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6 列傳第四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居憲司,推繩無所顧望,号爲勁直。
武帝乃遣圖其形于台省,以勵當官。
遷侍中,未拜卒,诏便舉哀。
昭明太子亦往臨哭。
緬抄後漢、晉書衆家異同爲後漢紀四十卷,晉抄三十卷,又抄江左集未及成,文集五卷。
緬弟缵。
缵字伯緒,出繼從伯弘籍。
武帝舅也,梁初贈廷尉卿。
缵年十一,尚武帝第四女富一陽一公主,拜驸馬都尉,封利亭侯。
召補國子生。
起家秘書郎,時年十七,身長七尺四寸,眉目疏朗,神采爽發。
武帝異之,嘗曰:“張壯武雲‘後八世有逮吾者’,其此子乎。
”缵好學,兄緬有書萬馀卷,晝夜披讀,殆不辍手。
秘書郎四員,宋、齊以來,爲甲族起家之選,待次入補,其居職例不數十日便遷任。
缵固求不徙,欲遍觀閣内書籍。
嘗執四部書目曰:“若讀此畢,可言優仕矣。
”如此三載,方遷太子舍人,轉洗馬,中舍人,并掌管記。
缵與琅邪王錫齊名。
普通初,魏使彭城人劉善明通和,求識缵與錫。
缵時年二十三,善明見而嗟服。
累遷尚書吏部郎,俄而長兼侍中,時人以爲早達。
河東裴子野曰:“張吏部有喉唇之任,已恨其晚矣。
”子野一性一曠達,自雲年出三十不複詣人。
初未與缵遇,便虛相推重,因爲忘年之交。
大通中,爲吳興太守,居郡省煩苛,務清靜,人吏便之。
大同二年,征爲吏部尚書。
後門寒素一介者,皆見引拔,不爲貴門屈意,人士翕然稱之。
負其才氣,無所與讓。
定襄侯祗無學術,頗有文一性一,與兄衡山侯恭俱爲皇太子一愛一賞。
時缵從兄谧、聿并不學問,一性一又凡愚。
恭、祗嘗預東宮盛集,太子戲缵曰:“丈人谧、聿皆何在?”缵從容曰:“缵有谧、聿,亦殿下之衡、定。
”太子色慚。
或雲缵從兄聿及弼愚短,湘東王在坐,問缵曰:“丈人二從聿、弼藝業何如?”缵曰:“下官從弟雖并無多,猶賢殿下之有衡、定。
”舉坐愕然,其忤物如此。
五年,武帝诏曰:“缵外氏英華,朝中領袖,司空已後,名冠範一陽一。
可尚書仆射。
”缵本寒門,以外戚顯重,高自拟倫,而诏有“司空範一陽一”之言,深用爲狹。
以朱異草诏,與異不平。
初,缵與參掌何敬容意趣不協,敬容居權軸,賓客輻湊,有過詣缵,缵辄距不前,曰:“吾不能對何敬容殘客。
”及是遷,爲讓表曰:“自出守股肱,入居衡尺,可以仰首伸眉,論列是非者矣。
而寸衿所滞,近蔽耳目,深淺清濁,豈有能預。
加以矯心飾貌,酷非所閑,不喜俗人,與之共事。
”此言以指敬容也。
在職議南郊禦乘素辇,适古今之衷。
又議印绶官若備朝服,宜并着绶。
時并施行。
改爲湘州刺史,述職經塗,作南征賦。
初,吳興吳規頗有才學,邵陵王綸引爲賓客,深相禮遇。
及綸作牧郢蕃,規随從江夏。
遇缵出之湘鎮,路經郢服,綸餞之南浦。
缵見規在坐,意不能平,忽舉杯曰:“吳規,此酒慶汝得陪今宴。
”規尋起還,其子翁孺見父不悅,問而知之,翁孺因氣結,爾夜便卒。
規恨缵恸兒,憤哭兼至,信次之間又緻殒。
規妻深痛夫、子,翌日又亡。
時人謂張缵一杯酒殺吳氏三人,其輕傲皆此類也。
