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71 列傳第六十一

關燈
儒林 伏曼容何佟之嚴植之司馬筠卞華崔靈恩 孔佥盧廣沈峻孔子驅皇侃沈洙戚衮鄭灼全緩 張譏顧越沈不害王元規 伏曼容字公儀,平昌安丘人,晉着作郎滔之曾孫也。

    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曼容早孤,與母兄客居南海。

    少笃學,善老、易,倜傥好大言。

    常雲:“何晏疑易中九事,以吾觀之,晏了不學也。

    故知平叔有所短。

    ”聚徒教授以自業。

    爲骠騎行參軍。

    宋明帝好周易,嘗集朝臣于清暑殿講,诏曼容執經。

    曼容素美風采,明帝恒以方嵇叔夜,使吳人陸探微畫叔夜像以賜之。

    爲尚書外兵郎,嘗與袁粲罷朝相會言玄理,時論以爲一台二絕。

     升明末,爲輔國長史、南海太守,至石門作貪泉銘。

     齊建元中,上書勸封禅,高帝以爲其禮難備,不從。

    仕爲太子率更令,侍皇太子講。

    衛将軍王儉深相一愛一好,令與河内司馬憲、吳郡陸澄共撰喪服義。

    及竟,又欲與定禮樂,會儉薨。

    建武中,拜中散大夫。

    時明帝不重儒術,曼容宅在瓦官寺東,施高坐于聽事,有賓客,辄升高坐爲講說,生徒常數十百人。

     梁台建,召拜司徒司馬,出爲臨海太守。

    天監元年卒官,年八十二。

     曼容多伎術,善音律,射馭、風角、醫算,莫不閑了。

    爲周易、一毛一詩、喪服集解,老、莊、論語義。

    子暅。

     暅字玄曜,幼傳父業,能言玄理,與樂安任昉、彭城劉曼俱知名。

    仕齊位東一陽一郡丞、鄞令。

    時曼容已緻仕,故頻以外職處暅,令得養焉。

     梁武帝踐阼,兼五經博士,與吏部尚書徐勉、中書侍郎周舍總知五禮事。

     出爲永一陽一内史,在郡清潔,政務安靜,郡人何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詣州言狀,湘州刺史以聞。

    诏勘有十五事爲吏人所懷,帝善之。

    徙新安太守,在郡清恪如永一陽一時。

    人賦稅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

    郡多麻苎,家人乃至無以爲繩,其厲志如此。

    屬縣始新、遂安、海甯并同時生爲立祠。

     征爲國子博士,領長水校尉。

    時始興内史何遠累着清績,武帝擢爲黃門侍郎,俄遷信武将軍、監吳郡事。

    暅自以名輩素在遠前,爲吏俱稱廉白,遠累見擢,暅循階而已,意望不滿,多托疾居家。

    尋求假到東一陽一迎妹喪,因留會稽築宅,自表解職。

    诏以爲豫章内史,乃出拜。

    書侍禦史虞暅奏曰:“風聞豫章内史伏暅,去歲啓假,以迎妹喪爲辭,因停會稽不去。

    入東之始,貨宅賣車,以此而推,則是本無還意。

    暅曆典二邦,少免貪濁,此自爲政之本,豈得稱功?常謂人才品望居何遠之右,而遠以清見擢,名位轉隆。

    暅深懷诽怨,形于辭色。

    天高聽卑,無私不照。

    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诏曰:‘國子博士、領長水校尉伏暅爲政廉平,宜加将養,勿使恚望,緻虧士風,可豫章内史。

