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尼姑庵與格子門

關燈
聽慣,也就沒去安慰他。

    隻是重複父親的話:“秋竹蕭瑟的時分……” “你來的路上,櫻花怎麼樣?”父親輕聲地問道。

     “凋謝的花瓣漂浮在池子上。

    山中翠綠叢中,有一兩棵沒有凋謝,從稍遠的地方望去,反而别有一番風味啊。

    ” “嗯。

    ” 千重子進廚房去了。

    太吉郎聽見切蔥、刮鲣魚的聲音。

    千重子準備好了吃樽源豆腐用的餐具,然後端了出來。

    ——這些餐具都是從自己家裡帶來的。

     千重子很勤快地伺候着她的父親。

     “你也一塊兒吃點好嗎?”父親說。

     “嗯……”千重子回答。

     父親從女兒的肩膀到胸口上下大量了一下,說: “太樸素了。

    你光穿我構圖的衣裳啊。

    恐怕隻有你一個人願意穿這些,因為這都是賣不出去的啊……” “我喜歡它才穿的,挺好嘛。

    ” “嗯,隻是太樸素了。

    ” “樸素是樸素,不過……” “年輕姑娘穿得太樸素了,總是不太好。

    ”父親突然嚴肅地說。

     “可是,有眼光的人都在誇獎我呢……” 父親沉默不語。

     太吉郎畫畫稿,如今已成為一種愛好或者消遣。

    現在他的店鋪已經成了大衆化的批發店。

    掌櫃為照顧主人的面子,隻勉強接受兩三件太吉郎的畫稿拿出去印染。

    千重子從中挑選了一件,自己總穿着它。

    布料的質地是經過一番挑選的。

     “不要總穿我構圖的衣裳嘛。

    ”太吉郎說,“更不要光穿用自己店裡的料子做的衣服……我不需要這份情義。

    ” “情義?”千重子十分愕然,“我并是為了照顧情義才穿的呀!” “千重子要是穿得再花哨些,早就可以找到意中人啦。

    ”難得一笑的父親,朗聲笑了起來。

     千重子伺候父親吃燙豆腐,父親那張大桌子自然而然地映入她的眼簾。

    沒有一點迹象是準備畫京都染色織物的圖稿。

     在桌上一個角落裡,隻放了江戶泥金畫的硯台盒和兩帖高野斷片[高野斷片,即收藏在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的《古今集》書寫斷片。

    ]的複制品(不如說是字帖)。

     千重子心想:父親之所以到尼姑庵來,是為了要忘卻店裡的生意嗎? “六十歲的人的書法呀。

    ”太吉郎羞怯地說,“不過,藤原的假名字體那流暢的線條,對于構圖不無幫助啊。

    ” “……” “遺憾的是,我寫起字來手就發抖。

    ” “寫大一點呢。

    ” “是寫得很大的呀,可是……” “硯台上那串舊念珠呢?” “噢,那個嗎,是向庵主硬要來的。

    ” “爸爸挂着它禱告嗎?” “用現在的話說,它算是個吉祥物吧。

    有時我真恨不得把它咬碎。

    ” “嗳,多髒呀!那上面留有長年數念珠的手垢呀!” “怎麼會髒呢,那是兩三代尼姑信仰的體現嘛。

    ” 千重子仿佛覺得觸動了父親的傷心事,不由得默默地低下頭來,她拾掇好吃燙豆腐用的餐具,端到廚房去;從廚房裡走出來又問:“庵主呢?……” “大概快回來了。

    你這就走嗎?” “我想到嵯峨走走再回去。

    這會兒岚山遊客正多,我喜歡野野宮、二尊院的路,還有仇野。

    ” “年紀輕輕的,就喜歡那種地方,前途令人擔憂啊。

    别像我才好。

    ” “女的怎麼能像男的呢?” 父親站在廊子上目送千重子。

     不大工夫,老尼姑就回來了,馬上開始打掃庭院。

     太吉郎坐在桌前,腦子裡浮現出宗達[宗達,江戶初期的畫家]和光琳畫的蕨菜,以及春天的花草畫。

    心裡想念着剛剛離去的女兒。

     千重子一走到有人家的路上,便看見父親隐居的尼姑庵,已完全掩沒在竹林子裡。

     千重子本來打算去參谒仇野的念佛寺,才登上那古老的石階,一直來到左邊山崖有兩尊石佛附近的地方,可是聽見上面嘈雜的人聲,便止住了腳步。

     這裡林立着好幾百座舊石塔,被稱作什麼“無緣佛”。

    近來偶爾也有些圖片攝影會讓一些女子穿着薄得出奇的衣裳,站在小石塔叢中照像。

    今天大概也是這樣吧。

     千重子打石佛前走過,下了石階。

    腦子裡又想起了父親的話。

     不論是想回避春遊岚山的遊客,還是想去仇野和野野宮,這些都不應是一個年輕姑娘所想的。

    這比穿父親所畫的樸素圖案的衣裳還要…… “父親在那座尼姑庵裡好像什麼也沒幹啊。

    ”一縷淡淡的寂寞情緒滲進了七重子的心田裡。

    她尋思:“要咬破那被手摸髒弄舊的念珠,那又是一種什麼心情和思緒呢。

    ” 千重子了解,父親在店鋪裡竭力抑制住自己激動的情緒,像要咬碎念珠似的。

     “還不如咬自己的手指頭好呢……”千重子自言自語地搖了搖頭。

    接着又回想起和母親兩個人到念佛寺去敲鐘的事來。

     這座鐘樓是新建的。

    小巧的母親即使敲鐘,也敲得不怎麼響。

     “瞧!同敲慣鐘的和尚的敲法也不一樣啊。

    ”千重子笑盈盈地說。

     千重子一邊回想這些往事,一邊漫步在通往野野宮的小路上。

    這條小路有塊不太舊的路牌,上面寫着“通往竹林深處”幾個字。

    原來比較幽暗的地方,如今明亮多了。

    門前的小賣店也揚起吆喝聲。

     然而,這小小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