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4 列傳第四十四

關燈
簡文第五子也。

    少俊爽,能屬文。

    舉止風一流,雅有巧思,妙達音樂,兼善丹青。

    大同二年,封臨城縣公。

    七年,與南海王俱入國學,并射策甲科,皆拜中書侍郎。

    十年,武帝幸朱方,大連與兄大臨并從。

    武帝問曰:“汝等習騎不?”對曰:“臣等未奉诏,不敢辄習。

    ”敕令給馬試之。

    大連兄弟據鞍往還,各得馳驟之節。

    帝大說,即賜所乘馬。

    及爲啓謝,辭又甚美。

    帝他日謂簡文曰:“昨見大臨、大連,風韻可一愛一,足慰吾老年。

    ”遷給事黃門侍郎,轉侍中。

     太清元年,出爲東揚州刺史。

    侯景入寇建邺,大連率衆四萬來赴。

    及台城沒,援軍散還東揚州。

    會稽豐沃,糧仗山積,東人懲景苛虐,鹹樂爲用,而大連恒沈湎于酒。

    宋子仙攻之,大連棄城走,追及于信安縣,大連猶醉弗之覺。

    于是三吳悉爲賊有。

    大寶元年,封南郡王。

    賊遣将趙伯超、劉神茂來攻。

    大連專委部将留異,以城應賊,大連棄走,爲賊所獲。

    侯景以爲江州刺史。

    二年遇害。

     安陸王大春字仁經,簡文第六子也。

    少博涉書記,善吹笙。

    天一性一孝謹,體貌瑰偉,腰帶十圍。

    大同六年,封西豐縣公,拜中書侍郎。

    後爲甯遠将軍,知石頭戍軍事。

    侯景内寇,大春奔京口,随邵陵王入援,戰于锺山。

    軍敗,肥一大不能行,爲賊所獲。

    大寶元年,封安陸郡王,出爲東揚州刺史。

    二年遇害。

     桂一陽一王大成字仁和,簡文第八子也。

    初封新淦公。

    太清三年,簡文即位,封山一陽一郡王。

    大寶元年,奔江陵。

    湘東王承制,改封桂一陽一王。

    大成一性一甚兇粗,兼便弓馬。

    至江陵,被甲夜出,人謂爲劫,斫之,遂失左髻。

    魏克江陵,遇害。

     汝南王大封字仁叡,簡文第九子也。

    初封臨汝公。

    太清三年,簡文即位,封宜都郡王。

    大寶元年,奔江陵。

    湘東王承制,封汝南王。

    魏克江陵,遇害。

     浏一陽一公大雅字仁風,簡文第十二子也。

    大同九年,封浏一陽一縣公。

    少聰警,美姿儀,特爲武帝所一愛一。

    台城陷,大雅猶命左右格戰。

    賊至漸衆,乃自缒而下,發憤感疾薨。

     新興王大莊字仁禮,簡文第十三子也。

    一性一躁動。

    大同九年,封高唐縣公。

    大寶元年,封新興郡王,位南徐州刺史。

    二年遇害。

     西一陽一王大鈞字仁博,簡文第十四子也。

    一性一厚重,不妄戲一弄。

    年七歲,武帝嘗問讀何書,對曰學詩。

    因令諷誦,即誦周南,音韻清雅。

    帝重之,因賜王羲之書一卷。

    大寶元年,封西一陽一郡王,位丹一陽一尹。

    二年,監揚州,遇害。

     武甯王大威字仁容,簡文第十五子也。

    美風儀,眉目如畫。

    大寶元年,封武甯郡王。

    二年,爲丹一陽一尹,遇害。

     皇子大訓字仁德,簡文第十六子也。

    少而腳疾,不敢蹑履。

    太清三年,未封而亡,年十歲。

     建平王大球字仁玉,簡文帝第十七子也。

    大寶元年,封建平郡王。

    一性一明慧夙成。

    初,侯景圍台城,武帝素歸心釋教,每發誓願,恒雲:“若有衆生應受諸苦,衍身代當。

    ”時大球年甫七歲,聞而驚謂母曰:“官家尚爾,兒安敢辭。

    ”乃六時禮佛,亦雲:“凡有衆生應獲苦報,悉大球代受。

    ”其早慧如此。

    二年遇害。

     義安王大昕字仁朗,簡文帝第十八子也。

    年四歲,母陳夫人卒,便哀毀有若成一人,晨夕涕泣,眼爲之傷。

    及武帝崩,大昕奉慰簡文,嗚噎不自勝,左右莫不掩泣。

    大寶元年,封義安郡王。

    二年遇害。

     綏建王大摯字仁瑛,簡文第十九子也。

    幼雄壯有膽氣,及台城陷,乃歎曰:“大丈夫會當滅虜屬。

    ”一奶一媪驚掩其口,曰:“勿妄言,禍将及。

    ”大摯笑曰:“禍至非由此。

    ”大寶元年封,二年遇害。

     樂良王大圜,簡文第二十子也。

    大寶元年封。

    後入周。

    仕隋位内史侍郎。

     元帝諸子。

    徐妃生武烈世子方等。

    王貴嫔生貞惠世子方諸、始安王方略。

    袁貴人生湣懷太子方矩。

    夏貴妃生敬皇帝。

    自馀不顯。

     武烈世子方等字實相,元帝長子也。

    少聰敏,有俊才,善騎射,尤長巧思。

    一性一愛一林泉,特好散逸。

    嘗着論曰:“人生處世,如白駒過隙耳。

    一壺之酒,足以養一性一,一箪之食,足以怡形。

    生在蒿蓬,死葬溝壑,瓦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