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谶緯的内容

關燈
火德代勞,替未來的漢朝制定許多法典&mdash&mdash“六經”。

    所以《春秋緯》裡說:“黑龍生為赤。

    ”又說:“玄丘制命,帝卯行也。

    ” 他有帝王之德而無其位,栖栖皇皇,一生不得志。

    有一夜,他夢見豐、沛一帶有赤色的煙氣升騰起來。

    他醒時,就駕起車子去看。

    到了那邊,隻見一個撿柴的小孩打壞了一頭麒麟(不要忘記上邊說的:蒼帝亡的時候要有麒麟被捉;更不要忘掉,周為木德,即是蒼帝)。

    孔子走上前去,那麟垂着耳朵,吐出三卷書來。

    書上寫着:“周亡,赤氣起,火曜興;玄丘制命帝卯金”。

    他知道上帝派他為卯金氏制法了。

    不久,天上又掉下一方血書,落到魯國的端門上。

    書上寫的是:“趨作法!孔聖沒,周姬亡,彗東出,秦政起,胡破術,書紀散;孔不絕。

    ”第二天,子夏去看,血書變為赤鳥飛去了,留下一個圖,畫的是孔子制法的形狀,上面題着“演孔圖”三字。

    這件故事就叫做“端門受命”。

    當孔子把《春秋》和《孝經》&mdash&mdash兩部最重要的法典&mdash&mdash作成時,吩咐七十二弟子向北辰彎了腰站着,又命曾子抱了《河圖》、《洛書》,他自己齋戒沐浴,穿着绛色的單衣,朝着北辰拜下去。

    那時天上就有雲氣起來,白色的煙霧一直降到地,一條赤色的彩虹從天而下,變作黃色的玉,長三尺,上有刻文。

    孔子忙跪下接起,讀道:“寶文出,劉季握。

    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這是說劉季&mdash&mdash高帝的字&mdash&mdash要在轸宿分野的北面起事,後來統一天下。

    ) 我們讀了上文的武功白石、銅符帛圖、金匮圖和金策書(均見第十四章)之後,再來看這類玩意兒,它的意義當然可以不煩言而解。

    原來漢高帝得天下時簡陋得很,他沒有想到自己是赤帝子,該有種種受天命的花樣。

    可是這種花樣都給王莽想到了,他的得天下的場面就比漢高帝好看得多了。

    他雖失敗,然而這種開國規模何等堂皇,劉家中興人物劉玄、劉盆子、劉秀們哪有不想學樣的,所以他們就抄了王莽的文章,替自己的祖先補造這一大套,見得高帝的受命已早于孔子時注定了,并且學術界中最大的權威者孔子即是為了這一件大事而出世的。

    裝點孔子即是裝點高帝,也即是裝點自己;要把孔子捧作教主,也即是把漢家皇帝捧作教主:這對于他們保持這一份大家産(所謂“鞏固皇圖”)是怎樣的有利呀! 有人讀了上面一大篇,或者要發一聲冷笑,說道:“這種鬼話已絕不能存在于今日了,還理它做甚!難道當笑話講嗎?”如果有這種見解,我敢說他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我們講的是漢代史,凡曾在漢代發生過重大影響的東西就不該不講;況且這種東西,表面上是死了,實際何嘗死掉。

    試看辛亥革命之後,不是還有一班糊塗的人們天天望着“真命天子”出現嗎?像陳煥章等一班提倡孔教的人,不是還把端門受命的故事當作他們宣傳的中堅嗎?一班迷信漢學的人,不是還把緯書裡的華胥履迹、慶都感龍一類事當作真實的上古史料來用嗎?就算腦筋清楚些的人肯不信這種東西,然而玄聖的“玄”,炎劉的“炎”,誰想得到中間大有問題?就說腦筋更清楚,連這種神話都不信了,然而有了社會學的觀念,看着一大串不夫而孕的故事,又容易把它牽合到“男女雜交”、“血族群婚”、“母系社會”上面去了。

    他們不知道,這是從整個的王莽式的五德系統(見十六章)和他的天帝人帝打通說(見十八章)上來的。

    如果沒有王莽們把全部古文化重新整理,在整理時作了種種有意的改變,哪裡會有這種古史出來!所以這種上古史問題其實隻是中古史問題,而兩漢之間的社會情況就是解決這類烏煙瘴氣的假上古史的最好法門。