至州務公平,遣十郡慰勞,解放老疾吏役,及關市戍邏、先所防人,一皆省并,州界零陵、衡一陽一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爲居,曆政不賓服,因此向化。
益一陽一縣人作田二頃,皆異畝同穎。
在政四年,流人自歸,戶口增十餘萬,州境大甯。
晚頗好積聚,多寫圖書數萬卷,有油二百斛,米四千石,佗物稱是。
太清二年,徙授領軍,俄改雍州刺史。
初聞邵陵王綸當代己爲湘州,其後更用河東王譽。
缵素輕少王,州府候迎及資待甚薄。
譽深銜之。
及至州,譽遂托疾不見缵,仍檢括州府庶事,留缵不遣。
會聞侯景寇建邺,譽當下援。
湘東王時鎮江陵,與缵有舊,缵将因之以斃譽兄弟。
時湘東王與譽及信州刺史桂一陽一王慥各率所領入援台,下硖至江津,譽次江口,湘東王屆郢州之武城。
屬侯景已請和,武帝诏罷援軍。
譽自江口将旋湘鎮,欲待湘東至,谒督府,方還州。
缵乃贻湘東書曰:“河東戴樯上水,欲襲江陵;嶽一陽一在雍,共謀不逞。
”江陵遊軍主朱榮又遣使報雲:“桂一陽一住此欲應譽、察。
”湘東信之,乃鑿船沈米,斬纜而歸。
至江陵收慥殺之。
荊、湘因構嫌隙。
缵尋棄其部曲,攜其二女,單舸赴江陵。
湘東遣使責讓譽,索缵部下,仍遣缵向雍州。
前刺史嶽一陽一王察推遷未去鎮,但以城西白馬寺處之。
會聞賊陷台城,察因不受代。
州助防杜岸紿缵曰:“觀嶽一陽一不容使君,使君素得物情,若走入西山義舉,事無不濟。
”缵以爲然。
因與岸兄弟盟,乃要雍州人席引等于西山聚衆。
乃服婦人衣,乘青布輿,與親信十餘人奔引等。
杜岸馳告察,察令中兵參軍尹正等追讨。
缵以爲赴期,大喜,及至并禽
武帝乃遣圖其形于台省,以勵當官。
遷侍中,未拜卒,诏便舉哀。
昭明太子亦往臨哭。
緬抄後漢、
緬弟缵。
缵字伯緒,出繼從伯弘籍。
武帝舅也,梁初贈廷尉卿。
缵年十一,尚武帝第四女富一陽一公主,拜驸馬都尉,封利亭侯。
召補國子生。
起家秘書郎,時年十七,身長七尺四寸,眉目疏朗,神采爽發。
武帝異之,嘗曰:“張壯武雲‘後八世有逮吾者’,其此子乎。
”缵好學,兄緬有書萬馀卷,晝夜披讀,殆不辍手。
秘書郎四員,宋、齊以來,爲甲族起家之選,待次入補,其居職例不數十日便遷任。
缵固求不徙,欲遍觀閣内書籍。
嘗執四部書目曰:“若讀此畢,可言優仕矣。
”如此三載,方遷太子舍人,轉洗馬,中舍人,并掌管記。
缵與琅邪王錫齊名。
普通初,魏使彭城人劉善明通和,求識缵與錫。
缵時年二十三,善明見而嗟服。
累遷尚書吏部郎,俄而長兼侍中,時人以爲早達。
河東裴子野曰:“張吏部有喉唇之任,已恨其晚矣。
”子野一性一曠達,自雲年出三十不複詣人。
初未與缵遇,便虛相推重,因爲忘年之交。
大通中,爲吳興太守,居郡省煩苛,務清靜,人吏便之。
大同二年,征爲吏部尚書。
後門寒素一介者,皆見引拔,不爲貴門屈意,人士翕然稱之。
負其才氣,無所與讓。
定襄侯祗無學術,頗有文一性一,與兄衡山侯恭俱爲皇太子一愛一賞。
時缵從兄谧、聿并不學問,一性一又凡愚。
恭、祗嘗預東宮盛集,太子戲缵曰:“丈人谧、聿皆何在?”缵從容曰:“缵有谧、聿,亦殿下之衡、定。
