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懲淫僧巧斷忤逆案 忘形迹罰出押櫃錢

關燈
dquo本縣看你是一個老成笃實的商人,勸你做了這一件好事,将這張天爵帶在你跟前做個徒弟。

    押櫃錢這袈裟可抵五十串,餘十串由本縣拿出來。

    這裡棺木錢十二串,原是用袈裟典押得來的,袈裟既抵了五十串,這十二串自然應該歸還給你,不能教你這無幹之人受此虧累。

    你願意帶這個徒弟麼?&rdquo周德鄰本是個很慈善的老年人,又受了金琰這番在大堂賜座的優遇,休說他原有意成全這孤苦伶仃的張天爵,便是沒有這種好意,也卻不過金琰的情面,連忙立起身回道:&ldquo老父台如此仁民愛物,商民若再不能仰體盛意,好好調護這孤兒,真是禽獸不如的人了。

    區區十串錢,何須老父台拿出?&rdquo 金琰搖頭道:&ldquo這個不然。

    行有行規,店有店例,無不可興,有不可滅。

    隻要你将張天爵帶在身前,從嚴管教就得了。

    這三年之内,你不可許他單身出外,等到三年後出師,他已成人了,便可無礙。

    &rdquo遂又回頭向張劉氏說道:&ldquo你的這個忤逆兒子,本縣原打算按律将他處死的,後來仔細一想,他死去的父親,隻留下他這一個兒子,若把他處死了,你雖落得個眼中幹淨,他張家的禮祀,卻從此斬了,殊非妥善的辦法。

    然而張天爵既是忤逆,你已将他送懲,是母子的恩義已絕,勉強教他在你跟前,你固然有多少不便,就是這個以方便為門的法緣和尚,這回既代他受了刑,以後見面也有不便,所以本縣将他送進通濟當店裡去,不許出來。

    你以後見不着他的面,他也不能再到你跟前來,也就和處死了的不差什麼,你看本縣這辦法對也不對?&rdquo 張劉氏跪在下面,耳裡聽了種種誅心的言語,眼裡看了種種傷心的事情,也明知道自己暧昧的事,被金琰察覺了,真是如芒刺在背,時刻不安,萬想不到送逆子送得了這麼的結果。

    她心裡仗着與法緣通奸的事,外人沒有拿着證據,至多也隻能背地議論,不敢當面說穿,做父母官的更不敢亂說,光明正大地送懲忤逆子,有誰能道她半個不字呢?誰知金琰偏是這麼辦理,絕口不說她不應該送子,更借口把法緣打得狼狽不堪。

    正在說不出的又悔又恨,金琰偏要問她這番話,問得她不知如何回答。

     金琰也就不待她回答又說道:&ldquo逆子是應該送懲的,送辦逆子的狀紙,也是應該寫的,不過你死了的丈夫,是個負文名的秀才,不見得他生前就沒有一個通文墨的朋友,能替你寫一張狀紙,你為什麼偏要找一個和尚代做?在你是因為這和尚,深知張天爵忤逆的情形,又是鄰居容易請求,卻不知道在旁人看起來,不但于自己沒有體面,就是你死了的丈夫,聲譽也有些難堪。

    本縣雖是欽敬節婦,但不能容節婦有這種疏忽的舉動,為這一點得給些兒痛楚你受,使你以後痛定思痛,好事事謹慎,以保你丈夫的令名。

    拿下去,掌嘴!&rdquo跟着響了一下驚堂木。

     掌刑的應聲而出,揪住張劉氏的發髻,&ldquo啪&rdquo&ldquo啪&rdquo&ldquo啪&rdquo&ldquo啪&rdquo,打了幾十個大嘴巴。

    打得兩臉紅腫如瓢,口吐鮮血,看的人好不快樂。

     那王大少爺更是喜得忘了形,跳起來哈哈大笑。

    忽被後面的人一擠,擠得王大少爺往前一栽,險些兒把公案撞翻了。

    金琰猛然計上心來,指着王大少爺怒喝道:&ldquo抓了,抓了!&rdquo金琰既喊抓,兩旁衙役自然動手将王大少爺拿到公案前邊跪下。

    金琰帶怒問道:&ldquo你這東西怎敢這般肆無忌憚,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許你如此無禮?&rdquo 王大少爺叩頭說道:&ldquo求老父台恕罪。

    生員因見老父台斷案,如秦鏡高懸,無為不燭,實在痛快人心。

    生員一時高興得忘了形,以緻冒犯了尊嚴,求老父台恕了這遭無心之失。

    &rdquo金琰闆着臉問道:&ldquo你還是一個生員嗎?這就更該打了,本縣審案,原來任人旁觀,若在不知道禮法的愚人,縱有放肆的地方,本縣也還可原諒,你既是一個生員,安得知禮不守禮,知法反犯法?像你這樣肆無忌憚,尚不懲戒一番,本縣将來審案,還能許人旁觀嗎?看你願認打呢,還是願認罰?願打就打五十戒尺;願罰就罰十串錢。

    &rdquo 王大少爺心想:不好了,張天爵學徒弟所差的十串錢,着落到我身上來了,這是我合該倒黴。

    舍了這十串錢吧,挨五十戒尺太難為情了。

    當下即答道:&ldquo生員情願認罰。

    &rdquo金琰道:&ldquo願罰就得立刻繳來。

    &rdquo王大少爺隻得忍痛繳了十串錢。

    金琰當堂就交給周德鄰道:&ldquo徒弟和押櫃錢,都在這裡,請你就此帶着回店去。

    張天爵快過來拜師。

    &rdquo 張天爵原是個聰明的孩子,先向金琰叩了幾個頭道:&ldquo謝大老爺天高地厚之恩。

    &rdquo起來才對周德鄰叩了四個頭,跟着下堂去了。

     金琰正要退堂,隻見從觀審的人從中走出一個人來。

    衣服華麗,舉止安詳,走到公案前叩了一個頭,起來說道:&ldquo我石泉縣人民的福分不小,方能得着這樣公正仁慈的父母官,使我不能不拜服。

    &rdquo這人來得如此突兀,金琰倒吃了一驚,定睛看時,原來不是别人,正是名震全川的湖蘿葡,實在想不到他是這麼來見。

     金琰因大堂上不便談話,忙起身讓進花廳。

    湖蘿葡先開口說道:&ldquo小民承公祖寵召,已足伺候兩日了,因見公祖案牍勤勞,不敢進見。

    隻張劉氏這一件案子,已足使小民五體投地,自後決不敢使地方有不安的事發生,操勞公祖。

    &rdquo 不知金琰聽了這話如何回答,且俟下回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