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5 列傳第四十五

關燈
挫敵人,亦神之力焉。

    凱旋之後,廟中人馬腳盡有泥濕,當時并目睹焉。

     景宗振旅凱入,帝于華光殿宴飲連句,令左仆射沈約賦韻。

    景宗不得韻,意色不平,啓求賦詩。

    帝曰:“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詩。

    ”景宗已醉,求作不已,诏令約賦韻。

    時韻已盡,唯馀競病二字。

    景宗便一操一筆,斯須而成,其辭曰:“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

    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帝歎不已。

    約及朝賢驚嗟竟日,诏令上左史。

    于是進爵爲公,拜侍中、領軍将軍。

     景宗爲人自恃尚勝,每作書字,有不解,不以問人,皆以意造,雖公卿無所推;唯以韋叡年長,且州裡勝流,特相敬重,同宴禦筵,亦曲躬謙遜。

    武帝以此嘉之。

     景宗好内,一妓一妾至數百,窮極錦繡。

    一性一躁動,不能沈默。

    出行常欲褰車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

    景宗謂所親曰:“我昔在鄉裡,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礔靂聲,箭如餓鸱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如甘露漿。

    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

    路行開車幔,小人辄言不可。

    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此邑邑使人氣盡。

    ”爲人嗜酒好樂,臘月于宅中使人作邪呼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

    本以爲戲,而部下多剽輕,因弄人婦女,奪人财貨。

    帝頗知之,景宗懼乃止。

     帝數宴見功臣,共道故舊。

    景宗酒後謬妄,或誤稱下官。

    帝故縱之,以爲笑樂。

    後爲江州刺史,赴任卒于道。

    贈雍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壯。

    子皎嗣。

     景宗齊永元初任竟陵郡,其第九弟義宗年少,未有位宦,居在雍州。

    既方伯之弟,又是豪強之門。

    市邊富人姓向以見錢百萬欲埤義宗,以妹适之。

    義宗遣人送書竟陵谘景宗,景宗題書後答曰:“買猶未得,雲何已賣。

    ”義宗貪镪遂成。

    後随武帝西下,曆位梁、秦二州刺史。

    向家兄弟憑附曹氏,位登列卿。

    後義宗爲都督,征穰城,軍敗,見獲于魏,卒。

     席闡文,安定臨泾人也。

    孤貧,涉獵書史。

    齊初,爲雍州刺史蕭赤斧中兵參軍,由是與其子穎胄善。

    複曆西中郎中兵參軍,領城局。

    梁武帝之将起兵,闡文勸穎胄同焉,仍遣客田祖恭私報帝,并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和帝稱尊号,爲衛尉卿。

    穎胄暴卒,州府一騷一擾,闡文以和帝幼弱,中流任重,時始興王憺留鎮雍部,乃與西朝群臣迎憺總州事,故賴以甯輯。

     帝受禅,除都官尚書,封山一陽一伯,出爲東一陽一太守。

    在郡有能名。

    冬至,悉放獄中囚,依期而至。

    改封湘西侯。

    卒官,諡曰威。

    夏侯詳字叔業,谯郡谯人也。

    年十六遭父艱,居喪哀毀,三年廬于墓側。

    嘗有三足雀來集其廬戶,衆鹹異焉。

     仕宋爲新汲令,政有異績。

    豫州刺史段佛榮班下境内,爲屬城表。

    轉中從事史,仍遷别駕。

    曆事八将,州部稱之。

     齊明帝爲刺史,雅相器遇。

    及輔政,引詳及裴叔業日夜與語,詳辄不酬。

    帝以問叔業,叔業以告詳。

    詳曰:“不爲福始,不爲禍先。

    ”由此微有忤。

    出爲征虜長史、義一陽一太守。

     及南康王爲荊州,詳爲西中郎司馬、新興太守。

    梁武帝起兵,長史蕭穎胄同創大舉,慮詳不同,以告柳忱。

    忱曰:“易耳。

    近詳求昏未之許,令成昏而告之,不憂立異。

    ”于是以女适其子夔。

    大事方建,西台以詳爲中領軍,加散騎常侍、南郡太守。

    凡軍國大事,穎胄多決于詳。

    頃之穎胄卒,梁武弟始興王憺留守襄一陽一,詳乃遣使迎憺共參軍國。

    遷侍中、尚書右仆射,尋授荊州刺史,詳又固讓于憺。

     天監元年,征爲侍中、車騎将軍,封甯都縣侯。

    詳累讓,乃更授右光祿大夫,侍中如故,給親信二十人,改封豐城縣公。

    三年,遷湘州刺史。

    詳善吏事,在州四載,爲百姓所稱。

    州城南臨水有峻峰,舊傳雲“刺史登此山辄代”,由是曆政莫敢至,詳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屬,以表損挹之志。

