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十九

關燈


    孫男六人,鈞、镛、谔,餘未名。

    曾孫男一人,徤。

    明年正月庚申,塟于觀城,遵治命也。

    先考力善如是,其生也,既隐而不聞。

    其沒也,必求令辭紀述其行,庶乎久而有傳,故抆淚奉狀如右。

     旁批:㈠亞薦,第二至第十名為亞元。

     ㈡田園亦斥,《小爾雅》:“斥,開也”。

     ○哀辭 蘇長卿哀辭 士有負才藝,而不得試者多矣。

    雖或一試,莫能盡其用,卒困欝以死,與不得試者同,亦君子所冝悼也。

    世之取仕者,合道之宜,每不多見。

    無所挾則幹徇求合,其病也污。

    茍有挾,則剛矯自用,其病也固。

    污雖茍容于世,不足言。

    固則鮮為世所容戾,道均乎爾。

    不執其固,近乎道而不大戾者,猶愈于人也。

    吾鄉蘇長卿,不専于固,而義不茍容,以是莫能盡其用,勢亦冝哉。

     長卿名元善。

    在幼時,右丞完顔荘敏公,左丞暢文肅公,愛重許予。

    業《春秋》,攻朱子理學,以勤苦為甘。

    文辭尚竒古,貴勢知其才者争欲羅緻出門下,海北辟憲史,聞命遂行,謂可少行吾志矣。

    乃正色直言,貪墨豪猾,沮懾畏服。

    茍有益于民,将不計其禍福而為之,風行列郡,皆曰:“蘇君不可犯也”。

    指斥無所隐避,因忤權貴,劾歸當塗。

     長卿少矜名節,一遭擯棄,深切悔恥,益務修勵,自号曰靜學,然猶俟用于世,以不善幹徇,竟無與直其事者。

    疾,卒于家。

    嗚呼,才藝若是,而于道不戾,且修勵有加,使得展摅所藴,激揚于當時,以警在位,其有不能者哉。

    予哀其志之不就而早沒也,為辭以昭之,且直其事雲。

    辭曰: 籲嗟乎長卿,竟何為也。

    世冒幸而榮,義之虧也。

    佞僞之是行,孰堅其持也。

    劬躬以效誠,獨蹈其危也。

    不遐其壽,而不崇其名,何子命之竒也。

    嗚呼已矣,世孰能明之,辭以志予之悲也。

     蔣茂仁哀辭 至元四年夏五月甲寅,蔣茂仁旅卒于武昌,踰旬而柩舟至,予往哭溪浒,父母兄弟極其恸,親戚朋友極其哀,過者歎曰:“觀此,則蔣君為人可知”。

     君諱榮親,言貌和易,力學強記,纉言成文。

    故總管誠齋魯侯譜琴操授徒,君精其調,以能琴名,鄉校聘之為師。

    時予始習舉業,常與君見,君不以幼相易,見輙加敬。

    後六七年,北方學者曆亭郭克修、東原劉彥琬、邢台霍徳良、大梁王士勉皆寓當塗,君複以郷校聘,與王子直、張彥聖同時為師,暨予凡八人,交甚善。

    借論堂之東齋,蓄經史,講解辨難無廢日,聽者滿座。

    君毎立說,竒卓出傳注意外,務壓衆論。

    所居題曰竹樓。

    甞逰京師,有薦其才者,于是中書移檄湖廣行省,君往候铨除,見禮于親王,久乃歸觐。

    居無何又挈家而南,意在得祿以慰其親,未受命而疾作,遂至不起,惜其可以聞于時者不聞也。

    嗚呼,才而不壽,死而無子,皆可悲也。

    為之哀辭,述其略焉,終不使其可聞者不聞也。

    辭曰: 雲夢之南兮,荊楚之陬。

    阻江漢兮艱以修。

    洞庭波兮風飕飕。

    魂何為兮于此留。

     天門深兮何極,旋飙輪兮南适。

    怅行子兮安在,黯芳草兮萋碧。

     魂氣兮流通,返故居兮江之東。

    薦芳醑兮殽黍豐,感哀誠兮無逺弗從。

     乗黃鶴兮别鹦鹉,尚徘徊兮南浦。

    望君來兮未來,目渺渺兮愁予。

     仕不遂兮年不昌,闾裡咨嗟兮父母永傷。

    才行著名兮其存者長。

    嗚呼哀哉兮雲何可忘。

     ○圹志 代孫某述母圹志 先妣恭人姓吳氏,諱某,廬江人。

    其父諱㈠,蕪湖縣尉。

    知先君謹厚,因以女歸焉。

    先妣性慧悟,溫懿慈良,雖出自富家,不好侈靡。

    言行合禮法,事舅姑盡孝敬。

    躬蠺績,教子有方。

    先考以蔭補官,先妣内政雝肅,有警戒相成之道。

    先考同知歸州事,勑封恭人,品在第六。

    先考調集慶路府判,卒于官,先妣哀毀。

    至正六年八月十三日終于當塗正寝,距先考之卒甫八閱月,嗚呼痛哉。

     先妣生于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有九。

    子男二人。

    女三人,長适休甯主簿、上元楊翮。

    次适當塗儒家李壽孫。

    次适吳思佐,先妣兄子也。

    孫男三人,女一人。

    蔔以閏十月合塟某山先考之墓,用志其槩,以永其藏焉。

    孤哀子某某謹志。

     旁批:㈠《康熙字典》:通會。

     ○文 代嚴源祭父文 維至元二年,歲次丙子,五月丙午朔,十四日巳未,孤哀子源等謹百拜哀告于顯考竹西先生嚴公之靈曰: 嗚呼哀哉,嗚呼痛哉。

    嗟我慈父,天奪之速。

    胡為慶門㈠,遘此兇毒。

     豈特諸孤之無怙,且失鄉邦之名宿。

    哀籲天而罔聞,念百身而奚贖。

     追昔平生,質粹如玉。

    徳性謹厚,儀表荘肅。

    詩禮承訓,道腴澆沃。

     儉以起家,和以睦族。

    修身勵操,令聞揚馥。

    往在幼年,世罹兵衂。

     我祖屯蹇,幾殒鋒镞。

    竊負衛捍,孝心純笃。

    時既平康,藍溪蔔築。

     幹蠱㈡服勞,棟宇崇矗。

    蚤作夕休,勤渠自朂。

    産日殷阜,業日充足。

     祖用壽考,介茲百福。

    兄弟翕和,閨門雝穆。

    藹然義風,敦于骨肉。

     子侄既蕃,孫枝有續。

    無間彼此,均為撫鞠。

    教以義方,延賓西塾。

     兇歲薦饑,赈民以谷。

    逺近向慕,遵其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