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烏托邦和暴力(1)
關燈
小
中
大
科學地決定目标是不可能的。
在兩種目的之間作出抉擇,根本不存在科學的途徑。
例如,有的人喜歡并且崇拜暴力。
在他們看來,沒有暴力的生活是平庸無聊的。
許多其他人,包括我在内,都痛恨暴力。
這是個關于目的的争論。
它無法由科學來決定。
這并不意味着,反對暴力的争論必定是白費時間的嘗試。
這隻意味着,你也許不可能和崇拜暴力的人進行争論。
如果他未被置于反暴力的威脅的控制之下,他就會采用以子彈回答争論的手段。
如果他願意不槍擊你而傾聽你的論證,那麼他至少已受到了理性主義的影響,你或許能把他說服過來。
因此,争論并非浪費時間,隻要人們聽你說話。
但是你不可能用論證的方法使人們傾聽你論證;你不可能用論證來說服那些懷疑一切論證的人和甯願用暴力而不願用理性解決問題的人相信論證。
你無法向他們證明他們錯了。
這隻是一個可從中引出一般推論的特殊情形。
純粹理性的或科學的手段不可能作出任何有關目标的決定。
但是,在得出一個有關目标的決定時,可以證明論證是極其有用的。
把這一切運用于烏托邦主義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十分明白,僅僅科學不可能解決建立烏托邦藍圖的問題。
社會科學家在能夠開始勾畫他的藍圖之前,至少必須先給出藍圖的目标。
我們發現自然科學的情況也是如此。
任何物理學都不會告訴一個科學家,他制造犁、飛機或原子彈是對的。
他必須選定目的,或者給他規定目的;他作為科學家的工作僅僅是構造可用于實現這些目的的手段。
在強調運用理性論證難以在不同的烏托邦理想之間作出抉擇時,我并不想給人造成一個印象:存在一個域&mdash&mdash目的域&mdash&mdash它完全超出于理性批判力量的範圍(雖然我無疑想說,目的域大大超出科學論證的力量範圍)。
因為,我本人試圖對這個域加以論證;通過指出在相互競争的各個烏托邦藍圖間作出抉擇的困難,我試圖理性地反對選擇這種理想目标。
同樣,我之想指出這個困難容易引起暴力,意在作一理性的論證,雖然這隻對那些憎恨暴力的人才會有吸引力。
選擇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态,作為我們一切政治行動都應為之服務的目标,這種烏托邦的方法很可能引起暴力。
這一點可表明如下。
既然我們不能科學地或用純理性的方法決定政治行動的終極目的,有關理想社會的狀态應該怎樣的觀點分歧,就不可能總是用論證的方法加以消除。
這些分歧至少部分具有宗教分歧的性質。
而在這些不同的烏托邦宗教之間不可能存在容忍。
烏托邦的目标旨在用作為理性的政治行動和讨論的基礎,而隻有當目标被明确地決定時,這些行動看來才是可能的。
因此,烏托邦主義者必須說服,否則便壓服和他對抗的烏托邦主義者,後者不贊同他的目标,并且不肯皈依他的烏托邦主義宗教。
但是,他必須做的尚不止于此。
他必須徹底根絕一切相競争的異端邪說。
因為,通往烏托邦的道路漫長修遠。
因此,他的政治行動的理性要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目标始終如一;而要達到這一點,他不僅要壓倒與他對抗的各種烏托邦宗教,而且還要盡可能徹底抹掉對它們的記憶。
如果我們考慮到烏托邦建設的時期往往是社會改革的時期,那麼,為鎮壓對抗的目标而使用暴力,就變得更為緊迫了。
在這種時候,觀念往往也發生變化。
因此,烏托邦藍圖剛決定時許多人覺得合意的東西在後來也許不那麼受人歡迎了。
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麼整個方案就岌岌可危了。
因為如果我們在努力向着我們的最終政治目标前進時改變這些目标,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在繞圈子。
首先确定一個最終政治目标,然後準備朝着它前進,而如果這目标在其實現過程中可能被改變,那整個方法一定是無效的了。
很容易證明,我們至今所走過的路程實際上是同新目标背道而馳的。
而如果我們此時改變方向以适應新目标,就使自己冒相同的風險。
盡管為了确保合乎理性的活動,我們可能作出了種種犧牲,我們還是可能一事無成&mdash&mdash雖然&ldquo烏托邦&rdquo這個詞的意義不完全是&ldquo一事無成&rdquo。
要避免對我們的目标作這種改變,惟一的方法似乎又是訴諸暴力,包括宣傳、壓制批評和消滅一切對立面。
随着這些手段的運用,設計和執行烏托邦藍圖的烏托邦運籌者、烏托邦工程師的聰明睿智和先知先覺就得到了證明。
這樣烏托邦的工程師必然成為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的。
他們變成了神。
在他們面前,你們再沒有任何别的神。
烏托邦理性主義是自拆台腳的理性主義。
