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4 列傳第四十四

關燈
椁,何以異茲。

    吾嘗夢爲魚,因化爲鳥。

    方其夢也,何樂如之,及其覺也,何憂斯類,良由吾之不及魚鳥者遠矣。

    故魚鳥飛浮,任其志一性一,吾之進退,恒在掌握。

    舉首懼觸,搖足恐堕。

    若使吾終得與魚鳥同遊,則去人間如脫屣耳。

    ”初,徐妃以嫉妒失一寵一,方諸母王氏以冶容幸嬖。

    及王夫人終,元帝歸咎徐妃,方等意不自安。

    元帝聞之,又惡方等,方等益懼,故述此論以申其志。

     時武帝年高,欲見諸王長子。

    元帝遣方等,方等欣然升舟,冀免憂辱。

    行至繇水,遇侯景亂,元帝召之,方等啓曰:“昔申生不一愛一其死,方等豈顧其生。

    ”元帝省書歎息,知無還意,乃配步騎一萬,使援台城。

    賊每來攻,方等必身當矢石。

    城陷,方等歸荊州,收集士馬,甚得衆和。

    元帝始歎其能。

    方等又勸修築城栅,以備不虞,既成,樓雉相望,周回七十馀裡。

    元帝觀之甚說,入謂徐妃曰:“若更有一子如此,吾複何憂。

    ”徐妃不答,垂泣而退。

    元帝忿之,因疏其穢行牓于大合,方等入見,益以自危。

     時河東王爲湘州刺史,不受令。

    方等求征之,元帝謂曰:“汝有水厄,深宜慎之。

    ”拜爲都督,令南讨。

    方等臨行謂所親曰:“吾此段出征,必死無二,死而獲所,吾豈一愛一生。

    ”及至麻溪,軍敗溺死,求一屍一不得。

    元帝聞之心喜,不以爲戚。

    後追思其才,贈侍中、中軍将軍、揚州刺史,諡忠壯世子,并招魂以葬之。

     方等注範晔後漢書,未就。

    所撰三十國春秋及笃靜子行于世。

     元帝即位,改諡武烈世子。

    封子莊爲永嘉王。

    及魏克江陵,莊年甫七歲,爲人家所匿。

    後王琳迎送建邺。

    及敬帝立,出質于齊。

    敬帝太平二年,陳武帝将受禅,王琳請莊于齊以主梁嗣,自盆城濟江。

    二月,即帝位于郢州,年号天啓,置百官。

    王琳總其軍國。

    明年,莊爲陳人所敗,其禦史中丞劉仲威奉以奔壽一陽一,遂入齊。

    齊武平元年,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封梁王。

    齊朝許以興複,竟不果而齊亡,莊在邺飲氣而死。

     貞惠世子方諸字明智,元帝第二子也。

    幼聰警博學,明老、易,善談玄,風采清越,特爲元帝所一愛一,母王氏又有一寵一。

    及方等敗後,元帝謂曰:“不有所廢,其何以興。

    勿以汝兄爲念。

    ”因拜中撫軍将軍以自副。

    又出爲郢州刺史,鎮江夏,以鮑泉爲行一事。

    時元帝遣徐文盛與侯景将任約相持,方諸年十五,童心未革,恃文盛在近,不恤軍政,日與鮑泉蒱酒爲樂。

    侯景知之,乃遣其将宋子仙從間道襲之。

    百姓奔告,方諸與鮑泉并不信,曰:“文盛大軍在下,虜安得來?”始命閉門,賊已入城。

    方諸方踞泉腹,以五色毦辮其須。

    子仙執方諸以歸。

    王僧辯軍至蔡洲,景遂害之。

    元帝追諡貞惠世子。

     湣懷太子方矩字德規,元帝第四子也。

    少勤學,美容止。

    初封南安侯。

    太清初,累遷侍中,中衛将軍。

    元帝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

    承聖元年十一月丙子,立爲皇太子。

    及升儲位,昵狎群下,好着微服。

    嘗入朝,公服中着碧絲布袴,摳衣高,元帝見之大怪,遣尚書周弘正責之,因使太子師弘正。

    佗日,弘正谒見,元帝問曰:“太子比頗受卿導不?”對曰:“太子聖德乃未極日新,幸無大過。

    ”帝曰:“卿以我父子故未直言,從容之間,無失和峤之對。

    ”便有廢立計。

    未及行而江陵喪亡,遇害。

    太子聰穎兇暴猜忍,俱有元帝風。

    敬帝承制,追諡湣懷太子。

     始安王方略,元帝第十子,貞惠世子母弟也。

    母王氏,王琳之次姊,元帝即位,拜貴嫔,次妹又爲良人,并蒙一寵一幸,方略益锺一愛一。

    侯景亂,元帝結好于魏,方略年數歲便遣入關。

    元帝親送近畿,執手歔欷,既而旋駕憶之,賦詩曰:“如何吾幼子,勝衣已别離,十日無由宴,千裡送遠垂。

    ”至長安即得還,贈遺甚厚。

    江陵喪亡,遇害。

    貴嫔、良人并更誕子,未出合,無封失名。

     論曰:簡文提挈寇戎,元帝崎岖危亂,諸子之備踐艱棘,蓋時運之所锺乎。

    武烈以幹蠱之材,居冢嗣之任,竟亦當年擯落,通塞亦雲命也,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