”太子色慚。
或雲缵從兄聿及弼愚短,湘東王在坐,問缵曰:“丈人二從聿、弼藝業何如?”缵曰:“下官從弟雖并無多,猶賢殿下之有衡、定。
”舉坐愕然,其忤物如此。
五年,武帝诏曰:“缵外氏英華,朝中領袖,司空已後,名冠範一陽一。
可尚書仆射。
”缵本寒門,以外戚顯重,高自拟倫,而诏有“司空範一陽一”之言,深用爲狹。
以朱異草诏,與異不平。
初,缵與參掌何敬容意趣不協,敬容居權軸,賓客輻湊,有過詣缵,缵辄距不前,曰:“吾不能對何敬容殘客。
”及是遷,爲讓表曰:“自出守股肱,入居衡尺,可以仰首伸眉,論列是非者矣。
而寸衿所滞,近蔽耳目,深淺清濁,豈有能預。
加以矯心飾貌,酷非所閑,不喜俗人,與之共事。
”此言以指敬容也。
在職議南郊禦乘素辇,适古今之衷。
又議印绶官若備朝服,宜并着绶。
時并施行。
改爲湘州刺史,述職經塗,作南征賦。
初,吳興吳規頗有才學,邵陵王綸引爲賓客,深相禮遇。
及綸作牧郢蕃,規随從江夏。
遇缵出之湘鎮,路經郢服,綸餞之南浦。
缵見規在坐,意不能平,忽舉杯曰:“吳規,此酒慶汝得陪今宴。
”規尋起還,其子翁孺見父不悅,問而知之,翁孺因氣結,爾夜便卒。
規恨缵恸兒,憤哭兼至,信次之間又緻殒。
規妻深痛夫、子,翌日又亡。
時人謂張缵一杯酒殺吳氏三人,其輕傲皆此類也。
至州務公平,遣十郡慰勞,解放老疾吏役,及關市戍邏、先所防人,一皆省并,州界零陵、衡一陽一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爲居,曆政不賓服,因此向化。
益一陽一縣人作田二頃,皆異畝同穎。
在政四年,流人自歸,戶口增十餘萬,州境大甯。
晚頗好積聚,多寫圖書數萬卷,有油二百斛,米四千石,佗物稱是。
太清二年,徙授領軍,俄改雍州刺史。
初聞邵陵王綸當代己爲湘州,其後更用河東王譽。
缵素輕少王,州府候迎及資待甚薄。
譽深銜之。
及至州,譽遂托疾不見缵,仍檢括州府庶事,留缵不遣。
會聞侯景寇建邺,譽當下援。
湘東王時鎮江陵,與缵有舊,缵将因之以斃譽兄弟。
時湘東王與譽及信州刺史桂一陽一王慥各率所領入援台,下硖至江津,譽次江口,湘東王屆郢州之武城。
屬侯景已請和,武帝诏罷援軍。
譽自江口将旋湘鎮,欲待湘東至,谒督府,方還州。
缵乃贻湘東書曰:“河東戴樯上水,欲襲江陵;嶽一陽一在雍,共謀不逞。
”江陵遊軍主朱榮又遣使報雲:“桂一陽一住此欲應譽、察。
”湘東信之,乃鑿船沈米,斬纜而歸。
至江陵收慥殺之。
荊、湘因構嫌隙。
缵尋棄其部曲,攜其二女,單舸赴江陵。
湘東遣使責讓譽,索缵部下,仍遣缵向雍州。
前刺史嶽一陽一王察推遷未去鎮,但以城西白馬寺處之。
會聞賊陷台城,察因不受代。
州助防杜岸紿缵曰:“觀嶽一陽一不容使君,使君素得物情,若走入西山義舉,事無不濟。
”缵以爲然。
因與岸兄弟盟,乃要雍州人席引等于西山聚衆。
乃服婦人衣,乘青布輿,與親信十餘人奔引等。
杜岸馳告察,察令中兵參軍尹正等追讨。
缵以爲赴期,大喜,及至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