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公衆輿論和自由主義原則(1)

關燈
更接近它了。

    &rdquo &ldquo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樣。

    這種辯論和這樣的多數會使人們思考。

    噢,不;&mdash&mdash思考這個字眼太大了;人們通常并不思考。

    但是它使他們相信,這裡總有什麼問題。

    許多以前認為這件事上的立法是幻想的人,現在會認為這隻是危險的,或許隻不過是困難的。

    這樣,到時候它就會被看作可能辦到的事,然後被認為很可能辦到的事;及至最後,它會被列為國家絕對必需的少數幾項措施之一。

    這就是公衆輿論形成的方式。

    &rdquo 菲尼亞斯說,&ldquo在形成公衆輿論中已經邁出第一大步,這并不是浪費時間。

    &rdquo 蒙克先生說:&ldquo人們早就邁出了這第一大步,而由于這樣做,他們被看作革命的煽動者,幾乎被看作謀反者。

    但是,邁出任何使我們前進的步伐總是偉大的業績。

    &rdquo 這位激進自由主義議員蒙克先生闡釋的理論或許可以稱為&ldquo公衆輿論的先驅論&rdquo,或者說先進者領導論。

    這種理論認為:公衆輿論有其領導者或創造者,他們運用書籍和小冊子以及緻《泰晤士報》的信或者議會演說和活動,設法使某些觀點開頭遭到反對,後來引起辯論,最終被接受。

    這裡,公衆輿論被看作是對産生新思想、新觀點、新論點的那些精神貴族的思想和活動的一種公衆反應。

    它被看作是遲鈍的、有點被動的和本質上保守的,但最終還是能直覺地辨别這些改革者的主張的真理性的,也即看作為對社會精英辯論的動作緩慢的但有決定性和權威性的仲裁者。

    無疑,這是我們的神話的又一種形式,無論英國的現實乍一看來與此多麼一緻。

    毋庸置疑,改革者的主張常常就是這樣獲得了成功。

    但是,隻有正确的主張才會成功嗎?我傾向于認為:在英國,可能為一項政策赢得公衆輿論支持的,與其說是一個主張的正确或一個建議的明智,還不如說是這樣的感情:現存的不公正能夠而且也必須加以糾正。

    特羅洛普描述的正是公衆輿論所特有的道德敏感性以及它經常被喚起(至少在過去)的那種方式;它是對不公正的直覺而不是對事實真理的直覺。

    特羅洛普的描述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其他國家,尚有争議;甚至在英國,假定公衆輿論還會像過去那樣敏感也是危險的。

     2.公衆輿論的危險 公衆輿論(無論什麼輿論)是十分強有力的。

    它能夠改變政府,甚至改變非民主式的政府。

    自由主義者必定帶着有點懷疑的眼光來看待任何這種力量。

     由于公衆輿論是無名的,所以它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力量形式,因此從自由主義的觀點來看就特别危險。

    (例如:膚色偏見和其他種族問題。

    )單向的補救辦法是顯而易見的:把國家權力減少到最低程度,由此公衆輿論通過國家這種媒介發揮影響的危險也就減少了。

    但是,這并沒有保證個人行為和思想的自由,使之擺脫公衆輿論的直接壓力。

    這裡,個人需要國家強有力的保護。

    這些相互對立的要求通過某種傳統至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關于這種傳統後面還要談到。

     有一種學說認為,公衆輿論不是不負責任的,而是以某種方式&ldquo對自己負責&rdquo&mdash&mdash從它的錯誤會報應持有這種錯誤見解的人的意義上說,這種學說是集體主義公衆輿論神話的又一形式:一群國民的錯誤宣傳很可能損害與他們完全不同的另一群人。

     3.自由主義原則:一組命題 (1)國家是一種必要的罪惡:如無必要,它的權力不應增加。

    可以把這原則稱為&ldquo自由主義剃刀&rdquo。

    (類似于奧卡姆剃刀,即那條著名的原則:如無必要,實體或本質不應增加。

    ) 為了表明國家的必要性,我不援引霍布斯homo-hominilupus[人對人是狼]的人性觀。

    相反,即使我們假定homohominifelis[人對人是夥伴]或者homohominiangelus[人對人是天使],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假定,由于人的溫和或者天使般的善良,沒有人會傷害别人,也能表明國家的必要性。

    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仍然存在着弱者和強者,弱者沒有受強者寬容的合法權利,但會因為強者仁慈地寬容自己而感激強者。

    那些認為這種事态不能令人滿意,認為每個人都應有生存的權利,認為每個人都應有受到保護以抵禦強者權勢的合法權利的人(無論強者還是弱者),都會同意我們需要一個保護所有人權利的國家。

     顯而易見,國家盡管是必要的,但卻必定是一種始終存在的危險或者(如我鬥膽形容的)一種罪惡。

    因為,如果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