    後征爲尚書左仆射、金紫光祿大夫,道病卒。

    上爲素服舉哀,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景。

    子亶嗣。

     亶字世龍,齊永元末,父詳爲西中郎南康王司馬,随府鎮荊州,亶留都下,爲東昏聽政主帥。

    及崔慧景作亂,亶以捍禦功,除骁騎将軍。

    及梁武起兵,詳與長史蕭穎胄協同,密遣迎亶。

    亶乃齎宣德皇後令,令南康王纂承大統。

    建邺平,以亶爲尚書吏部郎,俄遷侍中,奉玺于帝。

     天監六年,累遷南郡太守。

    父憂解職,居喪盡禮,廬于墓側,遺财悉推諸弟。

    八年,起爲司州刺史,領安陸太守。

    服阕,襲封豐城縣公。

    居州甚有威惠,爲邊人悅服。

    曆都官尚書,遷給事中、右衛将軍。

    累遷吳興太守。

    在郡複有惠政,吏人圖其像,立碑頌美焉。

     普通五年,爲中護軍。

    六年,大舉北侵,先遣豫州刺史裴邃帥谯州刺史湛僧智等自南道攻壽一陽一,未克而邃卒,乃加亶使持節代邃,與魏将河間王琛、臨淮王彧等相拒,頻戰克捷。

    尋敕班師合肥,須堰成複進。

    七年夏,淮堰水盛,壽一陽一城将沒,武帝複遣北道軍元樹帥彭寶孫、陳慶之等稍進。

    亶帥湛僧智、魚弘、張澄等通清流澗将入淮、肥。

    魏軍夾肥築城出亶後,亶與僧智還襲破之。

    進攻黎漿,貞威将軍韋放自北道會焉。

    兩軍既合,所向皆降,凡降城五十二,獲男一女口七萬五千人。

    诏以壽一陽一依前代置豫州,合肥鎮改爲南豫州,以亶爲豫、南豫二州刺史,加都督。

    壽春久離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輕刑薄俺,務農省役,頃之人戶充複。

    卒于州鎮。

    帝聞之,即日素服舉哀,贈車騎将軍,諡曰襄。

    州人夏侯簡等表請爲亶立碑置祠,诏許之。

     亶美風儀,寬厚有器量,涉獵文史,能專對。

    宗人夏侯溢爲衡一陽一内史,辭日,亶侍禦坐,帝謂亶曰:“夏侯溢于卿疏近?”亶答雲:“是臣從弟。

    ”帝知溢于亶已疏,乃曰:“卿伧人,如何不辨族從?”亶對曰:“臣聞服屬易疏,所以不忍言族。

    ”時以爲能。

     亶曆六郡三州,不爲産業,祿賜所得,随散親故。

    一性一儉率,居處服用充足而已,不事華侈。

    晚年頗好音樂,有一妓一妾十數人,并無被服姿容。

    每有客,常隔簾奏之,時謂簾爲夏侯一妓一衣。

    子誼襲封豐城縣公。

     亶弟夔字季龍,位大匠卿,累遷司州刺史,領安陸太守。

    帥壯武将軍裴之禮、直閣将軍任思祖出義一陽一道,攻平靜、穆陵、一陰一山三關,克之。

    時谯州刺史湛僧智圍東豫州刺史元慶和于廣陵,入其郛。

    魏将元顯伯率軍赴援,僧智逆擊破之。

    夔自武一陽一出會僧智,斷魏軍歸路。

    慶和于内築栅自固,及夔至遂請降,凡降男一女口萬馀人。

    顯伯聞之夜遁,衆軍追虜二萬馀人,斬獲不可勝數,由是義一陽一北道遂與魏絕。

    及郢州刺史元願達降,诏改爲北司州,以夔爲刺史,兼督司州,封保城縣侯。

     中大通六年,爲豫州刺史,加督。

    豫州積歲連兵,人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