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十九

關燈
冠帶俨雅,衆善彌蓄。

     寓懐經史,樂披簡軸。

    逮夫景漸,逼于桑榆。

     日優遊乎林谷,紹嚴瀬之遺光。

    蹈商顔之髙躅,終深藏而不售。

     如至珍之韫椟,彼軒冕之勢榮曾何心于奔逐。

     興托紋楸,手醸醽醁。

    觀東臯之稼,愛西村之竹。

     婆娑老境,杖屦往複。

    神閑氣平,澹然寡欲。

     其清風髙莭,足以挽狂瀾而振頹俗。

    信斯文之前修,為後生之所服。

     方仰砥柱,遽摧梁木。

    一疾弗瘳,彼蒼何酷。

     使夫聞訃音者莫不心傷而頞蹙。

    ,況父子之至親,痛罔極而誰告㈢。

     嗚呼哀哉,悲風起兮愁雲飛,神之遊兮何所依。

    嗟人命兮露易晞,身雖沒兮名則輝。

     壽七旬兮古所稀,令徳着兮難湮微。

    銘旌掲兮垂素帏,心慘裂兮增歔欷。

     嗟永訣兮不忍違,靈輀去兮何時歸。

    嗚呼哀哉,嗚呼痛哉,尚享。

     旁批:㈠慶門,《周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㈡幹蠱,《周易蠱》:“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意指主事。

    《顔氏家訓治家》:“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

    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

     ㈢告,音告朔之告。

    古吾切。

     代滿譲祭父文 維至正六年,歲次丙戌,四月巳酉朔,二十九日丁醜,孤子滿譲暨合家孝眷等,謹以特牲時羞之奠,銜哀祭告于先考朝列大夫、曹州尹、騎都尉、河東郡伯滿公之靈曰: 嗚呼,天厚善人,既錫多福。

    乃不憗遺,又何慘酷。

    遽然永别,俾我荼毒。

     雖九十之修齡,然人子之心猶以為未足。

    嗚呼已矣,何嗟及矣。

     音容漸逺,憂傷曷已。

    載惟義方為教,淑後有素。

    家由是興,資由是裕。

    敦樸簡直,昭有令譽。

     朝廷推恩,封命薦隆。

    錫爵嘉祥,升秩河東。

    诏旨優老,襲衣示崇。

    榮耀有加,曠典幸逢。

     方茲暮境,得遂祿養。

    千裡南居,姑孰溪上。

    年髙徳卲,衆心慕向。

    須鬓雖皤,顔色如壯。

     納江山于軒榻,招煙霏于幾杖。

    具以甘滋,酌以佳醸。

    庶心暢而身安,冀百年而無恙。

     夫何遘疾,曽不逾時。

    子孫羣侍,是醫是祈。

    功効杳然,終莫能為禳也。

     在官王事驅馳,驚聞哀訃,倍道而歸,不及一見,涕泗漣洏㈠,嗚呼益可痛矣。

     将以仲夏上旬,柩舟北還。

    離此寓館,蔔塟家山。

     父子至親,死生異路。

    未酬罔極之恩,徒抱終天之恨。

     跽而陳辭,荒迷不次。

    靈其昭格,鍳此孝誠。

    嗚呼哀哉,尚享。

     旁批:㈠漣洏,淚流貌。

    王粲《贈蔡子笃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

    洏或作而。

     惜逝文【并序】 溧城南餘十裡有藍溪,當溪流萦折西趨,而崇構連矗者,儒家嚴氏之居也。

    曩以禮緻餘處賓師之位,識其先輩、兄弟五人,為忘年交,皆淳龎雅肅,有古君子風。

    歲時宴聚,衣冠偉博,須鬓皓蒼,子孫環侍,舉觞稱壽,言笑藹然,闾黨視為盛事。

    既而茂叔君卒,踰二載,芳叔君卒。

    餘歸當塗,後數年,國用、君壽二君又卒。

    嗚呼,歲月幾何,逝者如斯,能無惕然疚懐邪。

     君壽之卒也,其冢嗣子長遣從子鈇以書來訃,且曰:“先人與子相知素深,願征一言,用揚幽光,幸勿辭”。

    予甞聞君壽之考業《周禮》,領武舉薦,是生君兄弟七人,餘識其五爾。

    當宋季,兵傷父頸,創劇迫死。

    君尚幼,從諸兄侍粥藥,卒緻痊甯,蓋其孝友出自天性。

    母早世,事繼母以禮。

    居藍溪,地當舟車之聚,逺近至者慕其尚義,請谒交于門。

    樽爼接待,周盡禮意。

    己巳大饑,赈榖數百石,仍發餘積,損直出售,民賴不餒者衆。

    例得補官,君曰:“周急,義也。

    寕為徼寵耶”。

    辟室向明,莳花蓄書,顔以直齋。

    子孫蕃盛,教有禮法,往往明經能文詞。

    年漸髙,晏居息慮,澹與世忘,壽至七十有七,以至正乙酉十月辛未,屬纩㈠于寝。

    十一月丁未,塟思鶴郷之郭塘。

     惟子厚徳美行,雖弗及顯榮當世,然肥遯㈡充裕,既富且康,福澤遺其嗣人。

    古稱仁者必有後,将天以顯榮,俟其子孫哉。

    既序其事,而文之曰: 海飙兮揚濤,何旭旦兮天髙。

    泳文教兮息武韬,蔭蒼橋兮嬉娛以遨。

     筌清漣兮畬火,久隐淪兮江之左。

    君之田兮有秋,撫疲羸兮徳我。

     碧墅兮雲椽,瓊芳兮春鮮。

    天之衢兮手可援,期不至兮告之以不前。

     龡豳兮伐鼓㈢,飛觞兮屢舞。

    遽死别兮殊塗,耿予懐兮凄楚。

     念直道兮匪阿,徳音昭兮弗磨。

    寒風袅袅兮溪水波,月色皎夜兮傷如之何。

     旁批:㈠屬纩,《禮記喪大記》:“屬纩以俟絕氣”。

    鄭玄注:“纩,今之新絲,易動搖,置口鼻之上,以為候”。

     ㈡肥遯,《易遯》:“上九,肥遯,無不利”。

    孔穎達疏:“子夏傳曰:肥,饒裕也。

    上九最在外極,無應于内,心無疑顧,是遯之最優,故曰肥遯”。

    後因稱退隐為肥遯。

     ㈢龡豳兮伐鼓,《周禮春官鑰章》:“中春晝擊土鼓,龡《豳詩》以逆暑。

    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凡國祈年于田祖,龡《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

    國祭蠟,則龡《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