無論他的目的如何慈善,它并不給人帶來幸福,而隻是帶來那種生活在
在兩種目的之間作出抉擇,根本不存在科學的途徑。
例如,有的人喜歡并且崇拜暴力。
在他們看來,沒有暴力的生活是平庸無聊的。
許多其他人,包括我在内,都痛恨暴力。
這是個關于目的的争論。
它無法由科學來決定。
這并不意味着,反對暴力的争論必定是白費時間的嘗試。
這隻意味着,你也許不可能和崇拜暴力的人進行争論。
如果他未被置于反暴力的威脅的控制之下,他就會采用以子彈回答争論的手段。
如果他願意不槍擊你而傾聽你的論證,那麼他至少已受到了理性主義的影響,你或許能把他說服過來。
因此,争論并非浪費時間,隻要人們聽你說話。
但是你不可能用論證的方法使人們傾聽你論證;你不可能用論證來說服那些懷疑一切論證的人和甯願用暴力而不願用理性解決問題的人相信論證。
你無法向他們證明他們錯了。
這隻是一個可從中引出一般推論的特殊情形。
純粹理性的或科學的手段不可能作出任何有關目标的決定。
但是,在得出一個有關目标的決定時,可以證明論證是極其有用的。
把這一切運用于烏托邦主義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十分明白,僅僅科學不可能解決建立烏托邦藍圖的問題。
社會科學家在能夠開始勾畫他的藍圖之前,至少必須先給出藍圖的目标。
我們發現自然科學的情況也是如此。
任何物理學都不會告訴一個科學家,他制造犁、飛機或原子彈是對的。
他必須選定目的,或者給他規定目的;他作為科學家的工作僅僅是構造可用于實現這些目的的手段。
在強調運用理性論證難以在不同的烏托邦理想之間作出抉擇時,我并不想給人造成一個印象:存在一個域&mdash&mdash目的域&mdash&mdash它完全超出于理性批判力量的範圍(雖然我無疑想說,目的域大大超出科學論證的力量範圍)。
因為,我本人試圖對這個域加以論證;通過指出在相互競争的各個烏托邦藍圖間作出抉擇的困難,我試圖理性地反對選擇這種理想目标。
同樣,我之想指出這個困難容易引起暴力,意在作一理性的論證,雖然這隻對那些憎恨暴力的人才會有吸引力。
選擇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态,作為我們一切政治行動都應為之服務的目标,這種烏托邦的方法很可能引起暴力。
這一點可表明如下。
既然我們不能科學地或用純理性的方法決定政治行動的終極目的,有關理想社會的狀态應該怎樣的觀點分歧,就不可能總是用論證的方法加以消除。
這些分歧至少部分具有宗教分歧的性質。
而在這些不同的烏托邦宗教之間不可能存在容忍。
烏托邦的目标旨在用作為理性的政治行動和讨論的基礎,而隻有當目标被明确地決定時,這些行動看來才是可能的。
因此,烏托邦主義者必須說服,否則便壓服和他對抗的烏托邦主義者,後者不贊同他的目标,并且不肯皈依他的烏托邦主義宗教。
但是,他必須做的尚不止于此。
他必須徹底根絕一切相競争的異端邪說。
因為,通往烏托邦的道路漫長修遠。
因此,他的政治行動的理性要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目标始終如一;而要達到這一點,他不僅要壓倒與他對抗的各種烏托邦宗教,而且還要盡可能徹底抹掉對它們的記憶。
如果我們考慮到烏托邦建設的時期往往是社會改革的時期,那麼,為鎮壓對抗的目标而使用暴力,就變得更為緊迫了。
在這種時候,觀念往往也發生變化。
因此,烏托邦藍圖剛決定時許多人覺得合意的東西在後來也許不那麼受人歡迎了。
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麼整個方案就岌岌可危了。
因為如果我們在努力向着我們的最終政治目标前進時改變這些目标,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在繞圈子。
首先确定一個最終政治目标,然後準備朝着它前進,而如果這目标在其實現過程中可能被改變,那整個方法一定是無效的了。
很容易證明,我們至今所走過的路程實際上是同新目标背道而馳的。
而如果我們此時改變方向以适應新目标,就使自己冒相同的風險。
盡管為了确保合乎理性的活動,我們可能作出了種種犧牲,我們還是可能一事無成&mdash&mdash雖然&ldquo烏托邦&rdquo這個詞的意義不完全是&ldquo一事無成&rdquo。
要避免對我們的目标作這種改變,惟一的方法似乎又是訴諸暴力,包括宣傳、壓制批評和消滅一切對立面。
随着這些手段的運用,設計和執行烏托邦藍圖的烏托邦運籌者、烏托邦工程師的聰明睿智和先知先覺就得到了證明。
這樣烏托邦的工程師必然成為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的。
他們變成了神。
在他們面前,你們再沒有任何别的神。
烏托邦理性主義是自拆台腳的理性主義。
無論他的目的如何慈善,它并不給人帶來幸福,而隻是帶來那種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