫。
丙申,遣使巡,賜給醫藥;死而無收斂者,官爲斂埋。
五月,吳興、義興大水,人饑。
乙卯,遣使開倉振恤。
癸酉,聽訟于華林園。
自是,非巡狩軍役,則車駕歲三臨訊。
丙寅,芳一香琴堂東西有雙橘連理,景一陽一樓上層西南梁栱間有紫氣,清暑殿西甍鸱尾中央生嘉禾,一株五一莖一。
改景一陽一樓爲慶雲樓,清暑殿爲嘉禾殿,芳一香琴堂爲連理堂。
乙亥,以輔國将軍梁瑾蔥爲河州刺史,封宕昌王。
秋七月辛未,土斷雍州諸僑郡縣。
九月,建康、秣陵二縣各置都官從事一人,司水、火、劫、盜。
冬十月甲辰,以百濟王餘慶爲鎮東大将軍。
十二月丁亥,改封順一陽一王休範爲桂一陽一王。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丙辰,複郡縣田秩,并九親祿奉。
壬戌,拜初甯陵。
二月丙戌,衛将軍、尚書令建平王宏以本号開府儀同三司,以丹一陽一尹褚湛之爲尚書左仆射。
三月丁未,尚書令建平王宏薨。
乙卯,以田農要月,命太官停殺牛。
夏四月甲申,立皇子子綏爲安陸王。
辛醜,地震。
六月戊寅,增置吏部尚書一人,省五兵尚書官。
丁亥,加左光祿大夫何尚之開府儀同三司。
秋八月丙戌,中書令王僧達下獄死。
九月壬戌,襄一陽一大水,遣使巡行振恤。
庚午,置武衛将軍、武騎常侍官。
冬十二月己亥,制諸王及妃主庶姓位從公者,喪事聽設兇門,馀悉斷。
是歲,河南、高麗、林邑等國并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己醜,以領軍将軍柳元景爲尚書令。
二月乙卯,以揚州所統六郡爲王畿,以東揚州爲揚州。
甲子,複置廷尉監官。
夏四月乙卯,司空、南兖州刺史竟陵王誕有罪,貶爵,誕不受命,據廣陵反。
以沈慶之爲車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兖州刺史,讨誕。
秋七月己巳,克廣陵城,斬誕,悉誅城内男丁,以女口爲軍賞。
是日解嚴。
辛未,大赦。
丙子,以丹一陽一尹劉秀之爲尚書右仆射。
丙戌,加南兖州刺史沈慶之位司空。
九月壬辰,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
甲午,移南郊壇于牛頭 山,以正一陽一位。
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後蠶宮于西郊。
十二月辛酉,置谒者仆射官。
是歲,婆皇、河西、高麗、肅慎等國各遣使朝貢。
西域獻舞馬。
四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
甲戌,宕昌國遣使朝貢。
乙亥,親耕藉田,大赦。
庚寅,立皇子子勳爲晉安王,子房爲尋一陽一王,子顼爲曆一陽一王,子鸾爲襄一陽一王。
三月甲申,皇後親桑于西郊。
夏四月丙午,诏四時供限,詳減太半。
辛亥,太宰江夏王義恭等表請封岱宗,诏不從。
辛酉,诏以都下疾疫,遣使存問,并給醫藥。
其亡者随宜赈恤。
五月丙戌,尚書左仆射褚湛之卒。
秋七月甲戌,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何尚之薨。
八月,雍州大水,甲寅,遣加赈恤。
九月丁亥,改封襄一陽一王子鸾爲新安王。
冬十月庚寅,遣新除司空沈慶之讨緣江蠻。
十一月戊辰,改細作署令爲左右禦府令。
丙戌,複置大司農官。
十二月辛醜,幸廷尉寺,宥系囚。
魏遣使通和。
丁未,幸建康縣,原放獄囚。
倭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和平元年。
五年春正月戊午朔,華雪降,散爲六出,上悅,以爲瑞。
二月癸巳,閱武,軍幢以下,普加班錫,多所原宥。
三月甲戌,行幸江乘,遣祭故太保王弘、光祿大夫王昙首墓。
夏四月癸巳,改封西一陽一王子尚爲豫章王。
丙申,加尚書令柳元景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丙午,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殺司馬庾深之,舉兵反,參軍尹玄慶起義,斬之,傳首建邺。
五月,起明堂于國學南丙巳之地。
癸亥,制帝室期親,官非祿官者,月給錢十萬。
秋七月丁卯,高麗國遣使朝貢。
庚午,曲赦雍州。
八月戊子,立皇子子仁爲永嘉王,子真爲始安王。
己醜,诏以來歲修葺庠序,旌延國胄。
庚寅,制方鎮所假白闆郡縣,年限依台除,食祿三分之一,不給送故。
衛将軍東海王褘以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九月甲寅,日有蝕之。
丁卯,行幸琅邪郡,原遣囚系。
庚午,河、濟清。
閏月丙申,初立馳道,自阊阖門至于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于玄武湖。
壬寅,改封曆一陽一王子顼爲臨海王。
冬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爲尚書左仆射。
十二月壬申,以領軍将軍劉遵考爲尚書右仆射。
甲戊,制天下人戶歲輸布四匹。
六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
是日,又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大赦。
乙未,置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官。
二月乙卯,複百官祿。
三月庚寅,立皇子子元爲邵陵王。
壬寅,以倭世子興爲安東将軍、倭國王。
夏四月庚申,新作大航門。
五月丙戌,置淩室于覆舟山,修藏冰之禮。
六月辛酉,尚書左仆射劉延孫卒。
秋七月甲申,地震,有聲如雷,兖州尤甚,于是魯郡山搖者二。
乙未,立皇子子雲爲晉陵王。
八月乙醜,置清台令官。
九月,制沙門緻敬人主。
乙未,以尚書右仆射劉遵考爲左仆射,以丹一陽一尹王僧朗爲右仆射。
冬十月丁卯,诏上林苑内士庶丘墓欲還合葬者,勿禁。
十一月己卯,陳留王曹虔秀薨。
七年春正月癸未,诏克日于玄武湖大閱水師,并巡江右,講武校獵。
丁亥,以右衛将軍顔師伯爲尚書左仆射。
二月甲寅,車駕巡南豫、南兖二州。
丁巳,校獵烏江。
己未,登烏江縣六一合山。
壬戌,大赦,行幸所經,無出今年租布,賜人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郡守邑宰及人夫從搜者,普加沾赉。
又诏蠲曆一陽一郡租輸三年,遣使巡慰,問人疾苦。
癸亥,行幸尉氏,觀溫泉。
壬申,車駕至都,拜二廟,乃還宮。
夏四月甲子,诏自今非臨軍戰陣,一不得專殺;其罪入重辟者,皆依舊先上須報,有司嚴加聽察,犯者以殺人罪論。
五月丙子,诏自今刺史守宰動人興軍,皆須手诏施行;惟邊隅外警及一奸一釁内發,變起倉卒者,不從此例。
六月戊申,蠕蠕、高麗等國并遣使朝貢。
秋七月乙亥,進高麗王高琏位車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八月乙醜,立皇子子孟爲淮南王、子産爲臨賀王。
車駕幸建康、秣陵縣訊獄囚。
九月庚寅,以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爲兼司徒。
乙未,幸廷尉訊獄囚。
丙申,立皇子子嗣爲東平王。
冬十月壬寅,皇太子冠,賜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戊申,車駕巡南豫州,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