    ’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

    而冒一寵一不辭,吝斯苟得。

    故以士流解體,行路沸騰,辨迹求心,無一可恕。

    請以暅大不敬論。

    ”有诏勿論,暅遂得就郡。

     征爲給事黃門侍郎,領國子博士,未赴卒。

     初,暅父曼容與樂安任遙皆昵于齊太尉王儉,遙子昉及暅并見知。

    頃之,昉才遇稍盛,齊末已爲司徒左長史,暅獨滞于參軍事,及終名位略相侔。

    暅一性一儉素,車服粗惡,外雖退靜,内不免心競,故見譏于時。

    然能推薦後來,常若不及,少年士子或以此依之。

    子挺。

     挺字士标,幼敏悟,七歲通孝經、論語。

    及長,博學有才思,爲五言詩,善效謝康樂體。

    父友樂安任昉深相歎異,常曰:“此子日下無雙。

    ”齊末,州舉秀才,對策爲當時第一。

     梁武帝師至,挺迎谒于新林,帝見之甚悅,謂之顔子,引爲征東行參軍,時年十八。

    天監初,除中軍參軍事。

    居宅在潮溝,于宅講論語,聽者傾朝。

    挺三世同時聚徒教授,罕有其比。

    累爲晉陵、武康令。

    罷縣還,仍于東郊築室,不複仕。

     挺少有盛名,又善處當世,朝中勢素多與交遊,故不能久事隐靜。

    後遂出仕,除南台書侍禦史。

    因事納賄被劾,懼罪,乃變服出家名僧挺,久之藏匿,後遇赦,乃出天心寺。

    會邵陵王爲江州,暅挻之鎮。

    王好文義,深被恩禮。

    挺不堪蔬素,因此還俗。

    侯景亂中卒。

    着迩說十卷,文集二十卷。

     子知命,以其父宦途不進,怨朝廷,後遂盡心侯景。

    襲郢州,圍巴陵,軍中書檄皆其文也。

    言及西台,莫不劇筆。

    及景篡位,爲中書舍人,權傾内外。

    景敗,被送江陵,于獄幽死。

    挺弟捶亦有才名,爲邵陵王記室參軍。

     何佟之字士威,廬江灊人,晉豫州刺史恽六世孫也。

    祖邵之,宋員外散騎常侍。

    父歆,齊奉朝請。

     佟之少好三禮,師心獨學,強力專一精一,手不辍卷。

    讀禮論三百馀篇,略皆上口。

    太尉王儉雅相推重。

    起家揚州從事,仍爲總明館學士。

    仕齊,初爲國子助教,爲諸生講喪服,結草爲絰,屈手巾爲冠,諸生有未曉者,委曲誘誨,都下稱其醇儒。

     建武中,爲鎮北記室參軍,侍皇太子講。

    時步兵校尉劉瓛、征士吳苞皆已卒,都下碩儒唯佟之而已,當時國家吉兇禮則皆取決焉。

    後爲骠騎司馬。

    永元末,都下兵亂,佟之常集諸生講論,孜孜不怠。

    一性一好潔,一日之中洗滌者十馀過,猶恨不足,時人稱爲水一婬一。

    有至一性一,父母亡後,常設一屋,晦朔拜伏流涕,如此者二十馀年。

    當世服其孝行。

     于時又有遂安令劉澄,爲一性一彌潔,在縣掃拂郭邑,路無橫草,水翦蟲穢,百姓不堪命,坐免官。

    然甚貞正,善醫術,與徐嗣伯埒名。

    子聰能世其家業。

     佟之自東昏即位,以其兇虐,乃謝病,終身不涉其流。

    梁武帝踐阼,以爲尚書左丞。

    時百度草創,佟之依禮定議,多所裨益。

    天監二年卒官。

    故事,左丞無贈官者,帝特诏贈黃門侍郎,儒者榮之。

    所着文章禮議百許篇。

    子朝隐、朝晦。

     嚴植之字孝源,建平秭歸人也。

    少善莊、老,能玄言,一精一解喪服、孝經、論語。

    及長,遍習鄭氏禮、周易、一毛一詩、左氏春秋。

    一性一淳孝謹厚,不以所長高人。

    少遭父憂,因菜食二十三載。

     仕齊爲廣漢王國右常侍,仍侍王讀。

    及王誅,國人莫敢視,植之獨奔哭,手營殡斂,徒跣送喪墓所,爲起冢,葬畢乃還。

    當時義之。

    後爲康樂令。

    植之在縣清白,人吏稱之。

     梁天監二年,诏求通儒修五禮,有司奏植之主兇禮。

    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以植之兼五經博士。

    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

    講說有區段次第,析理分明。

    每當登講,五館生畢至,聽者千馀人。

    遷中撫記室參軍,猶兼博士。

    卒于館。

    植之自疾後便不受禀奉,妻子困乏。

    及卒,喪無所寄,生徒爲市宅,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